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新政

一九四年元月,漢帝劉協,改元興平,廢元建安,大赦天下。

前一年,是河東聲勢推到至高的一年,不僅當家作主的衛寧一舉冠以三公,奉天子首倡義舉,也爲天下諸侯心驚。而在一口氣奪取了涼州,司隸,雍州之後,河東的版圖擴張的速度,幾乎增添了三倍有餘。大豐收之下,尤其讓人心驚膽戰的便是,河東幾乎就沒有傷筋動骨,而現在的隱沒,卻是暗自消化這一年來的龐大所得,但,倘若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一但將腹中消化吸收之後,爆發出來的力量比起之前,何止十倍!

想另外時空,袁紹擁據四州之地,便號稱天下第一,擁兵百萬,壓得曹操氣都喘不過來,而如今,卻也只有袁紹可與爭鋒。不過袁紹還陷入爭奪青州的戰團之中,呂布不久前擊潰高覽兵馬入主城,北可攻內黃威脅館陶,廣平,東可進青州,攻略濟南,泰安,加上呂布赫赫兇名,袁紹卻也不得不收拾人馬防備呂布了。事實上,在高覽潰退後,若非是袁紹麾下名將張相救,奮力殺退呂布,那一萬多人馬,恐怕也是難全身而退了。

而後劉備親自領兵前來,加重了袁紹的負擔,這無形間,河東與河北的差距,已經漸漸開始撕開拉大。

平滅董卓餘黨的李郭,將長安收入手中,加上河東的繁榮富饒,征戰中的消耗,幾乎可以用飛快的速度修養起來。

天下諸侯只能儘可能的揮舞手中的馬鞭,驅策自己跑的更快,遲則,恐怕,這個龐然大物必然會亮出那鋒利的獠牙。

正卻是衛寧聲勢正旺的時候,河東又出臺了一道新地政令。

主題的中心。便是“唯纔是舉”。

單單是這個名頭,便已經足夠觸犯到了衛寧麾下那些門閥地敏感神經。正當所有人驚愕戲謔的等着看衛寧笑話的時候,竟讓所有人不可置信的是,上到那個傀儡朝廷,滿朝公卿,下到州郡縣府,士族鄉紳,竟是沒有一家一戶反對。反而舉手舉腳,“堅定不移”的站在了衛寧的身後。

他們自然是不知道安邑的一場暗潮洶涌,被捏住了把柄地士族們,要平息衛寧的怒火,甚至是朝廷的掣肘,自然只有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裡吞。而一個暗中的發起者,和一個明面上的反對者,竟然奇蹟而詭異的交融。

劉曄獻八策。旨在削弱世家門閥地權益。八策中。可以說幾乎是斷絕了士族們地權益根基。衛寧不能將他們逼迫得太急。畢竟是拿着敲打地名義去推動政令地行施。自然也不可能全部出臺。

在斟酌了在三。衛寧暫時選擇地路線便從當初地大略微微降低了要求。先以擢寒門。唯纔是舉開始。

先約束當地地豪門權柄。非選賢良不得爲官。成立“選賢司”。設司學官位。位比九卿但不在九卿之列。唯對衛寧負責。不論士族寒門。以非當地名士下放每年定期做爲考究評論子弟才華。從縣至上於郡。在置於中央親自通過衛寧選擇地考官來評教才華。甚至其中真正有才學者得到推薦。還能與衛寧面前闡述己見。當然。在各關節處。若被查證名不副實。那麼推薦子弟地人。便要受到嚴懲。

這是爲了河東大局地利益。雖然朝中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代表了士族地權益。但畢竟也非不智者。也深知這些對河東未來地發展有多少好處。只是一想到。有可能與一羣出身低賤地寒門同朝爲伍。這些人心中卻還是有些不是滋味。有反對者忍不住跳出來反駁。卻被郭嘉勃然大怒罵得體無完膚。這些人才發覺衛寧麾下地寒門階層竟然勢力也並不弱小。論起功績名望。武中有徐榮第一。文中有郭嘉爲首。河東能與其比肩地幾乎就沒有幾人。惹上了這尊瘟神。誰還敢在說一二?

要整治州郡吏治。自然便要刷走了一大片肚無三兩墨地酒囊飯袋。在本土小士族依附地大士族表態下。也只能忍受吞了下來。自然便空缺出了不少官位。一時間。寒門擡頭。一批一批頗有才學地人物紛紛登上了他們不敢想象地地位和舞臺。

而在士族們無可奈何地做出了讓步。衛寧自然也需要讓他們看到甜頭。雖說刷走了一片並無才學地世家子弟出局。但必要地補償還是需要做下面子工程。而不至於讓別人覺得心涼。

衛寧筆鋒鬥轉,便很巧妙地將衆人地思維引導下去。本身衛寧有意開國學,既定的目標是要普及文化推廣到平民裡面去,現在時機並不成熟,但衛寧便正好借那羣被刷走地士族子弟來推動國學的起步。

凡一郡郡治以上,起學舍,爲公控,爲郡學,再上,爲州學,安邑爲國都,則爲國學。納入選賢司權限之內,從郡學起往上一直爲衛寧所控制,這應該便是最原始的教育部門了。

事實上,衛寧有意無意的提點,選賢司與國學的建立,便是取代了州郡長官推舉茂才,孝廉等名爵的權限和地位,而要走上仕途,則便需要從這個教育部門中脫穎而出。

真正有才華的,能走年度評點推薦上來,這自然是最榮耀的,而次等,可入國學鍍金,他日也有機會走上仕途。這便給了一羣世家子弟機會,但只要真正能在裡面學到一些本事,衛寧也不回吝嗇賜予。

國學草創,衆士族有心牴觸,但衛寧親自點名,將衛放了進去,便引得了安邑公卿趨之若鶩。世家子弟自然佔了多數,但其中在衛寧開恩下,也有不少寒門有幾乎入得裡面深造。

而選賢司的建立,依賴在衛寧那無二的名望之下以及漢室皇族的正統性,在衛寧和劉曄的共同推動下,首批下方選拔的能臣自然是以寒門心腹爲首,打消了那些寒門子弟的憂慮,有才學者紛紛慕名相投。事實上,以衛寧如今的聲望,就算是他的老丈人蔡邕,其實也差不了多少了。他的文治在河東那繁榮無比下便得到了認同,而迎取獻帝更給他的政治人生帶來了無比榮耀的光環,而他的武名,可說天下能比他強的,幾乎沒有。

而在這些選拔出來的人才基礎上,衛寧又將其投放在國學之中,新鮮血液的輸入,又多是寒門子弟,士族的觸手在短時間裡,根本無法伸進來。而在衛寧的強勢掌控下,一切也是有條不須。

一個英雄的魅力,在亂世中,自是龐大無比,間接的,帶來無數賢良趨之若鶩。

自然,除了整頓吏治,擢拔寒門以外,衛寧在沒觸犯到底線的情況下,並沒有就此罷手。無規矩不成方圓,國無法約束則亂,舊漢法已經在一羣蛆蟲的專營下千瘡百孔,給士族門閥的萌生髮展帶來了肥厚的土壤,衛寧自然要重新整頓。

但新法的訂立,非在一朝一夕,虛耗時日龐大,衛寧點出了幾個重要規矩後,也只能隔上一段時日抽看進度一番。而即便是新法出爐,也還需要整個勢力版圖內,有了質的變化,方能推廣,衛寧也只能是未雨綢繆。

最後一點舉措,衛寧便是徹底的廢除了私奴制度,同時清算丈量土地,這也是最根本而不容置疑的一點。亂世以人爲本,門閥坐大便是因爲私佔土地,私蓄人丁,加上他們的特權繳納稅收微乎其微,這些人並不屬於國家,而是個人擁有,力量匯聚龐大,強者足能撼動朝廷根基,甚至家族私兵動輒幾千的都有。

在不取消世家大族固有田地的基礎上,不許私蓄農戶,只要是人,則必須要備案在冊,爲國家之民。而作爲交換,衛寧甚至對那些霸佔土地的強豪也採取了懷柔交換,他們原本竊取的田地默許爲既得利益,但爲他們耕種土地的佃戶則搖身一變成爲國家公民,並非他們可以肆意予取予得,任人魚肉。

在河東衛氏,河內司馬氏,聞喜裴氏,天水姜氏,咸陽滕氏等等十三家大小世家一起做出讓步,大勢所趨,各地世族只能擁附。事實上,現在的門閥士族也不過是初步萌芽當中,還未形成兩晉那般龐大駭人的勢力,在衛寧的強勢下,也自然不得不低頭。相比較,失去了人口,讓世家大族們不得不支付不少招募佃戶的錢糧,衛寧減免的稅收也算稍微有些彌補,至少不至於讓人心疼。

但真正有遠見和野心者,卻能從衛寧這手段中看出真正的厲害。不論是哪個時代,以人爲本是最基本的,而衛寧一下子制約住了士族豪門掌控人丁的能力,也便是讓他們失去了發展後續的動力,即便有土地,有錢,有糧,但無人,一切都是空談。而這些人丁的解放,對國家的稅收,又添加了一筆龐大的收入,比起衛寧減免的那些士族財政,雖然不至於填平,但也挽回了不少損失,何況……這些士族階層所享受衛寧的讓步減稅,又能一直持續下去?

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9章 我有一計第168章 洞房昨夜停紅燭,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百章第447章 小洛神和小衛瓘第190章 相薦第65章 勸降第五百零九章第123章 強買驌驦第467章 繼承人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100章 我有佳人伴身邊第97章 昨晚俺只是尿急第86章 魯陽會戰(上)第26章 戰敗第154章 舉薦和三策第250章 下第457章 滿門伏誅第二百六十八章第77章 雙雄第418章 死戰!第25章 潰不成軍第三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第70章 周倉戰黃忠第57章 廖化第五百零三章第218章 賈詡破局第三百零五章第三百二十章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451章 三將勸降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五百零九章第59章 潁陰之行第71章 傳信第75章 算心,驅賊第123章 強買驌驦第二百五十四章第58章 伏兵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24章 絕第83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上)第478章 北口名子,南口曰午第235章 引誘第481章 草原之變第474章 河東地圖的背後第189章 偷的半日閒,有客自南來第二百四十五章第483章 混亂第四百八十六章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三百九十章第485章 悲嗆第三百七十八章第235章 引誘第三百七十二章第412章 郭嘉的對手第二百六十章第五百零五章第58章 伏兵第193章 存亡第409章 張合高覽第58章 伏兵第180章 呂布叛主第三百二十一章第110章 早死聯盟的第一個會員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34章 做官第233章 家第二百八十章第115章 傷寒病論與暗種機緣第246章 逃出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一章第465章 歲月催人老第90章 南方平定(上)第423章 好友之交,兄弟之義!第230章 敗第四百八十七章第186章 幕後的黑手第192章 典韋伏柳第228章 追第三百零六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476章 爾虞?我詐!第485章 悲嗆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214章 伏軍第47章 平賊策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第478章 北口名子,南口曰午
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9章 我有一計第168章 洞房昨夜停紅燭,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百章第447章 小洛神和小衛瓘第190章 相薦第65章 勸降第五百零九章第123章 強買驌驦第467章 繼承人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100章 我有佳人伴身邊第97章 昨晚俺只是尿急第86章 魯陽會戰(上)第26章 戰敗第154章 舉薦和三策第250章 下第457章 滿門伏誅第二百六十八章第77章 雙雄第418章 死戰!第25章 潰不成軍第三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第70章 周倉戰黃忠第57章 廖化第五百零三章第218章 賈詡破局第三百零五章第三百二十章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451章 三將勸降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五百零九章第59章 潁陰之行第71章 傳信第75章 算心,驅賊第123章 強買驌驦第二百五十四章第58章 伏兵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24章 絕第83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上)第478章 北口名子,南口曰午第235章 引誘第481章 草原之變第474章 河東地圖的背後第189章 偷的半日閒,有客自南來第二百四十五章第483章 混亂第四百八十六章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三百九十章第485章 悲嗆第三百七十八章第235章 引誘第三百七十二章第412章 郭嘉的對手第二百六十章第五百零五章第58章 伏兵第193章 存亡第409章 張合高覽第58章 伏兵第180章 呂布叛主第三百二十一章第110章 早死聯盟的第一個會員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34章 做官第233章 家第二百八十章第115章 傷寒病論與暗種機緣第246章 逃出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一章第465章 歲月催人老第90章 南方平定(上)第423章 好友之交,兄弟之義!第230章 敗第四百八十七章第186章 幕後的黑手第192章 典韋伏柳第228章 追第三百零六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476章 爾虞?我詐!第485章 悲嗆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214章 伏軍第47章 平賊策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第478章 北口名子,南口曰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