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火神澱之亂

“陛下,右皮室詳穩屋質求見!”一名內侍進帳小聲地稟報,很小心,知道皇帝近來心情並不好。

聽到耶律屋質求見,耶律阮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神情間閃過少許不悅。作爲有功之臣,並且是契丹貴族中少有的能力出衆者,耶律阮對於耶律屋質還是很看中的。

但是近來,他對於耶律屋質是越來越不滿了,因爲其人反對他的一些政策,尤其是南征決議。若不是看他忠誠,也有幾分才幹,斷然不會將之帶在身邊,還將右部皮室軍交與其統率。

有心拒而不見,但終究是御帳親軍的統軍大將,協理軍政,不好不見。

然而等耶律屋質入內帳,果然,行完禮之後,一開口,就是耶律阮不愛聽的話:“陛下,臣一路巡來,見諸部將士,人心浮動,頗有怨言,臨敵之際,這不是吉兆,還望陛下警惕!”

雖然沒有如此前那般直言反對,但話裡的意思,聽着便惹人生厭。

想呵斥一番,但作爲一個明君,當奉行兼聽則明,耶律阮壓下心頭的不滿,淡淡地說道:“部卒們有所怨氣,朕心中知曉。普通將士,空有武力,不識謀略,不知國家大事,對他們,只需安撫即可。待他們進入漢境,攻得城池,掠得財貨,搶得奴隸,佔得女人,讓他們看到諸多的好處後,心中的怨氣,自然消減。朕已經派人,宣告諸軍,大漢今年產出甚多,正適合他馳騁大掠......”

以利誘之,不管在哪裡,向來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也要看時機。

見耶律阮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耶律屋質張了張嘴,又道:“此番進軍,遷延遲緩,早失戰機。漢國那邊,已有防備,據南邊探報,僅在幽南,便築起了數座強關,數百座堡壘,屯兵數萬。”

“南樞密使春秋兩次的大規模襲擾,雖則斬獲頗多,但我軍損失也不小,前後五千餘卒,亡於漢軍之手。此番漢軍,乃至趙匡讚的燕軍,作戰意志之堅決,遠邁從前。由此可見,漢軍不可小視,兩軍一旦交鋒,必是一場血戰鏖兵,陛下不可不慎啊!”

聽完耶律屋質的話,耶律阮當即駁來:“朕於漢人春耕秋收之際襲擾,動靜鬧得很大,漢人有所防備早在預料之中。朕自然不會大意,小視漢軍。然其以步軍爲主,軍陣雖然厲害,但戰法呆板,平原之上,處處爲我鐵騎馳騁之地。”

“漢人築造的那些堡壘、堅城,朕可不會去強攻,漢軍若是龜縮於其內,則更合朕意,不足爲慮。至於漢軍抗擊之心,作戰意志,在朕看來,只需多擊潰幾次,便可消減,論悍勇敢戰,難道我大遼虎士,還能弱於漢人嗎?”

耶律阮這是,一條一條地,針對耶律屋質提出的顧慮,進行駁斥。

耶律屋質覺得皇帝是過於自信了,但見其神態,卻也未好明言。

想了想,擡手一拜,鄭重說道:“南征情勢,既已盡在陛下掌握之中,臣唯有盡全力,輔助陛下!”

這話一出,耶律阮臉色方纔好看了許多,心中大抵在想:這纔是你該想的,你該做的!

然而耶律屋質話鋒一轉,又小聲提醒:“陛下,泰寧王耶律察割其心不純,恐存他意。陛下念其功,不欲殺之,也就罷了,怎能還着其統率兵馬,安撫部卒?如若不備,恐生不測之亂啊!陛下務必當心!”

一番懇切之言過後,耶律阮臉上卻是難以抑制的怒意,帝袍一擺,極其不耐煩道:“又是這番說辭!身爲重臣,不思軍政要務,反而屢在朕面前,攻訐宗親同僚,你是何居心?察割之忠誠,早在他大義滅親,揭舉其父之時,朕就已知之。”

“當初朕繼位,察割也是擁護於朕的,立有大功。我知你因當初察其父之叛,怕察割視你爲敵,固有此慮。但是,朕在此事上對你已經一忍再忍,如若再於朕面前,出此譖言,縱有其才,朕也難容!退下吧!”

泰寧王耶律察割,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弟耶律安端之子,前兩年安端謀反,爲耶律屋質察覺,告與耶律阮。耶律察割則趁機,舉告其父,非但未受到牽連,反而進一步得到耶律阮的信任。

觀皇帝之態,耶律屋質當真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子不愛其父,又豈能忠其君,陛下你自詡熟諳漢人之典籍,怎麼連這等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

心中縱有再多忠言,耶律屋質此刻,也無意再說出口了。低着頭思慮一陣,拱手道:“臣明白了!然軍中諸部軍心不穩,不得不防,爲免不測,臣請命監之!”

“嗯!”見狀,耶律阮也想了想,點頭應允:“有屋質你監軍,朕也可放心!”

“這樣,晚上御宴,君臣共慶,多喝些酒!”神情這才和緩,拍了拍耶律屋質手臂,耶律阮道。

緩步走出御帳,路過那準備的排場,耶律屋質心中的憂慮不減反增,忍不住搖着頭。站在帳前,甲林之中,仰望那曠遠的天空,心境非但沒有得到解脫,反倒覺得有一股無形的繩索,捆紮着他的心靈,那般壓抑。

如今的情況,不讓衆將安撫士卒,反要進行酒宴。這般做法,只怕非但不能起到激勵之效,反而會更加助長將士怠慢之心。

傍晚時分,御帳內,喧鬧一片,氣氛被哄得很熱。在美酒面前,大部分的契丹貴族將領,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只有少數人,比如泰寧王耶律察割,淺嘗輒止;比如耶律屋質,如飲苦水;比如壽安王耶律璟,心不在焉。

而在主座之上,皇帝耶律阮盤腿而坐,酒酣面赤,嘴裡頗爲豪爽地說着:“今夜衆將請盡興,不過等我大軍入關,席捲漢境之後,當嚴守軍紀,用心作戰!”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是!”

而耶律阮,也是左擁右抱,他此行,把兩個皇后都帶在身邊。沒錯,遼帝耶律阮有兩個皇后,其中一個,還是漢人,甄氏。

甄氏,原本不過大梁宮中一女侍,地位卑下,但端莊秀雅,甚有姿色。當年隨耶律德光進開封,耶律阮一眼便相中了,只覺此女便是他想象中的中原雅女該有的形象。

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正所謂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耶律阮很受吸引。後來北返之時,把這個比他大十多歲的女人,帶回了契丹,奪位之後,還不顧貴族們的反對,封爲皇后,兩人還生了個皇子。

對於甄氏,耶律阮固然寵愛,但以其爲後,未嘗不是一種與不服從他加速改制的契丹貴族們的一種對抗。此時在御帳之中,耶律阮也明顯是親漢女而疏遼後。

這一場御宴,持續的時間不算短,到最後,除了寥寥幾人,軍中大將,多醉。而作爲皇帝的耶律阮,不省人事,是由甄皇后扶着就寢的。

而就在夜深人靜之後,距離御帳三裡外的一座營帳之中,一羣契丹的貴族正潛然聚在一起。一般這等密議,所謀者,當然不是什麼好事,但絕對是大事。

爲首的,正是被契丹皇帝耶律阮倚爲忠良的泰寧王耶律察割,另有數名貴族將領以及部族首領。

耶律察割並沒有一臉兇相,一身齊裝戎甲,閃着冷芒,只是在昏黃的燈火下,長滿鬍鬚的面龐流露出有些不和諧的陰騭。

環視一圈,耶律察割嘴裡還散發着點酒氣,並沒有廢話,直接道:“即將要入關了,一旦與漢軍進入作戰狀態,我等將不便行事!皇帝不顧惜將士部民死活,一意南征,我等力諫,以挽回國勢,就在今夜!”

“是不是太急了?”有人略表遲疑。

耶律察割頓時一瞪,目露兇光,將其人嚇到了:“今日,那屋質又在皇帝面前進本王讒言,再拖下去,我們都會有性命之憂!”

“本王已經探查清楚了,皇帝大醉,軍中將領,也多酒醉,不能統兵。兵馬不需多,我們只要集中五千勇士,突襲御營,攻下御帳,直接拿下皇帝,皮室軍可制,大事可成。其後,宣告全軍,停止南征,必然得到諸部將士擁護。”

“唯一需要防備的,是屋質,到時候,分一路軍隊,襲擊他的營地,將他斬殺!”

“成敗,就在今夜,今夜過後,這大遼,就由我們做主了!”最後,耶律察割再不掩飾野心,雙目之中涌現出一陣熱切。

一直到子夜時分,就在契丹屯營中心地帶,突然舉火,驟起殺聲,卻是叛軍發難,直衝御營。守衛御營的雖然是皮室軍精銳,但在缺少指揮,遭受襲擊的情況下,被叛軍直接擊破,得以直衝御帳。

在御營遭襲的同時,耶律屋質所在營地,也同時遭襲。只是耶律屋質睡眠很淺,一下子被驚醒,執刀而起,察問情況。事實上,哪裡還需要察看,出帳一觀,望見御營方向的火光與殺聲,便明白過來。

神情異常嚴肅,雙目中滿是焦慮,一直以來,他所憂心的事情,終是發生了。

但見襲擊自己營地的叛軍,怒有心起,當即命令屬下,召集耶律阮劃歸他統率的皮室軍,並親自帶人,反擊剿殺。以皮室軍的戰力,很快便那股叛軍擊潰。

隨即馬不停蹄,領軍直向御營,意圖救駕。但沿途所見,成片的遼營,都被那殺聲、火光驚到了,並迅速地亂起來,呈蔓延趨勢。以之前大軍的情況,軍心本就不穩,將領們又多酒醉,如不加彈壓,必然產生營嘯,那後果完全無法想象。

心中將那幫不顧大局而作亂的賊子罵了個狗血淋頭,耶律屋質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思索解決辦法。

除了叛軍,亂兵陡生,幾乎是踏着自己人的屍體,耶律屋質帶人朝御營救駕。恰逢因亂,帶領部卒結陣自保的壽安王耶律璟。

耶律屋質終於想到一條應急之策,他相信,造反的絕對只是一小部分人,就怕餘衆被裹挾。即分數波軍馬,傳告各營,說有亂兵生,皇帝已經調兵鎮壓,非叛者摘去頭盔,結陣自守,否則平叛之軍將殺無赦。

這個辦法,雖然無法鎮住已亂之軍,但對於那些遠離御營駐紮的軍隊,還是有效的。而就如耶律屋質所猜測的,想要造反的,終究沒有那麼多人。

一邊穩固大局,一邊派軍強突叛軍救駕,待到外圍局面稍穩後,耶律屋質再與壽安王耶律璟,帶軍支援御營。

看守禦帳的數千親軍,終因反應不及潰散,有數百死忠甲士,拼死護衛,終因寡不敵衆,爲叛軍殺戮。

等耶律屋質趕到,御營已完全爲叛軍所佔領,並且裹挾了數千軍,正圍攻他派出的援軍。而耶律察割,已然打出了皇帝耶律阮的旗號,開始派人爭取其他軍隊。

眼看叛賊要顛倒黑白,耶律屋質更是怒不可遏,當即便與耶律璟率軍攻之,破其奸謀。

在這秋夜,契丹御營,竟成白晝,兩方軍隊進行了一番慘烈的交鋒。一直到黎明時分,方纔減弱。

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18章 洗禮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385 禮賓館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465章 “教匪”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33章 面聖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765章 三郡公第50章 喜訊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48章 老皇帝第29章 勸諫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2章 令人陶醉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1675章 血戰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71章 北齊鎮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92章 劉銖案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1章 納降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01章 捐資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章 人事調整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97章 擴*整頓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9章 獨眠孤館第79章 勢孤危第160章 平定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7章 小張探花
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18章 洗禮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385 禮賓館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465章 “教匪”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33章 面聖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765章 三郡公第50章 喜訊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48章 老皇帝第29章 勸諫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2章 令人陶醉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1675章 血戰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71章 北齊鎮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92章 劉銖案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1章 納降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01章 捐資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章 人事調整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97章 擴*整頓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9章 獨眠孤館第79章 勢孤危第160章 平定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7章 小張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