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召還二郎?

“下制,以高允權延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

“高彥珣加丹州刺史!”

“制命折從阮,總統府、麟二州,善御豐、朔契丹,另外,小心提防定難軍節度那些党項人!”

“陝府三傑,都是忠義之士,鼎助朝廷,合當獎犒。以趙暉爲陝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以侯章爲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王晏爲陝府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晉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

“武行德,唔......以其爲河陽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充先鋒馬步軍都部署,協同攻取河洛!”

“至於史弘肇那邊,派人告訴他,着他全權處置部署,臨機決斷,朕五月與他會師與西京(洛陽)!”

......

一串的諭令自劉知遠口中道出,顯然他的思路很清晰,不過多是收買、安撫性質的舉措。不過言罷,一股子疲憊感涌上心頭。

這段時間以來,他基本每日都是這種狀態。

“唔......”略作沉吟,劉知遠又吩咐道:“傳令郭從義、朱奉千,讓他們率保寧軍南下,打通至陝州的路徑!”

“是!”

二蘇應承着,下筆不停,將劉知遠的這一番吩咐起草爲詔制,還要潤色行文,速度還不能太慢,還是挺考驗人的。等幾封詔制起草完畢,互相審覈完畢,交由劉知遠用印之後,二人這才鬆了口氣。

即便如此,也不由小心地活動了一番手腕。

劉知遠:“儘快下發出去吧!”

“陛下!”帳前人影一閃,郭威恭謹地走了進來。

“文仲來了!”劉知遠看向郭威,注意到手中的一封帶有加急標誌的軍報,問道:“何方軍情?”

郭威被劉知遠封爲權樞密使、檢校司徒,隨軍南下,負責處理各項軍情要務。聞問,上前兩步,郭威捧着軍報說:“是二皇子那邊的軍報。”

郭威的聲音稍顯沉鬱,表情一片肅重。

聽到是劉承祐那邊傳來的消息,劉知遠一下子來了精神,對這個越發出衆的兒子,他還是很關心的。然見着郭威的神情,心頭難免生出些疑慮,一面讓內侍呈上,一面問道:“二郎如何了?河北情勢如何?契丹大軍撤哪兒了?”

雖然於劉知遠而言,南進戰略是重頭戲,但河北那邊卻是一點也不敢放鬆。

耶律德光雖然北撤了,可不代表他就徹底放棄了對南國的統治,不說河北,就說基本已經放棄的中原地區仍有遼國國舅蕭翰總理軍政,欲給劉知遠添麻煩。

已擁幽燕地利,居高而南向的契丹人,對河北的威脅與控制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又有重兵在,無論怎麼看都不可能放棄河北諸州。

而劉知遠就算還復兩京,仍舊要出兵北上,收服諸州,不惜一切地奪回諸州。否則,就算據有中原,四面皆敵的情況下,遲早爲遼人所滅。

就算拋開上述的因素,僅劉承祐這個兒子,與龍棲軍那支精銳,就值得劉知遠重視。

事實上,就眼下,雖然形勢不斷向好,但河東新朝的局面,並不算太樂觀,甚至可以用前路維艱來形容。進取中原,難度或許不大,但拿下之後呢。

北邊的契丹人,於中原社稷而言,仍舊是一股足以覆滅江山的巨大威脅,這也是各地,在反契丹的大勢之下,仍有不少人對契丹人抱有七期待的緣故。

所以,劉知遠此時的壓力,非常大。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在於,耶律德光的生死!就眼下,除了劉承祐之外,不會有人特意去設想耶律德光暴斃之後,天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轉折變化。

“殿下上報,耶律德光率軍,已過磁州,繼續向北撤去,無逗留之意思。殿下領龍棲軍,踵其尾而進。相州......”郭威簡單解釋道。

而劉知遠看了看軍報,表情一暗,神色沉凝,怒聲道:“契丹人竟然如此狠辣,視我國民如狗彘!”

見劉知遠這副表情,二蘇對視一眼,都有些納罕,下意識地看向郭威。深吸了一口氣,劉知遠則命人將軍報傳閱與二人,自己則沉着張臉坐在那兒。

蘇逢吉閱之,眉頭揚了揚,似乎有些意外。至於蘇禹珪,只一視,身體哆嗦了一下,臉色發白,驚愕道:“契丹人,竟敢行屠城之事,就不怕與遭天譴嗎?”

見蘇禹珪這老朽一臉迂態,郭威淡淡地搖着頭:“契丹南侵,殺人無數,又豈會在乎我漢家子民的性命,又豈會懼怕什麼天譴!”

見二人在那裡譴責契丹人的暴行,蘇逢吉此時卻是笑了。

蘇逢吉的聲音很突兀,劉知遠忍不住擡眼看向這名寵臣:“何故發笑?”

“自唐末天下大亂以來,數十年間,因戰亂死掉的人何止千萬,如今安陽死傷些人,何必如此慼慼。陛下進取中原,創立江山,削平異命,同樣是要殺人的......”蘇逢吉說道。

“戰場之傷亡,豈可與屠城惡舉,相提並論?”蘇禹珪這老學究卻是頭一次發怒,瞪着蘇逢吉。

見狀,蘇逢吉輕蔑地瞥了他一眼:“同樣都是殺人,有什麼區別?”

“夠了!”劉知遠卻是突然出聲,打斷二人,朝蘇逢吉呵斥一句:“此等言論,不可再講!”

“是!”對劉知遠,蘇逢吉可不敢倨傲,彎腰抱拳以應。

但見劉知遠臉色有些不好看,又主動湊上去,建議道:“陛下,安陽之屠,契丹人所作所爲,實乃天怒人怨之舉。陛下或可派專人,將此等惡行大作宣揚,此必能激起國人憤怒之心,響應陛下倡導,傾力共逐胡寇......”

就蘇逢吉的表現,顯然他對安陽之殤並不是太在意,反而想着如何利用此事。郭威在旁邊,聞言眉頭緊蹙了下,深深地看了看蘇逢吉微躬的背影。此人雖是個文士,但這心,當真硬得很。

劉知遠則稍微琢磨了一會兒,朝蘇逢吉擺了擺手:“此事,就交由蘇卿家去辦吧!”

“是!”聞言,蘇逢吉嘴角又掛上了點得意的笑容。

起身,扶了扶有些發酸的腰身,劉知遠在御帳中踱了幾步,深思許久,帳中的幾人都不敢打擾他。

良久,劉知遠擡起頭,以一種遲疑的語氣,問道:“契丹人在河北的勢力太過強大,僅二郎與龍棲軍,在河北恐怕難有建樹。二郎畢竟年輕,遼主身邊更有大軍無數,朕恐其有所閃失。朕,欲召還二郎,你們看如何?”

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47章 視察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9章 新官上任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6章 相形見絀第1803章 運動第488章 真實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3章 相敬如賓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339章 那一腳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45章 治安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18章 查抄第20章 屯務廢改第95章 大洗牌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768章 崩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9章 獨眠孤館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459章 挫折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344章 打個賭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316章 不裝了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1773章 質問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487章 “驚喜”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481章 行宮第95章 效果已顯第492章 事發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26章 名將第251章 壽國公第30章 收穫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68章 撤了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8章 查抄第35章 東歸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26章 問罪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11章 李沆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79章 蕭思溫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04章 冬夜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
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47章 視察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9章 新官上任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6章 相形見絀第1803章 運動第488章 真實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3章 相敬如賓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339章 那一腳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45章 治安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18章 查抄第20章 屯務廢改第95章 大洗牌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768章 崩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9章 獨眠孤館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459章 挫折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344章 打個賭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316章 不裝了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1773章 質問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487章 “驚喜”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481章 行宮第95章 效果已顯第492章 事發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26章 名將第251章 壽國公第30章 收穫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68章 撤了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8章 查抄第35章 東歸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26章 問罪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11章 李沆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79章 蕭思溫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04章 冬夜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