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張飛現在很苦惱,他發現,自己自從跟隨大哥開始征戰廝殺後,只有這一次,讓他真的心亂如麻。

據聞十三天前,二哥關羽領着先鋒五千人已經攻破了德州,完全取得了信都的門戶,殘存的冀州兵馬已經也似乎已經看出了他們的戰略意圖,收縮在信都城內準備殊死抵擋。

大哥劉備讓他督領後軍向德州靠近,但實際上,張飛已經看出了這道軍令的含義,這場戰爭,不需要他老張了……

他並沒有責怪大哥對他的不信任,事實上,他都不知道自己在面對河東大軍的時候,能不能向以前那樣豪勇的衝突廝殺,甚至,他能不能對河東軍舉起那杆本該殺人如麻的長矛。

兩難,哀矣!

是的,張飛不曾想到,他的大哥劉備真的反叛了,真的聽從了那個胡言亂語的儒生的話,對河東反叛了!

事實上,一直到劉備舉旗反.叛的前一刻鐘,張飛這個本應該是劉備最信賴的手足,纔是最後一個知道這樣讓他心中痛苦的消息。

張飛真的不敢想象,這真的就是.一向仁義,一向忠信的大哥所能幹出來的事情。反叛,可恥的反叛,不管理由多麼的光明正大,不管做的多理直氣壯,但是始終無法泯滅這樣一件可恥的事實。

當初,他們三兄弟落魄至極,他.們投奔河東,衛寧以上賓的禮儀對待他們,還資助金錢酒食無數;當初,他們和楊奉生死不休,是衛寧從中周旋,甚至冒着楊奉怪罪之險派典韋親自帶他們殺出血路;當初,他們被曹操耍詐當了誘餌,損兵折將,無棲身之地,是衛寧大方將鄴城送給他們盤桓,並且作爲他們的後盾使得袁紹這個宿仇不敢輕易攻擊;當初,大哥劉備不顧河東和呂布之間的矛盾,將呂布收留在鄴城,釀成大禍,亦是河東出兵,將呂布誅殺;當初,呂布將他們基業奪走,再度成爲了流浪軍的身份,也是衛寧再次劃分出泰安送於他們棲身!

這不比反叛袁紹侵襲平原,乃是爲的大義,這也不.是討伐董卓,爲的是天下社稷,這可是真真正正的對恩人亮出兵器,赤裸裸而可恥的背叛!

張飛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大局,不知道所謂的大勢,.也不聽他們口中所謂的“大仁大義”,他只知道,他們這就是忘恩負義!

矛盾,如同一股亂麻在張三的胸口中糾結,他想.理清,卻發現越理越亂,甚至亂到他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到底該何去何從!

當年,涿郡桃園.三結義,彷彿歷歷在目,滿堂桃花沾滿衣,一腔熱酒滾入喉,三人豪氣大笑,可是穿雲破曉,那是義薄雲天,那是爲天下大義奮勇爭先,捨生忘死只求幹一番大事。

這麼多年了,他們三兄弟從無數屍身戰火中摸爬滾打,算是翻身了,從區區一介布衣成了揚名天下的英雄,大哥成了一郡太守,掌握上萬兵馬,甚至也恢復了大漢皇室的身份,已經尊貴之極。

可是……記憶中那鮮豔,清晰地桃園故事,卻在張三的腦海中越發模糊,伸開手向拂走上面灰塵,那畫面卻彷彿薄雲輕輕一碰百年是細細裂縫,化爲淡淡塵煙揮散不留蹤跡,留下一團黑暗,再也難辨真相。

到底是大哥變了,還是自己變了,張飛不知道。

到底是大義變了,還是野心變了,張飛也不知道。

他能做什麼?當他苦苦哀求大哥劉備回心轉意的時候,卻最終領到了這樣一個無關緊要的任務,在無法以自己的力量改變大哥劉備的心意,他卻知道,這個任務其實對他來說,也算是慶幸。

只是……未來,他將又該用什麼面目去見典韋,去見黃忠,卻見河東那不少和他斗酒比武,和他歡笑高歌的大小諸將?又有何面目去見衛寧,去見那個樂呵呵彷彿陶瓷般叫他張三叔,讓他抱的女孩?

“啊~!~~~~~”張飛握緊了手中長矛,揚起頭來,對着老天,瘋狂的嘶吼,大叫,彷彿野獸一般,讓身邊跟隨在側的諸軍驚了一跳,更是心中畏懼不堪。

自從北上冀州後,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小心惹到了張飛,被狠狠地鞭笞打個半死,五千兵馬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主將的脾氣,也知道他正在心煩之中,在他的面前只能是膽戰心驚,大氣不敢出上一口。

周圍的人瑟瑟發抖,不敢靠前,張飛一陣發泄的大吼完後,狠狠地一踢馬腹,胯下烏騅戰馬撒腿狂奔,一人一騎脫開了大隊,獨自飛躍奔馳。

“將……”張飛麾下最親信的一員燕將看了張飛大驚,正要出口呼喚,卻被身邊另外一名袍澤一把拉住,“將軍心中煩悶,也該是要發泄一下,我等好生跟緊便是,不要再觸怒將軍了……”

張飛麾下有十八燕騎,乃是當年從他莊子裡親自挑選出來的最信賴的漢子,追隨他起兵,追隨他南征北討,也是從屍身火海中殺出血路出來。作爲張飛身邊老人,十八人的武藝張飛都毫不吝嗇指點,更兼身經百戰,可說這十八人,人人都是一以當百的猛士。

同樣,這些人也最是明白張飛心中的痛苦,有了領頭的燕將發話,十八人同樣也甩開了大隊,向着張飛的方向策馬奔跑而去,他們的職責便是保護張飛,形影不離。

……………..

安邑,衛府。

冀州之亂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現下劉備深入冀州腹地,連取了高唐,平原,德州,逼近信都,冀州各方面求援書函彷彿雪花片一樣飛到安邑,縱使得一切都在衛寧掌握之中,但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表態來安穩衆人之心。

現下,衛寧正是召集了安邑羣臣開始討論如何應對劉備之亂而召開會議。

衛寧雖是深居簡出,但必要的場合他還是一概不會缺席,只是這大半年來,他都是在爲日後南征做準備,許多雜事都不曾親自處理而轉交給衛凱這個族兄照料。而衛瓘漸漸已經開始處理一些事情也爲衛寧卸下了不少重任。

當然,真正核心的事務,衛寧還是必須要親力親爲,這些東西,不能給其他人,這些權利,必然是要緊緊握在他的手中!當然……也包括了劉備作亂真正的誘因,他只可能將一些東西在必要的時候,給某些人去處理,自己依舊還是下這盤棋的人!

“劉備自標仁義,乃困龍之勢,衛侯數次爲殺,實爲養虎爲患,此事冀州空虛,若爲其所得,我河東與幽州一面聯繫將會大爲受阻,不可不妨!爲臣以爲,還請衛侯調集青州黃忠將軍北上配合冀南張遼將軍共同圍剿劉賊!”此是議會,在座之人也都是身份不凡之輩,衛寧使衆人暢所欲言,當下便有人出口道。

“青州兵馬不可擅動,若被曹操趁機北上,圖謀青州更反使黃忠將軍爲劉備,曹操兩面夾擊,冀州未平,反是放虎入門,不妥,不妥!”

“劉備如今已聚衆數萬,若不以重兵夾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平息,徐徐圖之,何日能除?別忘記了,南面我河東大軍還與孫曹對峙,兵馬不少出自河北,更兼糧草耗費許多,冀州乃重地,若爲劉備所取,那豈不是此消彼長?”

“可調幽州兵馬南下,匯合冀州之兵共伐劉備!”

“幽州之軍,還需防備鮮卑蠻夷,況遼東公孫度狼子野心,數有圖謀幽州之心,若調兵南下,反又爲賊人趁虛而入,如之奈何?”

“我河東乃朝廷正統,劉備反叛便爲反賊,其名不正,出師無名!劉備者何人也?不過編草賣履之輩,低賤之人,難收天下人心,他自毀仁義之名,必不可長久,何須如此慎重?以我觀之,便有張遼將軍配合冀州兵馬,足可使劉備陷入萬劫不復!”

“假曹操趁機發動總攻,我河南大軍人心浮動,如何?”

“我河東才統冀州,幽州不過兩載,人心還未盡伏,袁氏餘黨潛伏在暗,如若輕視,恐釀成大禍!“

大堂中,你一言我一語,或有人對劉備入侵冀州憂心忡忡,又或有人對劉備不置可否,又或有人關係孫曹趁機發難,甚至又有人擔憂袁紹餘黨,遼東公孫度,塞外鮮卑人作亂,大有河東如今四面受敵一般。

但無論如何,從這些人的話裡,衛寧都能夠聽出他們對衛寧貿然出兵和孫曹相抗的疑惑和不滿……

衛寧也不以爲意,事實上,這一場戰爭從最正確的眼光來看,本就是自己的過錯,即便他做了再多準備,即便他再怎麼運籌帷幄,河東百廢待興將因爲這一場戰爭又傷筋動骨,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若是他的身體還能再支撐很久,他也決然不會就這樣快的選擇和孫曹兩家撕破臉面,也不會做那麼事情爲了逼迫對方和自己決戰……

可是,時不與我謀,時不與我生,時不與我定天下……悲兮……!

就在這個時候,一聲高亢笑聲驀然響起,打亂了衆人爭吵的淆亂,衆人不禁停止爭論,將目光放在那出笑之人身上。

“冀州劉備之亂,不過是疥蘚之疾,無傷大雅,只需一智謀之士,運籌帷幄,必能生擒之……”卻見那人毫不顧及衆人的視線,只是環顧在場,當即道。

有人認出了出聲者,心中不禁一陣冷笑,便是出聲諷刺道,“劉備聚衆數萬,冀州空虛,朝廷內憂外患,何言疥蘚之疾?陳元龍,陶使君故去,此堂亦非徐州議廳,莫要口出狂言纔好!”

不錯,出聲者正是自陶謙被曹操攻破後,隻身北上投奔衛寧的陳登陳元龍!

陳氏乃是徐州大族,衆人雖看不起陳登亡國之臣的身份,但也不能將話太說滿,何況陳登自從投奔衛寧後,也多受衛寧器重,雖是諷刺,卻也還算留了幾分情面。

陳登倒是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是將目光放到衛寧身上,眼中燃起了微不可查的火焰,“下官斗膽,恐是問衛侯一句,劉備宜早除,或是晚除?是要顧及某些人的臉面,不寒人心,又或是要真的斬草除根,不決後患!?”

衛寧心中一緊,兩眼驀然變得異常銳利,死死盯着陳登,後者卻是凜然不懼,挺胸擡頭。

“好個陳登!這麼多文武,卻不想,就他一人看得如此清楚!他是徐州大族……此話,到底是試探我?還是真心要爲我做大事?”衛寧心中不禁思度,卻無法從陳登臉上看出半點端倪。

半晌,衛寧鋒銳的眼角終於緩和下來,淡淡笑起,“元龍出自徐州,想必曹操的手段,使你陳氏頗爲受難吧!“

“衛侯所言不錯……曹操入主徐州大殺當地世家大族,收刮私倉填補軍用,不少豪門迫於無奈只能散財免災,我陳氏如今的田土,家資也散去了不少……不過比起一些負隅頑抗的家族,被曹操趕盡殺絕,也實屬不易了……”陳登點了點頭,不禁有些感嘆。

“那元龍,有志重陣家門,或甚至有再進一層的想法嘛?”衛寧又問道。

“家父自是希望能夠恢復家族昔日榮光,可下官強行北上河東投奔衛侯,衛侯又如何看我?”陳登道。

“好!好!好!元龍,果乃我之良才,寧必不負元龍一族!”衛寧眼睛微微一縮,頓然撫掌大笑道。

衆人不知道陳登和衛寧在哪一問一答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卻知道其中必有深意,無人敢擅自發問,但只覺得話題越扯越遠,都扯到徐州陳氏上面去了,不禁有人忍不住咳嗽一聲,小心提醒道,“不知衛侯對劉備之事如何看待?”

“哈哈!既有元龍在此,劉備覆滅不過是旦夕之間,我又何須再言!?”衛寧哈哈一笑,將身體向前微微探出,撐起手按住前膝,兩眼炯炯有神對陳登道,“我無傷人之心,但求無人有傷我之意。此話,元龍明白否?”

陳登想了想,卻還是搖了搖頭,“卻不知道衛侯以爲何事纔是有傷衛侯之意?”

底線?

衛寧微微一愣,卻反被陳登這一句話問得心中一愣。

“是啊……我的底線到底是什麼?是徹底將世家大族連根拔起?不可能的……士族門閥甚至到了隋唐時代都還是存在,以現在這個社會怎麼可能除得盡?那……我的底線到底是什麼?是什麼?”衛寧不禁自問,但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答。

想到西晉的腐爛,想到五胡亂華帶來的戰亂,想到萬千寒門子弟報國無門,衛寧的眼睛終於緩緩退出了茫然,反是煞氣騰騰的盯着陳登,一字一頓道,“不危社稷!“

衛寧陡然轉變的氣勢,讓在場諸人心中驀然一跳,這種常年身居高位,掌握生死的霸主氣勢卻非常人所能承受,有人甚至額頭都冒出了一絲細汗,驚訝衛寧這麼久深居簡出,竟還有這樣的殺伐果斷……卻不是明,爲什麼,衛寧會突然這樣。

“不危社稷……”陳登重複的咀嚼了衛寧這四個字的含義,深深吸了口氣,俯身拜倒,“若如衛侯所言,下官,請兵東進,平叛劉備!只求……衛侯莫要擅毀國之基石!”

“事不可爲,我之難爲,我亦知,事不可爲,我亦要爲,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我不悔!疥蘚之疾,依可成患,看似無憂,卻成重病,既知其害,若不早除,我必後悔!請元龍放心,底線,我能斟酌!”衛寧拱手,語氣鏗鏘有力。

“有衛侯此宏願,朝廷日後,可再楊漢武,光武皇帝之雄威也!”陳登心中一股豪氣,高聲回道。

與此同時,一直都在觀望不曾出聲的賈詡,郭嘉,劉曄等衛寧真正的鐵桿心腹,紛紛露出會心之笑,眼睛看向陳登已是接受他正視成爲他們一員的意思了。

而另外一羣,遊離在河東高層和衛寧心腹之間的人雖不管聽得懂,還是聽不懂,卻還是明白衛寧好像已經準備對劉備動手,而操起屠刀的,便是眼前這個年輕的徐州亡臣。

陳登從沒有懷疑過衛寧早就有平定劉備的策略,而他更看出了衛寧真正所圖謀的東西,事實上他只是擔憂衛寧的所作所爲,會不會太過激烈,甚至動搖朝廷,動搖這個天下的根基,但是,現在看來,他至少得到的答案還是比較滿意。

與那些庸才所不同,只求光耀門庭,只求能夠高居顯位,陳登的抱負卻是要打造一個諾大強盛的帝國,平息這個亂世,名留青史!所以他的眼光不單單在徐州陳氏上,更是放眼天下,衛寧的話,深深打動了他,也在這一瞬間,才讓他起了誓死效忠的念想!

“元龍東去,安邑不會與你一兵一卒,但是,一切條件都可與元龍調度,以你之智,劉備覆滅,只是信手拈來,勿要讓我失望!”

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227章 克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107章 攤牌,招攬第171章 六年有衛嫺,諸侯競入京第209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上)第193章 存亡第197章 諸侯會盟聚酸棗,袁楊兩門起爭端第17章 壯士第175章 洛陽地痞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九章第202章 雍州攻略,衛寧VS李儒,陳宮VS賈詡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1章 懶人的新生第五百一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二百九十一章第209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上)第二百五十一章第119章 田先生?第155章 不死小強三人組的拜訪第466章 無人能勸第163章 平賊攻略第152章 衛家有兩子,才學傳河東第94章 衛寧的騎馬夢第232章 徙洛民,四郡十萬握手中第213章 料敵先機,懶人二號賈詡第四百八十六章第217章 攻馮翊,陽翟郭嘉終出世第76章 朝堂暗爭第482章 狹路相逢第150章 楊奉到安邑第471章 楊松楊柏第197章 諸侯會盟聚酸棗,袁楊兩門起爭端第244章 趙雲從軍,郭嘉相輔第1章 懶人的新生第四百九十五章第4章 拜師第453章 戰神!不朽的傳奇第230章 敗第161章 血戰奪門第28章 小氣的淫第三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八十章第16章 黃巾之亂第194章 蔡琰入衛府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43章 潦倒,病倒。兄弟相會第455章 殺局第199章 歃血爲盟,孫堅爲先鋒第三百二十二章第63章 可憐的娃第143章 立威第10章 黃巾惑人第23章 一合斬將第五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398章 劉曄第二百六十二章第404章 新政第67章 周倉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65章 勸降第228章 追第116章 董奉他老爹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三百章第三百一十八章第401章 轉移矛盾第211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下)第474章 河東地圖的背後第416章 攻城守城第246章 逃出第178章 呂布出戰第三百零四章第123章 回河東第272章 下第475章 走向未來的道路,衛寧的意志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3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5章 啓蒙與離別第78章 先鋒第417章 張合布計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102章 發自內心牴觸第206章 袁隗滿門被誅,袁紹怒極衝冠第170章 新帝登基,天下將亂第146章 雞肋論第416章 攻城守城第85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下)
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227章 克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107章 攤牌,招攬第171章 六年有衛嫺,諸侯競入京第209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上)第193章 存亡第197章 諸侯會盟聚酸棗,袁楊兩門起爭端第17章 壯士第175章 洛陽地痞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九章第202章 雍州攻略,衛寧VS李儒,陳宮VS賈詡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1章 懶人的新生第五百一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二百九十一章第209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上)第二百五十一章第119章 田先生?第155章 不死小強三人組的拜訪第466章 無人能勸第163章 平賊攻略第152章 衛家有兩子,才學傳河東第94章 衛寧的騎馬夢第232章 徙洛民,四郡十萬握手中第213章 料敵先機,懶人二號賈詡第四百八十六章第217章 攻馮翊,陽翟郭嘉終出世第76章 朝堂暗爭第482章 狹路相逢第150章 楊奉到安邑第471章 楊松楊柏第197章 諸侯會盟聚酸棗,袁楊兩門起爭端第244章 趙雲從軍,郭嘉相輔第1章 懶人的新生第四百九十五章第4章 拜師第453章 戰神!不朽的傳奇第230章 敗第161章 血戰奪門第28章 小氣的淫第三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八十章第16章 黃巾之亂第194章 蔡琰入衛府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43章 潦倒,病倒。兄弟相會第455章 殺局第199章 歃血爲盟,孫堅爲先鋒第三百二十二章第63章 可憐的娃第143章 立威第10章 黃巾惑人第23章 一合斬將第五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398章 劉曄第二百六十二章第404章 新政第67章 周倉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65章 勸降第228章 追第116章 董奉他老爹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三百章第三百一十八章第401章 轉移矛盾第211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下)第474章 河東地圖的背後第416章 攻城守城第246章 逃出第178章 呂布出戰第三百零四章第123章 回河東第272章 下第475章 走向未來的道路,衛寧的意志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3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5章 啓蒙與離別第78章 先鋒第417章 張合布計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102章 發自內心牴觸第206章 袁隗滿門被誅,袁紹怒極衝冠第170章 新帝登基,天下將亂第146章 雞肋論第416章 攻城守城第85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