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帝國憲法

軍事改革本身的影響甚至要比政治改革還要大。而曾炩的政治改革本身也是得到軍隊支持的。而現在,曾炩將改革推行到了軍隊裡來,雖然,從根本上,這給了帝國軍人極大的好處,將以往很多模糊的,或者是不成文的規矩都用書面文件的形式做了說明,鞏固了軍人的地位。不過,在軍事改革進入到最後階段的時候,仍然涉及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憲法!

曾炩一直忘記了這個極爲重要的問題,雖然大漢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法律體系,特別是在推廣新政的時候,曾炩設立了很多的法律,完善了大漢的法律體系。不過,大漢仍然缺乏一部基本大法,也就是萬法之本的憲法!顯然,來自後世的曾炩是一個強調以法治國的人,而他要強調自己作爲大漢軍隊的最高統帥,那麼,就必須要得到法律的支持!

曾炩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後,立即就將賈詡、郭嘉和司馬防等人找了過來,賈詡等人是曾炩的智囊,司馬防則是最高法院院長。而要討論制定憲法的事情,當然就要找這些人商量了。曾炩首先提出了憲法的問題,然後讓他們爲他想辦法。

當然,對司馬防這種法律“專家”來說,憲法也是個新鮮詞,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曾炩的意思,而且意識到了憲法的重要性。

“主公,我認爲這個提議很好。雖然,我大漢已經初步具備了完善的法律,而且還正在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制定更多的法律。 不過,這些法律本身是建立在皇權基礎上的。以往,在我們看來,皇權本身就是法律的基礎,如果這次能夠通過制定一部闡述政權爲基礎的法律,以此作爲今後各項法律的基礎的話,那麼,我大漢的法律系統就將更加完善。而且也對今後制定的新法律提供了標準與約束!” 司馬防對此極爲贊同。

“司馬大人,憲法本身的用途就是確定我大漢帝國的根本性質,這是一部用來闡述國家基礎的法律!”曾炩見司馬防這個法律“專家”迅速地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裡也很是高興,“憲法本身不需要對各方面的法律細節進行解釋。它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確定國家性質,二是對各項子法律進行約束,規定其他法律的範圍。憲法本身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任何違反憲法的法律都是不成立的。今後,如有其他法律產生衝突,那就以憲法爲標準進行裁決。所以,憲法的地位非常重要,這就如同我們手裡的一把直尺一樣,是用來衡量其他事物地標準!”

“我明白!”司馬防連連點頭,他不得不佩服曾炩的思想。以往,他還真沒有看出曾炩在法律方面的才能。

曾炩的目光落到了旁邊的賈詡和郭嘉等人身上,問道:“諸位,你們有什麼意見嗎?”

賈詡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主公,屬下沒有意見,只是我覺得,有必要用這麼一部法律來約束天下所有人,包括陛下與主公自己嗎?”

曾炩笑了起來,說道:“文和,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現在,我們確定這部法律,就是要告訴天下人,連皇帝犯法,都要與百姓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雖然我貴爲帝國驃騎大將軍、內閣總理,不過我也是凡夫俗子,如果手中的權力得不到約束,那麼誰能保證今後的繼任者不把我大漢江山給敗了?文和,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正是因爲各種權力得不到規範和保障,國家才走向了沒落。如果,可以通過法律來約束帝王以及所有臣民百姓的行爲,那麼,誰不能恣意任爲了!”

“現在,我可以保證,我所做之事都爲大漢,爲百姓着想,可是,這隻要是人,就有犯錯誤的時候。百姓犯的錯誤,無非是燒殺搶掠,不會引起大亂,更不會葬送大漢的江山,因爲有法律可以制裁他們。如果,天子犯了錯誤,我犯了錯誤而法律又不能制裁的話,那麼,到時候,你會怎麼辦?”

賈詡猶豫了,他堅定地支持曾炩,無非是曾炩能夠率領大漢走向強盛,如果曾炩變得昏庸,不但無法率領大漢走向強盛,而且還會葬送了大漢的話,他會怎麼辦?賈詡自己都不知道,或者說,是知道了也不敢說出來!

“現在,因爲我一心推廣新政,發展我大漢,振奮軍隊。所以,政權在我的手裡,顯得非常的重要,我也承認,在新政推廣的初期,政權本身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誰能保證今後我還會支持新政,或者說,誰能保證,在我之後的內閣總理大臣還一心的支持新政?顯然,沒有人能夠做出這樣的保證。我大漢要想強大起來,光靠我們一代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而通過制定憲法,約束皇權與政權,限制皇帝與內閣總理大臣手上的權力,這本身就是爲大漢着想,爲新政着想。只要憲法的地位超過了皇權與政權,那麼,就算是出了昏庸的皇帝和無能的內閣總理大臣。也不會危害到新政的存在!文和,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而並不是千秋萬代的利益!”

面對曾炩如此寬廣的胸襟,賈詡不得不歎服。一個偉大的人,其偉大之處不在於立下了多少的軍功,建立了多麼宏偉的業績,而在於,他永遠把國家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永遠將帝國放在了自己之上。顯然,曾炩就是這樣的人,他不惜削弱自己手上的權力,都要維護帝國地利益,維護新政。恐怕,就算把賈詡他們自己放在曾炩的位置上,他也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來吧!

“各位大人,道理我已經說了。其實,憲法本身是我制定的,那麼,對我的威脅就不會很大。從長遠意義上來講,憲法本身是一部約束性的法律,是一部規劃我大漢長遠發展的法律。只要憲法確立了下來,那任何人都要受到憲法的約束,這樣,我大漢的發展方向纔不會因爲出現了昏庸的皇帝與無能的內閣總理大臣而發生變化!”

“主公,屬下等明白了,主公用心良苦,爲國爲民,我等自嘆不如!”

曾炩笑着扶起了一衆人,說道:“各位,你們不是不如我,在政治上,你們永遠是我的老師,而且,沒有你們的辛勤努力,我大漢也不會有今天。你們沒有能夠及時看清憲法的重要意義,主要是受到了傳統思想的影響。我相信,在我們都百年之後,後人們會認識到這部法律的重要性的,到時候,我們在九泉之下,也會爲此感到欣慰!”

曾炩的預言只對了一半,當大漢的第一部憲法確立下來之後,確實爲新政打下了最堅實的一塊基石,而且也指明瞭大漢未來的發展方向,約束了皇帝與內閣總理大臣的權力。不過,也正因爲這部憲法而爆發了後來的大夏帝國的第一次大規模內戰,恐怕這是曾炩當時並沒有想到的吧!

在得到了賈詡等人的支持之後,曾炩就讓司馬防去着手製定憲法,由賈詡代曾炩進行監督。當然,最後做出決定的仍然是曾炩。而當時,曾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不可能把精力放在這一點上。

大漢的第一部憲法本身並不複雜,所以花費的時間也並不多。不過,爲了確定憲法的地位,不但要曾炩支持,而且還要議會,也就是當時曾炩建立的貴族議會——上議院的支持。這樣,大漢憲法纔會得到普遍認同,也才具備了持久的生命力!

按照憲法規定,只有在議會得到多數支持,憲法才能生效,這也是爲了保證憲法本身的權威性而做出的決定(後來成立了下議院之後,也必須要得到下議院多數議員的支持)。當時,要得到議院多數支持並不是一件難事。

當時曾炩控制了所有的非皇室貴族議會成員(多爲將領與政府官員,當時,大漢的貴族議會並沒有將政府官員與軍事將領排除在外,很多議員都是身兼數職的)。再加上曾炩北定鮮卑、匈奴、烏桓,東平高句麗、三韓、扶余等異族所建立起來的龐大軍功,在國內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他如日中天般的聲望。當憲法提交議院表決的時候,這針對三處細節地方做了修改,結果,超過八成的議員投了贊成票。

帝國憲法的確立,在帝國曆史上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轉折點,對後世產生的影響,甚至遠遠超過了曾炩的征戰行動。

從新政的角度來看,在此之前,帝國新政都是在皇權的推動下前進的。而在確定了憲法之後,新政得到了法律的維護與支持,皇權的重要性降低,而且也爲今後帝國新政的制定定下了方向,爲新政的全面推廣打下了基礎。這樣,即使曾炩率軍出征,他也不用爲國內的新政推廣事情而擔心了,因爲,他留下了一部憲法來維護新政!

從國內政治上來看,憲法的確立,首次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這爲後來大漢(大夏)的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出現百家爭鳴的思想大變革,大發展時代打下了基礎。雖然,曾炩通過自身的影響,在逐漸改變着帝國百姓的思想,他甚至不惜觸怒帝國的腐儒,力壓儒家學說,提高科學思想的地位。可是,曾炩一個人的努力是很有限的,而現在,通過憲法,是整個國家機器都在爲此而努力了,顯然,這股將帶來思想大變革的潮流對大漢產生的影響遠遠的超過了一個偉大皇帝帶來的影響!

從軍事角度來看,憲法在確立了皇帝作爲帝國軍隊的名義上的最高統帥的同時,也明確地闡述了國防部長有軍隊的實際指揮權以及軍隊的職權範圍,軍事將領的職權範圍,首次將軍人與政府分開,將軍隊管理與作戰分開,避免了軍人專權的事情發生。

憲法爲穩固國家政權提供了法律依據。當時,曾炩雖然也已經將軍人排除在了政府之外,可是在沒有法律爲依據的條件之下,他只能通過其他手段來限制將軍手裡的權力,而現在,他可以通過憲法來限制將軍手裡的權力。做到了軍政分離,鞏固了帝國政府的地位!

當然,從曾炩本人的角度來看,似乎他手上的權力已經被削弱了。可實際上,在曾炩時期,憲法卻是曾炩手上最厲害的一把武器。曾炩控制了帝國議會,換句話說,就是控制了帝國制定與修改法律的機構,那麼,憲法本身就可以任由曾炩來修改。因此,憲法不但沒有削弱曾炩手裡的權力,反而鞏固了他的權力!當然,在整個漢末和大夏帝國時期,這樣的情況也只出現在了曾炩這一個朝代。後來,也再沒有任何皇帝和大臣具有曾炩那樣的影響力,具有曾炩那種開天闢地的本事了!

而曾炩在憲法確立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天子改年號。這新定的年號爲興平。

改了年號之後,曾炩的事情還沒有忙完。在帝國的第一部憲法中,雖然沒有規定一夫一妻制,不過,對帝國皇后還是有規定的。既然國家有皇帝,那就應該有皇后。現在曾炩是天子的老師,更是帝國的內閣總理大臣,還是天子的姐夫,爲天子立皇后和妃子的事情,他是責無旁貸的。

立皇后是大事,自然少不了慶祝一番,隨後又大赦全國,減免賦稅。反正,很是慶祝了一下,全國百姓也都真誠相慶,帝國空了好幾年的皇后位置終於有人坐上去了。

本來,曾炩的記憶中,劉協的第一任皇后是伏壽,曾炩也打算如此做,但是卻是被伏壽直接拒絕了,甚至威脅曾炩,如果他敢再提起此事,她就會自殺。曾炩大汗,只得放棄。最後,曾炩幫劉協立了董承的女兒董卿爲皇后。

立下了皇后,定了新的制度,一切都按照計劃在發展着。當然,曾炩也不會忘記一件大事,爲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軍人們送去一份大禮。在帝國軍銜制度確定下來之後,封賞一批將軍是必然的事情,而這也是鞏固曾炩在帝國軍隊中的地位的必然辦法!一個讓他可以牢牢掌握帝國數十萬精銳之師,帝國上百萬軍隊的辦法,一個可以讓更多的人爲他賣命的辦法!

第80章 酣戰(十二)第104章 暴躁的曹昂第56章 夜襲(一)第79章 何婉怡的要求第108章 遷都之爭(二)第101章 主公病了第62章 新政風潮第41章 愜意的生活第189章 曾炩的女兒第87章 發飆的張飛第7章 商業聯盟第5章 首戰焉耆第52章 一眸一世界,一目一生隨第23章 血戰鉅鹿(一)第61章 改制(四)第34章 桃園結義第139章 陳留戰火第23章 突圍第75章 鬼才郭奉孝第92章 籌建銀行(三)第132章 救援第3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59章 改制(二)第42章 長安風起第4章 混亂局勢(一)第67章 戰雲起(三)第56章 擒槐樅第203章 刺殺迷霧第5章 定陶之戰(一)第25章 兵進太原(二)第24章 蔡琰傾心第98章 偉大的發明第3章 焉耆第88章 美女樊語蝶第107章 遷都之爭(一)第82章 酣戰(十四)第7章 龐統的連環計第1章 大夏帝國第58章 改制(一)第2章 冰釋第18章 圍困下曲陽第31章 冬日的曖昧第175章 勝績第87章 發飆的張飛第23章 中原危機第10章 慶功宴第45章 鸇陰之戰(五)第29章 薄落谷之戰(一)第41章 董卓的算計第9章 劉備出現第16章 搶婚第1章 袁術稱帝(一)第18章 圍困下曲陽第90章 酣戰(二十二)第11章 出征第44章 無情無義第10章 慶功宴第115章 試探與佈置第191章 彪悍的伏壽第62章 曹操與陳宮第49章 反曾炩同盟第13章 蔡琰帶來的豪華隊伍第21章 平原之戰(三)第173章 變局第48章 黃巾再起第14章 美人計(二)第30章 鮮卑人的進攻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8章 竟然是卞氏第7章 商業聯盟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13章 蔡琰帶來的豪華隊伍第9章 劉備出現第33章 請君入甕第29章 焉耆末日第11章 出征第19章 綢繆第86章 活廣告第61章 漠北都護府第129章 馬超突圍第82章 攻取虎牢關第167章 一擒曹操第61章 漠北都護府第22章 平原之戰(四)第29章 平定遼西(一)第174章 中計第101章 主公病了第7章 龐統的連環計第30章 鮮卑人的進攻第89章 階級矛盾第76章 郭嘉與徐庶的故事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44章 長安亂(三)第20章 班超後人第8章 定陶之戰(四)第16章 公孫瓚歸順第34章 背水一戰(一)第71章 酣戰(三)第62章 新政風潮第15章 攻城
第80章 酣戰(十二)第104章 暴躁的曹昂第56章 夜襲(一)第79章 何婉怡的要求第108章 遷都之爭(二)第101章 主公病了第62章 新政風潮第41章 愜意的生活第189章 曾炩的女兒第87章 發飆的張飛第7章 商業聯盟第5章 首戰焉耆第52章 一眸一世界,一目一生隨第23章 血戰鉅鹿(一)第61章 改制(四)第34章 桃園結義第139章 陳留戰火第23章 突圍第75章 鬼才郭奉孝第92章 籌建銀行(三)第132章 救援第3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59章 改制(二)第42章 長安風起第4章 混亂局勢(一)第67章 戰雲起(三)第56章 擒槐樅第203章 刺殺迷霧第5章 定陶之戰(一)第25章 兵進太原(二)第24章 蔡琰傾心第98章 偉大的發明第3章 焉耆第88章 美女樊語蝶第107章 遷都之爭(一)第82章 酣戰(十四)第7章 龐統的連環計第1章 大夏帝國第58章 改制(一)第2章 冰釋第18章 圍困下曲陽第31章 冬日的曖昧第175章 勝績第87章 發飆的張飛第23章 中原危機第10章 慶功宴第45章 鸇陰之戰(五)第29章 薄落谷之戰(一)第41章 董卓的算計第9章 劉備出現第16章 搶婚第1章 袁術稱帝(一)第18章 圍困下曲陽第90章 酣戰(二十二)第11章 出征第44章 無情無義第10章 慶功宴第115章 試探與佈置第191章 彪悍的伏壽第62章 曹操與陳宮第49章 反曾炩同盟第13章 蔡琰帶來的豪華隊伍第21章 平原之戰(三)第173章 變局第48章 黃巾再起第14章 美人計(二)第30章 鮮卑人的進攻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8章 竟然是卞氏第7章 商業聯盟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13章 蔡琰帶來的豪華隊伍第9章 劉備出現第33章 請君入甕第29章 焉耆末日第11章 出征第19章 綢繆第86章 活廣告第61章 漠北都護府第129章 馬超突圍第82章 攻取虎牢關第167章 一擒曹操第61章 漠北都護府第22章 平原之戰(四)第29章 平定遼西(一)第174章 中計第101章 主公病了第7章 龐統的連環計第30章 鮮卑人的進攻第89章 階級矛盾第76章 郭嘉與徐庶的故事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44章 長安亂(三)第20章 班超後人第8章 定陶之戰(四)第16章 公孫瓚歸順第34章 背水一戰(一)第71章 酣戰(三)第62章 新政風潮第15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