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

傍晚時分,秋霞鋪展,頭頂整片天空都是橙紅色的,絢麗無比,本就十分精緻的州衙後園,也籠罩在一層迷人的光芒之中。

“官...官家......”兩名宮娥矮身行禮,聲音直顫,嬌嫩的面容間帶着明顯的驚詫。

此時的劉皇帝,看起來有些狼狽,醉醺醺的,面紅耳赤,身上帶着明顯的酒氣,頭髮也有些凌亂,更重要的,龍袍有些髒。

腳步蹣跚,身形有些搖晃,喦脫在旁邊緊緊地跟着,伸手做着虛扶的動作,十分想要攙扶住劉皇帝,但明顯劉皇帝不樂意,無奈之下,只能保持着辛苦的姿勢,亦步亦趨,緊張地看着劉皇帝,以免他再摔倒。

“皇后呢?她在做什麼?我來看她了!”劉皇帝雖然一副醉態,但是雙目還是十分清明的,笑吟吟地朝着迎出來的皇后貼身女官道。

面對酒醉的劉皇帝,女官更不敢怠慢的,趕忙道:“回官家,娘娘在房內呢!”

而聽到外邊的動靜,符皇后也不由放下正在書寫的筆,邁着貴婦的步伐出來。見着劉皇帝那狼狽的姿態,鳳眉頓時一個蹙,快步上前扶住他。面對大符,劉皇帝沒有任何推拒,老實地與她依偎在一起。

扶着劉皇帝坐到椅子上,大符打量了他一下,注意到他袍服上的髒污,凝聲問:“怎麼回事?爲何弄得如此狼狽?”

劉皇帝嘿嘿一笑:“來的路上,在廊間摔了一跤!”

一聞此言,大符頓時微驚,關切道:“喦脫他們是怎麼伺候的?嚴不嚴重?有無傷到?要不要叫太醫來看看?”

“不妨事!”劉皇帝拜拜手,道:“只是走路有些飄了!我還沒有這麼脆弱,小小地摔一跤算什麼!”

“還皇帝呢!”大符鬆了一口氣,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許久沒見你如此失態了!這是飲了多少酒?”

“不多!”被扶着往榻上去,劉皇帝話還是說得很清楚道,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大符!今日我是既高興,又有頗多感觸啊!”

“那幾名官兵有何特殊之處,讓你如此動情?”大符也來了點興趣,附和着他。

劉皇帝道:“就是一般的低層官兵,很是普通,沒有多少奇異之處!不過,他們代表的是千千萬萬爲國征戰的將士,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大漢將士的忠誠與英勇,那種捨生忘死的精神,很讓人感動!”

大符拿着一張溼毛巾,親自給他擦拭着,劉皇帝則化身話嘮,嘴裡叨叨個不停:“有個年輕人,還不到二十歲,就已經參與北伐,遠涉不毛,遭遇惡戰,經歷無數兇險,方纔得生而還。”

“很不容易啊!因此,我對劉昉、劉旻二子,更加滿意了,他們有遠征漠北的勇氣,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同樣難得!

劉昉經我多年調教,能有建樹,確感欣慰,不過劉旻這小子,初出茅廬,就能長驅塞北,躍馬疆場,則令我驚喜了!

你給我生的好兒子啊,劉暘穩妥,可承繼大統,日後把江山交給他,我也放心,此番北伐之後,他的太子之位會更加穩固,你心中也不用再擔心了。

劉旻,小小年紀,就有兵事奇才,可以作爲朝廷的棟樑,皇室的砥柱......”

聽劉皇帝這般說,大符神情之間閃過少許的詫異,注意着劉皇帝那似醉非醉的眼神,嗔怪道:“我看你啊,是真的醉了!”

話是這般說,大符嘴角還是忍不住揚起少許的弧度。當然,以大符的聰明才智,當然知道,劉皇帝這是再度給自己吃定心丸,顯然,自己近些年有意無意表現出的一些情緒,劉皇帝是看透了,摸清了的。

“如今得報,劉旻不僅無事,反而表現突出,楊業都誇他果毅,可成大器!”劉皇帝拿過溼巾,壓在額頭,嘴裡還是不停。

提及此,大符少有地,露出明媚的笑容,具體的情況,早早地就通報給皇后過了。大符問:“他們既然在漠北已有所建樹,取得戰果,何日能夠回師?”

對此,劉皇帝頓了一下,似乎不知道如何迴應,將毛巾下拉,遮住眼睛,嘴裡隨口道:“那要看楊業、王彥升二將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也沒法傳令,不過最危險的情況已經度過了,以他們的沙場經驗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不會有大問題的......”

劉皇帝話說得比較籠統,動作也比較刻意,大符見狀,嘆道:“但願如此吧!”

但見劉皇帝還在那裡裝躺屍,大符忍不住笑了:“行了,軍機大事,我不會插手的,也不會讓你爲難!起來,喝點醒酒湯!”

一聽這話,劉皇帝扯下罩住雙眼的毛巾,看着大符,慢悠悠地坐了起來,埋頭喝了幾口皇后遞來的醒酒湯後,抹了一把嘴,笑道:“其實我沒醉!”

“醉與不醉,又有多大區別呢?”大符悠悠然地說了句。

將靴子脫了,盤腿坐在榻上,劉皇帝順便把袍服給解開了,神情突然變得很認真,拉着大符坐下,道:“今日一宴,我的確感觸頗深。我算是個馬上皇帝,南征北戰,御駕親征的次數也不少,一向也自詡愛兵如子,厚待將士。

但是,這麼多年下來,似乎產生了一些錯覺,自認爲了解將士,能夠體會他們的辛苦,但實際上,只是自認爲罷了。

我早已脫離了基層的將士,太高高在上了,離他們也太遙遠了。適才宴上,我只是稍加勉勵、裝模作樣地撫慰了一番,就引得他們的難以自持,激動不已,彷彿讓他們直接赴死,都心甘情願,慷慨無畏......

與他們這番赤誠之心相比,我是不是顯得有些虛僞了?”

聽劉皇帝這麼說,大符眼神中露出少許的古怪之色,怎麼會不瞭解劉皇帝,以他的心性與麪皮,哪裡會自慚自愧,如何會產生什麼汗顏之情。或許心裡,還正因官兵對他的這種忠誠與敬畏,而感到喜悅了。

不過,他既然這樣表態了,大符還是順着毛捋,道:“你終究是皇帝,皇帝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哪裡能如早年那般與官兵們親近,同衣同食,同甘共苦。不過,你能有此反思,足見你心中是有將士的,也無愧將士對你的忠誠與敬畏......”

劉皇帝又躺了下來,右腳搭在左腳上,眼神中閃爍着一種意動,道:“聽官兵所述他們在戰場上的作戰經歷,我也不禁心潮起伏,恨不能與他們並肩作戰,共逐契丹啊!大符,我真是有些遺憾,此番沒有選擇親征......”

原本打算做個傾聽着大符,一聞此言,玉容微微變色,語氣當即嚴肅了起來,看着劉皇帝:“莫非你又動了上前線的消息?”

迎着她的眼神,劉皇帝尷尬一笑,別開,說道:“隨口一言罷了!御駕親征,哪裡能任性自爲。現如今,北伐戰事正進入一個關鍵的階段,前線也不需要我,貿貿然過去,不是給將帥們添亂嘛。這一點,我還是清楚的!”

“你清楚就好!”大符表情不改,語氣仍舊那般認真。

顯然,她還是比較擔心,劉皇帝會突然來個想法,就向去年北巡時,突然轉道西巡一般。如今的劉皇帝,雖然正當盛年,但身子骨,畢竟不如當初了。

看着劉皇帝,大符又像哄他一般,說道:“你此番北巡,親臨河北,徑往燕山,離大軍也近了,將士們能夠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的。”

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41章 祭關公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771章 襄陽王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8章 請願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06章 倒趙第1779章 四王畢第12章 方略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95章 遼帝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85 禮賓館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53章 交代後事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04章 平息第197章 財計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96章 楊邠案(4)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21章 大朝第82章 殺俘第115章 瀛州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35章 東歸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0章 喜訊第342章 殺肥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37章 七九不和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48章 處處矛盾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674章 爆發第364章 沉默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304章 楚州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41章 “戲言”第14章 外戚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02章 攻心疲敵
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41章 祭關公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771章 襄陽王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8章 請願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06章 倒趙第1779章 四王畢第12章 方略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95章 遼帝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85 禮賓館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53章 交代後事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04章 平息第197章 財計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96章 楊邠案(4)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21章 大朝第82章 殺俘第115章 瀛州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35章 東歸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0章 喜訊第342章 殺肥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37章 七九不和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48章 處處矛盾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674章 爆發第364章 沉默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304章 楚州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41章 “戲言”第14章 外戚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02章 攻心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