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

冬月的安東已然徹底轉變爲一片寒天凍土,天地肅殺,萬物蕭索。在大自然的偉力之下,彷彿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莫說人了,就是動物也大多停下了活動,默默地煎熬着,等待着春季復甦的到來。

安東有茂密的森林,廣袤的黑土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可謂是得天獨厚,唯一讓人詬病的,大抵就是這酷寒的氣候了。

當然,比起那些利處,只是氣候帶來的生存難題,則顯得沒那麼嚴重,習慣了就好。只是每年冬季,安東的發展建設都不免陷入停滯,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寒冬總是那些野蠻人忍耐不住從山野叢林中走出的時候,爲了生存而侵襲安東的村鎮、聚落、莊園、市場。

鴨子河終究沒能抵擋住嚴寒的侵襲,還是結冰了,鴨子河千里冰封,也已是安東的一道奇景了,每年皆是,從無短缺,近些年持續的時間更是越來越長。

一支騎兵順着河牀西行,道路蜿蜒,不時出現在河岸邊上,只是偶爾的崢嶸,也格外引人矚目。有數百騎,大概是一營軍士,在大漢都可作爲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在安東地位與作用就更大了,當然,不管是迎寒風而揚的蛟龍旗,還是每名騎士頭盔上的貂羽,都表明其特殊身份,這是安東王衛隊。

只不過,帶隊的不是安東大王劉煦,而是太子劉文淵。就在上個月中旬,劉煦正式封劉文淵爲太子,冊書授印,並上表朝廷,還爲此舉行了一場冊封儀式。

而在最近一個多月以來,正式作爲安東太子的劉文淵存在感明顯變強了,除了太子的名分,劉煦還給了他兩個頭銜,副國相以及安東兵馬副都指揮使,可謂是文武兼備,尤其是後者,幾乎是實際主持安東日常軍政工作(都指揮使暫時是由劉煦親自兼任)。

劉文淵被放到檯面上,政治軍事一肩挑起,而劉煦則退居王府養病。如此異常的舉動,自然引得安東的權貴們分外矚目。沒有人是傻子,又是正位,又是放權,還伴有大量宣傳,這樁樁件件,無不反應出背後的不尋常。

說直白點,這就是在爲傳位做準備。安東當下的權貴們,大多劉煦的追隨者,要麼就是受其恩典,關鍵是對劉煦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大王如今方逾不惑,一向是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恨不能事事都親力親爲,怎會突然如此大放權,顯然是發生了什麼變故,順着這個思路猜下去,那大王身染重疾的消息恐怕就不只是流言了......

於是,才從安東建制的忙亂中平靜下來的安東政壇,又出現陣陣波瀾了,當權者目光緊緊盯着王府,當職者一心看着上封,國相耿繼勳府的門檻幾乎被踏破,意圖從耿繼勳嘴裡探聽出一點消息,哪怕隻言片語也好。

當然,耿繼勳的口風很緊,也不可能透露什麼,相反,把所有登門者都訓斥了一遍。同時,眼見人情涌動,猜測不斷,建議劉煦露個面,發表了一場簡短的講話,方纔安撫下來。當然,根本原因在於,王府嚴厲處置了幾名鑽營打探、怠誤公務的官吏。

雖然磕磕絆絆,謠言漫天,但在這個過程中,安東國卻逐漸完成了權力的交接,至少那些當職的文武,已經逐漸習慣來自王府的令文署名,是太子劉文淵。

大雪已經停了,但風還在持續,時而呼嘯,時而嗚咽,周遭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但包裹嚴實的騎士們行路其間卻並不孤單,遠遠望去,鴨子河面上也行駛着一支隊伍,是一支商隊,畜力身上鈴鐺聲,清脆而悠揚。應該是也發現了行軍的衛隊,正停下來遙遙地行禮,以表尊敬。

劉文淵與十幾名親衛掉在後邊,駐馬冰河畔,縱目遠眺,這冰雪世界的涼氣是隨便吸,注意到冰上行走的那支商隊,劉文淵難得地露出了點笑容,調侃道:“這是哪家的商隊,敢如此大張旗鼓在河上走,也不怕踩到冰窟窿?”

“似乎是周家的馬隊,從這冰上走,能節省不少時間。他們的膽量一向大,手下的僱從也向來不怕死,什麼地方都敢去!生意做得很深,據說每年都有人到緣海的深林裡同那些東海女直交易。”隨行的衛隊官見多識廣,透過雪霧觀察了片刻,向劉文淵介紹道。

聞言,劉文淵明顯產生了一些興趣,道:“倘如你所言,這周氏商隊下面倒是些亡命之徒了,如此不怕死的勇士,爲一些商賈驅策,豈不可惜了?”

對官笑着搖頭道:“殿下,在我安東最不缺的就是好勇鬥狠之徒,若是能通過軍隊的考覈,又有誰願去爲區區商賈賣命?或是體格不達標,或是受不了軍紀約束,就末將所知,安東幾支出名的商隊扈從,也有不少都是從軍中清退的士兵......”

聽對官這麼說,劉文淵的眉頭舒展了些,他過去還真沒關注過這些,畢竟哪怕在軍中也只管帶兵訓練打仗,何曾注意兵源以及軍隊的更新機制。

就像對官所言,安東從不缺勇士,但其中的精華都被軍隊吸收了,而軍隊人數是有定額的,哪怕淘汰的,也都不是庸手。論武風之中,安東也絕對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畢竟,在這裡人不狠,是立不住的,哪怕那些種地的農民,也是拿起刀就能砍人的。

這些年劉煦像個饕餮一般地往安東拉人,爲了人口之增長,可謂費盡心思。但制約安東人口增長的諸多因素中,其中一條就是私鬥成風,這一條曾經一度比惡劣環境中的意外死亡還要嚴重。

在安東國建制後,其中最嚴厲的一條鐵律就是禁止民間私鬥,違者處死,在這方面,只能以毒攻毒。然而,這也僅僅是禁住了大規模私鬥,像那種個人恩怨,仍是屢禁不止,何況還有“民不舉、官不究”的國情在。

因此,別看安東一年有好幾個月處在冰天雪地之中,但其民間的風氣,是十分爆烈的。當然,這也是特殊的人文、地理、歷史環境綜合導致的。

劉文淵一時倒也聯想不到那麼深,炯炯的眼神在鴨子河冰面以及那支周氏商隊間徘迴,終是感慨道:“這河面凍起來,就是一條坦途大道,緊要之時,通過河道運兵,也能省不少功夫!”

“殿下所言甚是!”隊官顯然是安東軍中的精英,眼下位置雖卑,但見識很出衆:“我安東諸州城,大多臨河而建,順河而往,可直達諸城鎮。不過,如非十萬火急,還是不可輕用,冰面難稱均勻,跑起馬來則更添危險,一旦墮至冰面下,那就是滅頂之災......”

“或可試驗一番,回綏化後,把這些經常跑冰面商隊召集起來,諮詢一番!”劉文淵吩咐道,但緊跟着,又長嘆道:“倘若需要以冰河爲途,我安東又當是面臨着怎樣的危機......”

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再深聊下去,劉文淵調轉馬頭,奔馳而去,衛士們見狀,緊緊跟上,一行人很快就追上了大隊。從此處距王城,仍有兩百餘里,還需趕一段時間的路。

劉文淵近來很忙,理政、馭民、治軍,從多方面刷新着安東官民對他這個太子的認知,也展示着他的能才與擔當。

此番返回綏化,是一次凱旋。前者,東南邊的湄沱州報,當地女直作亂,擾掠官民,甚至攻破了一座市鎮,殺漢民百三十二人。

野蠻人作亂,是常有的事,但到攻破一市鎮,殺這麼多人,造成嚴重破壞,卻是許多年沒有發生了。

對於湄沱州的騷亂,王府表現出了極大的重視,重視到由劉文淵這個太子親自領軍去平叛。

劉文淵的剛強在此次事件中也再度體現出來,根本不顧國相耿繼勳的勸阻,率領五百騎,親往湄沱州。

當然,作亂的女直人早就逃得乾乾淨淨,但太子出馬,怎麼能無功而返。對於安東的蠻夷們,劉煦從來都是恩威剿撫並用,在湄沱州事件上,顯然到用威的時候。

劉文淵的做法是,從湄沱州及其周邊那些未入籍冊的蠻人中抓了一千三百二十人,盡誅之。

關於蠻人騷亂,這麼多年下來,安東實則也形成了一套評判及反制標準,偷、搶乃至一般的殺人,都已經可以按照一般治安事件看待,由地方官府處置。

但像此次湄沱這樣,破市鎮,殺漢民,即視爲謀反叛亂,必須出動軍隊鎮壓,並且還要嚴厲報復回去。犯事人狡猾,逃得快,那就從其他地方找補,而劉文淵此番採取的,就是最嚴重、最殘酷的報復手段,“殺一賠十”。

當然,其中自然也有立威的心思,在安東,劉煦的權威是沒法挑戰的,劉文淵也從來沒有這樣的念頭,但不意味着他能容忍一些人小覷他,在過去的這段時間中,劉文淵就感受到一些讓他很不舒服的掣肘。

大概是在湄沱州造了一場殺戮的緣故,返程的劉文淵依舊給人一種冷酷的感覺,只有在望着綏化方向時,鷹隼一般的目光中方纔流露出一抹憂慮。

第85章 浮雕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84章 虛了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42章 戰後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273 王晏鎮洛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47章 誘其北上第88章 童謠第82章 不手軟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755章 良平島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242章 戰後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251章 壽國公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287章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98章 山道第90章 安全脫身第86章 鬚髮花白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273 王晏鎮洛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33章 納了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690章 拼圖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75章 在滑州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9章 長沙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45章 中秋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351章 南粵,危!第1803章 運動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121章 登乾元第75章 按*不動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36章 橐相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22章 荊南既定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
第85章 浮雕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84章 虛了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42章 戰後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273 王晏鎮洛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47章 誘其北上第88章 童謠第82章 不手軟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755章 良平島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242章 戰後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251章 壽國公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287章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98章 山道第90章 安全脫身第86章 鬚髮花白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273 王晏鎮洛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33章 納了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690章 拼圖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75章 在滑州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9章 長沙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45章 中秋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351章 南粵,危!第1803章 運動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121章 登乾元第75章 按*不動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36章 橐相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22章 荊南既定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