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帥府籌謀

鳳翔,寶雞。

作爲鳳翔治所,開國以來,這已然是第二次,被外敵寇境,直刺脊背。最危險的時候,蜀軍幾乎破城,所幸節度使趙暉治兵有方,禦敵有策,使敵軍終無更多的進展,寶全城中軍民。

並且,隨着徵淮軍返,朝廷目光轉向關中,財物軍力西調,局勢則徹底穩固下來。

城中,節度帥府,亦是大漢西南御備蜀寇的指揮中心,節制關中諸州三萬大軍的中軍。衙堂間,鳳翔節度使趙暉、保大節度使藥元福以及西南援應使向訓,正安坐其內。

向訓正當不惑之年,但與趙、藥二使相較,又要矮上一輩了,是故,雖負天子使命而言,向訓西來後,對二者甚是恭敬,全力配合其御蜀。

“雖遠逾千里,朝廷審情度勢,敏銳如此啊!”趙暉擡眼,將手中樞密軍令傳遞給藥、向二人,撫須嘆道:“樞密軍令,和我們所慮相同,也認爲蜀軍當退,讓我們尋機打上一仗,不能讓蜀軍安穩撤走!”

“那就打他一仗!”老將藥元福,看都沒看令文,雖白鬢如霜,但意氣激昂:“我朝豈是任其來去之地!蜀虜不知教訓,當年敗其於雞峰山,今歲還敢來,則再與他一敗,讓他們長長記性!”

“藥使君壯心不已,在下佩服啊!”向訓則認真地讀完軍令,放還帥案,朝藥元福拱手道。

“星民不必恭維老夫!打了一輩子仗,不過想趁着老將殘年,再馳騁沙場罷了!”藥元福笑道,滿臉的灑脫。

說起來,以御蜀之故,漢廷召關中諸鎮出兵鳳翔支援,皆奉命,但唯有老將藥元福上表,願親自率領鄜州牙兵南來。

朝臣議論,念其年老,恐其難受軍旅之苦,當不允之。但天子劉承祐思量過後,考慮到藥元福言辭懇切,一片赤忱,未免傷老將之心,於是將詔同意了,並令翰林著一篇錦繡制文,以褒獎他。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個時候,大漢天子可沒有再體恤下臣之年老。

“藥兄,星民,你們看,這一仗當如何打?”趙暉走到地圖前,問道。

“自古以來,便是進軍易,退兵難。觀蜀軍表現,難稱精銳,只要其後撤,必露破綻,只需遣精兵,循後掩殺,必有所斬獲!”藥元福說道。

向訓上前,手在地圖上指點着,說:“蜀軍前番,爲趙公所退,撤回渭河南岸,又卻於散關之下,連番受挫,軍心士氣已大傷。既不得存進,空耗軍力錢糧於此,必當謀退。探其營壘佈置,散關、陳倉一線兵力已有所削減,而後移於固道,顯然已有退軍之像。”

“如藥公所言,但其稍退,遣精兵鍾後擊之即可!但是,有一點不可不防!”向訓點在渭河之上:“當防備蜀軍,破壞浮樑,斷我追擊之路!”

藥元福見了,則爽朗一笑,看着趙暉:“前番蜀軍退回渭南,諸將皆建議破壞浮樑,以防蜀軍再度北渡,趙兄不允。現在想來,趙兄是早有擊敵之心,故留此通道,以備今朝之用吧!”

趙暉老臉上,滿是淡定,但稍稍勾起的脣角,已然佐證了藥元福的猜想,只聽趙暉道:“爲建造上游浮樑,蜀軍費了那麼多的人物力,直接拆毀,豈不可惜,正好爲我軍所用!”

“多撒斥候,嚴密盯着蜀軍動向,半日一報,異動即報!”趙暉利落地下令:“城中也當準備好追擊軍隊,鼓動士氣,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好出擊。將所有騎兵都集中起來了,再挑揀精卒,統一指揮!”

“另外,通知彰義軍史使相,讓他善防韓保貞軍,必不能使秦州蜀軍,突破南下!”稍一轉念,趙暉又道:“再派人,通知散關守軍,讓王仁贍繼續堅守,細察敵情,以防他變。越到這個時候,越當謹慎!”

“是!”

“趙兄,這就率軍擊敵的差事,就交給我吧!”藥元福則提前,向趙暉請命道。

趙暉還沒發聲,向訓則有禮地一拱手:“藥公已年近古稀,兵兇戰險,接敵之事,還是由在下領軍前去吧!”

“怎麼,你是欺我年老?”聽這話,藥元福頓時就不樂意了,老眼炯炯有神,瞪着向訓。

向訓當即解釋道:“晚輩豈敢!只是憐藥公忠純,不忍負甲受累!”

“你不用說好聽話!”藥元福怒目揚發,衝向訓道:“區區幾十斤,披掛上陣,何談苦累。我向陛下請命來岐,可不是在城中養老的。你若疑我年邁,可執刀劍,下場比試一番,看老夫,有餘力否?”

見這老將強勢狀,向訓不由苦笑,抱拳說:“藥公言重了,我非此意啊!”

“既非此意,統將之位,就莫與我爭!你還是統你的水軍去吧!”藥元福瞧向趙暉:“趙兄,當不會拂我爲國建功之心吧!”

看了眼向訓,見他一臉無奈,卻沒慍色,心中稍嘆,對藥元福道:“觀蜀軍動向,因勢而定。不過,出擊軍馬,可由你二人,共同準備挑揀!”

趙暉此言,說得平淡,但不容置疑,感受到其語氣,藥、向二人,也不復爭辯,拱手應命。

恰此時,衙外傳來了一陣吵鬧聲,引起了三人的注意,趙暉臉色一板:“何故喧譁?”

立刻有軍校入內稟報:“京兆有一批糧草至,押糧官前來,說有書信呈報都帥,不待通稟,便行闖衙,故生衝突,其人已被擒拿,聽候發落!”

“此人好大的膽子,小小押糧官,斬了就是!”藥元福淡淡道。

“將書信取來!”趙暉倒是不急,吩咐着。

那押糧官,自然是受宋延渥所遣的慕容承泰了,果然,方到鳳翔,就開始跳了。書信很快呈至趙暉手上,拆閱過後,老眉皺了一下,說道:“駙馬宋延渥來信,開封府慕容彥超之子,奉皇帝命前來軍前歷練,此番押運糧草前來,讓老夫酌情安置。”

“難怪如此,皇親國戚,紈絝子弟啊!”藥元福說道。

趙暉想了想,將書信遞給向訓,對他道:“星民,此人就交由此安排吧!”

聞言,不由瞥了眼趙暉,這老帥,有點把麻煩往外推的意思啊。但是,沒辦法,拱手應命而出。

“藥兄,你放才何必與向訓相爭,都是爲國出力。你我已至暮年,意氣當少些纔是!”待向訓出去後,趙暉看向藥元福。

“我性情素來如此,人皆以我年老,我偏要證明給世人看。別說還未滿七十,就算過了古稀,一樣能提刀上馬,統兵作戰,絕不能讓人看輕了!”藥元福說。

“你這是不服老啊!”聞言,趙暉笑了笑,自嘲道:“我不如老兄啊,這兩年,愈敢身體羸弱,精力不濟啊!”

年紀,藥元福比趙暉大好幾歲,身體,則更無可比性,藥老帥的硬朗,遠超旁人想象。

不過笑容一斂,趙暉有些認真地朝藥元福道:“不管怎麼樣,向訓乃朝廷所遣,皇帝愛將,不可輕慢之。若是換個心胸狹隘之人,你方纔的態度,只怕已爲人所嫉,難免讒言中傷。你我已至高年,不當爲小人所趁。”

聽趙暉這麼說,藥元福也稍稍嚴肅了些,沉吟道:“我觀向星民此人,倜儻剛斷,有勇有謀,非讒佞之臣!”

“我有預感,皇帝差向訓西來,只怕不只援應御蜀,這麼簡單啊!”趙暉悠悠道,雙目之中,透着異樣的神采。

“此言何意?”藥元福問。

趙暉說:“河東的情況,當有所聞纔是,幷州爲府,設置三司,統管大權。河東天下第一強藩,朝廷削之,犀利而果斷,卻無半點阻礙。我等,不可不未先作考慮啊!”

趙暉此人,素有遠見卓識,當初首舉義軍抗遼,稱臣於河東,便已足見其眼光。朝廷在河東那麼大的動作,豈能不察。

相較之下,藥元福則顯得很放鬆,輕笑道:“削就削吧,富貴爵祿,封妻廕子,都已有了,還有什麼不滿足?只要能繼續讓我領兵作戰,餘者都無關緊要!”

“老兄豁達,我自愧不如啊”

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19章 回京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52章 聽政3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76章 大才蒙塵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35章 坐不住了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303章 兄弟之間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74章 萬歲呼聲第86章 發落南臣第5章 王樸走了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42章 殺肥第483章 南巡第140章 封王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33章 納了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96章 橐駝兒第455章 見聞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85章 安心第7章 風波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96章 楊邠案(4)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27章 派系第80章 進攻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87章 瑣屑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56章 海豐號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314章 還京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34章 東路軍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04章 在真定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36章 迎奉
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19章 回京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52章 聽政3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76章 大才蒙塵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35章 坐不住了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303章 兄弟之間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74章 萬歲呼聲第86章 發落南臣第5章 王樸走了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42章 殺肥第483章 南巡第140章 封王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33章 納了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96章 橐駝兒第455章 見聞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85章 安心第7章 風波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96章 楊邠案(4)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27章 派系第80章 進攻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87章 瑣屑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56章 海豐號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314章 還京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34章 東路軍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04章 在真定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36章 迎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