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歸來謁天子

bookmark

君臣這邊達成共識,剩下的只待政事堂及樞密院那邊走任命流程。劉承祐以折從阮爲靈慶巡檢使,節制靈、鹽、威、慶、寧、衍六州軍事,持節以討河西雜虜,以鐵騎左廂都指揮使王彥超及武節指揮使趙弘殷副之,撥殿前騎兵兩千與之,充爲中軍。

“只是可憐老臣,不辭辛勞,奔波上陣,朕心中不忍,也不知如何面對賢妃啊......”

面對天子這番感慨,折從阮很給面子,主動出言應和開解。已不在驚異於天子邀買人心的手段,但對這種態度,折從阮還是很欣賞的。

而折從阮對此次出征,則要想得更多,去集英殿與宴的路上,窮思竭慮以分析天子此舉背後是否有什麼深意。就折從阮的觀察,天子繼位以來,不管是理政還是用兵,從來都不會無的放矢,而況此次是由皇帝親自交待。

不長於勞心,故一直到集英殿開宴,折從阮才隱約有所得。按照他的猜想,皇帝派他出徵,又揀禁軍精銳將兵隨行,平叛自是目的,另外,或有煊示武功兵威的意思在內。

至於向誰煊威,諸塞雜胡,塞北契丹,南方諸國,當然更重要的,也許是關內諸鎮的節度們。大漢版圖五大區域,幽燕暫且不論,河東龍興之地,河南、河北乃存國根本,唯有關中一域,始終顯得與朝廷有所疏離......

聯想到朝廷此前兩度對關右諸鎮的調整,再加山東每年都有的移鎮還防,再考慮到自家府州的調整。折從阮慢慢自覺,真正領會到了皇帝的意圖,加強朝廷對關右諸鎮的影響與控制。

思慮至此,折從阮腦中構想的一道冒險的進討計劃,放棄了,西北平叛,不容有失,還是當雙管齊下,剿撫並用,穩妥着來。

顯然,是劉承祐與朝廷這幾年的政策走向,讓地方上的節度們有些緊張了,包括折從阮,反應過度。

若是劉承祐知曉折老將軍的考慮,只能說他想多了,這,終究只是一則普通的平叛決策罷了。即便有示威之意,也只是出兵的附帶效果,征討邊鄙一雜胡,能夠唬得住誰?

劉承祐更多的,還是想要以此顯示朝廷對外強硬的態度,不是什麼人什麼勢力可輕辱的。雖然還喊不出“雖遠必誅”的口號,但這總歸是個開始。

......

“官家,武德副使王景崇與代州團練使楊業已回京,正於京西祥符驛歇整,等候召見!”

崇政殿通事的稟報,讓劉承祐稍微停下了手中的硃筆,吩咐着:“派人出宮傳召,直接讓他們進宮見朕!”

足足半個時辰過後,劉承祐又批覆了十多份奏報,殿中侍者也換了輪燭,纔得到王景崇與楊業殿前待詔的稟報。

“宣!”

入殿覲見者有三人,除王景崇與楊業之外,加上個王審琦。三人皆是舟車勞頓的樣子,滿面風霜,神情疲憊。

“臣等叩見陛下!”齊聲拜倒。

“平身!”

雖然情緒並沒有多少激動,但劉承祐的反應很熱情,親自起身,直接越過御案,順着御階走到起身的三人面前。

“重貴,許久沒見你了,朕心中分外想念吶!”劉承祐用力地拍拍楊業肩膀,魁壯的身體紋絲不動。

注意其肩上殘留的尚未完全融化的雪漬,伸手替其拂去。面對天子盛情,楊業表情有些繃不住,滿臉感動,差點直接跪下:“有勞陛下掛念!”

退後兩步,上下打量了楊業幾眼,掌兵戍邊,御備契丹,經過兩年的歷練,明顯更加成熟了。雖然無法確定楊業如今成長到哪個地步,但劉承祐相信,將他放在代州,是個正確的決定,楊業與雁門關,畢竟有個“羈絆”。

收回目光,劉承祐轉向側邊的王審琦,眼神炯炯,威嚴畢露:“你就是王審琦?”

這是王審琦頭一次進得崇政殿,也離皇帝最近的一次,直面天子問話,難免激動,臉色脹紅,低着頭,緊張地答道:“回陛下,正是末將!”

“你不用如此侷促!”劉承祐越是享受臣下尤其是軍將對自己的敬畏,表現上則越顯寬和。

揚了揚手,劉承祐說道:“朕對你早有耳聞,抵禦契丹入寇草谷,保我鄉梓,立了不少功勞,楊業多次向朝廷舉薦你。此番五臺縣平亂,殃及三縣,率軍連襲亂賊,作戰勇猛,當居首功!”

“末將不敢居功!”受到褒獎,王審琦忍住心頭的激動,表示謙遜。

一邊,注意到劉承祐對王審琦的態度,王景崇眉頭小小地皺了下,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騭之色。他時下對王審琦,很是不滿,恨不能弄死他。

在忻州的時候,王副使自覺前輩,看中王審琦的潛力,並且在後來掃平民亂的過程中,王審琦大展其將兵之能,讓王景崇實在見獵心喜,向朝廷上報其功勞。

其後興致沖沖地,設席邀請王審琦,道明心意,欲收其爲義子。在王景崇看來順理成章的事,被王審琦婉拒了,由此惡之。

點了點頭,沒有再與王審琦多說什麼,一個下級軍官罷了,準其上殿覲見敘話已是厚恩了,也不需再多說什麼收買人心,如今的劉承祐已不需要遇到個潛力股,便投入注意力關注了。除非,王審琦能夠再建功勳,向劉承祐繼續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目光自王審琦身上挪向楊業,劉承祐直接道:“歸途辛勞,你二人先退下,歇息片刻,朕稍後與你細談!”

“是!”楊業應道。

“來人,廊下賜食,好生招待崞侯與王將軍!”

在內侍的引導下,楊業與王審琦,慢步退下,殿內僅餘王景崇。

面對王景崇,劉承祐再沒有流露出太多情緒,在他身上掃了一圈,看着他手臂與肩膀上的包紮:“聽聞你遇刺了,傷勢如何?”

“多謝陛下關心,只是兩道刀傷,只到皮外,不妨事!”王景崇恭順得不得了。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聽聞刺客有些來歷?”劉承祐目光都沒閃一下。

點着頭,王景崇一臉輕鬆:“都是一干血氣方剛的男女,受佛門蠱惑,自詡任俠義氣,以殺臣復仇除害爲任。臣一時不察,爲其所趁偷襲,方負此傷,彼輩實不值一哂,翻手即爲臣所剿滅。”

劉承祐眼睛眯了一下,就他所收到的彙報,王景崇遇刺是真,只是並非刺客所傷,而是事後王景崇自己給自己來了兩下,其所欲者,很明顯了......

劉承祐呢,也並不是特別在意這些“細節”,只是順着話說下去:“看來你在河東,是打到佛門的痛處了,方招得如此之恨!對於那些不服朝廷管理的賊僧,武德司這邊還當繼續鎮壓,至於什麼義氣任俠,江湖兒女,滅殺即可!”

第133章 面聖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64章 邊事不寧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474章 立場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97章 重拾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64章 邊事不寧第93章 完了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7章 新政第43章 事畢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34章 驚陶谷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6章 名將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67章 又去一老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424章 年命不永半島史話·奇葩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461章 癲狂?第148章 教誨第197章 決斷!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07章 殿試第376章 對策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24章 交代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240章 家宴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43章 不自知
第133章 面聖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64章 邊事不寧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474章 立場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97章 重拾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64章 邊事不寧第93章 完了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7章 新政第43章 事畢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34章 驚陶谷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6章 名將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67章 又去一老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424章 年命不永半島史話·奇葩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461章 癲狂?第148章 教誨第197章 決斷!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07章 殿試第376章 對策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24章 交代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240章 家宴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43章 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