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福十二年

bookmark

新朝既立,新皇登基,本該萬象一新,但晉陽城中的百姓很快便發現,除了劉知遠從北平王變成皇帝之外,一切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官還是那些官,軍隊還是那些軍隊,晉陽城頭,高高豎着的新旗,仍舊是“晉”字號。

劉知遠並沒有急着更改國號,爲了表示繼承後晉的正統性,只廢棄了“開運”這個年號,轉而沿用晉高祖石敬瑭的“天福”年號,稱天福十二年,並且當着羣臣的面,語氣悵然地說了句:予未忍忘晉。

當然,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劉知遠初登皇位,怎麼可能毫無作爲。首先便下詔,免晉陽百姓本年兩稅之外一切雜稅,以籌擁戴之功。

原本劉知遠腦子一熱,是想全免稅收的,被王章竭力勸止了。國家危難,正是耗費錢糧之時,河東的財賦大部來源於太原府,若免了晉陽的財稅,損失可就太大了。

同時,劉知遠派出了數十路使者,分赴各州,向天下宣告他登基稱帝的消息。對於臨近河東的州縣,似晉州、潞州者,更派了幾名專員前往,詔令歸附。晉潞兩州,當河東南下的要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節度使都去汴梁覲見耶律德光了。

其後,劉知遠連下兩詔,詔令天下,其一曰:諸道爲契丹括率錢帛者,皆罷之。其晉臣被迫脅爲使者勿問,令詣行在。自餘契丹,所在誅之。

這是徹底宣告與契丹翻臉了,釐定敵我。諸道州官吏軍民,深受耶律德光“括錢令”、“打草谷”之苦,劉知遠針對中原百姓最痛處做文章,他這個新皇帝自然能在短時間內聚集起大量人心,得到黔首的認可。

至於那些“被脅迫者”,不論他們是否真的是被脅迫,都是值得拉攏的。而最後一句,在這個時代,算得上是正正經經的“殺胡令”了。

可以想見,劉知遠這一詔,哄傳天下後,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中原河北的後晉遺臣、士民包括那些趁勢而起的江湖草莽,必定有所反應。

事實上,在劉知遠稱帝之前,在關右陝州,已經有人爲天下首倡,正式掀起了反抗契丹統治的浪潮。

至於第三詔,則是在晉陽高舉義旗,募集天下智勇之士,共討契丹。這就是一紙募兵令,但打着討滅契丹的大義旗號,以如今的大環境,效果會很好。

募兵的建議,是劉承祐提出的。這些時日,有不少人因中原、河北局勢動盪,來河東投奔劉知遠,這些人中,或有智謀,或有武勇,有不少人才。

對劉承祐的建議,劉知遠也是果斷接納了。他也是慮麾下兵力之不足,想要對付契丹人,就河東的五萬步騎是遠遠不夠的。

何況,就算驅逐了契丹,還要有足夠的力量去彈壓天下,石晉的那些地方節度們,可不一定都會對他劉知遠心服,或者說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他,樑、唐、晉幾度王朝更替,都是這般,輪到劉知遠,也不會例外。

再者,中原動盪,牽動天下,南方的那些割據政權也不會安分的,同樣不得不防。高從誨前番遣使勸進,後蜀乾脆發兵佔據了秦、鳳、階、成四州,南唐也接受了大量南逃的淮北軍民,若不是要收拾閩國的殘局,說不定李璟也敢壯着膽子在淮北咬上一口。

劉承祐有此遠見,劉知遠自是喜而納諫,對擴充實力,他是不會有什麼牴觸的。至於兵力擴充之後,所帶來的財政上的壓力,自有楊邠、王章等人去頭疼。

劉承祐與劉知遠說道過,契丹人可在中原、河北搶了大量的財富,若能將之從契丹人手中奪取......話沒有完全說透,但劉知遠顯然動心了,不過也僅止於此,哪怕再眼紅,也得看機會,契丹的軍隊終究不是好相與的。一切,還得以奪取江山爲重!

接連幾道詔書之後,劉知遠再度重啓了“東進”的計劃。劉知遠不是個半途而廢的人,或者是想要將之前的戲演完,說要將石重貴與晉太后“救還”,善加恩養,以報前朝國恩。

十五日因爲“稱帝”之事耽擱了,於是重新定下了出征日期。這回,選在了二月十八。

在這幾日間,劉承祐十分地忙碌,積極地從晉陽諸軍中挑選精銳,以填補禁宮。對這個差事,劉承祐十分上心,選拔精兵,這是難得的機會。

他的想法比較多,劉知遠的安排,挑選兵士以爲禁兵,以衛宮城。在劉承祐看來,有點區別於“侍衛軍”另組“殿前軍”的意思,雖然劉知遠還沒有正式下詔,將河東節度諸軍正式升格爲侍衛親軍。

哪怕劉知遠並沒有那個想法,這種挑揀精銳,整飭軍隊的機會,劉承祐也要好好把握。趙匡胤如何在殿前軍中崛起的,除了周世宗的信任之外,整飭禁軍就是打下其上位基石的重要一步。

手下的精銳被抽調了,晉陽諸軍上至都指揮,下至都校,多少有些不樂意,卻沒得辦法,皇帝要組建宮城禁軍,誰敢正面表示拒絕,更不敢去劉知遠面前抱怨,都只能捏着鼻子認了。仍歸劉承祐管轄的龍棲軍,也抽調了一部分,數量還不少,有三百餘人。

被挑選的軍官士卒則顯得興奮多了,非精壯者不能被選上,能御前侍衛皇帝,那更是他們的榮幸。光鮮的同時,待遇方面自然差不了。

後來劉知遠的反應證明,他真的只是單純地想要挑選些軍隊充實宮城禁衛,被劉承祐這麼一搞,就變成了集三軍精華成軍。從包括龍棲軍在內的諸軍中,劉承祐湊了個整數,總計挑選了三千士卒以成軍。

親自檢閱了一遍後,對其軍容氣勢,劉知遠很是滿意,滿懷讚歎地感慨了一句:“朕有精兵若此,不需多,只三萬,何愁天下不平?”

由此,劉知遠正式決定新組一軍,軍號也接受了劉承祐的建議,號“控鶴軍”。

控鶴軍都指揮使,還輪不到劉承祐,劉知遠屬意李氏之弟、劉承祐的長舅、興捷左廂都指揮使李洪信。

不過對此,劉承祐並沒有什麼不滿,軍士大都是他挑選的,雖然沒有大的動作,卻也藉機安插了不少低下級軍官。

比如龍棲第一軍左營的那個李都頭,劉承祐還親自接見勉勵了一番,同時對此人有了個不錯的印象。

其人名字叫李儉,字元徽。

第71章 六合堤上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00章 河西大案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94章 減稅難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76章 王峻用兵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60章 論婿第75章 高貴妃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7章 武德司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0章 如此處置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01章 捐資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47章 談話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1章 乾祐滅佛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章 分食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12章 整風第157章 劉老四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82章 四件大事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29章 向南!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1章 西巡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779章 四王畢第49章 求援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69章 愛將無題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世宗篇47 封禪第331章 泰來樓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2章 郭氏之慮第269章 愛將第73章 紙上談兵第391章 暗箭
第71章 六合堤上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00章 河西大案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94章 減稅難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76章 王峻用兵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60章 論婿第75章 高貴妃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7章 武德司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0章 如此處置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01章 捐資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47章 談話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1章 乾祐滅佛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章 分食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12章 整風第157章 劉老四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82章 四件大事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29章 向南!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1章 西巡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779章 四王畢第49章 求援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69章 愛將無題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世宗篇47 封禪第331章 泰來樓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2章 郭氏之慮第269章 愛將第73章 紙上談兵第391章 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