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如今的大漢

bookmark

豔陽當空,肆意釋放着熱量,無窮無盡一般,烘烤着大地。東京城,似乎也因着盛夏炎熱的天氣,變得浮躁了許多。開封乃中原第一城,居大不易,尤其是對於市井小民們,哪怕天氣再不友好,也得忍着酷暑暴曬奔波,忙於生計。

隨着國勢漸安,朝廷善政,開封城迎來了一次大發展,城市逐漸繁榮,其間百姓,只要肯幹,基本都能找到一份謀生的活計。當然,只是勞逸程度有所區別罷了。

隨着禁酒令的開放,東京市坊之內的酒肆是越來越多了,不過,有快一年了,朝廷又再度收緊,雖未如乾祐初年那般嚴禁,但也限制酒麴的釀造。小民之中,不乏聰明者,能夠猜得到什麼緣故,朝廷準備打仗的動靜一點都不小,而契丹南侵的消息,也傳了一陣了。

初次,還引起了東京士民的恐慌,現居東京的人,不論官民貴賤,大都經歷過天福十二年契丹滅晉那場國難。

不過,這股恐慌只是驟起一陣波瀾,很快便平息了。一者,契丹那邊許久都沒有動靜,有動靜也傳不到升斗小民之耳,至多能聽到些有胡騎騷擾爲戍邊漢軍力戰擊退的消息;二者,朝廷宣制,官府出手,以穩定人心;三者,大抵是對如今的北漢朝廷,有了些信心,並不相信契丹人能再度打到中原。

到如今,契丹南侵,已成爲一種傳聞,非但難以引起波瀾,反而成爲了東京士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只是,朝廷的政策,該緊仍舊緊,對於小民而言,最切身的體會,便是酒的價格越來越貴,並且催生出了不少從事手工業的百姓。

更有許多商賈見機,自鄉里收購相關輜需,拉至東京抑或幾個營屯重鎮,便能賣出去。當然其中避免不了腐敗滋生,畢竟水至清則無魚,有發現或受舉告,則嚴厲處置,不然,如今的大漢朝廷還管不到那麼細緻......

不過,東京城內,比起酒肆,茶肆的發展,還要更快一些。尤其是在這酷暑之際,不管是當差的衙役、巡檢的士卒、走街的貨郎、牙郎,乃至閒來無事者,都喜歡在街市間的茶肆內,喝一碗涼茶,侃侃新聞,聽聽趣事。

東京市內,靠着一間食肆,架起一把青布大傘,用以遮陰蔽日,下設幾套張桌椅。食肆商家很聰明,就這簡單的擺設,每到時間,總是顧客盈肆。碗碗涼茶端上,搭配着市食點心,價格還不貴,對於飢渴疲憊的路人而言,還是很有誘惑力的,同時還能增加自家食肆的人氣。

就如此時,形形色色、老老少少的漢子擠在一塊兒,痛飲暢聊,在側邊稍微陰涼點的地方,還有幾名貨郎,坐在貨擔上,也各自叫了一碗茶,咕咚喝下,快活極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茶桌之上,則是一片熱鬧的議論聲。

“一直說契丹人要打大漢,都兩個月了,這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一名光着膀子,頗爲精悍的青年漢子,嘴裡叼着根醬瓜,邊嚼邊高聲嚷嚷道,語氣中一副恨不得契丹人快點南下的意思。

旁邊的人聽了,一名年長的小老頭,兩眼眯成一條縫,立刻就接話了:“你這後生,好不知死活,有這太平日子,不珍惜着過,難道還想着打仗?”

“還是老丈說得有理,契丹人一來,大家都沒好日子過了,現在的後生郎,就是不踏實?”邊上一賣水果的小販也在卓上,聽完跟着道,很不滿那青年漢子的言論。

然後就是一堆人進行附和批判,見惹了衆怒,那漢子趕忙解釋道:“我這不是替我家郎君着急嗎,北邊不知道什麼時候打,想要去祁州販點藥材,又怕打仗。”

說着,環視一圈,哼唧道:“我說諸位,就算打仗,還能打到東京來嗎?朝廷如今兵強馬壯的,還不能把契丹人擋在河北?你們在此,怕個什麼?”

見其不以爲意的樣子,立刻有人反駁道:“就算打不到東京,一旦戰事不順,朝廷增加勞役,加稅徵糧呢......”

眼見這幹人,越說越大膽,茶肆的老闆趕忙出面,拱着手樂呵道:“諸位,莫談國事,莫談國事!”

說着,還瞄了兩眼,遠處緩緩走來的兩名市卒,一干人注意到,立刻便識趣得換了話題。

不過有人藉機道:“我看這似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去開封監獄走一遭,纔會老實......”

東京燥熱的天氣,彷彿在撩撥着漢帝劉承祐內心的煩悶,幾碗“冰鎮雪梨湯”,都制它不住。這兩月來,劉承祐是一心撲在南北之事上,苦心操勞,連後宮都很少去了。

殿中,劉承祐一身輕便的薄袍,側身靠着御座扶手。張德鈞拿着一把團扇給他送風,動靜雖不大,但小心控制着力度和節奏,倒將他累得汗流浹背的。

見其辛苦堅持的樣子,劉承祐擺了擺手,讓他下去歇着,並安排人再自冰庫中提些冰塊來。

“而今已入盛夏,連我等都難耐其酷熱,而況於胡虜?”劉承祐朝殿前奏事的魏仁浦及鄭仁誨道:“契丹人近期更加不可能南下了,想來,確是要等到秋高之時了!”

“陛下所言甚是!”魏仁浦說道:“根據北邊傳來的消息,契丹主雖有心南侵,一則時機不佳,二則胡虜諸部貴族仍未爲其所壓服。而從契丹底層部民觀察可知,契丹也是連年征戰,民疲兵乏,不管是貴族,還是普通牧民,皆無戰心,不願這等時候南侵。”

聞言,劉承祐神情間,少見地浮現出一絲傲然:“如今的大漢,可非石晉可比,跟着契丹主走一遭,轉一圈,便能得到好處。”

樞密副使鄭仁誨接話道:“即便朝政混亂、民生疲敝的前晉,也給耶律德光統帥的契丹大軍造成了偌大的損傷,而況於我朝。陛下即位以來,從未對外軟弱過,如其南來,我漢軍必予以激烈抗擊、殺傷,契丹胡虜也是人,也知疼,也知怕。前番在河北已然吃過大虧,即便契丹主欲一意孤行,克服難度、壓服不諧,仍舊需時間!”

聞言,點了點頭,對鄭仁誨的話表示認可,劉承祐想了想道:“我軍備戰,可以暫時緩一緩了,待到秋時再說!”

“是!”

劉承祐清楚,也該降降溫了,這段時間以來,朝廷花錢如流水,對家底遠談不上豐厚的大漢來講,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實掌三司的副使薛居正,已經向劉承祐進言好幾次,十分地心疼,連退居二線的王章都冒頭了。

安置內遷戶民,軍械打造,糧草調運......靡費甚多,看得劉承祐都感肉疼。

“燕王那邊,再度上表,請求朝廷支援......”

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30章 陳橋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82章 不手軟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72章 磁州賊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78章 召還二郎?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43章 總結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5章 馬楚內亂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86章 邢州事了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7章 冬至宴3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94章 汝公出山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90章 安全脫身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6章 進士樓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720章 靜默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120章 折家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49章 求援第127章 冬至宴3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695章 袁家莊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775章 調整第243章 總結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73章 紙上談兵第2053章 終章第177章 耶律妃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1694章 鹽州第395章 大商人第1694章 鹽州第22章 荊南既定
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30章 陳橋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82章 不手軟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72章 磁州賊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78章 召還二郎?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43章 總結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5章 馬楚內亂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86章 邢州事了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7章 冬至宴3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94章 汝公出山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90章 安全脫身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6章 進士樓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720章 靜默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120章 折家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49章 求援第127章 冬至宴3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695章 袁家莊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775章 調整第243章 總結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73章 紙上談兵第2053章 終章第177章 耶律妃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1694章 鹽州第395章 大商人第1694章 鹽州第22章 荊南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