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冒進追擊

bookmark

清寒的夜色,伴着侵骨涼風,包裹着史彥超這百騎。隔着數裡地,登上一座土崗,遙望雲中城郭,他十分感慨,雖然有些模糊,但記憶中的雲中城,不及此高,不及此寬,連腳下的壕溝都顯深邃。

“這雲中及遼軍,真是處處透着怪異啊!”很快,史彥超就發覺了問題。

“我也覺得奇怪!”身邊的軍官跟着說道。

聞言,史彥超不由偏頭看看他:“你這小子,看出什麼了,說來聽聽!”

軍官直接道:“夜幕已降,這偌大的雲中城上,竟然沒有多少燈火!此前探報說,雲中內外,由早及晚,亂象不止,騷聲不絕。如今王師北上,卻是一片沉靜,還有遼營,如此龐大,卻也燈火零星,仿若無人......”

“你說得不錯啊!”黑夜之中,史彥超鷹隼一般的目光顯得銳利而明亮,輕踹馬腹,冷聲說道:“走,隨我到遼營去看看!”

“將軍,遼軍的探騎已然察覺到我們了,還是不要再繼續犯險了!”軍官勸道。

“怎麼,你也要學那康再遇,作那婦人嘮叨,還是你怕了?”史彥超以一種玩笑的語氣,說着侮辱性極強的話。

果然,軍官道:“區區遼營,有何可懼?跟着將軍,刀山火海,大可去得,將軍都不怕,我又豈會畏險?”

顯然,什麼樣的將帶出什麼樣的兵,史彥超麾下的將士,尤其是這些親隨扈從,都有種驕狂無畏。見其狀,史彥超露出了點滿意的笑容,用鞭子輕抽了他一下,罵道:“你口氣倒挺大,當面可是十數萬遼軍!”

話是這麼說,但動作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先而出,後邊的漢騎,緊緊地跟隨着他,奔下山崗,而後直直地向遼營而去。

越是靠近,越覺驚奇,因爲從目標營寨傳來的都是些“婦女哭、孩子叫”的動靜,並且,幾乎沒有防禦,連拒馬鹿砦都沒有,直直地衝入其間,踏營的輕鬆大出意料。

“將軍,這遼營之內,居然都是些老弱婦孺!”一片騷動間,親隨軍官對史彥超道。

“走,到其他營寨看看了!”史彥超的表情已是異常嚴肅,眉頭緊皺着,不假思索地引衆而去,絲毫不管那些老弱。

然後,連穿遼營,踏過四座營寨,發現都是空營。這下,要是還不明白髮生了何事,那史彥超也就枉爲大將了。

“遼軍居然撤軍了!”史彥超驚聲道。

不及他細思,自西面的雲中城已傳來一陣殺聲,燈火幢幢,動靜不小,但顯然是衝着史彥超而來的。畢竟,他這百騎,過於張狂了。

沒有絲毫猶豫,史彥超領人掉頭便走,沒有與遼軍廝殺的意思。稍悉敵情,他也沒有自大到真靠這百騎與遼軍對抗。不過,在撤退前,又轉道那座“民營”,抓了兩名老者,既爲引起騷亂擺脫遼軍追擊,也想從這些人口中,得知一些更確切的情況。

等史彥超擺脫遼軍的追擊,回到前鋒騎軍時,已然接近子夜時分。出擊的百騎,死傷了三十餘人,但不妨礙史彥超心情的愉悅。

康再遇帶着人,選擇的駐地,是一座林崗,旁邊就是桑乾支流,進退皆有所依仗,沒有紮營,只以百人爲單位,篝火而眠。

面對史彥超的歸來,康再遇一副鬆了口氣的表情,以烤熟的馬肉招待歸來的將士。坐在篝火邊,鋒利的匕首切割着馬肉往嘴裡送,史彥超問道:“軍中情況如何?”

康再遇也是爽快人,直接道:“前後陣亡兩百一十二人,繳獲戰馬三百五十四匹,遼軍的傷亡當在千人左右......”

“費了這麼多功夫,才如此戰果,豈不可惜?”史彥超這麼說。

聽其言,康再遇以爲,這是史彥超還在爲勸阻他追擊而氣餒,當即說道:“定襄軍楊將軍派人傳信,他率一萬步騎在後,距我們十餘里外紮營。另外,衛王也率大軍北上了!”

得知此軍情,史彥超卻興致高昂,底氣明顯充足。注意到他的表情,康再遇趕忙問道:“還未聞將軍至雲中探敵,有何情況?”

“大有收穫!”史彥超的雙目中,流露出興奮的色彩:“遼軍大部已經撤退,雲中城外幾乎全是空營,城內留有一部,怕是爲了牽制我軍追擊。顯然,遼軍此番是畏懼我大軍威勢,自知不敵,故而撤退,此前的一切異動,都是爲了迷惑我軍,爲其爭取撤離時間。從雲中老民口中,也佐證了這一點!”

聞之,康再遇也是大吃一驚,果真如史彥超所言的話,那這則軍情可就太重要了。當即表示道:“當速通報與友軍,稟明衛王!”

“這是自然了!”史彥超說:“不過,契丹大軍已撤,雖難知其遁走多時多遠,但我們乃先鋒勁旅,也不當坐視之!”

聽其言,康再遇心中頓時一緊,看史彥超這樣子,又打算搞事情了,問道:“將軍意欲何爲?”

“何爲?”史彥超嘴角一咧,嘴裡嚼動着馬肉,應道:“自然是繞過雲中,追擊遼軍!”

“這,是不是太冒險了?”康再遇凝眉說。

“不冒險,難道讓十幾萬遼軍從容撤退?”史彥超瞥了他一眼,嚴肅道:“打仗哪有不冒險的,倘若真讓遼軍全身而退了,那我們這支軍隊,是否太過無能了?自北伐以來,幽燕那邊可是幾番大戰,戰功赫赫。此番難得有此機會,怎能錯失追殲時機,若是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你也不必勸我,我意已決,率軍繞過雲中,向北追擊,定不讓其輕易走脫!”史彥超盯着康再遇:“康將軍若有他意,可逗留於此,等候那楊業以及衛王大軍,替我陳稟,言明其意!”

史彥超這麼一說,康再遇還能如何表態,被逼到這個份兒上,也沒有他路可選,道:“倘若將軍執意進軍,末將願意隨軍!”

倘若真如史彥超之言,他留在此地,等候大軍,那麼不管實情如何,一個怯戰畏懦的名聲,是逃不掉的。

達成共識,各自休整,待天未明時,臨時營地,在史彥超的催促下,休整了一夜的漢騎動了起來,收拾甲械,整備軍馬,其後藉着春晨曦光,向北進軍。

待及雲中,不作停留,迅速地繞過,一路向北。史彥超軍的動靜,自然在雲中守軍的眼中,迅速稟報耶律撻烈。而耶律撻烈聞之,卻顯得很淡定,只說不必理會,區區數千騎,孤軍去追,膽氣是足,但失以明智,不足爲道,只命人繼續監視南面的漢軍主力。

而後方的定襄軍,得到史彥超的通報,也警惕起來,在天明之後,也領軍北上,迫近雲中城。待臨史彥超的駐地,已是人馬一空,只留下一片篝火狼藉,從傷兵的口中得知史彥超領軍追擊遼軍情況。

聞之,楊業是臉色大變,昨夜,史彥超做了追擊的決定,並將此軍情通報了楊業。當時,楊業就急遣兵士,北來勸阻他,讓他稍安勿躁,不要冒進。

但顯然,根本沒起作用。事實上,楊業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勸阻,更起了反作用,激其進兵之心。在史彥超看來,你楊業一個後輩,就算得皇帝寵信,也還沒有資格對他史彥超指手畫腳。

楊業呢,能夠理解史彥超的追擊建功的心情,但對其急躁的做法,卻不敢苟同。從遼軍這幾日間的動向來看,在撤退方面,顯然做了充分準備,敵衆且多,敵情究竟如何,仍不明朗,這樣的情況下,貿然追擊,絕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是以,在得知史彥超軍的進向後,楊業立刻將軍中的五千騎帶上,準備也北進。而獨留副使康延澤領軍,監視雲中城情況,等待符彥卿大軍。

楊業所率五千騎,除了符彥卿調撥的三千河東蕃騎,剩下兩千則是定襄軍騎,邊軍之中,有兩千騎兵者,獨定襄軍一軍,可見天子的鐘愛。

而楊業領軍北上,可不是爲了追擊遼軍,而是支援、解救,他並不覺得史彥超能取得什麼戰果,反而可能陷入危險。畢竟,策應史彥超,也是符彥卿的軍令。

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707章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46章 糧與錢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7章 恩賞問題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33章 面聖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296章 反響第480章 “新對策”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44章 堂審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5章 王樸走了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100章 梁山濼第20章 威臨荊南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96章 楊邠案(4)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82章 瓦橋關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99章 又窮了第53章 交代後事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36章 迎奉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8章 楊蘇還京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49章 求援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76章 處置決議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765章 三郡公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16章 不裝了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7章 小張探花第125章 邢州事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376章 對策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18章 查抄
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707章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46章 糧與錢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7章 恩賞問題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33章 面聖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296章 反響第480章 “新對策”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44章 堂審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5章 王樸走了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100章 梁山濼第20章 威臨荊南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96章 楊邠案(4)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82章 瓦橋關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99章 又窮了第53章 交代後事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36章 迎奉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8章 楊蘇還京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49章 求援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76章 處置決議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765章 三郡公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16章 不裝了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7章 小張探花第125章 邢州事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376章 對策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18章 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