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

邊地的土豪們,他們在面對朝廷大政時,往往反應過激,並且易於採取一些暴烈的行動,粗糙莽撞,不講方式方法,這實則是缺乏手段的一種表現。

而相比於邊鄙那種刺刀見紅的正面抗爭,發生在大漢核心農耕道州地區的對抗,則要更聰明,更隱蔽,也更難纏。

畢竟,比起那些不通禮儀、不曉分寸的鄉巴佬,如中原、河北、湖廣、江南這些地區,彙集的可是大漢的權貴與賢達,再次也是鄉紳名流,比起一般的土豪,他們纔是與朝廷新政博弈的主力軍。

不管是認知、影響,還是手中掌握的權力、實力,以及能夠發揮調用的能量,都不是那些發生在邊鄙的鬧騰所能並論的。

而經過七年的試探、碰撞、糾纏過後,大漢帝國在土地問題上佔有核心利益的勳貴、官僚、地主們,其應付手段也在歲月的流逝之下,不不斷進化。

從最初的爭議,到明裡設阻、暗中對抗,再到鑽法條漏洞,在保證人身依附的情況下完成名義上的分地到戶,再到如今肆無忌憚隱瞞土地,這其中發生着的,就是中央與地方,國家與權貴之間的一個博弈過程。

但不管是過去還是當下,他們都沒有直接的對抗,那是下策,過分了只會招致朝廷的兇狠打壓。

而除此之外,他們有數不清的手段、辦法,掌握知識、熟悉法條,甚至掌握法條解釋權的他們,在維護自身利益的事情上,會迸發大量的靈感,去迂迴,去斜插,從側面,從背後發起“進攻”。而那些隱藏在暗中的阻撓,也是更難纏的。

可以實事求是地說,大漢稅稅改發展到如今,已經陷入到一種停滯的地步。整個過程的發展狀態也很清晰,從初期的勢如破竹,到中期的糾纏碰撞,到如今的掙扎困難。

更爲關鍵的是,改革力度再往下探,誰也不知道會掀起怎樣的濁浪,會不會影響國家穩定,危及朝廷統治。

當然,到目前爲止,稅改的成果還是可觀的。其一,對各層地主階級起到了一定限制作用;

其二,不論有實還是僅擁其名,憑空誕生了大量的自耕農,土地兼併的情況有所抑制;

其三,新稅制下,小農小戶的糧稅負擔是有所減輕,這也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統治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其四,則是大漢的財稅有了一定的增長,當然,增幅並不大。

尤其是第四條,這也能從側面反應出稅改的一些問題,僅從改革初衷而言,並不是因爲朝廷的財政出現了大問題,中央收不上地方的稅了,那就是世祖皇帝的一次幹剛獨斷般的嘗試.

這也是不爲許多人所接受的一點,在許多臣僚眼中,此次稅改是完全沒必要的,甚至打心裡認爲是世祖皇帝又瞎折騰了.

在稅改的這七年間,從中央到地方都出現了大量的改革先鋒、行家裡手,呈現出一派羣情一致的氣象。

不可否認,在這些改革能臣中,有一部分理想主義者,他們能理解世祖皇帝的良苦用心,以及那高屋建瓴的設想,也願意爲“耕者有其田”的大同社會盡一份心力。但同樣,這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人。

至於剩下的人,有些是無腦遵從皇帝的詔令,有些是心存疑慮但面上大力支持實際行動則有限,有些則是單純迫於世祖皇帝權威不敢違逆.

而大部分的,就和盛極一時的“西征派”一般,更多的是一種政治選擇,帶有投機心理,當然在稅改中表現出突出幹才的,也的確升了官,晉了職。

一個潘佑,一個鄭起,兩個南臣,都在這個過程中成爲了道司大吏。尤其是後者,潘佑還有名聲加成,又有老相趙普的提攜,而鄭起呢,爲官剛直得罪了數不清的人,如今卻已是堂堂的遼東道主官。

因此,至少可以下半個結論,大漢帝國起於開寶晚期的這場稅改,是一次並不成熟的改革,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致力於解決土地矛盾、緩和統治矛盾的積極實踐。

到如今,在開寶遠去、雍熙道來的當下,這份實踐也已到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了,是繼續深入改革,還是適時收手,這個問題已然擺在了皇帝劉暘面前。

對過去七年的稅改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可以發現在博弈的過程中,至少在早期,不管是勳貴、官僚,還是地主商賈,都一直處在妥協的地位。 朝廷進一步,他們擋一下,擋不住就退一步,如此反覆,一直到既得利益集團退至妥協的底線。

那幾乎是一種“社會意識”,由大漢勳貴、官僚、地主階級不約而同達成的共識。皇帝要進行改革,朝廷要改變稅制,他們阻止不了,也沒想着完全阻止,否則就太小覷當前帝國體制對於皇帝權威的加成,但同樣的,如何改革,改革到什麼程度,就不能完全由朝廷說了算了。

在費盡心思、千方百計與新政的拉扯對抗中,那份“底線”也就逐漸顯露出來了。以土地作爲稅制標準,以土地數量區分稅額等級,這些都沒問題,但是,既得利益者們願意曝光多少土地,將之“分”給族民、扈從、佃戶,又願意把多少土地登記在官府的籍冊上,卻得有個討論的空間。

而朝廷若想着全貪全佔,讓大夥把家底都露出來,那就觸及大夥的“底線”了,也必然引發反抗。當然,在進行試點改革的時候,有不少地方都做的那一點,但有個前提,那就是徹底把權貴、地主“打倒”,“壓服”,就這,也引發了諸多爭議與混亂。

朝廷可以在一縣,一州,甚至一道,做到土地的全面丈量,但絕不可能鋪開到全國範圍內,那根本做不到,畢竟,改革也不能把帝國的根基(勳貴、官僚)給掘了,革命也不是革自己的命。

事實上,當初選擇京畿、河南作爲試點,從後面的發展來看,就不是一個最恰當的選擇,無他,阻力太大了。想着就在眼皮子底下好把控,想着從硬骨頭開啃,結果證明想多了。

早在世祖皇帝駕崩之前,各地對於稅改的反擊就已經開始了,當然,也是怕世祖皇帝發飆,掀桌子殺人,還算剋制。

但在那三兩年,各種因爲稅改產生的問題,如紙片一般飛向京城,呈到政事堂諸相案頭,甚至進入皇帝與太子的視野。

雖然針對性很強,但人家也不是無的放矢,往往言之有物,確有其事,但爭議歸爭議,反對歸反對,整體上還算在“規則”之內。

但自世祖皇帝駕崩之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更準確得來說,是在劉暘登基後的半年裡,情況變了,上上下下,自內而外,矛盾升級,衝突加劇。

地方上,屢屢傳出因爲對土地清丈結果不滿,導致的騷亂,民與民之間,村與村之間。在稅制內容上,山地、丘陵問題,肥田、瘠田問題,水田、旱田問題,凡此種種,都引發民間的衝突與騷亂,各地官府也是頭疼不已。

同時,官吏在執行政策過程中的囫圇吞棗,敷衍了事;前任一個做法,繼任者又一個做法;地方官僚對稅改大權的爭奪;改職吏與地方官僚借稅改名義,對政敵進行打擊報復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當然,一些改革派、稅改官本身無能甚至貪婪不法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並且被人抓住痛腳,狠狠攻訐。

還有一些人,從改革派變成中間派,從銳意進取,變得蹉跎懈怠,乃至直接跳反,投入保守派的陣營,開始以豐富的改制經驗去反對改制,攻擊那些失誤、缺陷之處。更有甚者,被地方上的勢力拉下水,不只在改革上鬆手放縱,還沆瀣一氣,欺瞞朝廷。

而地方上的勢力,也開始捲土重來,很多分到地的新自耕農,不只要還主家的“借貸”,還要繳納新制下的正稅。有些猖獗的地方,甚至直接照着原本的主佃分成來算,也就意味着,這部分新自耕農們,不只在實際上保留着原本的佃戶身份與對地主的依附關係,還要在此基礎上,再向朝廷繳納一部分正稅,這就是新稅制帶來的改變。

很多底層百姓,做佃戶時,還能勉強度日,成爲自耕農後,有了自己名義上的土地,日子反而更加清苦了。

這樣的情況,當然會引發不滿,甚至怨憤,而這一部分民怨,在有心人的引導下,自然指向朝廷,指向那些稅改官吏,指向新稅制。

再多些壓迫的動作,再多一些挑唆,騷亂就產生了。到雍熙元年七月之前,半年多的時間內,河東、關內、劍南、兩淮、三江諸道,發生了上百次民亂。

尤其是江西道下屬的豐城縣,竟然發生上千亂民衝擊縣城,打破衙門,殺害官吏,形同造反。雖然迅速被鎮壓了,但影響極其惡劣,這可不是邊遠地區的蠻族少民作亂,而是漢人。上一次,還得是榆林之亂中的袁氏兄弟.

而這些亂象,伴隨着各種聲音,層層上報,有如萬千涓涓細流,匯聚成河,聲勢滔天,直指新稅制。而在皇帝最新收到的十幾分奏章中,已經有人建言,該廢除新弊制,恢復舊制,還天下以安寧了!

雖然只是開個頭,但皇帝劉暘,已然能感受到一道輕薄奏章背後,緊隨而來的濤濤聲浪,洶涌輿情,他即將面對的或許也是鋪天蓋地的壓力……

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304章 楚州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1章 西巡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97章 再臨六合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399章 還債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章 乾祐滅佛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55章 拉開序幕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47章 應對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83章 遼帝之亡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46章 黃羊平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86章 宗室第9章 王峻歸來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53章 削藩第26章 名將第176章 去鄴都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53章 有詩云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60章 平定第1675章 血戰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28章 皇子戍邊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97章 隰州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455章 見聞第177章 耶律妃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316章 不裝了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0章 新的時代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308章 新貴第152章 聽政3第301章 藩臣離京
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304章 楚州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1章 西巡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97章 再臨六合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399章 還債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章 乾祐滅佛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55章 拉開序幕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47章 應對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83章 遼帝之亡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46章 黃羊平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86章 宗室第9章 王峻歸來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53章 削藩第26章 名將第176章 去鄴都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53章 有詩云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60章 平定第1675章 血戰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28章 皇子戍邊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97章 隰州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455章 見聞第177章 耶律妃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316章 不裝了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0章 新的時代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308章 新貴第152章 聽政3第301章 藩臣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