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

秋風秋雨愁煞人,不過開寶十三年的這個秋季,劉皇帝卻沒有這種感覺,大概過去每到秋時總是惆悵,無病呻吟也有些多,因此到了今年,劉皇帝決定換個心情,活得瀟灑些。

在朝廷中樞的文武大臣們有條不紊、緊鑼密鼓地推動兵制改革時,劉皇帝待在漢宮中則顯得很放鬆。於他而言,大政既然定下,也有了詳細的施行方桉,具體的負責職吏,並且由趙普、曹彬這樣的軍機重臣親自監督,剩下來的事情,就不需他抓着不放,定時關注一下即可。

因此,中秋之前的日子,劉皇帝過得很瀟灑,每日閒情意志,練練字,讀讀書,聽聽史,帶帶孩子。

時不時的,召些功臣勳貴進宮作伴,喝喝酒,聊聊天,縱論古今,暢談天下。當然,受召的基本都是老臣老將,且退居二線,沒有在朝中擔任實職的功臣,如郭威、符彥卿、向訓、王全斌、趙匡胤、王彥升等人。

君臣一道談天說地,追憶往昔崢嶸,也是一大樂事,當然,這只是對劉皇帝個人而言。如今的劉皇帝,已經沒有人能從容地與之交流,整個天下,大抵只有符皇后能“正常”地坦言說事了,但即便是符後,也會注意態度與語氣了。

在劉皇帝看來,這些功臣勳貴退居幕後,感情上或許受到了一些傷害,因此他親自招待,示以關懷,寬慰其心,以示親近之意,表明他與朝廷都沒有忘記他們。

另一方面則是,這些貴族功臣退下之後,到底在幹什麼,閒下來的劉皇帝還是很關心的。雖然有秘密機構幫忙盯着,但那終究是二手的,大臣們也都學聰明瞭,任皇城司再是無孔不入,經過這麼多年的適應,也早就學會了應對,也難以做到完全監控。

再加上,二手的消息,劉皇帝也總是有所保留,從來都不是偏聽偏信,有些情況,還得他親身親眼地體會才能知道,謹慎也好,多疑也罷,這就是他的一貫作風。

當然,結果或許也只是求得一種自欺欺人的心安,最難測者是人心,劉皇帝也沒真的長一雙洞察一切的眼睛。而對於劉皇帝的這份“關懷”,哪怕是王彥升都學乖了,更何況那些老於世故的勳貴的。

退居幕後的人,或老或病,但唯獨一個趙匡胤最爲特殊,他正值盛年,身體也沒有什麼大毛病,但卻不得不消沉下去。

在開寶北伐之前,或許還稱得上是正常“輪休”,休養一段時間,便還有再度啓用的機會,北伐時東路軍主帥就是明證。

但自開寶北伐結束後,趙匡胤也基本進入徹底養老的狀態,不管明面上如何,旁人如何看待,在劉皇帝這裡,是選擇徹底棄用趙匡胤的。

也是多方原因造成了,一是趙妃進了東宮,還生下太子唯一的兒子;二則是趙匡義,劉皇帝要用他,就必然要限制趙匡胤,兄弟父子同朝,在大漢並不少見,比如呂胤、呂端兄弟,比如名噪一時的竇氏五龍,但他們都是文臣,沒有可比性。

第三,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還是“歷史”因素。過去的劉皇帝,自信乃至自負,自覺能夠執掌乾坤,駕馭羣豪,管你什麼“帝王將相”,都敢大膽去用,並且一定程度上做到用而不疑。

但是,隨着年紀的增長,那種心理也在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懷疑,是多慮。對劉皇帝而言,趙氏兄弟自然是最值得懷疑的對象,畢竟以“史”爲鑑。

皇帝老了之後爲什麼會多疑,不只是心態上的變化,也在於身體的老,這會讓他覺得自己的掌控力不足了,甚至懷疑自身。越是英明之主,就越是如此,過去的自信,到了晚年,也往往變成自負。

劉皇帝似乎也漸漸在朝那個方向發展,而閒下來的他,多思多慮,也就不足爲奇了,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去關注這些。

劉皇帝保持着警惕與懷疑,結果便是趙匡胤的政治生涯基本走到了頭,哪怕地位顯赫,影響力猶在,身上還兼着內閣大學士之銜,都沒有意義,沒有實權,也就難稱大丈夫。

對於這樣的境遇,若說趙匡胤心裡沒有想法,沒有一點怨言,那也是不可能的,對於一個素有壯志的豪傑來說,早早地被束之高閣,無處施展,堪稱悲劇。

崇政殿,趙匡胤恭恭敬敬地退出,邁着緩慢的步子,從御階上走下,離宮而去。臉上還帶着少許明顯的醺意,但腳步很穩,表情間則透着少許的苦悶,嘆息都是無聲。

劉皇帝又找他來喝酒了,雖然趙匡胤好酒是出了名的,但與皇帝對飲,是越發苦悶,越發乏味,也越發忐忑了。

事實上,趙匡胤這幾年也是頗覺鬱悶,自我審視之時,也難免陷入自我懷疑,他很疑惑,那麼多功臣勳貴,皇帝爲何獨獨針對自己。

如果說過去,劉皇帝所有的忌憚與戒備都掩藏在心理,那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已然有些顯露痕跡了,旁人或許無從所知,但趙匡胤自己是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有一段時間,趙匡胤覺得只是劉皇帝在打壓約束勳貴集團,畢竟他也算是勳貴之中的牌面人物,但後來發現,真的只是在針對他趙匡胤。而這份針對,於趙匡胤而言,也確實有些沉重。

趙匡胤始終難以釋懷的是,論功勞,論資歷,論威望,勳貴之中,他都不是獨一份,如果沒有開寶北伐的統帥履歷,他的聲望則還有低一等,至少無法同慕容延釗、柴榮比肩膀。

若說是外戚的身份,仍舊活躍在大漢軍壇政壇上也是不少,高懷德前不久才調任安東,給秦王劉煦做副手。而論出身,論戰績效,趙匡胤都不覺得自己能蓋過高懷德。

而仔細回想過去,趙匡胤也發覺了,劉皇帝對自己一直都是格外關注的,從一名禁軍的中低級軍官,被提拔爲侍衛班直,後來更是多次提拔,委以重任,其中的破格越級,原本可以當作劉皇帝愛才,但如今看來,根本原因還是那份特殊的“關注”。

當初忌憚郭威,早早讓其卸任歸養,這可以理解,畢竟那時劉皇帝的地位還不算穩固,對所有的開國功臣,都使了手段。

就是有當代衛公、英公之稱的慕容延釗和柴榮,他們的名望總高過自己吧,劉皇帝卻始終表現出信任。

這也是趙匡胤最爲不解的地方,他趙匡胤何德何能?

當然,趙匡胤不知道的是,如果柴榮身體好一些,又或者再多活個幾年,那日子不會比他好過多少......

第421章 樑孝王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92章 萬歲殿宴第69章 禍事了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052章 回京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674章 爆發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19章 幸西京第4章 中原易主第314章 還京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76章 玉如意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401章 老郭威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395章 大商人第484章 不對勁!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17章 潑冷水第247章 視察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64章 邊事不寧第68章 婚宴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77章 吏職變動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06章 倒趙第1752章 放手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章 不宜擴大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2章 幽燕變故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60章 “暴斃”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57章 劉老四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0章 如此處置第97章 擴*整頓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16章 涼甘瓜沙
第421章 樑孝王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92章 萬歲殿宴第69章 禍事了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052章 回京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674章 爆發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19章 幸西京第4章 中原易主第314章 還京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76章 玉如意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401章 老郭威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395章 大商人第484章 不對勁!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17章 潑冷水第247章 視察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64章 邊事不寧第68章 婚宴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77章 吏職變動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06章 倒趙第1752章 放手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章 不宜擴大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2章 幽燕變故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60章 “暴斃”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57章 劉老四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0章 如此處置第97章 擴*整頓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16章 涼甘瓜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