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治安問題

“聽說昨夜,城中出了些問題?”端正的姿勢如常,劉承祐頭也沒擡,淡淡地問道。

御前站着的老邁身影,正是開封府尹侯益,與歲初相比,這隻狡猾的老狐狸沒什麼變化,身體看起來仍舊硬朗得很。

不過,見天子直言其事,作着禮,小心地瞥了眼,答道:“回陛下,一些無賴小人,酒醉之後,於市內尋釁,發生鬥毆,致有小亂......”

“小亂?都發展成械鬥,致人死傷了,那什麼才叫大亂?打造偷掠,又是怎麼回事?”劉承祐平淡的語氣中已然透着質問。

侯益把頭埋低了些,以一種恨恨的語氣道:“一干地痞,趁亂作惡!宵禁閉市時間延長,底下職吏準備不足,反應不及,是臣的疏忽。”

侯府尹的態度擺得很端正,又或者是其聰明之處,大大方方地承認,主動擔過責任。

昨夜,在東京市內,突生亂事,由普通的尋釁滋事,發展成數十人蔘與的械鬥,這等情況下,總少不了趁亂違法的人。官府的人,對此顯然也沒有提前的預防,致使事情鬧大。

“死傷多少人?”劉承祐瞥着侯益。

“死五人,重傷七人,輕傷十八人。”侯益顯然是有過詳細的瞭解,很熟練地道來:“事發之後,開封府與巡檢司俱發差役與士卒彈壓擒拿,共捕得一百一十七人。參與械鬥的惡徒,除了少數人逃脫外,盡數被擒。”

“有這麼多人蔘與?”劉承祐眉頭一皺。

侯益趕忙解釋着:“爲免漏網,在場之人全數擒回衙司,臣已着人一一審訊,辨別善惡,已釋放四十餘名無罪者。另外,臣亦派衙下捕役,循供狀,搜捕逃逸之人......”

聽完侯益的彙報,劉承祐神色緩和不少,不管怎麼樣,這侯府尹在善後之事的處置上倒頗有條理。

“城南火起又是怎麼回事?”

不假思索,侯益道來:“小民雜聚擁擠,用火不慎,致起災火。坊內房屋焚燬十三間,幸天候潮溼,抑滅及時,未有擴大,無人員傷亡......”

“候卿這開封府尹,確是盡責了!”劉承祐稍微沉默了下,方纔對侯益道,見他仍站着,擡手示意:“坐下回話!”

“謝陛下!”見狀,老東西悄悄地釋了口氣,落座。別看他應對得遊刃有餘,但要說心裡沒有一點忐忑,那倒也不盡然。雖然被委任爲開封府尹,但他可不會認爲自己就得皇帝信任了,畢竟他是有“前科”的,怕劉承祐尋個由頭翻舊賬。

落座之後,侯益便主動地,問起皇帝的意見:“陛下,所捕之人,如何處置?”

“視情節輕重,該殺就殺,該抓就抓,尤其是領頭者,從重處罰!”劉承祐很乾脆地答覆。

“是!”

“東京這一年來,有多少起人命案獄?”劉承問。

驟聞此問,侯益坐蠟了,未遇急要,他哪裡會去記這些,稍作猶豫,還是老實地應道:“請陛下恕罪,臣回衙之後,查問庫檔。不過,經臣親手經辦的,有四十餘起。”

“東京的市坊管理,猶待改善啊!”聞言,劉承祐平靜的語氣中釋放着不滿的態度。

明顯感受到了這點,侯益立刻發言保證:“臣今後,一定嚴加整治!”

雖然是京師,但開封城可不是個秩序安定之所,尤其是市井之間,龍蛇混雜,四方之人,鹹輸其內。熱鬧固有,繁華也在恢復,但混亂與犯罪,也是從不稀缺,尤其在時局動盪之時。

自大漢立國以來,東京的治安,有兩個時期,是很不錯的。但那是靠着高壓控制與厲法震懾,是不正常,難以持久的。

其一是劉知遠初入開封,更易國號後的幾個月,那個時期,基本上就是使實行軍事化管理。直到後來魏王劉承訓與劉承祐先後插手,方有所緩和。

其二便是劉承祐繼位之後的那一兩個月,爲求政穩民安,對開封城的管理是異常嚴格乃至酷烈的。彼時,史弘肇與劉信兩個人當權,兩個狠人,都喜行峻法,基本上只要稍微犯點錯,便被拉到侍衛司“教育”。

那個時期,東京市井間的無賴,可謂望風匿跡,不敢顯形,路有遺棄,人不敢取,百姓甚至不敢擡頭走路。治安是好了,局面是穩住了,但可以說,於大部分人而言,東京的空氣都是壓抑的,呼吸都不輕鬆。

尤其是後續的巡司軍吏,爲謀私利,因緣成奸,枉構良善,濫施刑罰,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刑部侍郎邊歸讜還以此向劉承祐進諫過,建議劉承祐明行條制,打擊不法軍吏,還民以安。

劉承祐善而納諫,但也在史弘肇與劉信先後調出禁軍之後,方纔完全得以改善,將東京的治安管理完全還給開封府。如此下來,管理力度一放鬆,牛鬼蛇神不免冒出來。

對於這些,侯益初履任府尹之時,有過一段時間,以示作爲,但是根本上的問題,從未解決。說到底,還是管理制度的不足與模糊,再加上官府的執法,也有不小的問題。

平日裡小打小鬧,是傳不進劉承祐的耳朵的,但此番一場械鬥,直接被武德司當成要聞報告上來了,再度引起了劉承祐的重視。

此時,聽侯益之言,劉承祐卻是慢慢地搖了搖頭,一個“嚴加整治”並不能讓他滿意。

注意到劉承祐的表情,老傢伙兩眼微亮,恭謹地問詢道:“不知陛下,有何教誨,臣敬聽聖意?”

這個老朽,在察言觀色上的機敏與油滑,當真不像個從丘八打拼上來的武夫。

劉承祐也不故作高深,直接把他的想法說與侯益聽:“東京的繁榮正在恢復,然市坊管理,猶有缺失。爲求治安,針對東京現狀,開封府當頒佈一部新的市坊管理處罰條制!”

“陛下明見!”聞言,侯益立刻拱手“舔”了一句,隨即很坦然地道:“陛下也知道,老臣不過一武夫,條制的設立編訂,實非臣力所能及,開封府下,亦恐無此等之才......”

人的自知之明,有的時候真的挺難得的。

見侯益沒有直接應下,而是將問題擺明,對此,劉承祐又豈會罪其能力不足?他顯然也有所考慮,擺手即與他說:“朕給你個建議,去找翰林院承旨範質。”

話點到此,侯益也立刻反應過來,眉開眼笑地揖手:“臣明白了,多謝陛下提點。”

範質近來,領着一干文臣,一心撲在《刑統》的編制上,後又有王樸加入幫襯,進度總算快了不少。由其幫忙制定一個“東京治安管理條例”,不成問題。

“另外,對於巡檢的職吏,要加強管理監督!”劉承祐着重提醒了一句。

“是!”侯益迴應地很果斷。心中也暗暗下定了決心,要對開封府衙下屬的職吏差役進行一番整頓約束,此前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此番皇帝都親自發話了,他當然知道該怎麼做。

事實上,針對於東京日益惡化的治安問題,劉承祐早有整頓之心,畢竟首善之區,市井那般混亂,成何體統。此次冬至夜的變亂,只是讓劉承祐整飭治安的動作稍微提前罷了。

第9章 寫得不錯!第61章 趙二爲官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313章 日常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457章 鄭州第84章 示警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36章 母、妻、子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61章 癲狂?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59章 亂情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56章 腹心之談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章 武德司第144章 堂審第126章 問罪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16章 馬政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21章 大朝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00章 城戰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751章 結束了第345章 剝削者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完結感言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77章 小賢王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7章 附議第376章 拷問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94章 善後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27章 延州事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1章 小風波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72章 磁州賊第180章 賞功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41章 高麗國王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8章 巡視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08章 井陘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80章 京觀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3章 面聖
第9章 寫得不錯!第61章 趙二爲官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313章 日常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457章 鄭州第84章 示警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36章 母、妻、子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61章 癲狂?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59章 亂情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56章 腹心之談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章 武德司第144章 堂審第126章 問罪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16章 馬政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21章 大朝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00章 城戰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751章 結束了第345章 剝削者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完結感言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77章 小賢王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7章 附議第376章 拷問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94章 善後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27章 延州事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1章 小風波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72章 磁州賊第180章 賞功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41章 高麗國王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8章 巡視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08章 井陘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80章 京觀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3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