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推倒重來

難得聽劉承勳說出如此具備攻擊性的話,劉皇帝當即來了興趣,嘴含淺笑,好奇問道:“你所提的‘國’,具體所指是哪裡?”

見劉皇帝興致盎然的模樣,劉承勳還是那副決決然的模樣,沉聲道:“既然已經得罪過三佛齊國一次,那不若再得罪一次,再打一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聞言,劉皇帝不由笑出了聲,道:“朕記得你說過,你在出使時,那三佛齊國王王對你可是盛情款待,你如今卻想滅其國,是否有些不厚道了!”

面對劉皇帝的調侃,劉承勳澹定地回道:“不過是迫於大漢國威罷了,但臣能感覺得到,三佛齊國君臣是棉服心不服,畢竟大漢斷了他們一條大財路,如今只是礙於形勢,不得不蟄伏,倘有變故發生,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重新搶佔良平島,控制南洋東西商旅交通的黃金水道!”

“這些話,當初你曾提過,但不像今日說得如此清楚!”劉皇帝收起了談笑的態度,變嚴謹了些,指着劉承勳道:“你們這些人,平日裡都喜歡藏着掖着,還是得逼逼你們才行!

你的想法朕知道了,朕現在就允諾你,會在三佛齊的領土上給留塊封國,那三佛齊若敢抗拒,如你所言,滅了便是!”

劉皇帝在這豪言壯語的剎那間,彷彿恢復了當初的意氣風發,堪稱霸氣側漏。

當然,他說的也有點廢話的意思,劉承勳可不是那幾個對南洋瞭解寡陋的皇子,按劉皇帝此前在南洋對幾個兒子的分封對策,本身就沒把那幾個南洋土着政權當回事,就是衝着夷滅其國去的,突出一個霸權主義。

就說“蘇門答臘”島,那可是人三佛齊國起家之地,從巨港開始,花了幾百年才統一蘇門答臘並逐步擴張到馬來半島,影響力曾一度深入到中爪哇,在過去的百年,正處於三佛齊國強盛之時。當年朝廷爲了分享黃金水道的利益,悍然發動戰爭,隨着這些年對南洋各地諸國瞭解的深入,從事後來看,是擔着極大風險的。

即便是現在,大漢對南洋的影響力在增加,也不斷又漢人南下,朝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上升,但並不穩固,說嚴重點,甚至有傾覆之危。

至少,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在馬來、蘇門、爪哇三島上,攻擊漢商漢民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多,雖然都是一些不開化的土着勢力,但難說背後沒有三佛齊抑或快統一爪哇的東爪哇政權在使絆子。

由於親身抵達過的緣故,劉承勳對當地情況還是有些瞭解的,因此並沒有白得一個封國的欣喜,更多的是一種無賴。

“多謝陛下!”不過,看皇兄那般興致勃勃的模樣,劉承勳還得應承着謝恩,緊跟着,語氣頗爲悲涼地道:“只是,臣已然年過半百,此一去,也不知是否還有回朝再見的一日,二哥,你可一定要保重啊……”

見劉承勳都快哭出來了,劉皇帝也愣了下,然後笑罵道:“朕有說讓你即可南下嗎?你是朕的親兄弟,朕豈能不念手足之情,不考慮到你的年紀?

這種開拓拼搏之事,還是讓年輕人去吧!朕會同樞密院抵定出個攻伐計劃,然後派兵南下,到時候,就讓劉淳跟着去。

你暫時待在京中陪着朕,享享福,帶帶孫兒,等形勢明朗了,再出海就國。兒子打天下,老子坐天下,又不是沒有前例!”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承勳下意識地抹把眼淚,遲疑道:“只是劉淳毫無領兵經驗……”

在這一剎那,劉承勳心想還不如自己親自去一趟,畢竟他過去多次出鎮地方,雖然也未親自領兵,但也坐鎮着平定過好幾次亂事,經驗總歸要豐富些。若是讓劉淳去開拓,劉承勳是不放心的,不是不相信自家兒子,而是愛子之憂,畢竟劉淳可是他最看重的兒子。

劉皇帝則擺擺手,道:“三十多歲的人了,不是你羽翼下的雛鷹,該單飛了!治兵不行,治政馭人總可以吧,朕觀劉淳侄兒在長沙就幹得不錯,爲政也是四平八穩,當初也在禁軍中歷練過,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建立一個封國,可不只是大兵征伐,攻城略地那麼簡單,劉淳能做的事情,多着呢!”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承勳不好再拒絕了,看劉皇帝那表情就知道,他正興奮着呢。同樣的,這樣的安排,劉承勳心中的矛盾與糾結,比劉皇帝讓他直接去南洋還要強烈……

“好了,此事暫且這麼定下,朕還要再琢磨琢磨!”劉皇帝揮手趕人了。

劉承勳擡眼望了望劉皇帝,卻沒告退,再度拱手道:“臣還有一請,望陛下應允!”

“講!”劉皇帝臉色微沉,脾氣說變就變,隱隱有些不耐煩了。

劉承勳輕聲道:“還請陛下用膳!”

還以爲是什麼事了,居然是勸自己吃飯。劉皇帝反應過來,打量着恢復平靜的弟弟,哈哈一笑:“就衝你雍王的面子,朕就得吃點東西!”

“與你交談一番,朕還真有些餓了!”說着,劉皇帝摸了下自己鬆弛凸出的肚子,扭頭衝外頭喚道:“傳膳!”

喦脫在殿門前候着,關切得很,聽到劉皇帝的吩咐,立刻來了精神,急急忙忙地道:“快!快傳膳!官家用膳了!”

那興高采烈的模樣,有些滑稽,也多少有些令人感慨。

雍王退下後,心情轉好的劉皇帝好好地安慰了下自己的胃,一連喝了兩碗粥,兩張餅,兩盤菜。

飯飽之後,又迅速投入到他的“分封大計”之中。與劉承勳一番交談後,他心中的想法再度堅定了,只是比起此前的自娛自樂,終於多了點靈活,說到底,劉皇帝是想要做成事的,也不願搞得上下不服,鬧出個難看的結果。

當日,劉皇帝再度把他的龍子龍孫們召集到一起,同時還有包括雍王、徐王在內的宗室子弟,以及政事堂諸宰相和碩果僅存的一些功臣老貴。

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後,劉皇帝反覆明確表示,分封之事,一切聽憑自願,不想去的閉嘴,有意願的可主動請示,給他們三日的時間考慮。

同時,劉皇帝也要再做一些細緻深入的考慮,也要聽聽大臣們的想法與意見,這種事情,借用朝廷之力太多,也需要與朝廷的袞袞諸公籌謀,方可成行。

劉皇帝此前的計議,藏着掖着,自專其是,強勢是強勢了,但可行性實在不高,那就是地圖開疆,大抵也是這些年地圖看多了緣故……

當劉皇帝態度軟化了,表現出對臣子們的尊重後,氣氛也發生着一些微妙的變化,雖然還是有人顧慮重重,持反對意見,但已經有了考慮空間,並且不少人都開始用心思考着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在這個過程中,劉皇帝又不免發出一些帶着怨艾的感慨:當初自己要推動一項政策,哪裡像如今這般束手束腳,這人老了,威懾力就是不足了,下面人的心思也多了。

這雖是劉皇帝私下裡的感慨,但還是迅速地傳揚了出去,在大漢上層權貴中流傳。

很多人聽聞的第一反應就是,陛下又多疑了,然後就開始自我評估,有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別被老皇帝拿起來發泄處置,那就太冤了……

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1707章第196章 橐駝兒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章 堂議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27章 派系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676章 慘重第63章 武德奏事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474章 立場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75章 西北邊報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章 登聞鼓響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47章 割韭菜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64章蜀臣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45章 了結第162章 兵事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99章 北巡結束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740章 農民苦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157章 提親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這纔是感言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8章 巡視第112章 兄弟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8章 下獄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10章 剋制第193章 楊邠案(1)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412章 二王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22章 慈父的關懷
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1707章第196章 橐駝兒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章 堂議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27章 派系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676章 慘重第63章 武德奏事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474章 立場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75章 西北邊報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章 登聞鼓響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47章 割韭菜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64章蜀臣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45章 了結第162章 兵事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99章 北巡結束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740章 農民苦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157章 提親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這纔是感言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8章 巡視第112章 兄弟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8章 下獄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10章 剋制第193章 楊邠案(1)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412章 二王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22章 慈父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