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

夜幕降臨,幽州行在廳堂間,燈火通明,爲劉暘、劉煦兩兄弟的接風宴搞得很豐盛,鐘鳴鼎食,皇妃皇子皇女們皆華衣出席,言笑晏晏,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宴會除了劉皇帝這個絕對主角之外,最受矚目的,當然是太子劉暘了。征戰歸來,皇帝關懷着,皇后呵護着,其他人都只能把羨慕與嫉妒憋在心裡。

侍者擡上一隻烤得焦黃的羊,一家人分食之,劉皇帝難得興致盎然,親自操刀宰割,展示其拆筋解骨的手藝。

有外臣在的時候,劉皇帝還是很注重禮儀與規矩的,但私下裡,則放開得多,一家人盡情享受美食、喝酒暢談。

“二哥千里遠征,載譽歸來,實爲衆兄弟楷模,小弟配合,謹以此杯,略表敬意!”七皇子劉暉喝了些酒,紅光滿面的,端着杯酒,走到劉暘面前,笑吟吟地道。

劉暘見狀,頓時迴應以和煦的笑容,盡顯兄長溫和風度,說道:“七弟盛譽,我可當不起!倒是你寫的那篇《東征賦》,我也拜讀過,極展我大漢雄風,傳示衆軍,將士也多受鼓舞,一篇文章可抵數萬軍,這就不是我能做到的了!”

劉暘這話雖然不知有幾分真假,但聽在劉暉這少年耳中,卻是無比的悅耳,趕忙表示謙虛,但青蔥玉面上洋溢的笑容出賣了其心情。

“最近又寫出什麼好詩文了?有空我當拜讀一番!”劉暘提杯邀之。

劉暉趕忙應道:“二哥事務繁忙,不便打擾,若得閒暇,定要上門請二哥指教!”

劉暘微微頷首,與劉暉共飲。

要說最關注劉暉舉動的,還得屬與其不對付的老九劉曙,見其與太子的親密交談,有些看不慣。劉暉嘴上帶着的笑容,更讓他覺得扎眼,端起酒杯,狠很地飲下一口,哼唧道:“瞧這老七,在爹面前賣乖,在二哥面前邀寵,倒是積極得很啊!什麼文采斐然,卓爾不羣,我看他是道貌岸然,虛僞之極......”

“九弟,大哥、二哥歸來,大家都高興,這種場合,你就少說兩句吧,傳到爹耳中,你有要受責罰了!”聽其偏激之言,坐在其側的八皇子劉曖不由地低聲勸了一句。

不過,劉曙似乎並不領情,偏頭看着素來沒有什麼特長、存在感極低的老八,淡淡笑道:“怎麼,八哥也要學大哥那樣,教訓我們這些弟弟嗎?”

劉曖看起來是個真沒什麼脾氣的人,被劉曙以這種嘲諷的語氣噎了一下,也不動怒,眼瞼下垂,還帶着笑容,輕聲道:“罷了,勸也勸不住,我又何必多嘴!兄長歸來,我也該去敬敬他們,你就自便吧。”

見劉曖這般反應,劉曙反倒遊戲不好意思了,兄弟之中,折妃所生的八皇子劉曖平日裡是最爲低調的,不爭不搶,毫不矚目,沒人會去羨慕嫉妒,與兄弟們的關係自然也都不錯。

感覺言語有些傷到了劉曖,劉曙忍不住撓了撓頭,見他起身的動作,劉曙立刻拾起酒杯,陪着笑說道:“八哥等等,我和你一起去......”

對子嗣中的一些矛盾與爭鬥,劉皇帝不是不瞭解,甚至有暗中調查過,尤其老七、老九二人之間的不對付,更是明顯。

不過,對於這些兄弟之間的爭鬥,他並沒有直接插手調解的意思,一是在於子嗣太多了,過問軍政都覺疲憊了,又哪裡來更多的精力,放在子嗣身上。

二則是,尋常百姓之家,兄弟骨肉之間尚且有意氣之爭,利益衝突,何況於天家,只要不鬧得太過分,劉皇帝就不會過多幹涉,對皇子的教育問題,他已然立下了一整套的規矩,規矩之內的矛盾衝突,都可以接受。

“官家,曹樞密求見!”在劉皇帝笑容滿面,享受着皇家表面溫馨的親情之時,喦脫自堂外入內,小跑着繞過席案上前,矮身稟道。

“這個時辰了,他來做什麼?”顯然,有種被打擾到的不愉感,小啜一口酒,斜眼道。

聞問,喦脫趕忙解釋道:“曹樞密表情沉重,言有要事相奏!”

皺眉似乎已然成了劉皇帝的習慣,一旁,大符也聽到了,保持着和藹的笑容,輕輕地推了下劉皇帝:“曹樞密此時覲見,必要大事,還是不要怠慢了人家!”

大符都開口了,劉皇帝心中的少許不快也消散了,衝她簡單交待了一句,便起身離席:“讓他到書房!”

“是!”

劉皇帝是先去洗了把臉,稍淨身上的酒氣,然後才前往書房,其間,曹彬正一臉嚴肅,來回踱步,表情看起來比平時更加刻板。

“參見陛下!”見到劉皇帝,曹彬表情方纔如堅冰稍微融化了一些。

“免禮!坐!”內侍奉茶,劉皇帝看着曹彬,問:“曹卿夤夜來見,所謂何事?莫非前方戰事出了狀況?”

“陛下,適才臣收到山陽戰報,在李使君的接應下,劉廷翰大軍,已然順利撤回宣化府!”曹彬稟道。

“撤出來便好!”

聽其言,劉皇帝也下意識地放鬆了些,不過看他神情依舊凝重,大概也清楚,曹彬此來怕不只是爲報喜了。

問道:“你面色如此難看,出什麼問題了?傷亡很重?”

“是!”曹彬頷首,嘆道:“劉廷翰所部加上李使君援軍共計七萬餘步騎,折損逾三萬,劉廷翰所部騎兵,死傷近半,李使君在援救途中,也遭受遼軍侵襲,亡失者衆!漠南一戰,我軍死傷太重了,戰力大損,已完全不能支撐作戰,中路這一路大軍,折了!”

“劉廷翰兵敗喪師,自請其罪!”曹彬奉上戰報與請罪的奏章。

劉皇帝端着茶杯的手頓了一下,低頭飲了一口,方纔說道:“遼國耐心十足,籌劃周全,不惜舉全軍南下,繞襲千里,以謀我軍,被其得逞,沒能避免,也不能全怪劉廷翰。

朕這邊,也沒有料到,事前也未收到消息,有所疏忽!劉廷翰以區區三萬偏師,與遼軍在草原上鏖戰這麼久,牢牢地牽制上京及漠南遼軍,爲遼東的勝利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得勝環境,能堅持到如今,不容易了......”

聽劉皇帝這般說,曹彬也不得不心中暗歎,天子對劉廷翰的寵信過深了,這都快趕上楊業了,換個其他將領,有此一敗,會是同樣的反應嗎?只怕不然!

除了遼東戰場上的波瀾壯闊,過去近兩個月,塞北草原上,卻是稍顯平靜,漠南漠中少有戰事。

有了春夏的經驗,劉廷翰領軍,一直活躍於漠南、漠中地區,既不莽撞冒進,以免陷入危機,也不後撤,始終讓草原上的遼軍纏鬥着,僵持着,偶爾率軍挺進,做出一副深入的樣子,隔日便拔營南返,始終保持着一個安全的位置,遊刃有餘。

自入秋之後,也是這般,雙方派出了大量的輕騎斥候,廝殺刺探,收集情報信心,卻基本沒有大的接觸作戰,連五百人以上的交戰都沒有。

劉廷翰這樣的戰法,也確實給遼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牽扯了他們大量精力,但是,時間久了,成爲習慣之後,就難免被對手的出其不意抓到機會。

在遼東大戰結束之後,憤怒而又惶恐的耶律賢那邊,再也按捺不住了,韓德讓謀算劉廷翰大軍的計劃終於付諸於行動。

這一回,遼國是精銳齊出,分三路進攻漢軍,韓匡美仍率其部下,與劉廷翰周旋,耶律賢自領中軍作爲後援,關鍵的一路則由其皇叔耶律道隱率領,自西而南,繞奔上千裡,包抄其後,完全避過漢軍耳目。

當時,劉廷翰大軍也確實稍微深入了些,正在漠中東部距宣化府三百餘里灤河中上游流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這一回,劉廷翰此前敏銳的嗅覺沒能幫上忙,被遼軍逮了個正着,即便果斷撤軍突圍,邊打邊退,仍舊被早有準備的遼軍給逼停在羊城濼以南、炭山以西的天嶺,陷入重圍。

而得知劉廷翰的求援信,劉皇帝這邊也是果斷下令,派兵北援,在燕山及宣化勉強調集了一萬多人,又自山陽、河東邊州軍中緊急調動了三萬兵,一股腦兒地交給爲劉廷翰提供後勤保障的山陽布政使李處耘,讓他去救援。

前後歷時近一月,如今終於有了結果,李處耘不負使命,成功完成了這個危險極大的任務,儘管付出的代價有些慘重。

第260章 論婿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301章 藩臣離京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480章 “新對策”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27章 冬至宴3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51章 壽國公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323章 鬥法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43章 不自知第331章 泰來樓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8章 正面互懟第412章 二王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47章 割韭菜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17章 機會第36章 虒亭第311章 舊識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76章 雍王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052章 回京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74章 補漏匠第194章 減稅難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68章 二次北巡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41章 小風波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98章 溫柔鄉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78章 祭拜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95章 效果已顯第381章 功臣閣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276章 玉如意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36章 試炮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
第260章 論婿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301章 藩臣離京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480章 “新對策”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27章 冬至宴3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51章 壽國公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323章 鬥法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43章 不自知第331章 泰來樓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8章 正面互懟第412章 二王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47章 割韭菜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17章 機會第36章 虒亭第311章 舊識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76章 雍王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052章 回京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74章 補漏匠第194章 減稅難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68章 二次北巡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41章 小風波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98章 溫柔鄉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78章 祭拜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95章 效果已顯第381章 功臣閣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276章 玉如意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36章 試炮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