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官上任

不過三日的時間,吏部即將新科的數百進士去處給安排好,明經、明法、明算之類的都好安排,三館、兩院有的是基礎職位,三法司、財政度支,也都缺人。

反倒是錄取最多進士科的士子,費了些功夫,根據名次,都有妥善安排。半數留在中樞諸部衙司署觀政,剩下也下放到開封府及近畿州縣,任佐吏。

比起一般進士對自己去處的忐忑與彷徨,作爲實有狀元之資的張洎,則要安逸閒適得多,不過同樣也忙,忙着找地方落宿。

很多士子,都選擇安身於外城,雖然嘈雜,但勝在宜居,價錢與生活水平上宜居。如今,官府對開封的開發修建,基本完成了,但外城之中,仍舊是工程不斷。

除劃定的道路、倉場、營廨之外,許多士民百姓,仍在建造、修葺自家的房舍。當初,在慕容彥超的計劃中,是該由官府統一建造,用以補償遷居的內城百姓,但是修到最後,爲了省卻麻煩,直接劃地,再給些錢糧補償,任由自建......

景範上任後,發現百姓自建房宅,各有嶙峋,極不嚴整,於是又規定了一套民宅建造標準,爲了東京市容的整潔,所有自建民宅都需在官府發佈榜文的框架之內,不合規者,還要整改。

劉承祐初聞之的時候,都有些驚奇。是故,如今的開封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起來,都透着整齊、秩序,十分賞心悅目。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東京城,仍在不斷開發之中,官民一起共同建設。

又扯遠了......

張洎當然也選擇了在外城,找了一棟民舍寄居,他家境不算貧寒,卻也好不到哪裡去。來京考試時,其叔父張懿(也就是那淮東布政司參議)資助了一些,但僅夠三月之日常花銷。

等收拾妥當後,他的任命也就下來了,右拾遺、崇政郎,從七品,崇政殿侍候。起點可以說是很高了,前兩個有這種待遇的,分別是王著與趙曮。

三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細心地梳洗乾淨,還撒上點香料,換上一身嶄新官服,張洎早早地前往皇宮。雖然不是第一次進宮,但這一次感覺明顯不一樣,殿試之時,心中嚮往,腳步都是飄的,而今,心中仍舊帶着期許,但是落地了。

彷彿衝破重重難關一般,終於得以進入崇政殿。方入辰初,將將破曉,宮室之間,尚且籠罩在一片黯淡之中。不過,皇帝劉承祐已然高坐於御案,腰桿就如往常一般筆挺,似乎不會累一般,埋頭閱覽着奏章。

“臣張洎,參見陛下!”張洎恭敬一禮。

擡起了頭,劉承祐打量着他,換上了官服的張洎,有另外一種帥氣。劉承祐淡淡地問道:“張洎,我們這是第幾次見面了?”

“回陛下!第四次!”張洎的腦子似乎都不似平日靈活了,回想了一陣,方纔道。

酒樓、殿試、瓊林宴,再加此次,給張洎震動最大的,當然是殿試那一次了。到現在,張洎還以爲,自己丟了狀元是因爲殿試當時,心懷震動之下,表現不佳......

“這身官服,還合身嗎?”劉承祐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態,又問。

聞問,張洎下意識地自我審視了下着裝,發現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進宮前細細打理過,那侷促的表現,倒有些像當初酒樓中被強行見劉承祐之時。

但迎着皇帝的目光,張洎還是小心地答道:“回陛下,甚是合身!”

“既然合身,那就好好穿着!”劉承祐點了下頭,一語雙關。

雖然一時難明其意,張洎還是老實迴應道:“是!”

看他那一副侷促小心的模樣,劉承祐眉頭微凝。同樣是小心,趙曮是謹慎得體,而張洎則顯是忐忑不安。

放下手中的一本奏章,劉承祐鬆了鬆筋骨,雙手合十,略帶好奇地問道:“張洎,朕想問問你,你如今對朕所提‘實務’試題,還抱有此前的看法嗎?”

皇帝面上無喜無怒,平靜如一汪深潭,難以窺測。而張洎聞問,則有些猶豫了,這似乎是道考察的問題,在不熟悉皇帝脾性的情況下,並不敢亂答。

“怎麼,朕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見其遲疑,劉承祐似乎不耐煩地催促道。

“臣,堅持此前看法!”一咬牙,張洎還是決定賭堅持意見。

聞之,劉承祐卻一副不在意的樣子,繼續問:“朕還記得,當初在那進士樓,你可是侃侃而言,清談闊論,自信不疑。怎麼,換到崇政殿,就囁喏不安了?朕也只是換了身皇袍,就使你這麼害怕?”

面對皇帝這番論調,張洎卻是不敢苟同,心裡嘀咕着,前後兩者之間,區別可大了。但嘴裡,還是稍稍逢迎道:“臣只是深敢陛下天威,再念及當初不知深淺,狂言造次,有所汗顏罷了!”

劉承祐頓時笑了笑,又道:“若以文才,你當屬本科第一,此乃公議,知道爲什麼,朕要奪了你的狀元位嗎?”

張洎一愣,英俊的面孔上,又浮現出一絲沉凝,不過,皇帝有言在先,倒也沒那麼緊張了,選擇了實話實答:“臣殿試之時,心神不定,表現不佳!”

“不對!”劉承祐直接道。

“朕再問你,拾遺與崇政郎職責所繫爲何?”在其沒反應過來之前,又問。

張洎下意識地回答:“拾遺掌供奉諷諫,匡補人主言行過失;崇政郎協助陛下,處置國事!”

劉承祐又不置可否,對其回答,並沒有表露滿意,抑或不滿意,只是淡淡道:“既然是這般想的,那便好好表現!”

“是!”張洎趕忙應道。

稍微遲疑了下,張洎主動道:“陛下,有一事,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都開口了,那便直說吧!”劉承祐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陛下,臣這幾日尋找居處時發現,有許多士子,雖委以職位,留居東京,但安身之所一時難以料理。尤其是諸多貧寒進士,上京赴考,已是靡費頗多,今雖留任,但東京廣大難居,是以到如今,仍有許多人未曾找到合適住處,並且有許多人,已是欠債累累......”張洎稟道。

聽其言,劉承祐神情嚴肅了些,掃了張洎兩眼,道:“上任第一日,就進此一諫,倒也言之有物,倘若如你所言,這便是朕與朝廷的疏忽了!”

得到皇帝的肯定,張洎終於鬆了口氣,俊俏的面容舒展幾分。

“趙曮!”劉承祐朝一旁喚了聲。

“臣在!”趙曮趨步待命。

指着張洎,劉承祐吩咐着:“你安排一下他!”

“是!”

張洎跟隨趙曮往偏殿而去,整個人的都鬆弛下來,與皇帝問對,壓力格外大。一直以來,張洎都是舉止灑脫,隨性而爲,給人一種瀟灑倜儻的感覺。但如今看來,很可能是一種外在表現,心中功名利祿之心,只怕少不了,否則,若心無掛礙,坦蕩自然,表現又豈會如此顧忌小心。

待張洎退下後,劉承祐考慮了一陣,提筆寫下一份關於張洎所稟的短扎,交給張德鈞:“傳去政事堂,讓李相遣人調查,根據實情,解決進士們的安置問題!”

“是!”

吩咐完,劉承祐又不有笑了笑,以一種玩味地語氣低聲說道:“今日進言,若宣揚出去,朝廷再解所錄進士之困厄,這張洎,在本科士子的名聲與威望,只怕再非旁人可能媲美了......”

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44章 堂審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6章 相形見絀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64章 沉默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61章 晉陽來人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41章 納降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79章 勢孤危第480章 “新對策”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396章 天花板第433章 聖訓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216章 馬政第5章 堂議第9章 寫得不錯!第133章 納了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693章 安西王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85章 善後爭議第370章 劉鋹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18章 查抄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9章 獨眠孤館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492章 事發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38章 破寨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80章 進攻第241章 “戲言”第173章 日常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35章 唐將空談第324章 交代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65章 選擇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64章 沉默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7章 劉老四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41章 雌威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52章 聯姻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41章 西域戰況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5章 王樸走了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07章 深思熟慮
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44章 堂審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6章 相形見絀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64章 沉默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61章 晉陽來人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41章 納降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79章 勢孤危第480章 “新對策”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396章 天花板第433章 聖訓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216章 馬政第5章 堂議第9章 寫得不錯!第133章 納了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693章 安西王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85章 善後爭議第370章 劉鋹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18章 查抄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9章 獨眠孤館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492章 事發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38章 破寨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80章 進攻第241章 “戲言”第173章 日常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35章 唐將空談第324章 交代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65章 選擇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64章 沉默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7章 劉老四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41章 雌威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52章 聯姻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41章 西域戰況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5章 王樸走了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07章 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