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

洛陽,西苑。

滿目盡是尋常冬景,草枯葉敗,蕭瑟荒涼,劉皇帝駕臨,命人隨便圈了片地,搭棚設營, 準備一場露天宴,隨駕的宮人內侍們,則有序地籌備着。

雖然已是冬末,但氣候顯未回暖,這樣的選擇,自然是找罪受。林立的龍旗隨風而動,張展的黃綢也擋不住風寒的侵襲。

御帳之內, 劉皇帝暫歇, 仍舊捧着一份名單研究着, 面色微沉,表情很認真,近乎麻木那種。李昉並不在,於一邊伺候着的,只有喦脫。

“陛下,諸王公勳貴已奉詔至,正於營地外候見!”一直到慕容承泰帳前稟報,方纔使劉皇帝臉色有所動容。

“宣他們進營!”劉皇帝當即衝慕容承泰吩咐道。

“是!”

“宴席都準備好了嗎?”劉皇帝看向喦脫。

喦脫當即答道道:“回官家,酒肉悉以備好,隨時可以赴宴!”

“那就引他們入席吧!”劉皇帝擺擺手。

很快,營地內響起一陣嘈雜聲,稀碎,低沉, 並且很快趨於沉寂。等劉皇帝稍作收拾, 出帳入席時間,奉詔而來的貴族們, 已然依次落座。

放眼望去,足有六十餘人, 這些都是在京的功臣勳貴,都是有爵在身的,且地位較高,同劉皇帝關係親近的。而此番,劉皇帝設宴,顯然只是爲了宴請他們,除了他們,就只有侍衛的禁軍以及伺候的內侍,趙普、王溥、李昉等朝廷重臣都不在場。看起來,這就像是“自己人”之間的聚會。

然而,此時此景,卻沒有一個人表情是放鬆的,又疑又忌,又畏又懼,就是符彥卿、郭威二者,也臉色凝重。

至少,沒有人會覺得,這寒風曠野是個合適的宴會場所。而隔着周邊圍立的黃綢之外, 更給人一種隱藏着刀兵斧鉞的感覺......

人雖多, 然環境很安靜,氣氛很壓抑,王公貴族們沉默地坐着,宴場中只有二十多名庖廚、宮娥,烤着羊肉,熱着酒,然而空氣中瀰漫着的香味卻不能給人帶來幸福感。

當然,哪怕沒有見到這處處透着怪異與壓抑的場面,所有人也都清楚,這場宴會,宴無好宴。

事情,似乎仍未終結。只不過,這一回,很多沒有牽涉其中的貴族,也被叫來了。

“臣等參見陛下!”劉皇帝一露面,所有人立時打起了精神,偕同的動作與整齊的聲音將淒冷的氛圍給打破了。

見到這些人,劉皇帝沒有再冷着一張臉,反而露出了笑意,大手一揮,道:“都不必拘禮了!都坐!”

“謝陛下!”聲音仍舊齊整,沒有一點參差。

劉皇帝的態度,就如過去接見他們時那般溫和可親,然而越是這樣,則越讓人不安。

“陛下!”趙匡義站了出來,在場的貴族中,目前只有他有急務需要像劉皇帝覆命。

“御批之犯官罪吏七十三人,已於南市問斬,明正典刑,特此覆命!”趙匡義有主動刷存在感的嫌疑,鄭重地稟道。

聞之,劉皇帝顯得很澹然,輕笑道:“今日朕召諸卿前來,是爲喝酒吃肉的,別的事就不要提了!”

“是!”

劉皇帝帶着點虛假的笑容,環視一圈,專門盯着他們的眼睛看,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別開,不敢與之對視,不只是因爲要避諱,更因爲心虛。

“在座諸位,都是大漢的功臣勳貴,是朕的心腹故舊,更有朕的良師益友,都是自家人!”劉皇帝的笑容很是和煦,端起一隻酒杯,說道:“也有些日子,沒有與諸卿把酒言歡了,今日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將大夥聚一聚,一起喝酒暢談。來,都把杯子舉起來!”

“陛下請!”

靠近劉皇帝坐下的,除了皇子之外,就屬符彥卿、郭威了。此番,符彥卿就有一名侄孫,在南市被斬了。

因此,在這宴上,符彥卿的老臉始終繃着,不敢有一絲放鬆。一杯飲罷,符彥卿主動道:“承蒙陛下惦念關懷臣等,萬分感激!”

“符王不必客氣,你既是大漢功臣,也是朕的長輩,應該的!”劉皇帝笑了笑,然而,不論從語氣、表情還是稱呼,都透着一股生分。

人老成精,符彥卿又哪裡感受不到那絲異樣,斑駁的老臉上,露出一抹苦澀,舉杯哀聲道:“陛下,老臣有罪......”

“誒!”劉皇帝眉頭一皺,當即擡手止住他:“符王言重了!你這些年始終安居府內,頤養天年,何來的罪責!”

劉皇帝對符彥卿,若說沒有一點看法,也不屬實。一直以來,劉皇帝對符彥卿談不上親信,但起碼的尊重是有的。

過去,是看在他的名望,看在符氏家族的影響上,再加此公也確實有些值得稱讚的功勳。

然而,近些年,劉皇帝對符彥卿乃至整個符家,是生出了不少不滿的。倒不是單純地出於這樣權貴家族的忌憚,更因爲符家子弟之中,恣意者漸增,爲非作歹者也不少,皇城司與武德司中關於符家親舊之中的一些黑材料,幾乎可以放滿一整個檔桉架。

而究其原因,還是符家在大漢朝廷地位太顯赫了,後宮有大符後、小符妃,東宮有太子,外廷有符王。

有這樣一股影響巨大的勢力支撐着,偌大的符氏家族之中,就難免出現一些宵小之徒。而作爲族長的符彥卿,對於符家人,則過於放縱,過於袒護,這也是劉皇帝不滿的地方。

過去,劉皇帝看中的是符家,所以另眼相看,如今,卻可以說是看在皇后與太子的面上,方纔有所寬忍,但這份忍耐也不是無限制的。

因此,此番爆出一些符家子弟違法不舉之行爲,劉皇帝沒有任何的留情,這種警示,符彥卿哪怕後知後覺,也感受到了。

說着,看着符郭魏這幾名老王公,一抹額頭,一副懊惱的樣子,說道:“卻是朕疏忽了,符王已年逾古稀,哪裡能受得了如此苦寒,符郭魏三公,加一盆炭火!”

“再添一張毛毯!”劉皇帝又道。

“是!”喦脫受命,立刻朝三名內侍催促般地招招手。

“謝陛下!”

“諸卿,天寒風冷,若覺不爽者,儘可言講,也可添爐加毯!”劉皇帝又瞧向其他人,溫和地說道。

“多謝陛下關懷!”聞言,孫立站了出來,慨然應道:“不過,些許風寒,何足爲道!當年跟隨陛下打仗時,什麼樣的苦寒沒有經歷過,如今有華服錦袍,有熱酒熟食,有陛下如此盛情招待,臣已然心滿意足!”

“孫立,當年朕就發現了,你真是越來越會說話了,遠非過去之粗豪可比!”見孫立眉飛色舞的,劉皇帝不由調侃道:“多年不領兵上陣了,這份豪氣與作風,卻是沒有絲毫遜色啊!”

聞言,孫立就像討得了一個彩頭一般,含笑道:“老臣飽受陛下二十多年的教誨,怎能沒有一些進步,否則豈不辜負陛下一番心意!”

“是嘛!”劉皇帝舉杯示意了下:“朕的教誨,你們當真聽了,當真聽進去了?”

都不需去感受口風的轉變,僅劉皇帝那玩味的眼神,就足以令人警覺了。孫立很想在御前表現得坦蕩些,然而終究承受不住那壓力,垂着腦袋,略帶一點尷尬道:“陛下教誨,自然時刻銘記於心。”

“呵呵!”劉皇帝笑出了聲,扭頭看着五皇子、齊公劉昀:“劉昀,你覺得孫立的話,有沒有道理?”

劉昀平日裡雖然總是一副沒心沒肺、貪好玩樂的表現,一心做個逍遙侯,但他的聰明是實在的,對於這場宴會的異樣之處,心裡也是有點數的。

因此,很是乖巧,很是嚴肅,全無平日裡的跳脫,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在那兒,儘量保持着低調。然而怎麼也沒想到,這火竟然燒到自己身上了。

劉昀的心態還是不錯的,短暫的無措後,起身陪着笑,道:“兒臣以爲,孫公的話很有道理!”

“那朕平日裡對你的教誨,你都聽進去了嗎?”劉皇帝澹澹發問:“朕勸學理,勸孝義,勸仁恕,勸謙懷,勸清正,你又做到了幾分?聽說你常自標榜豁達,要做個逍遙公,需不需要朕給改個封號?”

聞言,劉昀一個哆嗦,趕忙搖頭,道:“臣不孝,讓陛下失望了,甘受懲罰!”

訓完劉昀,劉皇帝又把目光移到靠後坐着老九劉曙:“劉曙,你冷不冷?”

聽到皇帝老子的問話,劉曙頓時面色一苦,起身低眉順眼地道:“不冷。不冷?”

“不冷?”劉皇帝眉毛一挑,看着他被風吹得通紅的俊臉,道:“朕可覺得有些冷!”

“但是!這體膚之寒,遠不如朕腹心之寒!”

第36章 李業告狀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41章 納降第126章 問罪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053章 終章第84章 夏州降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736章 試炮第109章 再破陳軍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418章 洗禮第291章 酬功第67章 遺表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291章 酬功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45章 剝削者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2章 大朝會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67章 又去一老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98章 事泄了第165章 舊邸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91章 作別西行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93章 楊邠案(1)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693章 安西王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0章 收穫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98章 轉折點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50章 打他一仗第97章 擴*整頓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751章 結束了第1769章 影響力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720章 靜默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47章 應對第68章 撤了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11章 動心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45章 剝削者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052章 回京第364章 沉默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09章 心猿意馬
第36章 李業告狀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41章 納降第126章 問罪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053章 終章第84章 夏州降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736章 試炮第109章 再破陳軍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418章 洗禮第291章 酬功第67章 遺表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291章 酬功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45章 剝削者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2章 大朝會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67章 又去一老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98章 事泄了第165章 舊邸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91章 作別西行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93章 楊邠案(1)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693章 安西王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0章 收穫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98章 轉折點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50章 打他一仗第97章 擴*整頓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751章 結束了第1769章 影響力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720章 靜默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47章 應對第68章 撤了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11章 動心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45章 剝削者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052章 回京第364章 沉默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09章 心猿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