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人行徑

“那些文人士子,最是麻煩,你在偵辦的過程中,沒有用什麼出格的手段吧?”廊道間,張張德鈞忽然問道。

這話就問得有些多餘,皇城司這種機構辦事,還能真指望他們完全遵規受矩?不擇手段、無所顧忌,大抵便是皇城司與武德司最大的區別了。

雖然心裡有些不以爲然,張盡節還是老實地答道:“您放心,文人雖然迂腐,卻也都是軟骨頭,經不住嚇,兒只稍施手段恫嚇,倒也未施大刑。

不過......”

聯想到張德鈞此前的態度,張盡節也表現出了少許躊躇。見其吞吞吐吐之狀,張德鈞眉頭微凝:“不過什麼,立刻給我講來!”

聲音一高,張德鈞的聲音都顯得尖細了許多。不敢怠慢,張盡節低頭道:“在排查當日摘花樓在場士子時,爲了搞清楚人員情況,對摘花樓的店家進行了一番訊問。”

頓了一下,張盡節說出了最關鍵的一句:“這摘花樓,乃是灤國公府的產業......”

灤國公慕容彥超,已然年近七旬,雖然已經致仕有幾年,但人老心不老,歸養之後,是專心致志地經營着府下田土、莊園、貿易、酒樓,各項產業是紅紅火火。

朝野盡知,灤國公愛錢,也喜歡賺錢,更生財有道,但是,誰要影響他賺錢,老傢伙也是會發飆的。

“好嘛!”聽其言,張德鈞都不禁笑了,只是稍顯鬱悶:“一個秦王還不夠,又牽扯上灤國公。一個親王,一個國公,天潢貴胃,皇室宗親,你是覺得我皇城司,當真能無所忌憚?”

“是兒莽撞了!”見狀,張盡節趕忙認錯:“兒只是一心爲父親辦事,想要把差事辦好!”

“若非如此,你以爲你能免得了一頓板子?”張德鈞瞪了他一眼,而後道:“多學學你大哥,辦差事也動動腦子!”

“是!父親教訓得是!”張盡節表現着他的恭順。

只是,微微扯動的嘴角顯露出的幾分嘲弄與譏諷。當然,這嘲諷不是對張德鈞,而是針對他嘴裡的“大哥”。

張德鈞的四個義子,皇城司的四大金剛,顯然也不是和諧一片,都是爲了權力,爲了榮華富貴認乾爹,這爭寵爭全也厲害得很。在張盡節眼中,所謂的大哥王守忠,就只會逢迎拍張德鈞馬屁,且虛僞得很,論辦事能力,他是一點都瞧不上的。

雖然心裡裝着事,以張德鈞察言觀色的能力,也捕捉到張盡節表情間流露出的內涵,不過,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對於幾個義子間的矛盾與不合,他是瞭解的,但並不在意,每個上位者,都希望手下有些競爭的,只要不耽誤事情就好。

這邊,張盡節又提及一事:“兒在調查的過程中,發覺還有人,也在追查此事,試圖揪出幕後!”

“哦?”張德鈞勐得一偏頭:“是誰?”

“經過追蹤監視,指向給事中慕容德豐!”張盡節肯定地道。

聞言,張德鈞有些意外,也有些感慨,呢喃道:“看來我們的太子殿下,也是有所警惕防備啊!如此,倒也多了個可作彙報的情況!”

“另外,還查出一個情況,就是不知是否與此事相關。那徐士廉,還與榮國公有些關係,其父徐起彪,娶了榮國公姑母!”

“這事可真是越發有趣了......”聽此訊,張德鈞也不由驚歎:“該是巧合吧!這榮國公,當不至於牽扯其中才是啊!”

......

在張德鈞於皇城司衙,爲調查出的結果而着惱時,皇城南的秦王府內,收到府中傳來的消息,秦王劉煦匆匆回府。

就這個動向,便讓熟悉他的人,感受到了一絲不尋常。按照他正常的作息規律,只要不是休沐日,他必定會在衙署內,只會晚歸,而不會早退。

更何況,這段時間,正關注着東北的亂事。完顏女真已然發兵北上,並且同突呂布室韋戰在一起,那裡的情況不只牽涉到遼東政治、軍事的穩定,也涉及到諸藩族的治理問題,劉煦執掌理藩院,自然也是深切表示關注。再加上,女真與室韋相爭,箇中也有劉煦迎合劉皇帝的意志,賣力推動。

即便如此,收到府內的傳訊後,劉煦也沒有絲毫拖延,匆匆而歸。一回府,都沒有理會王妃白娘子的關切與擔憂,直接進入書房,閉門只讓心腹的長史與管事通報。

秦王府長史,名叫李瑩,進士出身,曾擔任過御史、知縣、戶部郎中,詞賦寫得不錯。此時同管事一道立於書桉前,面色很平靜,只是微低着頭。

相較之下,一旁的管事則要緊張得多,面上也掛滿了惶恐,敬畏地向劉煦告着罪,直說辦事不力。

劉煦表情雖然也有些陰沉,但見其狀,還是露出一點笑容,用力地一揮手:“好了!至少,你還有所察覺,沒遲鈍到讓我一無所知!”

劉煦這麼說,管事反而更緊張了,道:“是小的首尾沒有清理乾淨,小的有罪!”

“怎麼清理?難道還要滅口嗎?”聽其言,劉煦頓時惱了,斥責道:“此事既然做了,就要承擔被發覺的風險!只是......”

劉煦那年輕威嚴的面龐間,臉色陰晴變幻一陣,終是嘆息一聲:“此事首錯在我,想得太簡單了,做得也太露痕跡。終究,還是沒有想到,皇城司的人,嗅覺竟然如此靈敏,這纔多長時間,就已然查到王府了!”

管事還是忠心的,見劉煦那一副感慨又爲難的模樣,一咬牙,頓時跪下:“殿下,此事皆小的一人所爲,與殿下無關,若有事,小的赴罪即可!”

聽其言,劉煦頓時笑了,語氣並不重地斥道:“忠心可嘉!可就是有些愚蠢!以你的身份,能擔得起此事嗎?”

“這......”管事勐然醒悟。是啊,他是什麼身份。

“好了,起來吧!”劉煦擺擺手:“此事,沒有那麼嚴重!就算被皇城司查到了,又能證明什麼,還能籍此給我定罪嗎?”

“你們退下吧,讓我好好想想!”劉煦有些意興闌珊地吩咐着。

“是!”見劉煦這樣的情況,管事兩眼中充滿了擔憂,但還是同長史李瑩一起退下

劉煦坐在椅子上,眼神則緊緊盯着一直沒有怎麼作話的李瑩,目光有些冷,心中已然暗暗下定決心,此人不能再信任了。

此次風波,固然是劉煦在暗中推動,但提議的,卻是這李瑩。從過程與結果來看,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甚至差點將太子拉下水,即便平穩告終,也把李昉給外放到湖北了。

然而,客觀得來看,對太子又能有多大的影響呢?這能算是一次試探性的出手,但是,到如今,劉煦是很不滿意的。

如今,被皇城司察覺到了,而這件事,如果沒有劉皇帝的授意,皇城司的那幹爪牙,又怎會想到如此追咬調查?

顯然,劉皇帝也在默默關注着背後的故事。這樣看來,沒有給太子造成多大的影響,反而讓自己陷入窘境,簡直偷雞不成蝕把米,再回頭看當時的決定,就更值得商榷了。

不過,端坐沉思,面無表情,劉煦儘量讓自己把後悔的情緒給摒棄掉,至少他覺得,自己不該有這樣的情緒。

如他所言,就這樣的事,還沒有那麼嚴重,不至於追責問罪。但有些後果,或許比直接的責難更嚴重。

比如,瞭解到此事背後有自己的手腳後,劉皇帝會如何看待自己?暗施冷箭,這樣的行爲,簡直小人行徑,這是不是代表着自己在劉皇帝那裡要失印象分了?

這,纔是劉煦真正擔憂的!

若說後悔,劉煦絕對不後悔,涉及到奪嫡之爭,怎麼可能溫情脈脈。小人行徑,也沒什麼值得鄙視恥笑的,只是,唯一不該的,便是做了之後,還被人察覺了。

這一夜,劉煦把自己鎖在書房內,久久未曾出門,一直到翌日清晨。當秦王劉煦再度出現時,除了蔓延的胡茬有些潦草之外,整個人更加內斂了。

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30章 陳橋第45章 靖江軍第85章 異心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14章 大朝會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713章 機遇第178章 祭拜第260章 論婿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809章 餞行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8章 商賈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31章 送行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41章 祭關公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323章 鬥法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10章 坦白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497章 重拾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47章 談話第380章 饒樂國第98章 山道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8章 殿議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56章 是非第36章 奉宸營第370章 劉鋹第100章 梁山濼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30章 湖湘之治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53章 遁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87章 秋後算賬第48章 瑤蠻的格局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
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30章 陳橋第45章 靖江軍第85章 異心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14章 大朝會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713章 機遇第178章 祭拜第260章 論婿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809章 餞行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8章 商賈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31章 送行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41章 祭關公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323章 鬥法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10章 坦白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497章 重拾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47章 談話第380章 饒樂國第98章 山道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8章 殿議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56章 是非第36章 奉宸營第370章 劉鋹第100章 梁山濼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30章 湖湘之治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53章 遁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87章 秋後算賬第48章 瑤蠻的格局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