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江春就是江鶴亭,乃是地方上的頭面人物,布衣上交天子,雖是鹽商,卻薦至一品,在揚州可是人盡皆知的大人物,一句話頂別人幾十幾百句還不止,在普通人看來,若江春江老爺出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李夫人聽永琪如此一說,又看她氣度不凡,好似撿到一根救命稻草,立時便要雙膝跪下,永琪趕緊扶住,說道:區區小事,不必行此大禮。李夫人雖將信將疑,還是千恩萬謝。。
那母女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將事情經過細細道來,這李家小兒子李思名,正在讀書求取功名,利用閒暇時間,去碼頭上打零工,卻被人告發夾帶私鹽,現如今被官府羈押在牢中,他口口聲聲只說是被人誣陷,現在正是嚴打,官府要殺一儆百,不問青紅皁白,判處秋後問斬,想要翻案,已是不太可能,但人的心理總是想搏一搏,故李家上下已做好傾家蕩產的決心。
永琪聽完,便在心中暗道:我在京城之時,對於江浙販賣私鹽一事,早有耳聞,近來更是日益猖獗,鹽稅關係國家財政,必須嚴打,但也不能因此草菅人命。永琪拿定主意之後,便起身告辭,那母女三人送至門外,暗中求菩薩保佑,希望老天開眼,得貴人相助。
永琪也沒回到江府,而是徑直來到鹽運使衙門,鹽運使全稱兩淮都轉鹽運使,簡稱鹽運使。兩淮鹽運使隸屬於中央戶部,地方藩臬兩臺無權干預它的業務,另外還兼管緝私,主管販賣私鹽,鹽稅收入是國家的重要經濟來源,據不同史料記述,鹽稅約佔同期國家賦稅總額的四至五成,如此高額的“國資”來源,中央**當然非常重視,委派最信任的官員擔任鹽運使。
鹽運使王首道不敢怠慢,親自迎進後堂,永琪說明來意,鹽運使命人呈上卷宗,永琪閱後,合上卷宗,問一旁的鹽運使,道:王大人,你看此案是否有紕漏之處?鹽運使忙回覆道:此案事實清楚,人證物證俱在,並無紕漏之處。永琪道:可李思明的家人卻認定李思明是被人栽贓陷害,還打算上京城告御狀,其中是否另有冤情?
李思明一案,大致如下:有人看見一夥人行蹤詭異,於是舉報,結果在一艘船上查出一千多斤走私鹽,現場輯捕李思明等十人,經審訊之後,其中九人伏法認罪,只有李思明一人否認,但其他九人一致指認李思明系同夥,因此被判罪名成立,議秋後問斬。
永琪提議要親自審問,鹽運使哪有不從,當即命人提犯人上堂。
在此間隙,有人稟鹽政大人在門外求見五阿哥,永琪應允,不多時,鹽政大人尤世拔及隨從下屬一起八九人來見。
那麼鹽運使和鹽政有區別嗎?鹽運使的職責已說過,那鹽政又是做什麼的?皇帝委派最信任的官員擔任鹽運使,但還是不放心,又設立監督機構,這就是所謂的鹽政院。鹽政院的首腦是巡鹽御史,簡稱鹽政,監督鹽務官員、鹽商,以及所有涉鹽的管理機構,一旦發現弊端,立即上報,嚴加處理,按清代職官體例,鹽運使爲從三品,而鹽政官階可大可小,結果後來既無行政權也沒經濟權的鹽政一職漸漸出現異化,成爲鹽運使的上級。
鹽政同鹽運使雖同管鹽務,但分管不同,各有道場,一番官場客套之後,永琪便問其來意,尤世拔支支吾吾,一衆下屬亦是面有難色,永琪心知這些人必是有事難言,便說道:各位大人,爲國分憂,有什麼難辦的事,不妨說出來。這時尤世拔纔開口說道:下官等是爲籌辦皇貢一事而來。
所謂皇貢,即指乾隆下江南的接駕籌備事宜,乾隆下江南的費用歷來爲江南鹽商所捐獻,鹽政總管鹽務,這皇差自然就落在鹽政大人的頭上了。永琪聽他如此一說,便問道:前些天你們回稟不是說一切妥當嗎?怎麼現在出問題了?那鹽政及一干屬下趴在地上,磕頭如倒蔥,連道:下官不敢隱瞞,特來向五阿哥請罪。永琪立感事態嚴重,便問道:有話好好的說,不必這般。
那鹽政大人才吞吞吐吐地說道:歷年皇貢辦下來,共計花費一千萬兩,上面批覆下來的是十萬兩,餘下部分全部要由鹽商攤派和捐獻,如今還差好幾百萬兩,下官實在想不出法子籌到這筆銀兩,只好前來請罪。
永琪一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便說道:往年是如何辦貢?依舊照辦就是。那鹽政苦着臉說道:五阿哥有所不知,自兩淮鹽引案之後,便不能依舊制了。
那所謂的兩淮鹽引案又是什麼?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十九日,新任兩淮巡鹽御史,即兩淮鹽政尤拔世,按照常規向乾隆皇帝報告經手錢糧,即前任官員離任後,本任對前任官員留下多少家底做一個審計,以免以後擔負責任,這份本是例行交接的奏報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原因在於,此前幾任鹽政對於預提鹽引之後鹽商繳納的稅費收入,從來沒有向其彙報,而是私自截留,於是下令讓軍機大臣“詳晰查明具奏”。
這什麼意思?就是說前任鹽政沒有經過乾隆同意,私自截留,成立小金庫,現在也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
乾隆對此感到疑惑,他覺得歷任鹽政是有意隱瞞,在財務上弄虛作假,私下貪污了,故而覺得“甚可駭異”,必須徹查。
該案的核心問題是“鹽引”。鹽引是食鹽運銷的許可證,如同現在的執照或批文,每張鹽引必須向**繳納多少稅費。
然而乾隆年代也是人口增長最快、最多的時代,由於人口增長,食鹽消費增加,而鹽引數量相對固定,也就是說售賣多少鹽的數量是固定的,不能隨便增加,這就致使原有的食鹽數量不夠銷售,於是出現了變通辦法——將後來的鹽引預先提前使用一部分,增加當年允許銷售的食鹽數量,這就是預提鹽引,通俗來說,就是卯吃寅糧。
預提鹽引本來也是合理的舉措,爲何會成爲大案呢?因爲官場壟斷,繼而滋生了腐敗。
乾隆下令追查,從乾隆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間的三任鹽政均被牽涉其中。
更查出歷年以來鹽政借稱辦公截留白銀467萬餘兩,還有未繳的餘利銀六百數十萬兩。
六月二十五日,乾隆下達聖旨,勃然大怒:商人預提鹽引,應該交納的銀兩有1090餘萬兩之多,可歷任鹽政沒有如實上奏,而是營私舞弊,據爲己有。高恆、普福等,久任鹽政,竟將預提鹽引,散給商人,將國家稅銀任意侵蝕肥己,肆無忌憚地亂花國家稅銀,實在出乎情理之外,高恆、普福革職查辦。
同日,乾隆還特地下旨給軍機大臣,要追究早已卸任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責任,認爲預提鹽引一事,都是他經手承辦,像這樣上下沆瀣一氣,他豈能推諉說不知道?
盧見曾(1690—1768)此時已是年近八十的老人,卸任在原籍老家養病,爲當時的知名學者、文壇領袖,被稱爲“主東南文壇,一時爲海內宗匠”,“生操如椽之筆,主盟壇坫三十載”,在揚州任職鹽運使期間,“四方名流鹹集,極一時文酒之盛”,他在乾隆年間曾兩次出任兩淮鹽運使。
盧見曾其實並不是貪污了多少銀子,而是收受了估值16241兩的古玩,盧見曾是文人,喜好古玩,商人們投其所好,盧見曾因愛古董而惹禍,故稱之爲“古董禍”。
鹽引其實就是變相權力壟斷,在缺乏制度監督和權力制衡的情況下,各種腐敗自然應運而生,鹽政一職亦成爲天下第一肥缺,上有所好,下必附焉。
案發之後,原兩淮鹽政普福、高恆,鹽運使盧見曾,三人均議斬監候,後來隨着黑幕的逐漸曝光,乾隆皇帝的怒火日益上升,下令將他們三人行刑示衆。大鹽商黃源德、徐尚志、黃殿春、江啓源等,均被逮捕,有的殺頭,有的流放。
至此兩淮鹽引案終告結束,但老百姓並未就此獲益,案後乾隆加大了鹽務的監管力度,一切收益上繳內務府,由官員們的小金庫變成了自己個人享樂的小金庫,但皇貢依然要辦,皇貢一直來自鹽商門的捐獻,從前不夠的部分,便是用部分截留款來補貼,現在完全被皇帝拿走了,鹽商們只能提高鹽價,導致鹽價不斷攀升,食鹽售價過高,有些人就只好少吃鹽或購買私鹽,無論是少吃鹽還是購買私鹽,都會造成官鹽銷售不暢,官鹽銷售不暢,鹽商利潤減少,最終破產,稅費也難以交清,稅費難以交清,官方自然要追責,一些鹽商就只有逃亡,鹽商逃亡的結果,更會造成部分地區官鹽無法銷售,結果私鹽大行其道,形成了惡性循環。
販賣私鹽由此形成,從小變大,以致猖獗,其中又以漕運水手居多,因爲共同的利益,漸成團伙,最後形成幫派,一些懷有反清志向的人也參與其中,並傳播反清思想。
鹽政將這前因後果細細說來,永琪總算明白一二,以前官鹽價格公道,銷路暢通,除了繳納正常稅費和送完紅包之後,鹽商的利潤依然頗豐,所以甘願捐獻,現在銷路不好,無利可圖,故不願再捐獻了,這皇貢銀還缺着好大的一個口子,所以鹽政大人要來叫苦了,永琪安撫一番之後便讓他們先離去。
鹽政走後,便有人將一人犯押上大堂,看年齡,大約在十八九歲的樣子,永琪見他生得眉清目秀,不禁心生憐惜,只聽鹽運使大人一拍驚堂木問道:堂下跪的可是李思名?那年青人答道:是。鹽運使又道:這位是京城來的......。話未說完,一旁的永琪示意他不要說下去,然後向那年輕人說道:你不要害怕,你母親姐姐們說你遭人誣陷,有什麼冤情,你只管說出來,自會還你一個清白的。
那年輕人聽罷,淚眼汪汪地說道:只因我,連累了母親和姐姐們。那鹽運使大人道:你先不要難過,且先把你的事情經過說一說。
那年輕人止住眼淚,說道:我父親李xx,曾官拜揚州參將軍,只因早亡,後來家道中落,我本在學堂讀書上課,只是利用閒暇時間在碼頭上幫工,掙點零錢補貼家用,碼頭上的管事見我讀書識字,就常常把我帶在身邊,有一天從江面上駛來一條小船,船上下來一個一襲長衫的白衣秀士,四十多歲,文質彬彬,白白淨淨,手裡拿着一把摺扇,很是儒雅,另有一個老道士,脾氣古怪,邋里邋遢,可管事的對這兩個人畢恭畢敬,我雖站得遠,還是隱隱聽見管事的稱呼那位白衣秀士作:總舵主。我一時好奇,想看一看是什麼樣的大人物?就乘人不注意,早早的溜進房間,躲在一個暗處偷看,陸陸續續有人進來,他們人人胸前佩戴紅花,聚在一起議事,我聽得不甚清楚,也聽不明白,只是聽大家尊稱這位白衣秀士爲總舵主。
我大氣也不敢出,一直躲到深夜,等他們離去之後才離開房間,出來時,正好碰見其他人往船上搬鹽,他們說人手不夠,讓我幫忙,還有報酬,我本來就是打零工掙錢,巴不得多掙一點,就跟着一起幹,後來就被抓了,說是販賣私鹽,我實在是不知道他們這是在販賣私鹽,我是冤枉的,請大人明鑑。
說罷,叩頭不止。
如果李思明所言屬實,那的確構不成犯罪,屬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利用,可關鍵是怎麼證明李思明並不知情,還是心知肚明卻明知故犯。
其他人的證詞對李思明極爲不利,永琪吩咐暫時收監,擇日再審。待李思明下去之後,永琪問鹽運使道:你知道紅花會嗎?
鹽運使道:知道,紅花會是前朝餘孽,志在反清復明。
永琪又問道:那位總舵主又是什麼人?爲何會出現在漕運碼頭?
鹽運使道:近年以來,私鹽大行其道,販賣私鹽已經成爲暴利,一些不法之徒因此挺而走險,他們越聚越多,最後結成團伙,紅花會收爲己用,不足爲奇,據傳他們的總舵主陳家洛,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永琪便把陳家洛三字記在心裡,道:知道了,你也下去休息吧。
鹽運使辭去,不提。
夜裡永琪依然下榻在江府,閒談之際,永琪有意無意之間,拐彎抹角地向江鶴亭詢問一些關於乾隆早年揚州之行的事情上來,江鶴亭怎知永琪的真實用意,儘自己所知,和盤托出,據江鶴亭所言,雍正三年,大將軍年羹堯被貶杭州,雍正欲治年羹堯死罪,一些大臣附和,當時還是寶親王的弘曆力排衆議,以爲年羹堯罪不至死,爲此還親自來到杭州見年羹堯,途經揚州,下榻江府,故而有些事情江鶴亭是知情者,永琪在心裡面其實是更想知道一些關於額娘愉貴妃的事,但又不好明說,只能旁敲側擊,江鶴亭談興正濃,順帶又講出了一個發生在雍正初年震驚朝野的大案,主角便是當時功高蓋世,權傾一時,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的年羹堯。
關於年羹堯一案,爲雍正朝八大案之首,雍正能夠坐上皇位,離不了年羹堯和另外一個大臣克隆多的鼎力相助,年羹堯爲人聰敏豁達,辦事能力極強,被當時的雍親王所倚重,各皇儲爭奪皇位時,他利用自己的精明才幹,不時向主子出謀獻策,奔波遊說,深受青睞,更使主子高興的是,年羹堯還將自己的親妹妹獻給他作了王妃,以示忠誠,那時,主僕二人曾經發誓,生死不負。
雍正即位之後,年羹堯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並稱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還告誡雲、貴、川的地方官員要秉命於年羹堯。同年十月,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青海局勢頓時大亂,西陲再起戰火。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大獲全勝。年羹堯“年大將軍”的威名也從此震懾西陲,享譽朝野。
在年羹堯管轄的區域內,大小文武官員一律聽從年的意見來任用。四川陝西以外官員的使用,雍正也經常徵求年的意見。
此時的年羹堯,志得意滿,進而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終招致雍正的警覺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
年羹堯的失寵和繼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十月第二次進京陛見爲導火線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統範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繮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
便是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年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等人,皇八子胤禩集團的成員,也是聽了年的話。
更有甚者,雍正召見大獲全勝返京回朝的士兵,看着他們盔甲在身,十分不便,雍正爲顯示皇恩,下令這些士兵脫下盔甲,卻無一人響應,最後年羹堯一聲令下,這些士兵才把盔甲脫下,這些話和這些事犯了千古大忌,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雍正三年三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所謂“祥瑞”,羣臣稱賀,年羹堯也上賀表稱頌雍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但表中字跡潦草,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爲“夕惕朝乾”。雍正抓住這個把柄借題發揮,說年羹堯本來不是一個辦事粗心的人,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個字“歸之於朕耳”。並認爲這是他“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所以對他在青海立的戰功,“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接着雍正更換了四川和陝西的官員,先將年羹堯的親信甘肅巡撫胡期恆革職,署理四川提督納泰調回京,使其不能趁機作亂。四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年羹堯調職後,內外官員更加看清形勢,紛紛揭發其罪狀。雍正以俯從羣臣所請爲名,盡削年羹堯官職,並於當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堯押送北京會審。十二月,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審判結果,給年羹堯開列92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
雍正說,這92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多條,但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對其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於是表示開恩,賜其獄中自裁。年羹堯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職,嫡親子孫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雍正四年,叱吒一時的年大將軍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
以上基本屬實,一言以蔽之,年羹堯的死,系挾擁戴之功,驕益日盛,且殘暴對待部下,任人惟親,亂劾賢吏,引起公憤,最後爲雍正帝所不容,故被殺。
另有野史記載, 他不但在皇帝面前“無人臣禮”,藐 視並進而威脅皇權,甚至有自立爲帝之心。年羹堯在西安總督府時,令文武官員 逢五、逢十在轅門,鼓廳畫上四爪龍,吹鼓手着蟒袍,與宮廷相似。
他還令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前引後隨,牽馬墜蹬。按清代制度,凡上諭到達地 方,地方大員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全禮,跪請聖安,但雍正帝恩詔兩次到西寧, 年羹堯競“不行宣讀曉諭”。 他在與督撫、將軍往來的諮文中,擅用令諭,語氣 模仿皇帝。
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雍正帝 本欲親自爲此撰寫序言,但年羹堯以不敢“上煩聖心”爲藉口,代雍正帝擬就序言,要 雍正帝頒佈天下,如此僭越無度,雍正帝能不寒心!
《清代軼聞》說年羹堯被削 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 諧矣。可見他還曾有過叛清自立之心,只因天象不諧才作罷。
《永憲錄》中提及,年羹堯與靜一道人、佔象人鄒魯還曾密議稱 帝之事。
另外,康熙當年爲西北用兵徵詢意見時,大臣王琰因再提太子胤礽,被其盛怒下罷爲庶民。而當時胤禛、即後來的雍正,胤祥都是支持太子胤礽的,所以年羹堯認爲他們也將會在康熙面前失寵,於是見風使舵,進京後竟然不先去雍王府,而是徑自去拜見十四阿哥胤禎,隨後又一起去廉王府拜見八阿哥胤祀!
胤禛初時尚不知情,後接到李衛密摺,方知年羹堯已經進京,還去見了自己的政敵胤禩,遂大爲震怒。
這也爲雍正後來處死年羹堯早已埋下了禍根。
最後來胤禩失勢,已經登基爲帝的雍正欲治胤禩、胤禟等人大罪,年羹堯卻在這樣敏感的問題上與雍正產生分歧,同情胤禩等人。
年羹堯失去雍正的信任,已成定局,最後被賜一死,不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古今中外,政治舞臺上歷來都講究牆倒衆人推,年羹堯一旦失寵,他往昔的朋友一下都變成了仇敵,李維鈞首先大罵年羹堯“冒濫軍功、侵吞國帑”,繼而李紱便直接請求皇帝處死年羹堯,田文鏡也主張誅殺年羹堯。
意想不到的是,而作爲皇儲的寶親王弘曆(乾隆),卻對年羹堯抱有很大的同情,他堅持認爲像年羹堯這樣難得的名將應該留下來應對西北的戰事,此事來自於《永憲錄》之《續編》的記載,當時朝中無人敢對年羹堯事件發表真實看法,只有弘曆一個人敢這麼說,只是最終還是未能挽回年羹堯的性命,但從後來雍正在西北兩路用兵缺乏得力大將這一事實來看,弘曆當初的建言還是比較具有遠見的。
年羹堯三月被貶杭州,十二月,被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皇帝詔“令年羹堯自裁,其父年遐齡,兄年希堯革職,子年富,斬立決,其餘十五歲以上之子發遣廣西、雲南、貴州極邊煙瘴之地充軍,嫡系子孫將來長至十五歲,皆次弟照例發遣,永不赦免。” 。
處置年羹堯之後,接着開始清算年羹堯集團,凡是被認爲跟年羹堯有聯繫或走得近的,殺的殺,貶的貶,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究竟有多少人連累父母,殃及子孫,就不一一道來。
話說永琪提審了李思名,暫未發現破綻,除此之外,他還想知道關於李思凡已經故去的舅媽生前的一些信息,他很疑惑爲什麼她會保存有乾隆贈送的扇面?
據李家人所說,此扇面爲已經過世的舅母生前所有,是自己的表哥託她暫時保管,也許這個女人就是姨母所說的居住在揚州的那個女人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