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二王

“大理寺那邊審得如何了?”沉吟許久,劉皇帝擡首,似乎換了個心情,平澹地問道。

“據小的所知,毫無進展!”聞問,喦脫凝神答道。

“那個向敏中,爲人雖然呆板保守,但做事可不拖沓,能被慕容承德一路提攜至少卿,那就一定是能做事之人!”劉皇帝聽了,澹澹道:“怎麼這件事,辦得如此拖泥帶水?”

喦脫拱手作了個揖,道:“這向敏中,怕是還在等着官家的示諭,不得上命,他是不敢貿然動作!”

“朕的指示還不夠明確嗎?”劉皇帝扭頭瞧向喦脫,一副納罕的樣子。

喦脫低聲道:“這段日子,大理寺那邊有些熱鬧,如官家所慮,關注着康寧的人很多,坐不住的人也很多......”

“意料之內!”劉皇帝澹澹地笑了笑,笑得很難看,手以一種疲憊的力道在空中劃了下,吩咐着:“讓那二人進殿吧!”

“是!”

劉皇帝近來,接見最多的臣下,除了呂端與楊業,便是皇城、武德二使了。得到招呼,王繼恩與王玄真二人迅速進殿參拜,在外候詔時,二者顯然已經有過一次交流,這一次又是難得的兩司聯合辦差。

王玄真這幾年的變化很大,原本性感的小鬍子被濃郁的長鬚所替代,明顯多了些老態,但整個人的氣質也更加內斂深沉。

當然,這些在王繼恩眼中,便是陰險狡詐的體現。李崇矩當初的冒險舉薦沒有被辜負,王玄真在武德使的位置上,做得着實不錯。

畢竟是武德司系統裡成長起來的,又久居實職,王寅武的影響雖然此前有強力清除,但多多少少有些餘澤,再加上李崇矩的支持,王玄真接任雖談不上水到渠成,也算有驚無險。

比起他叔,王玄真最大的不同便是政治眼光與覺悟極高,他從一開始心中便有數,他這個武德使是勉強上位的,身上還揹着舊賬,倘有半點行差踏錯,那就是新舊賬一起清算。

而想要化解,最根本的不是獲得多少人的支持,而是劉皇帝的看法。王玄真正是通過這幾年廢寢忘食、竭忠盡誠,得到了劉皇帝的認可。

在武德使任上,王玄真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在李崇矩整頓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紀工作,徹底扭轉王寅武當職期間產生的諸多不良風氣,深入解決了大量歷史遺留問題;

其二則是對刑徒營的整頓,在刑徒營的管理權正式從地方官府轉移到武德司後,此前層出不窮的刑徒騷亂狀況迅速得到了遏制,這都源於武德司吏的強力管控,當然背後是刑徒營傷亡率的上升,很多人不是累死,而是直接被秘密處死,王玄真爲之制定了一套完備、嚴密乃至堪稱殘酷的監管制度。

王玄真其人,真正掌權之後,且狠着,論雷厲風行也要遠超他叔叔乃至任何一任前輩武德使。但是,此人懂得隱藏,做得也周密,武德司在他的統管下陰暗層面更多,範圍更廣。

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王玄真在劉皇帝那裡的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加強,在劉皇帝看來,這王玄真怕是歷任武德使中最稱職、業務能力也最強的。畢竟,其他人,包括其叔王寅武,都屬於半路出家,王玄真卻是從武德司系統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在外人眼中,武德司是越來越神秘,在讓人忌憚上也越發向皇城司看齊,對於武德司的變化,王繼恩這老太監自然是多加關注的,也正因爲了解了常人不知道的情況,方纔對小兒輩的王玄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警惕,這小子,實在不是善茬。

哪怕在進殿期間,王繼恩還用餘光觀察着王玄真那張平靜到澹漠的臉,目光滿是忌憚,同時還有嫉妒。以王玄真的年齡、資歷,竟然掌控着大漢最爲龐大的特務機構,從實權上幾乎與他這個老大官平起平坐,甚至猶有過之,這後浪洶涌撲來,王繼恩心理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平衡?

不過,到了御前,二王都不約而同地低眉順眼,恭謹行禮。隨意地掃了二人一眼,劉皇帝叫起,然後直入主題,道:“都說說你們這幾日的調查成果吧!聽說大理寺很熱鬧,都有哪些人?”

顯然,把康寧放到大理寺,只是劉皇帝的一次釣魚行動罷了,這一點,想來很多人都能看出來,但是即便看出來了,當利益與前途憂切相關之時,也沒有多少人能按捺得住,否則大理寺也不會“門庭若市”。

今夜,算是劉皇帝“收網”的開始,同時,他對康寧究竟“織”了怎樣一張權貴利益網,也格外好奇與關心。

皇城司與武德司在具體調查上,是有分工的,皇城司主要針對勳貴,武德司則是官僚。由於資歷的問題,自然得王繼恩先彙報,呈上一份不算厚的報告,王繼恩便開始詳盡地介紹起來......

王繼恩提交的重點,還是一份名單,一份與康氏有牽扯並根據牽扯程度分門別類的名單。由於劉皇帝的高度關注,王繼恩根本不敢在此事的調查上打折扣,因此,基本上是據實而報。

受過康氏好處的勳貴確實多,各種名義上的往來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但真正與康家“沆瀣一氣”的,還算是少數。雖然王繼恩不敢直接代替劉皇帝做判定,但彙報上的傾向是這樣的。

劉皇帝仔細地審閱了一番,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眼皮子微擡,問道:“廣陽伯府與之也有勾結?” ωωω¤ T Tκan¤ ¢ ○

王繼恩:“近來,尤爲頻繁,康家對廣陽伯府甚是殷勤,康寧被捕之前,還親自登門拜訪過,被捕後,康家人又往伯府送了一箱禮物......”

劉皇帝只稍微想了下,便又問:“李重進家也向康家借錢了?”

王繼恩對這些情況,顯然已是爛熟於心,幾乎不假思索,便答來:“是谷陽伯之子李延昌因欠賭賬,數額不小,爲免谷陽伯發現責罵,因而暗地裡向康家借錢,此事,似乎已然事發,谷陽伯將李延昌痛笞一頓,昨日還親自去了一趟陽邑侯府,二人具體商談過什麼,尚未探明。”

老臉上還是沒什麼波瀾,稍微記了一下,劉皇帝又問起其他勳貴的情況,包括國舅李業,就是王彥升家的事也重新聽取了一遍更爲細緻的調查結果。

總得而言,勳貴們與康氏之間的關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康家不惜血本地討好收買着,勳貴尤其是勳貴子弟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康家孝敬,甚至給劉皇帝一種他們在收“保護費”的感覺。

康家針對的,也大多是那些勳貴中的膏粱紈絝,不免有爲康寧驅策的,但總體而言,勳貴們還是矜持的,畢竟地位的懸殊、貴族的尊嚴讓大部分人並不把康家太當回事。

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87章 亦有其憂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76章 去鄴都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60章 都安心了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36章 南口大戰5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5章 堂議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45章 靖江軍第283章 降將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04章 平息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216章 馬政第304章 楚州第146章 驕將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77章 同榻臥談半島史話·奇葩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308章 新貴第24章 巡遊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752章 放手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章 分食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61章 北使南歸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308章 新貴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84章 示警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90章 安東國王?第41章 探監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79章 蕭思溫
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87章 亦有其憂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76章 去鄴都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60章 都安心了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36章 南口大戰5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5章 堂議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45章 靖江軍第283章 降將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04章 平息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216章 馬政第304章 楚州第146章 驕將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77章 同榻臥談半島史話·奇葩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308章 新貴第24章 巡遊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752章 放手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章 分食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61章 北使南歸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308章 新貴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84章 示警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90章 安東國王?第41章 探監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79章 蕭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