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商業互吹

對於劉皇帝的到來,虞國公府顯然有些措手不及,沒有什麼準備,因此,等劉皇帝慢悠悠踏入府門之後,府內仍舊是一片忙而無序,就像遇到突擊檢查的領導一般。

既然本沒有什麼準備,那便乾脆不做刻意應付,隨着侍衛們熟練地佔據進出口子,所有的波瀾都平息了下來,虞國公府上更是沉浸在一片的冬日寧靜中。

魏仁溥老態龍鍾,是被其三子魏咸信親自攙着出堂駕的,確實是老病纏身,就連下拜都顯得格外吃力。

“快把虞公扶起來了!”劉皇帝衝喦脫吩咐道。

喦脫也麻利地上前,與魏咸信一道扶起魏仁溥,劉皇帝則道:“身體違和,就不必這般折騰親迎,你我君臣之間,何必拘此俗禮了!”

劉皇帝話雖這般說,魏仁溥卻把該盡的禮數做到位,態度恭謹如常:“陛下駕臨,已是闔府上下的榮幸,未及時出迎,已是怠慢,臣又豈敢拖老告病......”

看魏仁溥這老邁虛弱的模樣,劉皇帝冰冷的外殼彷佛也被敲開了,略顯動情地對他說道:“道濟,你真的老了,氣色比起三個月前,都差得太多了!”

三個月前中秋夜宴時,魏仁溥還是出席了的,那個時候雖老,卻沒有老到如今這個地步。此時的魏仁溥,滿臉的老斑,人也更加消瘦,不似當初的富態,幾乎弱不經風,只是目光依舊平靜而充滿智慧,氣度依舊澹定尋常。

劉皇帝已經上前握住了魏仁溥的手,這股親熱勁兒,看在“知情人”眼中,只怕也太過不真實。

“人皆有終老,老臣自不例外,老臣癡長六十餘載,已然知足,又豈敢同天道自然之數相抗?”魏仁溥操着蒼老的聲音,澹然一笑。

魏仁溥的手是瘦若枯骨,也有些冰涼,而見其這副澹定如水的表現,劉皇帝當即讚了一句:“此等氣度,滿朝公卿,只怕也唯道濟一人了!”

“陛下過譽了,臣豈敢當?”魏仁溥搖搖頭。

劉皇帝這話,當然是場面話了,不過,他也確實見識過太多元老宿舊,哪怕到死,都還迷戀人世,而王樸是最顯着的一個,他那遺奏十條,便是對大漢最後的卷戀,餘音猶在。

當然,王樸那十條,劉皇帝也是有選擇地採納。

入堂,又是一陣寒暄,劉皇帝語氣滿帶感慨地說道:“這些年,故人陸續凋零,多少元老宿舊,都離朕而去,頗爲感傷。你們陪朕度過二十多年的風雨,多少艱難危險都挺過來了,而今天下太平,正當你們享福的時候,卻福祚不永,思之令人唏噓啊!”

聞言,魏仁溥也嘆息道:“陛下對老臣等的關懷,臣等實在感激涕零。只不過,臣等身逢亂世,飄零江湖,能得遇聖君,追隨英主,統一天下,勘定亂世,建立不朽之功業,猶能安享這百年難遇之太平盛世,得到今時之榮光,此生足矣!

陛下曾經說過,江山代有才人出,老臣深以爲然,似臣這老朽,能與陛下共度時艱,能於大漢薄有功績,待到老來,自當退居歸樣,讓位後來。

如今,朝中不缺忠志之士,更不乏能才幹吏,他們都匯聚在陛下麾下,追隨陛下,使大漢步入舉世矚目的巔峰,如此波瀾壯闊,如此豪情滿懷,老臣於側觀賞,也是賞心悅目。

這是多年櫛風沐雨、孜孜以求的志向與目標,功業既成,盛世已至,堪稱無憾。若說有什麼可惜的地方,大概是老病纏身,行將就木,無法陪伴陛下走得更加長遠,無法見證大漢更加輝煌的未來......”

聽魏仁溥微微而言,劉皇帝也有些感動,眼睛似乎都紅了,道:“道濟是盡出衷心之言,只不過言間之意,朕聽了,確實感覺有些淒涼,倍覺傷感啊......”

“陛下!”聽劉皇帝這麼說,魏仁溥立刻苦笑着告罪:“人老多情,臣也老來昏聵,話也不會說了,讓陛下誤會了......”

聞之,劉皇帝也笑了笑,魏仁溥這番話,思路可是清晰得很,感情也足夠充分。

看着滿臉病態的魏仁溥,劉皇帝說道:“道濟,你的病情,朕也是早早聽說了,一直有心親自來探視一番,可惜,心存顧慮,未能成行。

究其原因,就是你說的那四個字,人老多情。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朕更不願意,再見到一位老臣故人的離別啊。

過去,朕也常自憐,嘆其年老體衰,實話實說,那是裝模作樣,乃是惺惺作態,朕心中,又何嘗真的服過老?

不過近幾年,卻是越發發乎肺腑,越覺歲月之逝,不依人情,就拿朕這雙腿來說,是越發邁不動道了,每到這秋冬之際,是倍覺煎熬啊。

李汝公當年的苦痛,朕如今是體會愈深了,也越覺你們這些臣子的不易啊!”

“陛下,與臣等這些冬烘老朽的遲暮相比,您正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啊!”魏仁溥的語氣中,已然帶上了點勸慰。

劉皇帝搖搖頭:“人間冷暖,其心自知,箇中體味,實難共鳴!同樣是帝王,有的人能做到七十歲,朕還能再當三十年嗎?”

聽此言,魏仁溥沉默了,似乎也有些不知如何接口,略作沉吟,方纔說道:“陛下爲大漢天下操心勞力,實在太辛苦了,犧牲也太大了!”

聞言,劉皇帝卻哈哈一笑,道:“這個評價,若說是二十年前,朕當之無愧,但放到近十年,那可就的受之汗顏了!這話,得向太子,向趙普那幹宰臣說去!”

魏仁溥卻道:“若是陛下前二十載的勵精圖治,辛苦不輟,又何來今日之安定?陛下是大漢的開拓者,奠基者,沒有陛下,何來今日之大漢?”

“恭維讚譽的話,朕聽得多了,但還是從你們這些老臣故舊口中說來,倍覺親切,如飲佳釀啊!”劉皇帝輕笑道:“畢竟,只有你們是真正陪朕一路走過來的。你們總喜歡把莫大的功績,全都加在朕一人身上,但朕心裡何嘗不知,偌大一個天下,又豈是我一個人能夠打得下、守得住的?

就那你魏道濟來說,從藩邸時就跟隨於朕,建言獻策,多有益處,國家艱難之時,也是你傾心輔左,鼎立相助。

這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你們的功勞苦勞纔是最大,朕若自矜其能,既受之有愧,也貽笑大方啊!

朕可不是那李存勖,也絕不當李存勖!”

魏仁溥附和道:“後唐莊宗,堪成一代豪傑,卻也只是一時英雄,善始惡終,與陛下開萬世太平之雄才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呵呵!”劉皇帝道:“李存勖的事,該當引以爲鑑,朕也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不過,你還是把朕捧得過高了,開萬世之太平,那是聖人都無法做到的,朕又何德何能啊......”

一場談話,還是在悄然之間變成了劉皇帝的感慨,魏仁溥的小心附和,略帶些虛僞,頗有些乏味,劉皇帝想找到當初的君臣相宜,卻終究難以回到當初了。

不是魏仁溥他們背離了劉皇帝,只是劉皇帝已然太過孤高,高到這些元從宿舊,都難以靠近,也不敢靠近。

。wap.

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54章 聘納郭女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322章 再啓西進無題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68章 湖南亂第111章 動心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76章 玉如意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17章 潑冷水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1章 請教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87章 瑣屑第131章 鳴沙匪第196章 楊邠案(4)第465章 “教匪”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51章 壽國公第132章 進宮第119章 幸西京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5章 春闈第36章 虒亭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707章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92章 定州事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25章 頌公亭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45章 中秋第180章 過鄴都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97章 擴*整頓第95章 效果已顯第92章 大調整第465章 “教匪”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488章 真實第31章 送行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67章 劉煦娶親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69章 愛將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
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54章 聘納郭女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322章 再啓西進無題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68章 湖南亂第111章 動心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76章 玉如意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17章 潑冷水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1章 請教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87章 瑣屑第131章 鳴沙匪第196章 楊邠案(4)第465章 “教匪”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51章 壽國公第132章 進宮第119章 幸西京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5章 春闈第36章 虒亭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707章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92章 定州事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25章 頌公亭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45章 中秋第180章 過鄴都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97章 擴*整頓第95章 效果已顯第92章 大調整第465章 “教匪”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488章 真實第31章 送行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67章 劉煦娶親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69章 愛將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