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業告狀

(先水半章日常調劑)

“兒參見太后!”

回宮之後,不視朝政,不見大臣,劉承祐第一件事,便是上仁明殿給太后李氏請安。

“快起身!”見劉承祐一板一眼地行禮,李氏忙不迭地扶起他,嗔怪地看着他。在劉承祐身上掃了一圈,說道:“回來了便好。”

不過說着便教訓起來:“你初繼位,此番不顧羣臣反對,放下國政,西巡洛陽,還是太任性了。身爲天子,肩負社稷之重,下次不可如此魯莽了。你不在京,爲娘在宮中,是提心在口,惦念不已。”

“有勞孃親掛念了。”劉承祐親自攙扶着李氏坐下敘話,說道:“兒既爲天子,系億兆子民之念,理政治國,倘不察民情,那便是不稱職。此次西巡,所獲破良多,於治國大有裨益......”

“你自有主見,我卻是說不過你。”眼見劉承祐似有長篇大論,李氏擡手止住他,說:“朝政之事,老身不便過問。我知你有強國圖治的雄心,只能提醒你,凡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母親之言,諄諄在耳,劉承祐應承着的同時,也不免琢磨,看來李氏也是收到了不少外廷的消息,他那個小舅,往後宮邀寵,跑得真的挺勤快。不過,他自附繼位以來,已經夠穩了,難道表現出來,很急?

見劉承祐有些走神,李氏微微搖了下頭,溫聲道:“你西巡歸來,想必也辛苦了,就不用陪着我了,去休息吧。唔......你也該去看看淑妃了,她快生了。”

“是。”

縱使李氏不提起,劉承祐也是打算去看看耿氏的,對於耿氏,他還是有些感情的,畢竟是陪伴他最久的女人,一向乖巧溫順,更何況還懷着龍種。

劉承祐突然臨幸翠芳殿,讓耿氏與殿中宮人驚喜不已,瞧着宮侍們忙做一團,劉承祐趕緊發聲免其迎奉。

wWW⊙ тTk án⊙ ℃ O

“二......官家。”見到劉承祐,耿氏弱弱地喚了聲,美眸中竟然含着淚意,完全一副不自信的嬌憐模樣。

劉承祐打量了耿氏一圈,這個女人有些發福,心情看起來稍顯抑鬱,眉黛之間浮現着愁意。盯了眼她的肚子,大如寒瓜,站着都費勁。耿氏是去歲閏七月間懷上的,到如今已經快九個月了。

“你還是叫我二郎吧。”劉承祐上前摟着耿氏坐下,輕聲說道。

“官家。”輕輕地倚在劉承祐身上,耿氏嗅着劉承祐身上的味道,“二郎”兩個字終究沒能叫出口。

“你身子孱弱,還需注意。”寬慰之言從劉承祐口中說出,顯得有些乾巴巴的,不過,耿氏反應卻很明顯,靠在劉承祐的胸前貼得更緊了。

劉承祐抓着她的手,嘆了口氣,溫聲說:“這幾個月來,朕忙於國事,無暇顧及後宮,對你卻是冷落了。”

聞此言,耿氏卻直接哭了出來:“妾明白的,我別無他求,只要官家還惦念着我,便滿足了......”

見狀,劉承祐一時卻是有些難以適從。他固知耿氏嬌憐如花蕊,卻哪裡能想到脆弱到這個地步,觀其梨花帶雨微笑面,只能諉於懷孕之故。尤其靠近臨盆時期,據聞這個階段女人情緒不好,但是耿氏可不敢對劉承祐發脾氣。

劉承祐扶起她,探手用他生疏的手法給這朵嬌花拭去淚水,說道:“朕今後,會抽時間多陪陪你。莫哭,養好身子,給朕生個皇子!”

“嗯......”耿氏低低地應了聲,淚水止住了。

在耿氏那兒待了小半個時辰,劉承祐方纔回垂拱殿。在殿外,一道稍微熟悉的人影已經候着了。

“臣參見官家!”臨近了,其人立刻上前拜見,態度語氣不夠恭敬。

劉承祐有點意外地打量着這個滿帶着浮躁氣質的男子,淡淡地叫道:“舅舅。”

“舅舅尋朕何事?怎麼不差人通報?”前後腳入殿,落座,劉承祐問道。

李業眉毛一揚,顯得有些激動,對劉承祐道:“官家可算是回來了,再晚些,臣只恐東京要變天了!”

李業神情間滿是氣憤,一張嘴,便將事情說得十分嚴重,聳人聽聞,妄圖引起劉承祐的警惕。

“出了何事,惹舅舅如此激憤?”劉承祐簡單地配合着,發問。

聞問,李業直接道來:“官家西巡,恐怕不知東京這邊的情況。官家不在,那楊邠於朝中大肆攬權,容不得旁人意見。廣政殿議事,竟然不允許臣講話。臣身爲宣徽南院使,總領內諸司使,他竟然夥同北院使扈彥珂,限制臣職權,不讓臣視事。”

“傲上慢下,竟然連太后都不放在眼裡。先帝在時,楊邠便專權跋扈,與管家作對。而今,更是變本加厲,官家不可不警惕。否則,長此以往,大權旁落,將徹底受制於其人......”

李業,這顯然是來告狀了,在劉承祐面前,拼命地給楊邠上眼藥。

劉承祐瞥着李業,神情配合着冷了下來,凝起了眉頭。

心中則默默感慨,估計原主,就是這麼被李業這等近臣在耳邊唸叨,起殺心奪權,最終落得過身死國滅的下場。

對李業所說,劉承祐只聽了個三成,劉承祐不在的時間內,楊邠領銜羣臣,穩定朝局,還算兢兢業業,雖然政由彼出,多秕政,有不少處置,都待商榷。以如今大漢朝廷的局勢,根本沒有楊邠專權的土壤,其也沒道理那麼囂張。

李業所告,大部分都是誇張之辭,只是他被楊邠欺負得慘了。從一開始,楊邠就不同意李業當宣徽使這種御前要職,及其遷拜,更是藐視,看其不順眼。在他秉執國政之時,李業在其面前,當然只有吃癟的份兒,根本不容其插手國事。

而李業,一向受太后疼愛,受不得委屈,告以李氏。但外廷之事,李氏也不好貿然插手,只是默然,讓李業低調些。最大的靠山不給力,李業也只能憋着,一直等到劉承祐還京。

事實上,李業有一點倒誤會了楊邠,他的職權被侵,實則是有劉承祐暗中囑意的。劉承祐自己,也不放心李業,以其爲宣徽院使,也只是給李氏面子。

當然,劉承祐西巡的這段時間,東京朝堂確實不怎麼安穩,西京的事情,同樣牽動着東京的政局。消息不斷東來,尤其是蘇逢吉下獄後,便人心浮動起來了。

而楊邠,也確有攬權之舉。他與蘇逢吉歷來不合,蘇逢吉的倒臺,讓他意外之餘,也竊喜。在東京,罷免查辦了大量職官,都是蘇逢吉的黨羽,那些人,黨附蘇逢吉,大部分都是些壞吏。

事實上,也是劉承祐打算清理的,楊邠這倒是做在了劉承祐前頭,省卻他不少功夫,還給國庫增添了一些“收入”。蘇逢吉此前賣官,能買得起官的,總歸有些家產的。

同時,還吸引了一波仇恨。史弘肇與楊邠,若沒有此前的齟齬,用來辦些吸仇恨的事,真的還是挺不錯的。

對於李業此番到自己面前進讒,劉承祐的心態倒是放得挺寬的,不過仍陰着臉以作安撫:“舅舅受委屈了,先回去休息吧。對楊邠,朕會有所申斥。”

“官家,如不整治楊邠,必致國將不國啊!還請官家早做打算。”聞言,李業有些不滿意,緊跟着請道。

見狀,劉承祐也有些不耐,擡手止住他,沉聲說:“舅舅。楊相乃國家宰臣,朕豈能因言而輕易問罪!”

“蘇逢吉也是宰臣,還不是說下獄就下獄了......”李業嘀咕了一句。

聞言,劉承祐眉目一陰,盯着他。

殿中氣氛頓時沉凝起來,李業擡眼看着劉承祐,但見他那陰惻惻的目光,不由心中一寒,終於老實了些,稍微低下頭。

稍稍舒了口氣,劉承祐說道:“舅舅爲朕之親戚股肱,在朝上,與臣僚們,還當相互扶持,共顧江山社稷!”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是!”

沒能達成目的,李業很是失望,意興闌珊地告退而出,不假思索,又朝仁明殿去了。

劉承祐這邊,還在思考着朝中的情況,得知那邊的消息,臉上也是有些不自然。

“此人老是去太后那邊,實在讓人討厭。”劉承祐暗暗嘀咕着,語氣有些冷。

李氏真的是個賢明的太后,慈愛的母親,劉承祐對其也多敬重。但是,想到其對李業的偏私偏愛,劉承祐又難免不生出些“忌憚”。

他這個孝順的人設,已經經營許久了,當真不希望有一天,會因爲這個不成器的舅舅,影響到母子間的感情。

第157章 劉老四第311章 李沆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36章 母、妻、子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章 何謂開寶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756章 海豐號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77章 安陽之殤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99章 出宮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707章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06章 敲打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7章 恩賞問題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53章 有詩云第1695章 袁家莊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0章 收穫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60章 “暴斃”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690章 拼圖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8章 賞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完結感言第133章 納了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19章 幸西京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66章 陷河陽第95章 大洗牌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68章 湖南亂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章 何謂開寶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01章 捐資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68章 湖南亂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112章 整風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6章 李業告狀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56章 立冬班師
第157章 劉老四第311章 李沆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36章 母、妻、子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章 何謂開寶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756章 海豐號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77章 安陽之殤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99章 出宮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707章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06章 敲打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7章 恩賞問題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53章 有詩云第1695章 袁家莊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0章 收穫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60章 “暴斃”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690章 拼圖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8章 賞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完結感言第133章 納了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19章 幸西京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66章 陷河陽第95章 大洗牌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68章 湖南亂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章 何謂開寶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01章 捐資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68章 湖南亂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112章 整風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6章 李業告狀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56章 立冬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