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平定

梓州,鹽亭縣。

經過漢軍的強力打擊,逐步削除,成都附近州縣的亂情被徹底控制住。梓州境內的叛軍,算是比較頑強的,因爲有一部分蜀國降卒的參與,有一定的戰鬥力,被向訓與趙匡胤選爲最後的作戰目標。

此前,懷德軍都指揮使李彥的平亂策略,以穩守城池、確保交通爲主,再對境內亂軍施以打擊。如此,倒也給了叛衆壯大的機會。不過效果是有的,至少沒有使其擴散出去,與其他叛軍匯合。

到12月20日,梓州叛軍已成爲了蜀中最後一股大規模叛軍,隨着趙匡胤削平其他幾股大的叛軍,兵鋒終於轉向梓州,調集了足足20營的漢、蜀官軍,進行剿除。

經過兩場烈度不高的戰鬥,將之擊潰,追剿至鹽亭境內,圍困於縣西北的龍居嶺。鹽亭縣地貌以丘陵爲主,但屬於交通咽喉,古時爲巴、蜀之交界,自北向南當金牛、米倉道的補充,直通川西平原。

梓州境內的叛衆,勢盛之時,有15000餘人,僅剩的殘兵,也只有五千餘衆,都是死硬份子,以裹亂的蜀卒及境內豪強以及閬、果地區兵敗相投的賊軍爲主,可謂集叛軍的精華,“不臣”的屬性很高。

有一說一,這些亂軍的戰鬥能力與意志,似乎比此前的蜀軍還要強上一分。

山嶺蜿蜒,宛若龍盤,鄉人謂之龍居嶺。不過,趙匡胤見了,有些不滿意,覺得此名不好,只因爲,一干叛軍佔據山頭,戰事結束後,應該會改個名。

一場冬雨,阻止了官軍攻山的腳步,冰雨淋淋,北風呼嘯,讓北人爲主的漢軍再度感受了一番寒冷,雖稱不上刺骨,但依舊難熬。

漢軍營於四圍,有軍帳遮風,有木炭取暖,能喝熱湯,可添衣,自然可以忍受。嶺上的叛軍餘衆則沒有這種待遇了,敗軍之師,喪家之犬,既匱糧,也缺禦寒物資。

營寨很簡陋,簡陋地難以抵擋漢軍的一次衝鋒,只有幾排鹿砦,勉強能阻遏一二。營內,服色混亂的叛軍,各自集聚取暖,在冰天之中瑟瑟發抖,士氣已然低落到極點。

事實上,到如今這個地步,很多人都已不知道自己還在堅持什麼,當初豪情聚義、爲民請命、反抗北漢暴政的熱情,早在這兩個多月的時光中消磨得差不多了。

若不是還有一些上了漢軍必死名單的賊首,仍在蠱惑頑抗,拿漢軍的屠殺來宣揚,早就分崩離析了。即便如此,距離崩潰也不遠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還是能活命,即便是當奴隸,被遷出鄉里......

叛營中央,一道簡易搭設的篷寮,周圍用草木枝葉遮擋,以爲軍帳。篷外衛兵看守嚴密異常嚴密,似乎在戒備着什麼,裡邊架着一座火堆,柴木燃燒,發出噼啪響,因不充分燃燒之故,冒着黑煙。一名身着軍甲的中年人,坐在火堆旁,坐姿有些狼狽。

此人名叫藍思綰,原來是蜀之梓州刺史,蜀亂髮之時,被叛衆推出來帶頭,後來便成爲了整個梓州叛軍的主帥。

在藍思綰對面,是一名頗具風度的中年人,身上裹着令人羨慕的裘衣,嘴邊帶着的淺笑,與此間沉凝壓抑的氣氛顯得格格不入。

“藍兄,考慮得如何了?以你們如今的境況,缺衣少食,士氣低落,能否擋住王師的進攻,藍兄心裡想來也清楚吧!”中年人以一種坦誠的語氣,說道:“在下奉命而來,也只是趙都帥心存仁心,不願再造殺戮,給你們一個活命的機會,若是錯過了,追悔莫及!言盡於此,望善斟酌。”

頓了下,中年人又補充了一句:“在下再提醒你一句,雨已罷,留給你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說完,便淡定地看着藍思綰,等着他做決定。這名漢軍的使者,名叫全師雄,原爲蜀果州刺史。爲官有政績,威信足,聲名顯著,最重要的,見識遠。

蜀中叛亂大爆發之時,各地州官職吏,有趁機舉事襄助的,中保持中立的,也有積極主動,配合漢軍的。

全師雄就屬於後者,依照他本來的心意,是不欲趟那渾水的,但劉光義找上門,也就容不得他拒絕了。走出爲漢軍效力的第一步,接下來的路子就好走了,越走越寬,越走越穩,果州亂衆的平定,全師雄有大功,甚至因爲有他的表率,還影響到了川東其他州縣舊吏的選擇。

及至如今,趙匡胤平梓州,聞其聲名,特地將他召至軍前,秘遣其入營聯絡勸降。對於全師雄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可控,因爲與藍思綰有一段交情。

果然,道明身份,全師雄即被藍思綰熱情地邀請入營,親自接見敘話。

聽其勸降,藍思綰露出一抹悵然的表情,說道:“當初,舊將、豪強舉亂,我本不欲從之,然爲衆情所逼,刀兵相加,推戴爲帥,以致失足,悔之不及。累月以來,禍連州縣,罪孽深重,朝廷豈能饒恕?”

藍思綰話裡的意思,全師雄當然感受到了,不由一笑,說道:“兄臺的顧慮,算不得大事。正因瞭解你的情況,趙都帥方纔遣我而來,否則,若真不可挽,又何必多此一舉?”

“當真能饒過我?漢廷的制命,可寫得明白,我這個首惡,可當誅啊!”藍思綰疑慮頗重。

“趙都帥的名聲,兄應當也有所耳聞,既允免一死,斷無食言的道理。”全師雄搖搖頭,建議道:“再者,兄若實在心中忐忑,或可另立功勞,以減少罪過,而求心安!”

“全公請講!”藍思綰立刻提起了興趣,期待地問道。

全師雄悠悠一嘆,說道:“梓州及附近的叛首,多集於此,乃朝廷必究之人,兄若能取彼等首級,再舉衆而降,足證其心!”

聽其言,藍思綰眉頭頓時緊皺起來,若依其言,可就不只是投降的事了,那是要出賣“同志”,以其鮮血及頭顱,賺得己安。

沉思幾許,藍思綰忽然露出苦笑,擡眼看着全師雄:“我還有選擇嗎?”

似是問全師雄,也像自問,但全師雄只作默然。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深吸了一口氣,藍思綰拱手道:“煩勞全公,回去告訴趙都帥,在下願意懸崖勒馬,舉衆投降,聽候處置。”

聞言,全師雄卻搖了搖頭,說道:“我來此的消息,只怕已經傳開了,營中的賊首們,恐怕也盯着你這裡。”

“全公何意?”藍思綰問。

全師雄反問:“你能指揮的心腹之卒,有多少人?”

藍思綰不假思索答道:“別的不敢保證,周圍的三百卒,可保忠心!”

“那也足夠了!”全師雄點頭,很果斷地道:“我的意思,兄可以‘漢使勸降,討論其事’的名義將賊首都召來,而後盡誅之!”

“要如此之急?”藍思綰問。

“事不宜遲!”全師雄道。

踟躇的顏色並沒有持續多久,藍思綰悍然起身,朝外吩咐道:“來人,傳我命令......”

乾祐10年冬,12月24日夜,梓州叛軍主帥藍思綰,誘殺部下將校賊首46人,盡取其首級。是夜,龍居嶺上,先亂後寧,翌日晨,藍思綰引衆,棄兵卸甲,下嶺投降,自縛於漢營請罪,漢軍主帥趙匡胤親釋之。

蜀亂遂平。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720章 靜默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7章 鼓譟第324章 交代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51章 壽國公世宗篇47 封禪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470章 分封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13章 晉王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08章 井陘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278章 軍務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78章 祭拜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75章 恩威齊下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50章 《桃蘭賦》第106章 倒趙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76章 大才蒙塵第344章 打個賭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5章 王樸走了第291章 酬功第77章 間策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69章 東出太行第40章 荒唐太子世宗篇47 封禪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27章 延州事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3章 臺懷之事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78章 祭拜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5章 漸不自知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98章 虞美人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720章 靜默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7章 鼓譟第324章 交代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51章 壽國公世宗篇47 封禪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470章 分封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13章 晉王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08章 井陘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278章 軍務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78章 祭拜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75章 恩威齊下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50章 《桃蘭賦》第106章 倒趙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76章 大才蒙塵第344章 打個賭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5章 王樸走了第291章 酬功第77章 間策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69章 東出太行第40章 荒唐太子世宗篇47 封禪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27章 延州事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3章 臺懷之事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78章 祭拜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5章 漸不自知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98章 虞美人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