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

劉皇帝對於那些鼓譟皇城落第士子的處置,風格還是一如既往的強烈,直接粗暴,強勢無情。雖然這麼多年了,對劉皇帝的這種風格早就習慣了,但再一次見識到,仍舊不免心神震動。

劉暘所思所想, 還是儘量安穩地平息這場風波,消除登聞鼓案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一次禁錮上百名士子,以當下的情況,無異於火上澆油,不論初衷是什麼, 也不管有沒有道理,洶涌的輿情必然會持續一段時間。

最終,劉暘還是忍不住向劉皇帝請教,如此粗暴地禁錮上百士子的會考資格,在天下的士人羣體中,都將造成不利影響,將如何解決?

對此,劉皇帝只是淡淡地說道:“你去問問那些中第的進士,去問問那些落榜卻安分守己、展望下一屆的士子!

倘若此番,取士當真有弊,那麼這些人的行爲便情有可原,朕自然不會苛責。但是,你既然把事情查清楚了,那他們鼓譟生事, 動機就值得懷疑了,其心可誅,其行則不可宥,必須予以懲治!

朝廷固然善待士人學子,需要錄其才,但也不是放任他們書生意氣,朝廷的制度,朝廷的威嚴,豈能容其褻瀆?”

劉皇帝的思路也很清晰,單純以結果爲導向,不論主動還是被動,既然趟了這攤渾水,都該有個結果,每個人都得爲自己的選擇和行爲付出代價。

劉皇帝目的同樣很明確,那就是朝廷的權威與制度,必須得到維護。禁錮那些鬧事的落第士子,也是爲了警示後來者,免其自誤。

“我大概也知道你的顧慮,但是,多慮了!”最後,劉皇帝又對劉暘告誡一番:“你記住,你是太子,代表是天家,是國家。

朝廷自有體制規矩, 你的立場也要堅定, 該考慮的是朝廷如何運轉,官吏如何清治,百姓如何安定,而不是去顧及一些士林學子的情緒。

士人固然是朝廷人才後備,也需要從中選拔優秀者加以任用,但是,他們在成爲朝廷的官吏之前,也只是布衣平民,與那些農民、手工業、商賈,並無多大區別。

何況,這些士子中,有不少已經在地方出任過吏職,也算在朝廷體制之內,就是這樣,還敢聚衆鬧事,視朝廷權威如無物,這樣不守規矩的士子,學問再高,要來又何用,遑論還只是一干落第者......”

劉皇帝這番話,算是把這十幾年來營造的對士人的溫和與寬仁撕了個支離破碎,在那溫情脈脈的表象之下,盡是獨夫的冷漠與無情。

雖然朝廷需要有學問、有才幹、有見識的文人士子來治理,但顯然,在劉皇帝的心目中,讀書人與那些種地的、經商的、跑船的、修路的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所有人都被置於大漢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管理體系之下,扮演着自己該扮演的角色,做出自己本分的貢獻。

在這個前提下,劉皇帝顯然更注重朝廷的體制與法度,更加在乎皇權的威嚴。這一點,在過去有無數的案例,可作佐證。

一直以來,劉皇帝都很討厭不守規矩的人,他更願意看到,他所統治的大漢臣民,都能安分地束縛在大漢法紀與體統的框架內,所有逾越抑或試圖逾越的,都該受到打擊。

此番,那些喧鬧的落第士子,算是倒黴,正好觸及了劉皇帝思想的敏感處。過去不是沒有發生過士民聚衆請願的情況,別說上百人,就是千人、萬人也不足奇,但要看是爲什麼事,目的是什麼。

去年冬的時候,還有東京內外,數萬百姓聚集請願,希望劉皇帝封禪呢?更早的時候,也有士民聚衆上書請求朝廷發兵平南,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南方黎民。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背後是有開封府、宣慰司這樣朝廷部司衙門在引導的。正常情況下,安分守己的良民,哪能幹出聚衆集會的事情來,這樣的人,要麼利益相關,要麼就是有政治企圖。

因此,打那上百落第士子聚集皇城之時,劉皇帝就已經不樂意了,將之定性爲聚衆鬧事,尋釁滋擾。

就如其言,倘若今科春闈真有問題,主考徇私用情了,那還可以稍予寬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那就必須加以懲戒。

而從劉皇帝本心而言,就算李昉真的徇私舞弊了,朝廷自會調查處置,那一干落第士子的行爲,更是在向朝廷施壓,質疑朝廷的威權,實在難以容忍。

相比之下,徐士廉倒佔據了一個先發優勢,很多時候,舉事者無事,從衆者倒黴,就是如此。

如今的大漢帝國,這個由劉皇帝主導完善的社會管理體系,其本質還是人治,但劉皇帝明顯更相信法治,過去的二十多年中,也一直致力於朝廷法律與制度的完善。

當然,這不代表劉皇帝有多麼高的法治思想與覺悟,只是立場原則問題,屁股決定腦袋。那一整套的法律制度的構建,除了維持國家的穩定、朝廷的正常運轉,其核心思想,還在於對皇權的鞏固。

在大漢的這個體系之中,劉皇帝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又怎麼能不想方設法地去維護、去強化?

而大漢法治的盡頭,直指的卻是劉皇帝的人治,維護的也是劉氏的家天下。

“好了,你也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見劉暘當着自己面陷入了沉思,也不等其消化完畢,劉皇帝擺手道:“你還是有些寬仁了,治國安民,仁恕之道固然有用,但也不能單純依靠這兩個字!

過度了,那就是寬縱,放任,最終造成的危害,恐怕會超乎你想象。你是太子,是儲君,不要總是站在旁人的立場,過多去顧忌旁人的想法,儲君也是君,不要困於臣本思想!”

“是!”劉皇帝的話,幾乎扎到了劉暘心底,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然而,心頭難免苦澀,他知道,自己有些方面,還是不如劉皇帝之意的,但是,性格上的毛病,當真難改,畢竟他也沒有劉皇帝的威權,也根本做不到。

更何況,他是太子,也僅僅是太子,半君半臣,哪裡能夠真正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去思考行事。如果真那麼做了,也未必是好事。

“好了,此事的收尾,還是由你去做,我不插手!”臉上又露出了點笑意,彷彿適才的嚴重都是錯覺,劉皇帝交待道:“天色已晚了,你退下歇息吧!”

“是!兒告退!”

望着劉暘離去的背影,感受着他心情的沉重,劉皇帝再度笑了笑,是一種會心的笑容。他確實不那麼在意此次調查的結果,看的是過程。

劉暘表現,顯然打不了滿分,但至少合格了,至少沒有爲羣情所擾,爲利益矇蔽,至少表現出了一定的擔當,不懼流言非議,做法還持一個堂堂正正。

在劉皇帝的心目中,作爲太子,劉暘已經是合格了的,但作爲一個帝王,還有諸多不足,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但是,這也有個前提,他得首先是帝王。太子,終究只是太子。因此,對於劉暘,劉皇帝雖偶有苛責之處,但終究還是有一份理解與寬容的,也願意去維護他這個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繼承人。

於劉暘而言,當劉皇帝如此帝王的太子,有些艱難,心理負擔重。但同樣的,於劉皇帝而言,有這樣一位太子,也是難得的。

且行,且珍惜!

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5章 室韋覆滅第71章 六合堤上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12章 整風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21章 矛盾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章 田畔問對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54章 病虎獠牙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21章 登乾元第403章 抓起來!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296章 缺人了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18章 商賈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26章 冬至宴2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3章 楊業述職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85章 異心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38章 破寨第29章 請纓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9章 幸西京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69章 愛將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6章 異見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9章 新官上任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41章 祭關公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304章 楚州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70章 劉鋹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8章 殿議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
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5章 室韋覆滅第71章 六合堤上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12章 整風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21章 矛盾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章 田畔問對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54章 病虎獠牙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21章 登乾元第403章 抓起來!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296章 缺人了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18章 商賈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26章 冬至宴2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3章 楊業述職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85章 異心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38章 破寨第29章 請纓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9章 幸西京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69章 愛將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6章 異見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9章 新官上任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41章 祭關公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304章 楚州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70章 劉鋹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8章 殿議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