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拉開序幕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乾祐四年八月,秋高之際。

大河兩岸的廣袤平原上,秋糧搶收,已然進入尾聲。爲備戰故,朝廷特下制令,敦促各道州官府搶收秋糧,額定歲收入庫,上備東京,發往各地大倉。

至此秋中,中原、河北大片的稻、麥田,大都只餘下收割的痕跡,不復金燦一片的場景,倒是大漢的農民們,臉上的笑容多了些。

天可見憐,仰賴這兩年,風調雨順,尤其是今歲,收成不錯。尤其兩京京畿及其周邊朝廷直轄知州之地的黔首,即便上繳了不少的兩稅,滿足基本的生活,終於有些餘糧。

東京,在闔城官民準備迎接中秋之時,皇城之內,大漢天子仍舊心分兩半,意在南北。

崇政殿內,還是老一批的軍事大臣,高行周、魏仁浦、鄭仁誨、王樸、慕容延釗幾人,再加上一個尚洪遷,畢竟是殿帥。

殿中侍候的,除了張德鈞、王著之外,又添了一個青年官員,李昉。

今歲,劉承祐又開制舉了,各科取士二百三十七人,狀元劉承祐欽點的,便是這個李昉。經過多方面的考察,此人文才卓著,思維敏捷,是個人才,劉承祐之爲翰林學士充通事舍人之職,隨侍御前,也負責幫忙整理公文、奏疏。

“湖南有變了!”劉承祐一句話,便點明瞭此次殿議的主題。

這回是由鄭仁誨,將情況介紹了一遍:“陛下,諸公。根據樞密院軍情司以及澧州防禦使曹胤先後奏報,就在七日前,長沙發生了兵變。楚軍將吏徐威等,廢僞楚王馬希萼,幽禁于衡山縣,立馬希崇爲武安軍留後,縱兵大掠長沙!”

“衡山指揮使廖偃及季父節度巡官匡凝,聯合馬楚番將彭師暠,以馬希萼長而被廢,未免其禍,共擁馬希萼爲衡山王,聚莊戶、鄉卒以及蠻兵數千,北向潭州。”

“馬楚靜江節度使馬希隱及蒙州刺史許可瓊聞長沙之變,也各據兵馬,礙於僞劉兵馬陳於嶺南,未敢輕動!”

“竊據朗州的武平節度使劉言聞楚變,派人傳書澧州,請曹防禦代呈東京,意欲率軍南下,進攻長沙,討伐馬希崇。不過據報,在劉言上書之後,朗州兵馬指揮使王逵及周行逢,已然發兵趨長沙,聲討馬希崇篡位之罪。”

鄭仁誨介紹完畢,殿中沉靜了小片刻,文武們都在消化此消息。

還是王樸,率先起身發言:“陛下,湖南形勢已然很明瞭,馬楚諸勢力之間,只怕又將有內戰發生,局面斷然徹底崩壞。那馬希崇亦是酗酒荒淫之人,彼據長沙,難守其地!”

王樸言落,魏仁浦也站了起來,語氣異常肯定地說道:“最關鍵的是,僞唐此次定然不會再作拖延了,他們磨刀霍霍而向湖南,足足六月,斷沒有在湖南這等形勢的情況下,猶坐失良機。僞唐一動,嶺南的僞朝必然也跟着動作,北奪桂、蒙之地,盡取嶺南。”

說着,魏仁浦起身,在殿側掛着的那張湖南地圖上示意了下。此圖比較簡陋,只有湖南大的州鎮縣,及幾條河流主脈及支流。但經過魏仁浦的說明,對其形勢,也並不難理解。

魏仁浦說完,鄭仁誨又道:“經過多方打探,而今已然可以確定,僞唐分別於袁州、鄂州南北屯兵,可動之軍至少有五萬水陸大軍。”

“臣等猜想,必以南路袁州邊鎬軍爲主。北面有我澧州屯軍及朗州楚兵,鄂州之師當僅作偏師後備。而袁州距離長沙東南門戶澧陵不到兩百里,又有贛水支流可依仗,還能避開北面諸多麻煩。”

“據察,唐軍之所以按軍不動,其由有三,一是我朝用心與威脅,二是淮南饑荒,三是馬楚局勢。到如今這個地步,唐主斷沒有再行猶豫的道理。”

鄭仁誨言落,王樸又積極補充道:“經臣等推演,一旦唐軍自袁州大進軍,以湖南兵疲民乏,人心淪喪的情況,馬希萼、馬希崇兩兄弟,根本沒有守住的可能。屆時只怕,湖南中部,當真會如南唐君臣所期望的那般,傳檄而定。”

“而桂、蒙之地,地域貧瘠,丁口寡少,孤僻無所依憑,只怕也難抵僞劉軍隊的進攻。屆時湖南諸州,最有可能的形勢是,僞劉佔嶺南十州之地,僞唐佔湖南中北大部,膏腴之地,只有北面的朗州以及我朝屯兵的澧州,能暫與其相抗!”

“卿等對於朗州軍是否高估了?”王樸話說完,劉承祐終於開口了:“如卿等所說,僞唐若據湖南大部,僅以朗州那幹叛軍,能與唐軍相抗?他們是一幫叛軍集合,可以說烏合之衆,不似當初的馬希萼,還有馬氏子孫的身份,對手也不是馬希廣那等蠢貨!”

魏仁浦這個時候站出來解釋:“陛下不可小瞧眼下的朗州兵,彼輩看似烏合之衆,實則是當初馬希萼麾下最精銳,戰力最強的軍隊,人數雖不衆,但悍勇異常。而掌控朗兵的將領,以王逵、周行逢爲主的十人,交情深厚,結爲“十兄弟”。”

“且彼輩雖起於微賤,但也不乏計謀,尤其那周行逢。六月其廢武平節度使馬光惠後,因何人上位,‘十兄弟’遽起矛盾。便是周行逢提議,迎奉李言爲節度,避免了矛盾與可能的內亂,使得朗州猶能齊心而向外。”

“而朗州在臣服大漢的同時,也接受的僞唐的冊書,兩不得罪,左右逢源。據說也是周行逢的建議,雖有首鼠兩端之嫌,卻也不能完全將之當成德行淺薄的粗鄙之夫來對待。”

“周行逢......”劉承祐嘴裡呢喃了一句,今歲以來,這個名字聽過幾遍了,已然是湖南的風雲人物了。

不過,劉承祐隱約有些記憶,就是這個名字,在原本的歷史上,闖出了些名堂。

魏仁浦繼續說着:“而朗州雖同時交好於僞唐,但唐軍如真佔據湖南之地了,以他們的作風,讓他們直接納土繳械而降,也是不可能的。而如大漢與荊南再於背後支持,自然能與僞唐相抗,唐軍僅解決楚地的麻煩,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聽完幾名臣子的分析彙報,劉承祐到地圖前佇立良久,轉過身,擡指嚴肅道:“諸卿,湖南劇變在即,大漢要做好最後的應對準備了!”

嘴裡說着南方的事,但劉承祐朝向的卻是北方,他心裡很清楚,不管湖南怎麼變,怎麼亂,對於如今的大漢而言,影響都有限。

乾祐四年秋,隨着馬楚之亂,天下局勢的大變,正式拉開序幕,浩浩湯湯而來。

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416章 面試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62章 薨逝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336章 怪圈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2章 大朝會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85章 趙礪案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16章 馬政第403章 抓起來!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57章 劉老四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52章 幽燕變故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59章 還朝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26章 冬至宴2第406章 調任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34章 交待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160章 魏王病篤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98章 事泄了第25章 開寶新政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66章 請辭?不許!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51章 凋零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35章 東歸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98章 追捕第395章 大商人第178章 祭拜第121章 大朝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483章 南巡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52章 六穀土豪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97章 財計第95章 玩陰謀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329章 西域風雲
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416章 面試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62章 薨逝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336章 怪圈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2章 大朝會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85章 趙礪案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16章 馬政第403章 抓起來!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57章 劉老四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52章 幽燕變故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59章 還朝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26章 冬至宴2第406章 調任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34章 交待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160章 魏王病篤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98章 事泄了第25章 開寶新政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66章 請辭?不許!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51章 凋零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35章 東歸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98章 追捕第395章 大商人第178章 祭拜第121章 大朝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483章 南巡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52章 六穀土豪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97章 財計第95章 玩陰謀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329章 西域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