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

沉思片刻,高俅便笑道:“唐真人倘若單單隻想重修洞霄宮,這件事很容易。須知洞霄宮原本就是天下有名的宮觀之一,只要聖上賜三五百度牒,自然能夠籌足重修之資。不過,方外之人倘若致力於俗務,卻不利於清修。如果唐真人願意的話,我倒是可以找一個管事,只是,此人卻萬萬不能掛洞霄宮的名頭。”

“哈哈哈哈!高相公果然是明白人!”唐子霞發出了一陣爽朗的大笑,隨後便饒有興味地打量着面前的高俅,最後微微頷首道,“我當初和東坡居士論交的時候,最是佩服他不同於尋常官員的性子,論豪爽處,他遠勝於江湖豪俠;論入微處,他又考慮周到。似他這樣的人,莫說本朝少有,便是前朝也難尋到幾人。及至聽說他最後又收了一個弟子,我倒有些詫異,誰知論起做官,高相公卻比蘇門的其他人強太多了!”

“唐真人這似乎不是誇我吧?”高俅哪裡會聽不出唐子霞的言下之意,但他卻絲毫不着惱,只是露出了一絲苦笑,“我深重先師的人品文章,不過現如今,倘若要在朝堂立足,卻得遵從另一套。當年王荊公人品文章何等得人敬重,神宗皇帝更是敬其如師,最終還不是功虧一簣?外人如何評論我是不在乎,只求無愧於心,於願足矣!”

儘管從面上看去不過五十許人,但唐子霞早已年過七旬,身爲方外之士,可對於世事卻依舊洞若觀火。此時,他臉上閃過一絲詫異之色,但卻沒有開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李清照。只見這位才名卓著的才女低頭坐在那裡,一臉的若有所思,顯然有所觸動。

見此情景,他不露聲色地收回了目光。然後輕輕嘆息了一聲:“東坡居士如今已經故去,昔日蘇門四學士也已經凋零,但其他人還在,高相公就沒有打算讓他們回朝麼?他們雖然在元祐年間都在朝爲官,但多半沒有一展抱負的機會,其後更是在嶺南苦捱歲月數十載。恕貧道直言,如果再這麼下去,高相公哪怕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於私德上還是會被人指摘。”高俅聞言臉色劇變,可唐子霞的話雖然刺耳,卻不啻是一語誅心。莫說晁補之等人,就連蘇過還不是同一道理?蘇轍雖說起知大名府,但是,那是趙佶的決斷而並非他的勸諫之力,他所做的,只是讓蘇門中人得以離開嶺南換一個條件稍好地地方,於他們實際的處境並沒有多大改變。想到秦觀等人昔日對他多有指點關照,他便不由從心底生出了一股惘然。但最後還是強自把這種情緒壓了下去。

非不欲也。實不能也!趙佶和哲宗趙煦並非一母所生,而且又並非同輩之中最年長的,若非向太后乾綱獨斷。恐怕登上皇位的不是蔡王趙似就是陳王趙佖。所以,登上皇位的趙佶若要能夠穩定天下,只有效法神宗哲宗一條路可走,至少在表面上需要如此。年號崇寧,重用新黨大臣,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執政的合法性做考慮。那個時候趙佶下旨赦蘇軾,又改元祐大臣編管地,已經是他能夠做的極限。

“私德有虧,公心我自忖不失。”面對蘇軾當年舊友,高俅卻並不想如同對別人一樣隨口搪塞。更何況,身旁還有一個李清照,他更是不想留一個爲了榮華可以枉顧昔日情誼地印象。”唐真人,我不妨對你說實話,聖上起用子由公,已經在朝廷引起了驚天波瀾,若是再將元祐大臣重新召回朝廷,朝局必定動盪不安。當年宣仁太后執政的時候,重用舊黨貶斥新黨。便是從那時候起,新舊兩黨再無轉圜餘地,動輒是你死我活之局。縱使此次他們蒙赦回朝,難不成還會感謝那些將他們趕出朝廷的人不成?唐真人,元祐的大臣們已經老了!”

聽到一個“老”字,唐子霞不由深深嘆了一口氣,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當初風流倜儻爲一時之冠的秦觀秦少游死了,書法深爲時人所讚的黃庭堅死了,晁補之和張表雖然還活着,卻已經是壯志全消。但即使是他們,焉知不會爲了這千里貶謫數十年蹉跎而心有怨言?這都是解不開的心結,若是沒有當初的新舊之爭,興許就不會有現在的處境。當然,如今說這些都是空的。

“聖上又要改元了。”高俅舉重若輕地吐出一句話,見唐子霞和李清照同時擡頭,他便繼續說道:“年初先有星變,然後又是朝局變動,所以有大臣上書之後,聖上便已經決意改明年元曰大觀。”

說到改元,從心底來說,高俅是打心眼裡感到多此一舉。宋朝皇帝改元地次數大概在歷史上也是數得着地,不管哪一個皇帝,所用的年號都至少超過四五個,像仁宗那樣在位時間長的皇帝更是一個年號接着一個年號地換。

而如今趙佶登基還不到七年,已經先後換了建中靖國和崇寧兩個年號,再算上即將改元的大觀,實在是一項勞心勞力的工程。若是在歷史上挑選迷信的朝代,估計宋朝可以算得上是令人歎爲觀止。

“大觀……年號倒是吉利,只不過……”唐子霞突然隱去了後半句話,然後便漫不經心地一笑道,“山野中人不問朝堂之事,這些事情自然與我無干。”他突然轉頭在高俅臉上上下掃了好幾遍,然後方纔笑道,“剛纔李小姐在我這裡抽到了一支下下籤,結果她的婢女衝我發了一大通脾氣,高相公有沒有興趣抽一支?”

世界上的和尚道士有兩種,一種是和俗世人一樣喜歡在政治的漩渦中博取富貴,另一類則是一心向道只求自身圓滿,但是,在這兩大類之外還存在着極少數的一羣人。這些人時而悲天憫人,時而縱身世外,性情不可琢磨,但一旦交結卻能成爲摯友,這唐子霞便是這樣一種人。從見到唐子霞這個人到談過一番話之後,高俅便放棄了那種招攬的俗套。

“哦?那我倒想試試?”高俅瞟了那香案上的籤筒一眼,纔想起身,外頭便傳來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兩個人影便一前一後走了進來,正是燕青和李綱。見此情景,他不由眉頭一挑,出聲招呼道:“伯紀,這山路崎嶇,你大概吃了不少苦頭吧?我開始還和小七提過,若是你因此而有什麼損傷,我非得找他算帳不可!”

“高相公言重了,我剛剛這一路上來雖然費了點功夫,但還不至於那麼不濟事!”李綱笑着拱拱手,目光這才落在了另外兩人身上。唐子霞他是聞其名卻未曾見過其人,但是,只從那頂招牌式地鐵冠,他便知道此人乃是曾居天目山赫赫有名的鐵冠道人。可是,當瞥見那個女子時,他卻不由得感到心中彷彿被一縷清風拂過一般,激起了陣陣漣漪。

見李綱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神光,不知怎的,高俅的心中頓時感到有些異樣,但隨即介紹道:“伯紀,這位便是我要拜訪的唐真人,至於這位你也應該聽說過,便是河北提刑使李文叔李大人的千金,即使是你身在東南,也應該讀過李小姐的詩詞纔是。”

自古以來,名篇總是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傳遍大江南北,而儘管東南和開封府相隔千里之遙,但是,這卻並不妨礙李清照這一時期地數首詞爲東南士人所知。而士人之家的閨閣女子雖然也時有詞作問世,但是一來很少流傳在外,二來也難得到大家品評,所以爲人所知的並不多。

然而,李清照的詞卻曾經得到過晁補之等詩詞大家的讚許,而又經他們的口在外流傳,因此自然是意義不同。此時,李綱一聽說面前女子是李文叔之女,登時露出了訝色他當然知道對方如今正在教導高俅的千金,但是,男女有別,他又不可能名正言順地前去造訪,自然就從未有一睹佳人芳容的機會。此時,他態度誠懇地拱了拱手道:“李小姐的詞作東南士子大多拜讀過,我有幾個好友的家中姊妹甚至反覆研讀愛不釋手,說是讀完之後齒頰留香,我也深有同感。在下無錫李伯紀,今日實在是幸會了!”畢竟是外人,再加上關係不深,因此他壓根不提李清照爲何會一身男裝地出現在這裡。

李清照自然沒有想到,只是一次外出居然會有這樣的遇合。儘管並不知道李伯紀是何人,但是聽剛纔高俅的語氣,她便隱隱覺得此人絕非尋常士子。正當她匆匆回禮,尋思該用什麼樣的由頭藉機告辭時,突然聽見一陣嘩啦嘩啦的聲音。循聲望去,她就看見高俅低頭從地上拾起了一支竹籤,只瞧了一眼便笑吟吟地迴轉了來。

“大哥,上頭寫的什麼?”燕青湊過去一看,見上面只寫了兩個字——上上,便情不自禁地撇撇嘴,“單單隻有上上兩個字,這也太簡單了,人家至少有籤語,這算是什麼?”

一旁的唐子霞突然悠悠插話道:“問簽在人,掣籤在人,解簽在人。籤本是人自己做的,人自己掣的,又何須什麼籤語?”)

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4章 浮出水面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8章 鉅商雲集第6章 風雨欲來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序章師恩深重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9章 動亂序曲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章 不老神翁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4章 酒肆論書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3章 無雙絕藝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13章 元符皇后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9章 公平交易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40章 鴻鵠之志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
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4章 浮出水面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8章 鉅商雲集第6章 風雨欲來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序章師恩深重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9章 動亂序曲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章 不老神翁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4章 酒肆論書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3章 無雙絕藝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13章 元符皇后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9章 公平交易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40章 鴻鵠之志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