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得寸進尺

眼見汴京之中流民日多,原本還有些不在意的朝官再也難以安坐,紛紛上書要求按照舊制,在流民中選擇青壯編入廂軍,以免造成亂局。然而,清楚國庫空虛的趙佶哪敢再用這樣飲鴆止渴的法子。這麼多年來,儘管每年歲入數千萬貫,但這些錢糧彌補軍需尚且不夠,朝廷財政早已捉襟見肘,如今若是再招納廂軍,無疑是雪上加霜。

福寧殿中,高俅見幾個朝臣全都閉口不言,只得第一個開口稟奏道:“聖上,汴京城附近遍佈天下最精銳的禁軍,流民雖多,但只要他們能夠勉強餬口,則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譁變。”他掃了一眼彷彿又蒼老了十歲的韓忠彥一眼,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開封府內富戶已經有人設了粥場,如今乃是夏季,當然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但是,一到秋冬需要禦寒衣物的時候,若沒有及早的準備,這些流民中的老弱者肯定活不下去。”

聞聽此言,殿上羣臣愈發沉默。先時王安石變法儘管被衆人詬病,但那時好歹也是府庫充盈,而元佑之政雖然被無數人稱道,國庫漸空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北方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大量貧民流離失所,朝廷能用的法子就只有大量招募廂軍,這又爲財政背上了巨大的包袱。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這無疑是用國庫中的錢爲那些權貴擦屁股。

“以工代賑之舉難道不可行麼?”趙佶冷着臉坐在御座上,目光中充斥着深深的不滿,“熙豐年間修建農田水利無數,無論對朝廷還是對民衆都是相當有效用的。如今既然有那麼多流民,爲何不用來穩固河堤修建水壩?”

韓忠彥罕有的和曾布對視了一眼,臉上同時掠過一絲難色。以工代賑這個法子確實屢試不爽,但是,它同樣是一時之計不能長久。熙豐年間修建的水利中,固然有朝廷用常平錢支付的那部分。也有向富戶集資的大部分,其中後者無疑是大多數。若是要讓成千上百的流民都去修水利,那一大筆錢不比招募廂軍所用更少。再說,廂軍在軍中向來只充當雜役之用,修建水利也是他們的職責之一,又何必舍易取難?

“那些青壯也許還能夠用來操持各種繁重地勞動,但那些婦女又怎麼辦?這些流民之中,往往一家人中只剩下了婦女和幼童。未必能夠支撐下去。”韓忠彥終於開了口,語調中不乏沉重,“京城中的百姓痛恨這些外鄉人搶了他們的生計,再加上這些時日開封府治安不靖,再這樣下去,恐怕兩邊的衝突便會更加嚴重。長此以往,非國之利啊!”

高俅見趙佶臉色鐵青,心道不好,連忙急中生智地設法岔開話題道:“聖上,說到那些無法自謀活路的婦女那邊。臣倒有一個法子興許能夠奏效。北地婦女雖然比不上江南人的心靈手巧。不能做繡工,但至少坊紗織布抑或是從事絲織業還是能夠勝任的。這些東西都是市場上的必需品,我朝對絹帛地需求猶大。”

“話雖不錯。但男女大防……”曾布欲言又止。

此時,高俅卻自信滿滿地微笑道:“若是聖上認可,臣願意開辦幾家作坊僱傭女工,選取家中精明能幹的僕婦去管理。能夠長途跋涉來到京城的單身婦孺並不多,只要多花一些銀錢收容也就夠了,最最重要的是那些攜妻帶子的男人,若不能安撫了他們,纔會真正的出大亂子。”

“伯章所言極是!”趙佶聞言大悅,立刻點頭允了此事。但是,直到一個時辰的議事結束。羣臣仍然沒能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最後也只能散了。

這一次高俅並沒有單獨留下,而是和羣臣一起離開了福寧殿。見韓忠彥孤零零地一個人走在前頭,他故意延緩了步子,和曾布並肩而行。

“曾相,你當初曾經參與過介甫相公的變法,以你之見,農田水利法的成效究竟如何?”對於熙豐舊事,高俅一向很感興趣。這一次聽趙佶提起,自然想從曾布那裡問一個究竟,“我從舊檔中查閱到,從熙寧到元豐,各地興修地水利不計其數,惠及廣大百姓,難道如今就真地不能仿效麼?”

“當然可以,只不過那時神宗皇帝專信介甫相公一人,政事上不會有如今的掣肘而已。”曾相苦笑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當初爲了防止官吏胡亂修建水利用以邀寵,朝廷對水利的衡量上頭相當嚴謹,撥錢撥糧更是慎之又慎。”他略略一頓,見周圍沒有外人,方纔壓低了聲音道,“即便如此,各地的富戶仍舊叫苦不迭,若不是後來他們拿到了相當多的好處,恐怕事情就不會這麼容易收場了。唉,國之大利,還是在錢啊!”

高俅正想繼續追問,一個小內侍急匆匆奔了過來,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後方才說道:“高學士,對上有要事召見!”

“聖上?”

高俅聞言大愕,正想問個究竟,旁邊的曾布卻催促道:“既然是聖上召見,伯章老弟你就先去吧,我一個人先回都堂了!”

曾布前腳剛走,高俅的面色便立刻陰沉了下來。他冷冷地打量着面前的這個小內侍,直到對方面露瑟縮之色,他方纔用一種凝肅的口氣問道:“福寧殿中的大小內侍我全都見過,怎麼唯獨從來沒有看見過你?”

那內侍臉色大變,立刻翻身跪倒道:“小人乃是元符皇后身邊的貼身內侍,剛纔見曾相公在此,不得不出此虛言,還請高學士恕!”

一聽到元符皇后四個字,高俅立覺心中大震,自從那一次的人事安排之後,他便和劉珂再也沒什麼瓜葛。他原本還以爲這個女人有所收斂,誰知仍舊沒有放過自己的意思。沉默片刻,他便淡然問道:“元符皇后遣你來有什麼事麼?”

那小內侍見高俅沒有怪罪地意思,這才鬆了一口大氣,起身小心翼翼地答道:“元符皇后有要事召見高學士,至於所謂何事,小人位分卑微,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眼見從這內侍的口中問不出什麼,高俅思慮良久,最後還是決定去見一見劉珂。自己在朝中的根基仍舊不穩,在這種時候,還是不要橫生枝節的好。

然而,踏入劉珂那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時,他卻有些後悔了。誰能想到,這位身爲先朝皇后,當今天子皇嫂的女人,竟會大膽到絲毫不避忌君臣之別,男女之分。雖然是白天,殿內卻燃燒着燭火,映得四周異常明亮,而平日隨侍在側的內侍宮女則根本不見人影。

“臣高俅參見……”

高俅一句請安尚未說完便感覺到自己的胳膊被人拽住了,心下不由大駭,幾乎是條件反射性地退後兩步,然後才擡起了頭。“娘娘,您這是何意?”

“高卿家,難道我是洪水猛獸麼?”劉珂臉露慍怒,略有些不滿地冷哼一聲,“這麼長時日了,我不召見,你便從來不知來此拜會,就連你地夫人也很少前來,難不成只有王皇后纔是這後宮之主?”

“娘娘言重了。”高俅本能地感到一絲不對勁,警惕心立刻提到了七八分,“娘娘孀居在此,身爲臣下,自然不敢輕易前來打攪。”

“巧言令色!”劉珂輕斥一句,面上卻露出了一絲笑意,“算了,你至少還知道逢年過節送些禮物,比那些人走茶涼的齷齪官吏好多了!”

高俅被這句指桑罵槐的話說得心中一滯,但是,他原本就對哲宗趙煦沒有多大好感,當初巴結劉珂不過是爲了趙佶和自己的前途,所以自然提不上有什麼內疚。

“高卿家,前一次的事情,我很記你的情。”劉珂緩緩上前兩步,離着高俅僅僅一步之遙,這才吐氣如蘭地道,“聖瑞宮皇太妃已經風頭不再,離那一天已經不遠了。在那以後局勢會有怎樣的變化,我想高卿家是聰明人,應該知道該如何抉擇。你已經雪中送炭了一次,應該不會介意第二次吧?”不等高俅回答,她便信手掏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箋,舉重若輕地放在了高俅手中。“時間不早了,高卿家乃是朝廷重臣,長久停留在此也有所不便,我也不多留你了。且送高卿家一句話,世事之道,難脫滄海桑田!”

一個時辰後,高府書房之中,高俅原原本本地將劉珂的話轉述了一遍,臉上陰雲密佈。

“她可是真正的皇后,居然在我這麼一個臣子面前說出那麼**裸的話,還真以爲現在是先帝哲宗在世那會!”他來來回回走了幾步之後,這纔回到了主位上,“上一次的事情能夠遮掩過去已經分外不易,她難道就不怕我把所有事情全都捅給聖上?”

“大人,女人一旦瘋狂起來,估計什麼後果都不會考慮,她正是吃準了這一點。”宗漢已經粗粗看完了一整份名單,從那一個個名字上,他得到的訊息遠遠比明面上更多。“元符皇后雖然起步晚,但憑藉她的身份,要籠絡官員並不困難。”說到這裡,他的聲音嘎然而止,隔了許久方纔低聲道,“最最可慮的是,她年紀輕輕便孀居宮中,聖上又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若是做出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然後藉此……”

“豈有此理!”高俅立時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若是再出一個聖瑞宮,那國事便再無幸理!元符皇后……若是她真的不識趣……”)

第7章 紛至沓來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0章 謁見太后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2章 諜影迷蹤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4章 重若千鈞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8章 風雲突變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29章 大名豪賈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6章 駕幸王府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5章 三喜臨門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7章 蔡王府獄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3章 美人高人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7章 紛至沓來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2章 曾布回朝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9章 狗急跳牆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9章 又見金盒第9章 爭分奪秒第4章 百日抓週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
第7章 紛至沓來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0章 謁見太后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2章 諜影迷蹤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4章 重若千鈞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8章 風雲突變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29章 大名豪賈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6章 駕幸王府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5章 三喜臨門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7章 蔡王府獄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3章 美人高人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7章 紛至沓來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2章 曾布回朝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9章 狗急跳牆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9章 又見金盒第9章 爭分奪秒第4章 百日抓週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