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

殺戮帶來的刺激,或許僅在人頭落地的那一剎,那人頭滾滾,那鮮血淋漓,洗刷着罪孽的同時,也帶給圍觀士民一種驚悚的即視感。

七十三個人,身首分離, 變爲一百四十六片,恐怖的畫面,迅速地澆滅了不少吃瓜羣衆雙目中幾乎溢出的狂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驚懼,一種名爲敬畏的心理再度縈繞在所有人心頭,人頭落地這種熱鬧, 也少有人能從從容容看完。

與之相比,觀斬臺上的那些權貴們,則更覺驚悚,親自耳聞目睹之後,才恍然覺悟,他們的權力地位,似乎並沒有那麼地牢靠,這大漢天下,終究不是任他們肆意享受的。

很多在高位發號施令的大臣、官僚,大抵也是頭一次見到如此血腥的場面,臉色被驚得煞白,還有不少人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脖子,縈繞在脖頸間的涼意似乎加重了幾分。

高潮過後,一切都化爲平靜,熱鬧看完了,圍觀的士民們在官府差役兵丁的引導下, 陸續散去,驚懼的人羣間也再度瀰漫着少許興奮的議論聲, 總少不了人想要以口舌展現自己的膽氣......

刑臺之上, 北風更顯蕭索, 洛陽府下屬的差役充當着收屍人, 默默地收容着屍體,等待家屬認領,唯有那淋漓的鮮血不避風寒,依舊觸目驚心。

“貴賓席”所在,沉默也終於被打破了,見符彥卿等王公臉色有些難看,劉煦主動近前敘話安慰。其他人也都臉色各異,交談的聲音在這樓閣間,明顯透着些謹慎。

趙匡胤仍佇立原地,面色已然恢復正常,東平王趙匡贊站在其側,見着市內散場的景象,輕聲感嘆了一句:“終是結束了!我也算戎馬半生,縱然算不上殺人如麻,但也敢稱見慣了生死,但今日這一幕,令人心季啊!”

“東平王謙虛了, 如此小場面, 何需介懷,不至於此!”似乎回神一般,趙匡胤偏頭看着趙匡贊,輕聲道。

聞言,趙匡贊輕笑道:“我卻忘了,榮公百戰英豪,帥師伐國,流血百里、伏屍盈野的場景都習以爲常,自然不以此時此景爲意!”

“東平王地謬讚了!”趙匡胤面上不見任何波瀾,平靜地應了句,顯然沒有什麼興致。

不過,目光卻下意識向趙匡贊瞟了一眼。在不知情人的眼中,或許會把這二者當成兄弟,然而實際上,除了名字相似,根本沒有半點關係,甚至,即便在大漢的上層權貴中,兩個趙家也沒有什麼來往。

此番能夠有些話題,也僅僅是因爲這場風波。趙匡胤是因爲趙匡美,趙匡贊則是因爲其次子趙繼恩。

自從獻燕入朝之後,趙匡贊就受到了朝廷極重的恩遇,十數年來,榮寵不衰。高官重爵厚祿之外,趙匡贊還在兩京置辦下了一大批產業,十多年間,大漢涌現出了爲數不少的鉅富大賈,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是,東平王趙匡贊也是百萬富翁,真正掌握着百萬貫以上的家財。

父若此,子亦然,趙匡贊一共兩個兒子,長子趙繼禮,次子趙繼恩。大概也是知道繼承父業的可能性不大,趙繼恩從很小開始,便養成了不求上進、貪好享受的性格,小小年紀,便倚仗着家族的權勢,積斂着財富,以供逍遙。

像趙繼恩這樣的權貴子弟而言,想搞錢,真不是件難事,然而要搞大錢,就沒那麼輕鬆了。當然,趙繼恩不似張進那般膽大妄爲,但同樣沒能避免參與一些灰色經營,此番暴露出來的,就是參與私鹽買賣。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漢民間的私鹽活動很平靜,不說絕跡,但事實就是少有人從事,畢竟鹽價低廉,實在無利可圖,且風險極大。即便有,也只是在那些偏遠地區抑或邊地,在大漢周邊的部族之中,鹽的市場還是不小的,只不過基本掌握在官府手中。

然而,隨着朝廷對鹽事改革的展開,隨着鹽價的上升,圍繞着這一條巨大的利益鏈,朝廷吃肉、權商喝湯,也免不了一些禿鷲吞食腐肉。

短短半年的時間,大漢的私鹽活動以難以遏制的姿態猖獗起來,即便朝廷也隨之加強了對私鹽的打擊力度,但是,屢禁不止。

依漢法,民有私販鹽達一石者,即斬,而根據前次鹽價調控,再改爲五斗即斬。然即便如此嚴苛,仍舊阻止不了人對私鹽利益的渴望。

以趙繼恩的身份,本沒有必要通過私鹽來牟利,事實上牽涉也確實不深,即便如此,當趙匡贊得知後,也是狠狠地教訓了一頓。然後,跟風自首投桉的,就有趙繼恩。

就同趙匡美一般,趙繼恩最終的審判量刑,也在殺與不殺之間,若依照漢法,怎麼判都可以解釋,全看崔周度的如何權衡。

最終,兩個人都得以活命,雖然明面上,是以二人自首投桉的原因減輕刑罰,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崔周度量刑,最終還是看在兩個趙家的面子上,有所容情,當然,也得到了留皇帝的默認。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雖然性命得以保全,但活刑一點也不輕。趙匡美奪職,流三千里,抄家,永不敘用;趙繼恩流兩千五百里,罰款十萬貫,永不敘用。

對於這樣的判罰,趙匡胤與趙匡贊,同樣展現出默認的姿態,也沒有更多的動作去爲二者爭取什麼。甚至於,趙匡贊還主動向劉皇帝請罪,說自己治家不嚴,並對朝廷的公平公正判罰,大加讚賞。

當然,背靠着家族的勢力影響,即便流邊,趙匡美與趙繼恩的日子都不會如一般的刑徒那般悽慘,但是其人生仕途,卻基本毀了,沾上了這個污點,就永遠蒙上一層陰影。

即便如此,這二者,已經屬於幸運的了,至少不在那七十三勳貴、犯官之列,沒有在京城南市、衆目睽睽之下,除以斬刑。

大概是有這層同病相憐關係的緣故,趙匡胤與趙匡贊之間,倒也難得地有了些交流。

殺雞儆猴的大戲看完了,衆人都意興闌珊,想要各自散去。然而,還沒等告辭動身,一名面色黝黑、氣度從容的中年男子進來了,時任宿衛統帥的慕容承泰。

同樣是高級勳貴,他在此處並不讓人意外,然而一張嘴,卻令在座的王公們莫名地心中一沉:“陛下口諭,觀刑結束,請諸王公,前往西苑見駕!”

一干人等都有些驚訝,但臉色都沉了下來,見狀,慕容承泰微微一笑:“諸公,且動身吧,切莫讓陛下久等!”

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207章 還京第483章 南巡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46章 驕將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半島史話·桓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9章 請纓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73章 道府之爭第402章 這事沒完278章 軍務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64章 監國第175章 軍略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119章 回京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59章 亂情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67章 遺表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110章 坦白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457章 鄭州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327章 派系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94章 善後第64章 邊事不寧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68章 湖南亂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7章 風波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07章 還京第192章 劉銖案第31章 進軍令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79章 詔書下達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83章 抉擇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34章 苦難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00章 河西大案
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207章 還京第483章 南巡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46章 驕將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半島史話·桓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9章 請纓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73章 道府之爭第402章 這事沒完278章 軍務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64章 監國第175章 軍略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119章 回京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59章 亂情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67章 遺表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110章 坦白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457章 鄭州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327章 派系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94章 善後第64章 邊事不寧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68章 湖南亂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7章 風波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07章 還京第192章 劉銖案第31章 進軍令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79章 詔書下達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83章 抉擇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34章 苦難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00章 河西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