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

姚平仲造訪高府自然免不了讓人大做文章,然而,這一次趙佶的態度卻很堅決。但凡有連帶彈劾姚平仲的全都駁了,這讓不少人大失所望。

但是,看在蔡京眼裡卻多了幾分不同尋常的意味。

高俅再次主動請辭,這是他事先怎麼都沒有預料到的。一個月前,高俅剛剛主動請辭過一次,如今再來第二次,難道對方有把握天子還會再三挽留?而且,外頭有些話已經說得很難聽了,當初他不過是告病退避在家,如今這條小辮子被人抓在手裡四處說弄,讓他惱火萬分,偏偏又不好在這個時候發作。

而且,劉正夫的上書並非是他策劃的,而不可否認的是,作爲拋磚引玉的最佳媒質,這一道奏摺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但是,劉正夫和他並非一路,他怎能保證,對方便是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倘若這背後另有文章,只怕事情就麻煩了。

而這幾日,蔡攸一直在外奔波,他亦不知道這個兒子在忙些什麼,心中自然不安。招來兒媳宋氏詢問,宋氏卻樣樣不知,這頓時讓蔡京更是惱火。這一日,正當他晚間在書房中攢眉沉思對策的時候,外間突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隨即便是蔡平的聲音:“相爺,大少爺回來了,可否要小人請他來見?”

聽說蔡攸終於歸家,蔡京立刻出聲吩咐道:“好幾天連個人影都沒有,還不知上哪裡鬼混去了!讓他速速來見!”

不一會兒,蔡攸便推門進了書房,倉促之間,竟連一身官袍都沒來得及換。那紫袍穿在他的身上,竟是別有一番氣度。

見了兒子這麼一身,蔡京的心情漸漸平復了下來,當下便淡淡地問道:“這幾日京中多事,你也該安分一點呆在家裡。成日不歸家是怎麼回事?我知道你素日喜好女色,常常流連青樓楚館,我也一向不管你這些,但現在非常時刻,你也應該好歹收斂一點!”

“爹,你怎麼知道我就一定是眠花宿柳去了?”蔡攸似笑非笑地把話擋了回去,突然取下了腰帶,雙手遞了過去。”爹爹不妨看看這是什麼!”

蔡京滿腹狐疑地接過來一看,登時臉色大變。大宋對於服儀一向都有規矩,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但是,公服也就是朝服上不許服玉帶。而蔡攸此時佩戴的,赫然是球文方團金帶,此物向來只有出自御賜,蔡攸戴在身上,難道這幾日都是伴在御駕身邊?

“這是聖上所賜?”

蔡攸得意洋洋地點了點頭:“這是剛剛做出來的。聖上還未來得及頒賜其他大臣。正好我那時在身邊,便取了一條賜給我。爹,你別老是拿老眼光看我。雖然少不得一個邀寵的名聲,但在很多事情上,旁人未必及我。”儘管心中仍有疑惑,但是聽蔡攸這麼說,蔡京反倒不好多問,隨口囑咐了幾句便讓其回房休息。但是,人走了之後,他卻左思右想不放心。這一次若非是蔡攸挑起爭鬥,他還能有更多時間從容準備,不至於如今的倉促。若是蔡攸不動聲色還在計劃什麼其他的事,那麼,便說明自己這個兒子翅膀硬了,自己是不是該防着他一手?腦海中轉過這個想法,蔡京頓時啞然失笑。自古以來父子同朝爲官的多了,但爲之反目地卻不多見,自己在這個兒子身上也花了頗多心力,這種擔心實在是好沒來由。

與此同時,趙佶亦暗中下令由皇城司暗查大理使團衆人。力圖澄清所謂的高俅裡通大理之事。曲風雖說和高俅之間交情非常,這個時候卻乾脆把事情交給了下頭的人去查訪,自己則只做一個攬總的,這種撇清的態度自然讓天子官家異常滿意。

然而,就當蔡京期待着趙佶和高俅之間數次挽留數次辭呈的來回拖拉時,知代州种師道突然上了一道奏章。上面清楚明白地歷數了本國商人勾結遼國馬商,虛擡價格,訛詐軍餉等事,且有裡通外國之嫌。奏章一上自然是龍顏大怒,由於种師道在上面說明已經拘押數人,趙佶當即下令命种師道派人護送一應人證物證及嫌犯入京。

蔡京不知道其中關鍵,但是,蔡攸卻對此分外驚恐。他萬萬沒有料到,种師道會使出這樣一招絕戶計,要知道,他事先已經派人去代州妥善處理過了,那人還回報說种師道答應不再追究此事,誰料一轉手竟有這樣大的變故。

官員暗自從商,這在大宋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這是從遼國買馬,然後供應軍需地大事,光是虛擡馬價就很可能給他的仕途蒙上陰影,更何況再加上一道里通外國的罪名。而儘管种師道在奏摺上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人證物證的一起抵京,一定會給他帶來難以解決的麻煩!

“好狠辣的手段!”

此時,他來回在自己的房間中踱着腳步,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畢露,負在背後的雙手更是緊緊攏在一起。他一向自負手段高明,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挫敗於高俅手下,這一次好容易佔到一點上風,誰知道竟會橫插出來這樣一檔子事!

這肯定是高俅的手筆!

老爹蔡京不知道高俅暗裡的影響,但是他知道!自從四年前吃過那一次地暗虧之後,他便悄悄培植了一點自己地地下勢力,結果,他驚恐地發現,京城中的黑道勢力,竟在不知不覺間被人暗中掌控了,而他竭盡全力的所爲,只不過在這張網上撕破了一個微不足道地口子。儘管不能確定那一定是高俅的安排,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種推測沒錯。否則,那一次他怎麼會陰溝裡翻船弄得那麼慘?

西南和記馬行的“光輝事蹟”他當然清楚,打着皇家烙印的和記,這些年在西南順風順水,幾乎壟斷了整個西南的馬匹生意,而這亦是他不敢插手的原因。然而,由於和遼國的互市剛剛開始,因此近水樓臺先得月,他把手伸過去便是天然的便利。憑藉老爹在朝堂爲相,他對那些商人自然有天然的威懾力,誰知只是小試牛刀,居然碰了個大大地釘子。

眼下就是後悔不該把矛頭選在代州也已經來不及了!他深深嘆了一口氣,低頭沉思起了對策。想要在路上劫殺那些人證和嫌犯是不可能的,一來動靜太大,二來是种師道派出的肯定是精兵強將,自己未必能夠得手。這樣一來,亦只有讓那些人閉口不言一條路可走。然而,天子雷霆大怒豈是等閒,這些人爲了保全一命,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別說讓他們守口如瓶,只怕是他們連胡亂攀咬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要說也是天子官家多事,這樣的案子,讓种師道審完也就罷了,那樣他也能用些手段,人進了京城,他能做的事情就不多了。而且,若是讓父親蔡京知道,只怕是更會有不可測的危機。

思來想去,他愈發咬牙切齒,可就是無法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最後,他只得咬咬牙找來一個家人,如是吩咐了兩句後便立刻出了門。死馬當作活馬醫,如今就算刑部是一道鐵桶,他也得試試把手伸進去。不過,在趙佶尚未對這件事起太大的關注之前,還得在路上所經地客棧下一點功夫,順便在護送的人之中想想辦法纔是正經。

然而,讓蔡攸沒有想到的是,种師道上書的事情亦很快在京城傳播了開來。對於和遼國的互市,尋常小民原本是無可無不可的,只是在看到滿街的契丹良馬時稱羨幾句。然而,當知道有國人和契丹馬販子勾結,擡高馬價兼且裡通外國的時候,罵聲登時就多了。也不知道是誰冒出一句宋奸,於是乎,街頭巷尾全都是一片罵聲。

在這種情勢下,不單單蔡攸措手不及,就連蔡京也感覺到了一絲異樣。畢竟,這些天蔡攸很少歸家,據他得到的消息看,蔡攸又並非一直在趙佶身邊,這樣的事實讓他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而高俅一家從未入宮,這樣反常的行爲也讓他心有所慮。放着宮中現成的鄭王兩位貴妃不去走門子,這在他看來無疑是愚夫所爲。可是,高俅又怎麼可能是愚夫?

就在這種風聲鶴唳的氛圍中,自遼國傳來了一個令人萬分震驚的消息——遼國靖和太后所生嫡子,突染重病去世,靖和太后爲此一病不起。甚至有謠言稱,那位不幸去世的當今遼國皇帝的嫡親弟弟,是爲仁和太后蕭瑟瑟害死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遼國如今尚未脫離遼東的泥潭,內部便發生了這樣的分裂,對於大宋而言,這無疑是一條令人警醒的消息。即便是閉門鮮少見外客的高俅,面對這樣一條消息,臉色亦空前凝重了下來。沒有足夠的佐證,這樣一條消息是好是壞他無從分辨。而金國會作出什麼反應他更無法判斷,如今之際,只有用最快的方式結束國內這一場紛爭,纔是最最重要的事。)

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章 路遇貴人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0章 東坡之約第4章 酒肆論書第25章 鬧劇連連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6章 風雨欲來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37章 蔡王府獄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6章 高府夜話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3章 無雙絕藝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6章 高府夜話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6章 初次交鋒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2章 盛勢出巡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21章 夜市遇險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6章 駕幸王府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8章 橫生波折第24章 浮出水面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9章 風波再起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5章 蘭心蕙質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4章 百日抓週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40章 塵埃落定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3章 人才基礎
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章 路遇貴人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0章 東坡之約第4章 酒肆論書第25章 鬧劇連連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6章 風雨欲來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37章 蔡王府獄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6章 高府夜話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3章 無雙絕藝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6章 高府夜話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6章 初次交鋒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2章 盛勢出巡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21章 夜市遇險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6章 駕幸王府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8章 橫生波折第24章 浮出水面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9章 風波再起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5章 蘭心蕙質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4章 百日抓週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40章 塵埃落定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3章 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