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捷報齊至

大戰正急,待在野狐嶺的劉皇帝,卻多了幾分閒情逸致,讓劉晞陪着,巡長城,登關山,縱覽北疆的大好河山。

初冬的塞上,滿目蕭疏,原野漫無邊際,天地一片蒼茫,當然,蜿蜒的長城,依舊起伏於重重山嶺,無懼風寒。

若是早年的劉皇帝,或許還有興致吟誦一首“北國風光”,但是時至今朝,完全不需要。對劉皇帝而言,千百年後,後人給他簡介之中,只需要貼上政治家、軍事家即可,至於其他的,沒有必要,收拾河山、統一天下的功績,已然足夠矚目,大權獨攬的皇帝,其意義也蓋過任何其他。

“你看這長城,屹立千百年而不倒,至今仍舊是如此雄壯巍峨,歷朝歷代,多有加築修繕,我朝亦然。但是,遼軍南來,仍舊得以突破長城防線,深入山陽爲患。這萬里長城,縱然百年不塌,千秋不墮,又有何用?”站在桃山以西的一座烽火臺上,劉皇帝輕撫着斑駁的牆體,感慨道。

“你說呢?”扭頭看向總是漫不經心的三兒子,劉皇帝問。

劉晞明顯一愣,然後下意識地說道:“兒並不熟諳軍事,不過,既然歷朝歷代皆不懈不怠,費心修築,自有其道理!古人先賢的智慧,也不是兒所能相比的?”

聽劉晞又開始藏拙打諢,劉皇帝給氣樂了,頓時呵斥一句:“別在老子面前裝傻充愣,說說你的真實看法!”

聞斥,劉晞臉上流露出一抹尷尬,嘿嘿一笑,然後嚴肅了些,應道:“兒以爲,長城關防,綿延數千裡,面對強敵,固然難以全然抵禦,但若無長城,北寇南下,將更加從容。”

劉皇帝笑了笑,沒有對此做更多的議論,長城之利弊,對他而言也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該修還得修,尤其是密佈於沿線的關隘、堡寨以及那些烽火臺,這些都是大漢掌控北疆的倚仗。

“出來巡遊,你還帶簫?”劉皇帝注意力突然被劉晞腰間別着的一管蕭吸引了,好奇問道。

聞問,劉晞解下,那是一管翠玉短,簫,說道:“這是當初成婚之時,舅舅所贈賀禮,兒十分喜歡,歷次出遊,都帶在身邊。”

“會吹嗎?”劉皇帝問。

“若不會吹,那兒也成附庸風雅之輩了!”劉晞輕輕一笑。

見狀,劉皇帝伸手示意了下。劉晞也不矯情,稍微思索了下,便擺弄起來。悠揚的簫聲,在冬風的影響下,多了幾分縹緲,天高雲闊,曠野無垠,劉皇帝登臨高處,腳下踩着江山萬里,俯視着他的帝國疆土,微閉目,嘴角不自覺地揚起淺笑,分外陶醉。

一曲罷,劉皇帝也從自我沉醉之中醒過神來,看着在那裡擦拭玉簫的劉晞,說道:“沒曾想到,你還會吹簫,還挺動聽!”

劉晞應道:“只不過閒情弄雅罷了,論及樂藝,比起七弟,可差太多了!”

“劉暉?他也只會弄些詩文,玩耍些風雅吧了!”劉皇帝淡淡道:“曲子聽着有些耳熟?”

劉晞:“爹的耳朵還是這般敏銳,這是當年北伐之際,舅舅所譜《黃沙曲》!”

“呵呵!”聞之,劉皇帝輕笑道:“我們的安國公,不只長於沙場馳騁、領兵作戰,還挺內秀啊!”

“也不知來遠戰事進展如何了?”劉皇帝呢喃了一句,眼下,高懷德正領軍對付北上的高麗軍。

在山陽這邊籌謀反擊之時,大漢在其他戰線上的軍事行動仍在持續,並且烈度不低。遼東南對高麗反擊,郭廷渭已率水師幾度在高麗登陸,襲擾侵掠。通州戰場,面對馬仁瑀十萬大軍,耶律斜軫進退失據,日漸式微,處境孤危。包括北上的王彥超軍,仍舊是不溫不火的,但想要打破僵局的意願分外強烈。

不過,按照此前的計劃,既已入冬,不論進展如何,都該暫且罷休了。遼東大軍的後撤,也是勢在必行,不能再拖延了。

“陛下!陛下!”思索期間,忽聞一陣呼喚聲。

那是張雍聲音,扭頭一看,只見張雍提着他那一身常年不變的官袍腳,手裡拿着一封奏章,艱難地爬上烽火臺。

劉皇帝就這麼注視着他,直到張雍登頂,看他氣喘吁吁,狂冒熱氣,笑道:“張卿,你得多鍛鍊鍛鍊,登這幾階石梯,就累成這樣?”

看得出來,劉皇帝的心情還不錯,張雍也是跑得極了,停下來反而說不出話來,爲免失儀,又不好大喘氣,憋得很難受。

劉皇帝道:“先喘喘,有什麼事,慢慢說!”

“臣,臣失儀了!請陛下恕罪!”張雍緩了緩,拱手作揖,一板一眼道。

“還是這般急切,有什麼要事?”劉皇帝問。

“陛下,曹樞密急文!”張雍雙手恭敬地呈上奏章,意態之間難掩興奮:“來遠、和衆、通州,三處戰場,皆有突破進展!”

“哦?這大抵就是心有靈犀吧,朕適才提起,這奏章就來了!”劉皇帝接過奏章,道:“曹彬給朕帶來什麼好消息了?”

在劉皇帝西赴野狐嶺期間,樞密副使曹彬是留在幽州,代表劉皇帝,處理軍務。

翻閱的同時,張雍稍顯激動地道:“安國公於九月二十六日,大破高麗於來遠城,追擊七十餘里,斬敵一萬餘,俘虜一萬餘,溺死、凍死鴨綠江中者無數,高麗七萬大軍,徹底崩潰!今已收兵,留兵戍守,攜戰獲與俘虜而還!”

第一則,就是個大好消息,劉皇帝聞言大樂,不知爲何,擊敗遼軍他都沒有多殺興奮,反而是聽說痛擊高麗,直覺痛快。或許,打內心裡,劉皇帝還是反高麗的。

“哈哈!”笑聲有些肆意張揚,劉皇帝不禁戲謔挖苦:“這高麗軍隊,似乎沒什麼長進嘛?兵器裝備訓練都提上來了,爲何如此不堪一擊?是我軍太強了,還是對方太弱了?”

張雍稟道:“小小高麗,夜郎自大,膽敢越境北犯,自當受此一敗!出擊之前,安國公曾廣告將士,言打完此仗,就當收兵過冬,將士們爲了過個安寧的冬季,因而戰意高昂,作戰勇猛,一戰擊破高麗大軍......”

“如此,高麗之患,算是暫且解決了!”劉皇帝笑容一斂。

張雍道:“曹樞密稟報,時下,我東海水師仍在侵擾高麗沿海,大掠其境,敵水軍覆滅後,難以制之,因而,來遠一戰大敗,他們國內雖則還能武裝兵馬,但絕無力再北上犯境了!”

“好!”劉皇帝的視線仍舊停留在奏章上。

張雍則繼續稟道:“通州上報,馬仁瑀大軍已克通遠城,前後殲敵一萬,耶律斜軫再度敗退,北走黃龍府。通州附近四城,已盡爲我軍所據!”

“秦國公上報,奚王籌寧舉義反正,歸順朝廷,已率部衆,背擊高勳,協助我軍,攻破和衆城,眼下,我軍已挺進奚王府城。賊將高勳,爲王老將軍所部捉拿,發往幽州,獻俘陛下......”

“哈哈!”劉皇帝再度暢快地笑了,笑聲在長城烽堡間飄蕩,看着劉晞與張雍,揚揚手中奏報的,很是得意:“朕的這些將帥啊,是不是約好了,要一齊把朕樂壞啊!”

“看來此冬,可以過得安穩了!”

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309章 衡釀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3章 新皇詔制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93章 完了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480章 “新對策”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09章 衡釀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50章 蜀亡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96章 壽春城內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736章 試炮第162章 薨逝第82章 殺俘第38章 任其紛擾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07章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5章 決議南征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章 臺懷之事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375章 少林寺第1674章 爆發第444章 揣測者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1章 西巡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29章 向南!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12章 兄弟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章 登聞鼓響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36章 奉宸營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75章 軍略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0章 老將出馬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00章 城戰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
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309章 衡釀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3章 新皇詔制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93章 完了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480章 “新對策”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09章 衡釀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50章 蜀亡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96章 壽春城內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736章 試炮第162章 薨逝第82章 殺俘第38章 任其紛擾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07章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5章 決議南征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章 臺懷之事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375章 少林寺第1674章 爆發第444章 揣測者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1章 西巡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29章 向南!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12章 兄弟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章 登聞鼓響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36章 奉宸營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75章 軍略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0章 老將出馬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00章 城戰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