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事畢

在武德使、壽陽郡公李少遊於武德司衙堂大發其威之時,邢國公府,後宅書房,郭威從張永德嘴裡得知了,天子探監郭榮的情況。

慢慢地眨動着眼睛,一副思忖的模樣,郭威老眼之中,看不出什麼波瀾,甚是平靜。

“婦翁,看陛下之意,並沒有嚴辦榮哥的意思,做出那番嚴厲姿態,想來只是爲了給外界一個交代。用不了多久,榮哥便可出獄,前往徐州任職了。”看着郭威,張永德繼續說道。

“唔......”郭威輕應了聲,仍在考慮着什麼。

張永德雖算不上絕頂聰明的人,但素質也算高了,見狀,不由問道:“小婿的考慮,是否有不妥之處?”

緩緩偏過頭,看着這個器宇軒昂的女婿,郭威面容舒展開來,淡淡笑道:“你看得並沒錯,你妻兄擅殺濮州刺史,雖顯魯莽,但其本是該死之人,區區一個張建雄,豈能讓我兒陪命?以天子的英明,他心裡,凡事都有所衡量的。”

“不過,經此一番挫折,對郭榮也算是一種磨礪,別看他平日謹慎篤厚,但其剛直烈性卻是深到骨子裡的。過剛易折,此番過後,想來他也當明白這個道理。”

說完,又看着張永德,叮囑道:“你也當牢記,日後在大內當差,不可招搖張揚,謙遜做人,沉穩做事!”

“謹記婦翁教誨!”張永德本就算是好相處的人,對郭威更是敬重恭順。

“重進那邊,也將老夫的囑咐轉告與他,他的性子......”郭威說到一半,一撫額,搖頭道:“罷了,你們的話,他哪裡聽得進,找機會我親自交待!”

輕輕地嘆了口氣,郭威語氣明顯放鬆不少,道:“然而此次,對我郭家而言,未必是件壞事!”

“爲何?”張永德略帶好奇。

“這幾年,郭家昌盛,全族吃國家俸祿的有數十人,軍中、朝堂的舊部、故吏,也是不少,勢力龐大。而今老臣逐漸凋零,只有我郭家仍舊屹立,太過扎眼了。而天子......”

郭威說着,明顯帶有唏噓了:“如此一場風波,正好降緩解一下那些小人們的嫉妒之心。也看清了,哪些是倚權傍勢之人,哪些值得一交,哪些可以信賴,倒是一大收穫。”

“人得知足惜福!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否則我只怕蘇、楊等元臣的結局,就是我家的下場啊!”

郭威的話,把張永德嚇了一跳,那張俊偉的面龐上,帶着少許的遲疑:“不至於此吧,天子目光如炬,識得忠奸。而且,小婿觀陛下對婦翁與榮哥,還是十分器重與維護的,對小婿,也十分厚待......”

看張永德的反應,郭威或許想嘆一句你太年輕,不過更加感慨,潛移默化之間,天子已然如此得人心。

嘴裡則向張永德表示認同:“你說的不錯,天子仍舊器重我郭氏,但正因爲如此,才應當善省己身,勿負君恩。”

若是劉承祐知道郭威與張永德的對話,恐怕就要嘆上一句:郭威,不是大忠,便是大奸。然後,繼續用防兼行。

張永德點了點頭,不過郭威一番話,還是讓他心裡打了個突,想了想,忍不住問道:“婦翁,陛下探視完榮哥的情況,我便來郭府探望,若是陛下知道了,是否會作他想?”

聞問,郭威輕捋須,目光中流露出“孺子可教”的意味,溫聲反問道:“你可有想過,天子何以特地讓你陪他去探監,結束後又允你之假?”

張永德微微吸了口氣,略微不確定地說:“陛下是刻意,讓小婿將榮哥的情況告知婦翁?”

郭威點了下頭,給了他一個確定的反饋,低聲呢喃道:“陛下這是向我表明態度,以安我心吶!”

又幾經考慮,郭威一副做出了重大決定的樣子,暫時沒有理會張永德,低頭提筆在一份奏冊上書寫着,一蹴而就,用上自己的印,裝好,交給張永德吩咐道:“你再進宮,替我將此奏書交與陛下!”

“是!”張永德上前接過,應命的同時,按捺不住好奇:“婦翁,這是?”

郭威也沒有故作神秘以隱瞞,道:“我的致仕陳情罷了。”

輕描淡寫一句話,讓張永德大感愕然。

......

翌日稍晚些的時候,劉承祐收到了進宮當值的張永德轉呈的郭威奏疏。

劉承祐的心情似乎很不錯,完全沒有前一日的怒不可遏,看完郭威的辭呈,很是詫異,稍作思量,嘴角微微勾起。

看着躬身候在殿中的張永德,劉承祐直接道:“郭卿乃兩朝元老,社稷重臣,正年富力強,何以言退,那豈不是朝廷的損失?”

“張永德!”

“臣在!”張永德應道。

劉承祐朝他吩咐道:“你既替郭卿傳書,也替朕傳一句話。告訴郭卿,朕需仰仗他的地方還很多,斷然不允其所辭。這樣,也不知郭卿身體如何,讓他再多休養一段時間,待身體康復了再爲朝廷效力!”

“是!”聽完劉承祐的話,張永德有種說不出感覺,心裡莫名一鬆。

wωw⊕ тт kΛn⊕ C 〇

待張永德退下之後,劉承祐看着侍候在御前的王著:“你說,郭威何以在這個時候,上書請辭?”

面對天子垂訓,王著想了想,答道:“臣大膽猜想,是爲郭榮之故。御史與武德司兩路查察之人,皆已回京覆命,對於濮州張建雄案陛下想來已有所決斷,郭公是欲以書換郭榮一命!”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聽其言,劉承祐忍不住多瞧了王著一眼,只見其臉上仍舊是一種指點江山的快意。此人,畢竟年輕,也沒什麼城府,當真什麼話都直來直去地講,也敢講......

“近來,因濮州事,朝野之中,也是議論紛紛吧!”劉承祐說。

“正是!”王著有些好奇,天子爲何明知故問。

劉承祐語氣一厲,道:“你去政事堂傳詔,朕思近來朝中輿情洶涌,人心不定,以致政務有荒怠之事,朕甚惱。望羣臣善自警醒,用心理政,勿要風聞漫議!”

劉承祐這話,說得已經算嚴重了。此詔一出,聰明人都能看出,針對濮州案引起的朝野風波,天子要降降溫,出手遏制了。

又一日,劉承祐降詔,討論已故濮州刺史張建雄在任期間,所犯之罪。沒有逝者已矣的寬容,罪證俱全的情況下,大臣們能說什麼,天子的態度還擺在那裡,於是張建雄死後也不得安,追加重罪一十四條,身後之名毀盡。

又數日,劉承祐再讓羣臣,議鎮寧軍節度使郭榮“誤殺”犯官張建雄之罪,羣臣議,罪不可恕,然情有可原,奪其爵職,貶至徐州任巡檢使。

而在這段時間內,羣臣看得到的,京內外有十數名三院御史被罷免問罪。

羣臣看不到的,是武德司內,進行了一次進淨化,動靜小很多,但手段酷烈異常。似京畿都知後贊,跟失蹤了一般,很自然地杳無音信了......

第342章 殺肥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690章 拼圖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31章 送行第9章 王峻歸來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97章 怪圈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40章 家宴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99章 雁門大將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94章 汝公出山第76章 視察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407章 麻煩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311章 舊識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33章 兩廣運動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53章 交代後事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27章 派系第1764章 禁轎第297章 新山陽第274章 厚葬之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6章 遺奏十條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42章 戰後第82章 矛盾第232章 南口大戰1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52章 對峙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78章 會獵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720章 靜默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46章 驕將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52章 對峙第81章 廝殺漢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39章 韓常案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88章 後續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48章 教誨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8章 請願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695章 袁家莊第274章 厚葬之第185章 趙礪案第311章 舊識
第342章 殺肥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690章 拼圖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31章 送行第9章 王峻歸來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97章 怪圈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40章 家宴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99章 雁門大將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94章 汝公出山第76章 視察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407章 麻煩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311章 舊識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33章 兩廣運動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53章 交代後事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27章 派系第1764章 禁轎第297章 新山陽第274章 厚葬之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6章 遺奏十條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42章 戰後第82章 矛盾第232章 南口大戰1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52章 對峙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78章 會獵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720章 靜默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46章 驕將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52章 對峙第81章 廝殺漢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39章 韓常案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88章 後續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48章 教誨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8章 請願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695章 袁家莊第274章 厚葬之第185章 趙礪案第311章 舊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