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

儘管已經信了蕭芷因的話,可是,蔡攸卻不好因此露怯,更不能將這樣一件事拿出去求教,便一邊點頭,一邊在心中詳細計議。种師道那裡他是不用在奢望可以轉圜了,畢竟,因果已經鑄成,他既拉不下面子,也不想放過這個不識時務的傢伙。然而,在武臣中尋找可以信賴的人,這對於他來說不免難了一點←雖說不想做衙內,但是,蔡府大衙內這個身份在不少人眼中卻是根深蒂固的。

他這一次出來是喬裝打扮,又有無數人打掩護,因此自然沒有引起什麼動靜。悄無聲息回到家中,又聽說蔡京叫了老三在書房商議事情,他愈發沒興致過去,自顧自地招了一個侍妾睡了。

就在朝中上下因爲亂七八糟的事情而顯得波瀾四起的時候,從西北傳來的一個消息讓大宋君臣心頭大振。

劉仲武率軍攻下涼州甘州,斬首兩千餘級,大敗甘肅軍司兵馬兩萬。

由於先前烏合之衆的羌兵在攻城的時候尚不忘你爭我奪,所以被夏軍趁勢打敗,而劉仲武就趁着這個空檔大軍壓上,連得涼州甘州,而剩下的肅州瓜州沙州,也在唾手可得之間。

儘管事先知道西征肯定會告捷,但是,真的聽到這樣一個消息,趙佶仍然是心中大喜,立刻下旨褒獎。劉仲武由於統軍有功,進兩級,知涼州,麾下其他將士各進一級。命劉仲武可自行按照情勢決定是否再次進擊,同時亦下旨西寧州準備糧草等物補給。

然而,一個好消息的背後卻緊跟着兩個壞消息——僅僅是兩日之後,便有消息傳來,熙帥王厚病故,河帥折可適病故!這是事先不少人已經料到的,但是,這個消息真的證實的時候,卻有不少人唏噓不已。

尤其是和兩人年齡相當的老將,更是爲此事而鬱鬱寡歡。

由於兩人都不在京城,因此,趙佶惟有下旨派人前去治喪弔唁,又命禮部草擬謐號,又召見了在京城的幾位老將一一慰問,賜了不少上好的藥材,而遠在代州的种師道也同在恩賞之列。

就在一好兩壞三個消息傳開地時候。身處福寧殿的趙佶又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王恩病重!半月前王恩突然發病,他還特意派了醫官前去診治,誰料到今天竟然聽到這樣一番斷言,這位昔日名將已經時日無多了。

對於趙佶來說,接連數天之內三個昔日名將都到了人生末路,他心裡自然煩悶得緊。而由於王恩乃是殿帥,他在思量再三之後,便下令侍衛班直做好準備,隨即換上便服直奔王府。

自從得知王恩病重,將巷的王府門前便始終絡繹不絕滿是前來探視的人羣。這些人大多數是昔日王恩用過的軍官。還有的則是殿前司同僚。起先王敏中還和哥哥一起敷衍一下。到後來王恩病勢愈加沉重,兩人也就不再顧什麼禮數,幾乎是整日整日地守在王恩病榻前。

這一日。王恩昏昏沉沉醒來,好容易用了一點粥,他便瞧見王敏中在旁邊滿臉憂色,不由嘆了一口氣。名將暮年最是令人扼腕,即使昔日馳騁沙場縱橫不敗,亦難逃這一日。怪不得有那麼多人只求馬革囊屍,而不願意老死病榻,就是因爲這個緣故了。

“敏中……”

“爺爺!”王敏中如今只慶幸自己沒有貿然跟着姚平仲前去河北,否則此時縱使後悔也來不及了,“大夫說了。讓你多休息……”

“大夫說的不作數!”王恩硬撐着坐了起來,免不了又覺得五臟六腑一陣難受。好容易坐直了,他方纔苦笑一聲,“以前上馬下馬都沒有這麼困難,想不到如今連牀都下不了!敏中,我當年不讓你入軍職,便是因爲知道驍將暮年地悲哀。早知如此,還不如早日把你送過去,否則這一守孝。你的前程……““爺爺!”王敏中猛地打斷了王恩的話,斬釘截鐵地道,“爺爺別說這樣的話,只要爺爺病情一好,孫兒再請命前去從軍也不遲。”

“你和你大哥什麼都好,就是太孝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王恩眼睛一瞪,正想再說些什麼,外面突然急急忙忙衝進來一個僕人,“老爺,外頭有客人……”

雖說知道那些前來探望的人都是好意,但是王敏中依舊感到一陣不耐煩,聞言霍地站了起來,不容置疑地道:“該來探望的都已經探望了,大夫說爺爺要靜養,大哥在熬藥,我這裡也離不開,你先去回絕了。就說我和大哥拜謝好意,過幾日爺爺病勢稍好之後,我和大哥一定前去登門謝罪!”

王恩聽得連連搖頭,但也知道孫子是爲自己好。然而,那僕人非但沒有轉身離去,而且還露出了呆愣的神情。還不等王敏中發火,外面便響起了一個爽朗的笑聲。

“王卿家真是好福氣,一大一小兩個孫子全都如此孝順!”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王恩本能地想要翻身下牀,誰知用了老半天的力亦無法挪動半分,一時間急得滿頭大汗。總算他還記得起輕重,連忙喝道:“敏中,你還不趕緊迎接聖上!”

王敏中聞聲大驚,直到一個身穿寶藍長衣地人走了進來,赫然是當今天子趙佶,這才醒悟過來,連忙跪下行禮,然而膝蓋還沒落地就被人拉了起來←不安地擡起頭,只見大哥王敏健站在趙佶身後,同樣是滿臉地侷促。

趙佶走近病榻,硬是將想要起身的王恩按了下去:“朕只是來看看你,你這般模樣反倒成了朕的不是。好好養病,朕還等着你病好了,繼續執掌殿前司呢!”

大宋武將向來都以忠心耿耿著稱,而王恩作爲如今武將中地第一號人物,同樣亦是如此←掙扎着坐直了身體,深深低頭道:“臣但有一息尚存,一定竭力報效聖上盛情。只是這陋室之中實在不成體統,還是請聖上儘快回宮……”

“這是什麼話?”趙佶不滿地一板臉,臉上很有些着惱。而此時,旁邊的閒雜人等並王敏健王敏中兄弟,同時躡手躡腳地退了出去,只留下了趙佶王恩君臣兩人。

隨口安撫了王恩幾句,趙佶便沉思了起來,良久,他方纔開口問道:“王恩,當年你出任殿帥是蔡元長的舉薦,而在此之後,你並未因私情而害了公務,這一點朕很讚許。而你和高伯章之間亦是相處和諧,所以朕想問你,你認爲如今朝堂上的這場風波是怎麼回事?”

王朵說是殿帥,在京城中的地位亦是舉足輕重,但是,他一向恪守武將的本分,很少參與文官之中的相互傾詐,所以殿帥安安穩穩當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向他潑過什麼髒水←和姚不一樣,姚家是一個大家族,而他卻只有兩個孫子,將來讓他們按部就班地走入官場也就行了,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可是,現如今天子官家把這樣一個難題丟在了他這個將死之人面前,他該怎麼辦?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方纔字斟句酌地道:“聖上拿這些來詢問臣一介武夫,只怕是臣不能給聖上什麼建議。蔡相公舉薦了臣出任殿帥,乃是爲了公心;高相公屢次奉聖命探望微臣,也不是出於私情。臣對他們都只是公事上的交情,就事論事,臣以爲聖上用他們並無錯處,而若是他們失和,同樣並非國家之福。臣以爲,聖上還是應該查查後面煽風點火的人,儘快讓高相公重新出山。如此朝堂靖寧,方纔能夠圖謀天下之事。”

趙佶對王恩提起這件事,並非真地要這位以武勇見長的殿帥給自己出什麼主意,而是心中煩悶。此時聽王剁此一席話,他非但不覺得這是和稀泥,反而覺得王恩一片公心。畢竟,在人氣息奄奄的時候,還說出這樣一通不偏不倚的話,實在是很難得了。

“王卿家,你的心思朕明白了,你放心,朕自然會處理好此事。”

趙佶頓了一頓,突然好似自言自語地道,“說起來蔡元長也已經快到了致仕的時候,這一場風波着實好沒來由。”

王恩心中一緊,不想在這個危險的話題上再作糾纏,連忙接口道:

“臣還有一件事要請求聖上。臣那兩個孫兒,敏健雖然讀書,但資質平平,只怕科舉也是無望的,臣只希望他蔭補一個官職,太太平平過完一生就好。至於敏中自幼好強,臣希望聖上能夠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效力軍前,臣哪怕是死了……”

“王卿家用不着處處把一個死字掛在嘴邊,你不過剛剛年滿六十,怎可如此頹喪?”趙佶當即打斷了王恩的話,隨後似安慰似承諾地道,“朕一定會厚待你地孫兒,至於你,好好養病,什麼都不用多想。”

然而,就在趙佶造訪王府三日之後,王恩因病薨逝,年六十二,贈開府儀同三司。

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章 大遼密諜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0章 遂寧郡王第6章 駕幸王府第3章 路遇貴人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5章 夫妻之間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8章 初識童貫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8章 橫生波折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2章 曾布回朝第5章 夫妻之間第29章 信口開河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8章 喬遷之議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15章 球場驚變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4章 通風報信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
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章 大遼密諜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0章 遂寧郡王第6章 駕幸王府第3章 路遇貴人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5章 夫妻之間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8章 初識童貫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8章 橫生波折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2章 曾布回朝第5章 夫妻之間第29章 信口開河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8章 喬遷之議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15章 球場驚變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4章 通風報信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