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

在東北黃龍府外,那片過去不爲朝中大多數人所知的鐵驪地區,室韋人與完顏女真之間的“衝突”,最終以一個並不怎麼令人驚豔的結果告一段落。

消息是在六月下旬,在東京步入最爲炎熱季節時傳來的,事實證明,劉皇帝父子之間的推演,推了個寂寞。

戰局基本沒有根據他們的推演來,沒有什麼奇謀妙策,沒有什麼戰略考量,過程也沒有那麼地驚心動魄,甚至顯得樸實無華。

久戰不利,對室韋、女真雙方來說是同樣的,哪怕只是一場在大漢將士們眼中的部族衝突,對於在東北苦苦生計的部族們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尤其是對遊牧生產的影響。

室韋人沒有頭腦發熱地強攻鐵離城,而是加大了對遊弋在外的女真騎兵的搜索圍剿,給完顏跋海帶去了龐大的壓力。

當半數的室韋兵馬被從鐵離城調動開後,完顏跋海終於進行了一場戰術轉進,留三千餘人做疑兵繼續吸引室韋軍隊的注意,並做出往西部室韋部族腹襲擊的態勢,而完顏跋海則將剩下的全部騎兵集中隱蔽起來。

不到四千人,卻是完顏女真最爲精悍、武裝基本齊全的軍隊了,也是完顏部的家底。由完顏跋海親自率領,急速轉進,再次奔襲鐵離城,併發起破釜沉舟般的一擊。

只不過,這一次,鐵離城是控制在女真人手中,室韋人則再一次失算,防備固然是有的,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進攻,面對女真人內外夾擊的窘境,留駐鐵離城外圍的室韋人還是陷入了混亂。

不過,這一役,女真人打得並不容易,哪怕兵力減半,仍舊優於夾攻的女真人,但是,真正激戰起來之時,兵力上的優勢被削弱到了十分微弱的地步,女真人也把戰役的主動從頭掌控到尾。

鐵離城之戰,大概是漢軍平黃龍府後發生在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了,以女真人的勝利告終。

鐵離城外的室韋人在抵抗未果後,向西潰散,女真人趁機追殲,擴大戰果,取得了超過七千的斬獲,並且繳獲了數千馬匹、以及上萬的牛羊牲畜。

但同樣的,女真人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一場血戰,傷亡近兩千,同時,那支留疑兵,也在西面突呂布室韋與涅刺拏古部兩部室韋的合擊之下,陷入重圍,落得個覆滅的下場。

不過,隨着鐵離城一戰的落幕,這場室韋與女真之間的戰爭,算是暫時結束。雙方鏖戰已久,都是兵疲力竭,無力再戰,亟需休養。

這可以看作是完顏女真對突呂布室韋與涅刺拏古部的挑戰,從結果來看,完顏女真是勝利的,至少成功地從室韋人口中搶下了鐵驪這塊肉,戰爭的基本目標是達成了。

但同樣的,一場仗並不代表結束,反而是雙方進入更激勵對抗與仇視的開端。室韋人是不會甘心的,損失慘重,被激怒的他們,接下來會採取怎樣的報復行動,誰也無法預料。

而對完顏女真來說,如何應對室韋人下一輪的反撲,也更爲關鍵。室韋人不好打,這是顯然了,完顏部準備了那麼久,又絞盡腦汁方纔取得一場沉重的勝利。在鐵離之戰中,完顏跋海死了兩個兒子,連他自己都差點身隕。

也正因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得到的東西,就更不能放棄了。至於如何面對實力猶強的室韋人,其他事情暫且不提,有一點是十分明確的,還得靠朝廷。

因此,在取得鐵離城戰役勝利後的第一時間,一面忙着穩固得之不易的局面之時,完顏跋海已然從繳獲中精挑細選出一批良馬,派遣使者南下,一面向遼東官府彙報求援,一面打算進京,希望請得朝廷的繼續支持。

不得不說,如今這個時期的完顏女真,實在卑微地可以。

相比之下,劉皇帝對於鐵離之戰的態度,則要澹漠地多,反應很平澹,只是傳了一道詔令,讓馬仁瑀提高警惕,保證遼東的安寧即可。

當然,在劉皇帝的心裡,對於完顏女真北上的結果,還算可以接受,室韋人顯然是受到重創了,女真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不論過程如何,結果還是很符合他心意的,至少不爲他的初衷。

不過,大漢臣僚們的建議,他還是聽進去了的,對於東北將來的走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搞平衡什麼的,似乎確實不適合大漢,也沒有那個必要。

當然,在朝廷明確下一步政策方向之前,繼續挑動部族紛爭,讓其內耗,仍舊該繼續進行。各族越是虛弱,對朝廷則越有利,這是顯然的。

......

“臣參見陛下!”徐王劉承贇入殿參拜。

劉皇帝正聚精會神地練着字,聞聲擡眼,見着徐王,臉上頓時露出笑容,朝他招手:“贇哥快免禮,來,看看朕這副字寫得如何?”

劉承贇近前,裝模作樣地鑑賞一番,然後很是自然地吐出一串恭維之詞,對此,劉皇帝自然開懷不已。

讓人家鑑賞,不就是聽好話的嘛,哪怕是赤裸裸的恭維。當然,劉皇帝的字,還是有點水平的,但水平究竟如何,就難說道了,至少,師承已故書法大家楊凝式。

放下筆,招呼着劉承贇到一邊坐下,內侍奉茶,劉皇帝看着他問道:“贇哥,朕這裡,你可是稀客啊!有空,該多來的,陪朕說說話也好!”

“是!”劉承贇陪着笑,異常恭順小心,心裡卻沒當真。連雍王劉承勳這個親兄弟,都不敢跑得太勤快,何況他這個事實上的堂兄弟呢。

“臣此來,有一事相稟!”劉承贇很快談及正事。

“說吧!”劉皇帝態度溫和。

劉承贇陪着點小心,低聲說道:“鈞哥來信,說他身體有虧,難堪政務,希望能夠回京休養一陣。”

聞言,劉皇帝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愣了下,方纔明白他指的是劉承鈞。近些年,劉皇帝提拔了不少宗親到地方任職,劉承鈞這個堂兄弟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這些年,一直在嶺南任職。

聽其來意,眉頭下意識地蹙起,道:“若是如此,直接向吏部陳情,朝廷豈能不體恤,怎麼找過你,通過你來稟報?”

劉皇帝話說得平澹,但言語中透露出的少許懷疑態度,讓劉承贇也不由心頭微驚,踟躕幾許,一時竟不知如何接這話。

劉承贇也沒想到,劉皇帝的關注點,竟然在這上邊,同時,心中默默嘆息,劉皇帝對他們這些宗室,嚴厲依舊啊。

比起劉承贇心情的沉重與複雜,劉皇帝想得則更多了,他覺得,劉承鈞有這樣的舉動,還是自持宗親的身份,是一種渴望特權的表現。甚至懷疑劉承鈞是否真的身體有毛病,只是託辭想要離開嶺南,回到京城。

心裡這麼想,面上則恢復了雲澹風輕,看着微微垂首的徐王,微笑道:“不過,既然贇哥都出面了,朕總要給面子,讓他寫份奏章,遞交吏部吧!既然身體不爽,那就好生養着吧,什麼時候養好了,再行安排!”

“是!”劉承贇頭埋得更低了,他隱約領會到了劉皇帝的意思。

顯然,對於劉承鈞直接找到自己,劉皇帝是有所不滿的,而結果則是,同意抱病休養,但是,什麼時候休養好,卻不是劉承鈞所能決定的了,那得看劉皇帝的意思了。

也許,就要養到死!而一想到這些,劉承贇的心情頓時沉重了,也不由得懊悔,自己還是失之輕率了。

說到底,還是因爲這些年,劉皇帝對宗親們放寬限制的態度給迷惑了。從此事就可以看出,劉皇帝在啓用宗親們爲官任職,用以鞏固劉家江山的同時,從沒有想過要給他們超出一般人臣的特殊待遇。

而他們這些人,除了姓劉之外,與大漢朝廷內的官僚們,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至少在劉皇帝眼中是這樣。

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381章 功臣閣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133章 面聖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64章 監國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87章 瑣屑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465章 遼奸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83章 遼帝之亡第72章 磁州賊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57章 劉老四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779章 四王畢第349章 邊情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457章 鄭州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75章 在滑州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60章 家事、國事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34章 交待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53章 信使第252章 面聖第261章 大捷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53章 遁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08章 新貴第104章 平息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1章 禍從口出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348章 老皇帝第404章 冬夜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85章 趙礪案
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381章 功臣閣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133章 面聖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64章 監國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87章 瑣屑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465章 遼奸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83章 遼帝之亡第72章 磁州賊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57章 劉老四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779章 四王畢第349章 邊情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457章 鄭州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75章 在滑州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60章 家事、國事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34章 交待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53章 信使第252章 面聖第261章 大捷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53章 遁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08章 新貴第104章 平息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1章 禍從口出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348章 老皇帝第404章 冬夜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85章 趙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