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任其紛擾

進入小暑之後,劉皇帝便從汴宮中搬出,入住瓊林苑避暑。原本是打算去嵩山的,不過念及瓊林苑這邊,有碧池,有綠林,設施還完全,也就沒多動彈。

過去的兩年中,劉皇帝的日子還算安逸,在堅持的半年多之後,劉皇帝再度放權了,似乎當初親理朝政的動作,只是爲了證明,他的權威並沒有受到影響,並沒有被太子、趙普那些臣子侵害,當證明自己的掌控力猶在之後,也就安心,繼續垂拱而治了。

烈陽高照,金明池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閃閃金光,幾可奪目。大概是受炎熱的天氣影響,就連池裡的游魚都深潛於水下。

水榭之上,劉皇帝着一身素袍,像一個老農一般帶着頂草帽,微句着腰,手裡牽着三歲的皇孫劉文渙。

自從幾個年長皇子舉家戍邊之後,留京的皇孫之中,就只剩劉文渙這麼個皇孫了。去年齊國公劉昀給他生了個小皇孫,但尚在襁褓,因而,近來劉皇帝這滿腹的隔代之親,都寄託在劉文渙身上了。

“揚州又發弊桉了?”蹲下身子,把劉文渙頭上的小帽扶正,劉皇帝隨口說道,語氣聽不出什麼異常,甚至沒有太多的驚訝。

太子劉暘此時也隨侍在一旁,聞言,恭敬地答道:“正是!不過,目前只是都察院受到舉報,事情尚不清晰,具體情況,還猶待調查!”

聽着劉暘略顯保守的回答,劉皇帝澹澹道:“無風不起浪,既然有人舉告,可見其中必有蹊蹺。揚州是什麼地方,那裡的繁榮,我可是親身見識過的。

又是鹽稅重地,這幾年,哪怕朝廷禁令再嚴,也不乏冒着殺頭風險向北邊販賣食鹽的人,至於民間私鹽成風,屢禁不止。

揚州的官員,近水樓臺,坐擁如此寶地,手裡有有些權力,出現些官商勾結、暗中牟利的事情,也不足爲奇!”

從劉皇帝話便可知,雖然事情還未調查清楚,但這樣的情況傳到他耳中,就已然認定其中必定有弊。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往往以惡意的態度去揣度,遇事也多考慮惡果。

“爹說的是,這等膏腴之地,往往容易迷惑人心,如非道德君子,可難持其心!”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也應和道。

“道德君子,就不會動凡心了嗎?”劉皇帝語氣略顯不屑,問道:“依你看來,那候陟是君子,還是小人啊?”

劉暘知道,自己的回答,讓劉皇帝不那麼滿意。因而沉吟了下,方纔說道:“事發之後,兒查閱過候陟的履歷,也從側面瞭解過其人的風評,論理政才幹,此人堪稱能吏,只是,傳言其性狡儈,多嫉,常有中傷同僚的行爲,實難稱君子......”

“他在過往的職任上,政績如何?”劉皇帝又問。

劉暘:“政績良好,否則,哪怕有盧多遜的舉薦,也難知揚州!”

“那你說,這樣的人,朝廷該用,還是該棄?”劉皇帝扭頭直視劉暘。

對此,劉暘眉頭微皺,斟酌了下,方纔道:“開國之初,人才貴乏,朝廷需要廣攬羣賢,天下人才凡有一技之長者,能裨益於治安者,皆可任用。

如今,大漢四海安寧,人才衆多,若要長治久安,對於官吏臣僚,在道德操守上,朝廷也當有更高的要求。

否則,朝廷上下再充斥着一些貪官污吏,那吏治只會日益崩壞,國家也難保安定......”

“這話,怎麼聽着如此耳熟?”聽其言,劉皇帝問。

劉暘面不改色,很實誠地回答:“當年爹在垂拱殿前會議上,做過類似的訓示。想來爹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十來年,方纔加強了吏治究治,打擊貪腐......”

劉皇帝不由莞爾:“你這是用我的話來回我的問題?就不怕讓我自相矛盾,丟我的面子?”

感受到劉皇帝輕鬆的語氣,劉暘也不緊張,說:“兒只是把爹的教誨,牢記於心罷了!”

揚了揚手,劉皇帝略作思考,又問:“這候陟與盧多遜素來親近,我也是有所耳聞的,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依你看來,這盧多遜爲人如何?”

比起候陟,針對盧多遜,劉暘顯然要更謹慎些,畢竟,如今的盧多遜可是朝廷重臣,位列宰相之尊,在朝廷內部,也是自成一派了,影響力雖不如趙普,但誰也不敢忽視他。

劉暘觀人視事也那麼多年了,對於朝廷那些重臣與朝堂局勢,不說洞若觀火,也是有過深入瞭解的。

趙盧之間的恩怨已非什麼秘密,過去一年中盧多遜的咄咄逼人,也是盡收眼底,劉皇帝把盧多遜調入中樞拜相,並頭一次從趙普手中分割人事組織權力,其中制衡的用意也瞞不住人。

此時,聽劉皇帝問起盧多遜,劉暘的回答再度取了個巧:“盧公乃是大漢幹臣,功勳卓着,入仕二十餘載,兢兢業業,勞苦功高,值得敬佩!”

劉皇帝幾乎被劉暘這話給逗樂了,衝他笑罵道:“我是問你他的功勞嗎?若沒有那些功勳政績,你以爲,我能把他放到政事堂?即便能,他能服衆?”

劉暘笑笑,露出點尷尬之色。

見狀,劉皇帝說話也更直接了,道:“毫無疑問,盧多遜是個能臣、幹臣,但絕非賢臣!拜相的這一年中,他往朝廷內外安插了不少人吧,在我面前,指摘趙普的不是,也非一次!

一年來,朝堂之上,頗不平靜。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若朝廷內部總是波瀾不驚的,早晚成爲一灘死水,盧多遜倒是爲其中,注入了一股活力!

臣僚們爭權奪利,邀寵獻媚,不需指責,爲臣者鬥起來,爲君者方能安心!

不過,你要記住一點,不論怎麼鬥,要鬥而不破,要維持朝廷的體統,不影響到國家大事。”

“是!”面對劉皇帝的教誨,劉暘謙虛地應道:“兒記住了!”

“針對揚州之事,趙普是如何應對的?”

劉暘答道:“趙相主持廷議,決定由三法司抽調幹吏前赴揚州調查!”

“呵呵!”劉皇帝笑呵呵的,指出:“趙普過去一年是多加忍讓,如今看來,卻是以退爲進,現在找到機會了,便果斷出手。此事,不論調查結果如何,盧多遜怕是都要威風掃地了。

比起趙普,盧多遜還是太嫩了!他稟性太傲,這心胸,也不夠寬廣啊!”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也說道:“爹對大臣們的瞭解,真是熟稔於心啊!以兒看來,盧公爲政處事,確實難免操切急躁!”

“好了,這件事,你就不要干涉了,讓他們去處置吧,隔岸觀之即可,一個個小小的揚州府,鬧騰不起來!”劉皇帝叮囑道。

“是!”劉暘答應地很痛快。雖然從他本心來講,還是更加親近趙普的,但對於趙盧之間的齟齬,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傾向,至少明面上始終是不偏不倚的。

“不過!”劉暘遲疑了下,發出一問:“爹,若最終的調查結果,牽扯到盧公,該當如何?”

這話似乎把劉皇帝問住了,沉吟了下,方纔說道:“那就要看盧多遜其人器量究竟如何了!倘若連基本的底線都無法堅持,那麼也沒有必要如此任用他了。至於趙普,也可就此看看,他這個宰相的氣度如何,把持了這麼長時間相位,是否還能容人!”

聽此言,哪怕是劉暘也不由心驚,顯然,劉皇帝根本不在意區區一個候陟是否貪污腐敗,而是想就此觀察他的宰相們......

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25章 冬至宴第19章 武夫第474章 補漏匠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章 進軍令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34章 回府第289章 趙普使蜀3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75章 高貴妃第136章 趙都帥第321章 瑤女完結感言第195章 楊邠案(3)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5章 名單第62章 緊鑼密鼓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世宗篇終 駕崩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93章 噩耗連連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07章 殿試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23章 夜宴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62章 薨逝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07章 麻煩第70章 大禮第1720章 靜默第487章 “驚喜”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52章 幽燕變故半島史話·奇葩第42章 嶺南在望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32章 進宮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380章 投漢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章 新皇詔制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1章 送行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
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25章 冬至宴第19章 武夫第474章 補漏匠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章 進軍令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34章 回府第289章 趙普使蜀3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75章 高貴妃第136章 趙都帥第321章 瑤女完結感言第195章 楊邠案(3)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5章 名單第62章 緊鑼密鼓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世宗篇終 駕崩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93章 噩耗連連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07章 殿試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23章 夜宴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62章 薨逝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07章 麻煩第70章 大禮第1720章 靜默第487章 “驚喜”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52章 幽燕變故半島史話·奇葩第42章 嶺南在望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32章 進宮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380章 投漢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章 新皇詔制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1章 送行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