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柩前繼位

萬歲殿,已滿是靈幡素帳,梓宮靈位就設在殿中。劉知遠的遺體被拾掇,香湯沐浴更衣,做好防腐措施後,直接入殮。國初,禮制不全,再加劉知遠臨亡前有詔,後事治喪,一切從簡,勿耗帑藏,勿擾黎庶。不過縱有詔旨,皇帝的喪葬,又哪裡真正簡單處置的。

沒有秘不發喪,皇位繼承沒有任何疑議,劉承祐以太子監國那麼久,朝堂局勢總體也還算平穩。

不過,皇帝駕崩的消息,還是以極快的速度,傳出宮去,並蔓延全城。對於此,在京官員,不論如何,都擠出幾滴淚,嚎個幾嗓子,讓鄰里聽到,並且將家中喜慶的器物都收起來,同時命人準備好哀服。

相較之下,東京城中的普通百姓反應則要冷淡得多,劉知遠雖是開國之主,卻不是什麼以“仁慈愛民”著稱的明君,實在難讓人生起什麼惜念之心。再者,皇帝駕崩,帝位承繼,那是朝廷文武要去擔心的問題。

普通的百姓,除了某些閒的蛋疼的吃瓜羣衆,有多少人會去關心皇帝生死?當然,也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自三代以來,新主繼位,總是動亂頻生之時,就沒哪一次是平穩過渡的。

如今的日子雖然艱苦,但總歸安穩了這個冬天,眼見着開春了,皇帝沒了。誰當皇帝他們不關心,但換了皇帝之後,他們的生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卻由不得他們不去擔憂。

萬歲殿內,很冷,有白霧滋生,靈柩旁邊,置有諸多冰塊,這是防腐的必要手段。周邊點白燭林立,劉承祐一身孝服,跪在梓宮前,已守了一夜。身體已是格外疲憊,但精神卻十分亢奮,根本舒緩不下來。倒不是有多喜悅,只是倍感壓力,緊張,乃至彷徨,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彷徨什麼。

“二郎,你去歇一歇吧。”略帶着點哀傷的聲音,輕柔地響在劉承祐耳邊。

劉承祐搖了搖頭:“無妨。”

該有的姿態還是要做的,並且要做足。當然,劉知遠對劉承祐,那是沒話說的,劉承祐性子雖冷,終非無情,倒是甘願。

李氏蹲到劉承祐面前,探手在他滿掛着疲憊的臉上撫摸了一下,仍舊溫柔道:“白日,還有大事需你操勞。娘知你恭孝,但此時,對你父最大的孝順,便是平穩繼位,接掌國政,安撫人心,穩定江山!”

李氏,真的是個堅強賢明的女人,識大體而知本分。

www. ttκan. c○

在李氏的勸說下,劉承祐終是起身活動活動。出殿,一陣涼風襲來,用力地揉了揉臉,稍微緩解了一下疲憊。扶着石欄,望着朦朧晨色下,殿宇森森,沉浸在一片哀傷的氣氛中。

“陛下。”李崇矩挎着刀,至劉承祐身邊,已然變更了稱呼。

“孤還沒登基,如此稱呼不妥!”劉承祐說。

李崇矩立刻變回了稱呼:“殿下。”

“情況怎麼樣?”劉承祐問。

李崇矩這才答來:“東京已全城戒嚴,諸門四閉,宋巡檢使坐鎮巡檢司,開封府衙下巡吏、衙役也全數出動,保證動亂不發。”

在這最緊要的關頭上,劉承祐不可能真就枯待在靈柩前,亂世天下,不可能爲了避畏人言非議而被動地等待,反而要積極作爲,銳意行動,將局面徹底掌控住。

在劉知遠駕崩之後,劉承祐便下了數道命令,全城戒嚴,全軍戒嚴。以宣武門守李儉爲宮門使,禁軍指揮向訓爲皇城使,表兄爲宮苑使,並以大舅李洪建率控鶴軍巡衛皇城。宮門緊閉,許進不許出,似楊邠等“託孤”大臣,都被圈在宮內,杜絕一切不穩定因素。

“禁軍情況如何?”劉承祐問。其他動作都是有必要的,但是禁軍纔是最重要的,十多萬軍隊穩住了,局面便定下來。

“各軍使已奉令歸營,約束士卒,史都帥、劉都帥與郭樞密已不間斷巡視各軍、營,宣慰人心!”李崇矩稟道,又補充了一句:“史都帥,未脫離視線,小底、武節兩軍,有國舅(李洪信)與孫指揮使等將鎮定!”

“唔......”劉承祐應了聲,眉頭雖未鬆展,但表情看起來卻是越發平靜了:“大臣們呢?”

“在待漏院那邊,楊樞相併無異動。”

“恐怕有些怨言吧!”劉承祐淡淡地說道。深吸了一口氣,劉承祐低沉地說道:“熬過這段時間,大局定下便好!”

遙望東方,天際間已有一絲微妙的亮光閃現,黎明將至。至萬歲殿東廡,抓緊最後的時間,小憩。

“劉帥,你一直跟着我作甚?”廣銳軍駐地內,史宏肇不耐其煩,終於爆發了出來,寒着一張臉對劉信道。

作爲侍衛司的一二把手,兩個人奉命安撫軍心,但是,自出宮門,劉信便像只跟屁蟲一般,吊在史宏肇身邊,形影不離,甩都甩不開。

聞言,劉信探指伸進頭上繃着的白巾,撓了撓,漫不經心地答道:“沒什麼,就是想跟着你。”

這副態度,頓時惹惱了史宏肇,質問道:“你這是欲監視本帥嗎?”

“是又如何?”劉信打了個哈欠,也有點不耐煩地瞟着史宏肇:“至於爲什麼,你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劉信此人,一向囂張跋扈,似乎劉知遠一死,身上的繮繩鬆開了一般,更加無所忌憚了,什麼話都敢直直地往外說。論城府,估計還不如史宏肇。

果然,此言一落,史宏肇臉直接陰黑,冷冷地盯着劉信:“你此言何意?”

見其反應,劉信卻無與其囉嗦的興致,直接道:“反正,今日我是跟定你了!”

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發出幾聲噼啪聲響。這下劉信反而來勁了:“怎麼,史都帥要和我較量較量?”

深吸了一口氣,史宏肇甩頭便換了個方向走去。

“去哪兒?”

“本帥要去廁溷,你也要跟着嗎?”

“同去!我不嫌你屎臭......”

劉信或許幹其他事不行,但這弄耍潑皮無賴之舉,卻是得心應手,硬是糾纏着史宏肇,直到天亮,宮中傳來消息。

待漏院中,過百的朝官勳臣進宮而來,人一多,總免不了稀碎的聲音,因被限制自由,有些抱怨。楊邠坐在一邊,神色陰沉,表情麻木,似乎在劉知遠駕崩的打擊下,仍沒有反應過來。

黎民已至,禁軍的高級將領們,安撫好將士之後,也陸續入宮。看好了時間,還是楊邠起身,衝在場文武說道:“諸位,去萬歲殿吧!”

所有人精神一振,肉戲將來。

萬歲殿中,百官齊聚,哀傷的氣氛中透着嚴肅鄭重,劉承祐埋首跪在前列。身後,仍舊不免“嚶嚶”而泣的動靜。

劉承祐此時的形象,很是不佳,面容憔悴,神情疲憊,衣衫甚至有些不整。不過,當此之時,自然是越狼狽越好,太整潔了,表演嘛,要注意細節。

讓衆臣“哀傷”了一會兒,李氏起身,慢步走到楊邠面前,自袖中掏出一封黃皮卷帙,盯着他:“楊卿,遺制,便由你宣讀吧!”

楊邠麪皮顫了一下,看了一眼劉承祐,只見他穩如泰山,目不斜視。眼皮子快速地抽搐了幾下,楊邠深吸了一口氣,雙手接過遺詔:“是!”

旋即起身,站至梓宮側下方,楊邠高舉詔書,大聲道:“大行皇帝遺制在此,衆臣聽宣!”

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除了劉承祐,他仍舊沉浸在無盡的哀思之中。

“皇太子承祐,天資英奇,毓德明睿,人望攸屬,神器所歸。可於柩前繼皇帝位,服紀日月,一依舊制!”

幾乎是一字一句地,楊邠將遺制唸完,而後合起,直接朝劉承祐拜倒:“臣,參見陛下!”

不管心思如何的複雜,這個場面下,楊邠不得不向劉承祐屈下膝蓋。

“參見陛下!”緊跟着,一干文武,圍繞着劉承祐拜倒。

參拜新皇的聲音雖然不夠整齊,不夠響亮,但是,從這一刻起,大漢皇帝——劉承祐,正式上線。

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82章 殺俘第88章 童謠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771章 襄陽王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336章 橐相第79章 父子問對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96章 言官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21章 登乾元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33章 聖訓第125章 邢州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7章 恩賞問題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65章 看衰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8章 湖南亂第353章 信使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08章 井陘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97章 怪圈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96章 缺人了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466章 經濟制裁278章 軍務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44章 堂審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98章 秋獵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98章 溫柔鄉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73章 日常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37章 整編事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311章 李沆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95章 大洗牌第102章 絕境第3章 田畔問對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
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82章 殺俘第88章 童謠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771章 襄陽王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336章 橐相第79章 父子問對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96章 言官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21章 登乾元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33章 聖訓第125章 邢州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7章 恩賞問題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65章 看衰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8章 湖南亂第353章 信使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08章 井陘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97章 怪圈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96章 缺人了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466章 經濟制裁278章 軍務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44章 堂審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98章 秋獵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98章 溫柔鄉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73章 日常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37章 整編事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311章 李沆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95章 大洗牌第102章 絕境第3章 田畔問對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