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

自辰初起,漢軍營動,飛石火彈,強弓硬弩,再到戰卒衝城,前後歷時近四個時辰,直到後方鳴金聲起,漢軍方纔退去,留下的,是整個壽春南甕的瘡痍之景。

“使君,漢軍退了!”城頭,牙將滿臉的激動,攙扶着何敬洙高聲道。

漢軍攻了多久,何敬洙就在城上督守了多久,這對於年過花甲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透支了極大的精力。此時,見打退了漢軍的攻勢,卻是再也難支,一股子暈眩的感覺襲上頭。

緩了許久,方纔重新睜開眼,入目所見,一片慘狀。城關之上,屍體堆了一地,殘肢斷臂,觸目驚心,血氣瀰漫,刺鼻駭神。城樓各處,以及城廂內,火勢雖然早已得到遏制,但殘存的火焰,仍在吞噬着屋舍。

梁木燃燒,噼啪作響,空氣中,散發濃重的焦臭味,另夾雜着一股股詭寒的異味,在漢軍火油彈的衝擊之下,數量或不準確,但約莫也有近四百的士卒,活活被燒死,燒傷、燙傷者更難計其數。

攻防才罷,彼時那些沾染上火油的士卒,淒厲的慘叫聲,仍舊縈繞於耳,一聲比一聲清晰......何敬洙醜陋的面容間,也不禁浮現出了少許悲慼之色,竟生兩抹老淚,他也是經歷了不少戰火的了,似此次這般殘酷的,還是第一次。最重要的是,明顯能夠感覺到,漢軍還沒有盡全力。

而還在城頭的唐軍士卒,並沒有多少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喜悅,反而更生絕望,漢軍職戰法之犀利,武器之恐怖,士卒之兇悍,都令這幹守軍無所適從。也就是何敬洙以身作則,軍法在後,再加一股餘勇之氣,最後血拼一波,再加漢軍也是久屯未戰,方纔抵住其鋒芒。

嗚咽抽泣的聲音,不知從哪出傳出,逐漸蔓延開來......

見狀,何敬洙回過了神,在牙將的攙扶下,強行站到高處,嗓子雖已經有些啞,仍舊頗具威勢:“都哭什麼!身爲大唐將士,爲國抗敵,死則死矣,何故做此婦人之態,徒惹人笑!”

聽何敬洙之言,立刻有一名軍官,帶着哭腔,激動向何敬洙道:“節帥,漢軍圍城兩月,我等缺衣少食,忍飢挨餓,朝廷的援軍呢?漢軍將壽春圍得似鐵桶一般,水泄不通,消息斷絕,我等於此苦守,朝廷知道嗎?”

唐軍的精氣神,可以說被這衝城一戰給徹底打散了,何敬洙也明顯地感受到了軍心之潰散。面對軍官的質問,何敬洙沒有苛責,只是環視一圈,動情地道:“漢軍暴虐,悍興不義之師,侵我疆土,我等身爲將士,自當不畏艱難,守土衛國。前以三冬,諸事糜頓,而今開春,漢軍所以起攻伐。何某料定,朝廷已重新備好援應大軍。陛下與朝廷,絕對不會放棄江北任何一寸土地!”

“漢軍雖則兇殘,但何某已盡悉其戰法,我等有堅城依託,城中糧秣仍可支持軍民半載之用。只要熬過其霹靂炮打擊,論刀兵廝殺,我江淮就當真無血性男兒嗎?”

“何某雖一冬烘老朽,但也欲盡餘勇,與漢軍相拼!”說着,拔出腰間長劍,當着衆人的面,朝手心劃了一道口子,立下血誓:“同生死,共患難!”

何敬洙這一番表態,對於士氣的激勵,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不管如何,這個身軀短小,面目可憎的老將,還是有一定人格魅力的。

見安撫住了守軍,何敬洙開始安排着事宜:“儘快統計傷亡,救治傷員,清理屍首、障礙,補充軍卒、兵備,加固城防,嚴守敵軍!”

在何敬洙的指揮下,壽春南城,開始收拾起來,就像何敬洙收拾那散亂的軍心一般,勉強。

待漸入正軌,將城防交給左神衛指揮使徐象,同他交待一番,方纔打算下城休養一番。經過這一日的折騰,他已是筋疲力盡,手上的那道口子,也需要重新包紮。

“何公,漢軍的攻勢,只會越來越兇猛,我們能守住嗎?”送何敬洙下城之前,徐象小聲地問道。

徐象正值壯年,在唐軍中屬於比較具備普遍性的將領,中等之才,無威名,從軍二十載,按部就班升至南唐禁軍指揮。漢軍初來之時,徐象還有幾分志氣,欲與漢軍爭鋒,雖然大小交戰幾次,都沒討得好處,但還沒有怕的感覺。

但自漢帝劉承祐率軍南來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只是兵馬的增多。相較於王峻統兵的銳利,難纓其鋒,劉承祐用兵帶來的,是一種完全的壓制,如套繩索扼喉,步步緊逼,逼得人喘不過氣來。

到如今,兩個月的困城經歷下來,徐象已然老實了許多。他相信,如何敬洙之言,朝廷不會放棄淮南,但是,縱使援兵之來,能是漢軍的對手?劉彥貞軍的結局,已然足夠警醒,尤其是對於他們這等與漢軍一線交鋒的將士而言。

偏頭,掃了徐象兩眼,似乎直接看透了他心中的畏懼與猶疑,何敬洙淡淡道:“食國家俸祿,擔守土之責,盡忠王事即可!身爲將士,馬革裹屍,亦不負此生。至多一死而矣!”

“好好守城吧!”拍了拍徐象肩膀,何敬洙嗓子已然沙啞得厲害:“我等家小,盡在金陵......”

“將軍,看何公的表現,是欲同壽春共存亡啊!”在旁,一名軍校聽到了二者的對話,不由說道。

徐象點了點頭。

“那我們怎麼辦?當真要玉石俱焚?”軍校看了看城外問道:“漢軍衝城,挫於城頭,死傷也不算小,但撤退之際,仍舊從容有序,御備得當,如此強兵,也唯有中原纔有啊!”

“聽你之言是怕了?”徐象冷冷地盯着麾下軍校。

軍校默然,見狀,徐象則幽幽嘆道:“如何公之言,我等神衛,乃金陵禁軍,家小盡在江南,不似那些淮南鎮兵,不能不有所顧忌啊......好生守城吧,縱亡命於此,也要爲後人,賺取一份蔭資!”

“是!”

徐象雖如此說,但望向城外漢軍戒備還營的漢軍,眉宇之間凝着一層厚重的陰霾,語氣也顯得有些言不由衷。在他慌神之間,忽聽得“轟隆”幾聲凌亂的響動,伴着將士慘叫,卻是被焚燒的城頭樓閣徹底坍塌了,砸到了不少士卒......

城外,漢軍還營,孫立找到高懷德,還紅着眼睛:“都已經攻上城頭了,再給本將半個時辰,必可破城!爲何鳴金,豈不貽誤軍機!”

孫立是在前線指揮,就差提刀親自參與廝殺,身上也披了箭創,此時面紅脖子粗的樣子,顯然上了頭,已被殺戮迷了心智。

高懷德也不說其他,直接道:“天色已晚,唐軍一鼓之氣未散,陛下傳令退兵罷戰!”

“陛下可知將士們已登上城頭,只要添兵續攻,唐軍必不是對手!”孫立的聲音中,已帶着怒意。

“都指揮,陛下一直在後方觀戰,豈能不知攻城戰況。陛下軍令,原爲試探,而今既知唐軍虛實粗淺,當撤即撤!”高懷德沉聲道。

聞此言,孫立這纔回過神,他也就是嘴裡碎念幾句罷了,左右都已然撤軍。回首望了望血火之氣繚繞的壽春城郭,孫立吐了口唾沫:“可惜了我那麼多死傷的弟兄,再發起攻擊,定要一舉破城!”

隨着漢軍的撤退,壽春南城,混亂漸漸消失,自城垣往下,及至城南整片的曠野,到處倒是戰爭的痕跡。稍晚些的時候,在壽春城西北,北城同樣有漢軍佯動,一日下來,士卒皆有疲敝。

忽得破空聲響,竟帶有鳴鏑之音,支沾着點油火的弩箭,被拋射出城,射得很遠。迅速地引起了守軍的注意,朝向發射處,大喝:“什麼人!”

暗夜之中,黑影閃過,見狀,立刻有唐卒舉着火把,圍捕而去,混亂很快散去,隨着一聲慘叫過後,壽春北城再度恢復了平靜。

漢營之中,高懷德收兵還營,整頓諸部,安撫士卒,待巡視完傷卒之後,方纔拿着麾下將吏的攻城總結,同孫立一道,往御營而去,準備向天子彙報。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在行營御帳中,劉承祐也再度召集了諸軍指揮,準備就今日的攻防,再開一次御前會議。

孫立腳步生風,步入御帳,雖然規規矩矩地行禮,但看得出來,生着悶氣。對此,劉承祐能夠容之,不管如何,孫立的表現他看在眼裡,就衝其已居高位,仍敢於兵威戰兇的城下一線指揮,就足顯其忠勇。

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90章 安全脫身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33章 延禧驛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488章 真實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396章 天花板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238章 杯酒釋權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29章 叔父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61章 大捷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5章 荊南來使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68章 忠奸難辨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121章 大朝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750章 《桃蘭賦》第176章 雍王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45章 策勳御宴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1章 邊公在任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03章 郭王會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25章 頌公亭第5章 王樸走了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296章 反響第66章 朕要親征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7章 還京第17章 附議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49章 求援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19章 幸西京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54章 病虎獠牙
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90章 安全脫身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33章 延禧驛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488章 真實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396章 天花板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238章 杯酒釋權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29章 叔父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61章 大捷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5章 荊南來使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68章 忠奸難辨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121章 大朝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750章 《桃蘭賦》第176章 雍王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45章 策勳御宴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1章 邊公在任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03章 郭王會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25章 頌公亭第5章 王樸走了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296章 反響第66章 朕要親征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7章 還京第17章 附議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49章 求援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19章 幸西京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54章 病虎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