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澧陽之戰

晨曦破曉,只是未伴雞鳴,微露的光芒尚且柔和,但涔河村卻是一片孤冷與肅殺。原本,這是一座是四十餘戶的村落,規模不算小了,但隨着戰爭的到來,原本的安寧與和諧被破壞得支離破碎。

半數的人在楚軍北來之前,提前逃了,剩下的,直接被屠了,錢糧、財貨、家畜被搜刮了個乾淨。在周行逢的有意放縱之下,他麾下的軍隊,匪性漸重。

而被派到涔河村備守的這支楚軍,三千餘衆,戰力孱弱,更屬烏合之衆。是故,當李筠率軍南下,望見那順着村落,連營寨都未扎牢固的敵營時,差點沒忍住直接下令進攻。

不過,稍微壓抑着進攻的慾望,命全軍就地休整,沒有大造營壘,只是結陣宿營,將就着熬過一夜,虎視眈眈以針對涔河村的楚軍。

同時,爲了防止其逃竄、撤退,李筠還將其從史彥超那裡討來的三百騎給散了出去,以作監視。實踐證明,爲了打這一仗,李筠是做好的充足的準備。

涔河守將,在漢軍逼近之時,便果斷地派人南下去求援軍,但根本走不脫,三個出口被把住,幾波信使被絞殺得乾乾淨淨,根本走不脫。

領軍的楚將也是個知道危險的人,趁着夜深,直接領軍,想要在夜色的掩護下,向澧陽逃竄。然而,李筠又有所預料,提前準備好了一千五百名做過休整的士卒,察覺其異動,即劈頭蓋臉一波打擊,將之堵了回去。

這波楚軍的戰鬥力,與李筠所率漢軍,有着巨大的差距,若非估計夜戰不便,當夜他就打入村寨,滅了他。

當然,拖了一個晚上,有了更多的休息,更充分的準備,天亮之後,也就宣告了涔河這支楚軍的覆滅。

待到朝陽爬升,戰鼓擂動,殺聲震撼村野,在李筠的指揮下,不過一個時辰,涔河村即被拿下,包括肅清殘敵。

雖然,這是一場烈度極低的攻防戰役,在漢軍經過微弱的抵抗,衝入簡陋的土石寨防之後,就是接收楚軍成建制的投降。因爲村民基本被屠殺乾淨,這些楚軍,連渾水摸魚的機會都沒有,躲都沒得躲,被一一清除。

當在軍卒的護衛中,走在破爛的村間土路上時,氣溫纔剛剛炎熱起來。雖然實質戰果,並不算輝煌,但於李筠而言,仍足喜。至少軍報上,可以底氣十足寫上,殲敵三千。此番南下,他李將軍有份保底的功勞了。

“將軍,昨夜就看出來,這些賊軍,根本不堪一擊!初步清點,我軍陣亡了32人,傷97人,全殲其軍於此!”一名軍校走在李筠身邊,向他彙報着,一副不盡興的樣子:“要是賊軍都如此不堪,依末將看,僅靠我們,就能掃滅湖南了!”

“區區小勝,僅打敗了這等衰兵弱卒,就讓爾等如此驕狂?”李筠卻板着一張臉,訓斥了一句,不是他謙虛,只是他心裡也不滿足。

“將軍教訓得是!”被斥,軍官也不在意,光棍地認錯,笑眯眯的表情間帶上了點蔑視:“只是這些賊軍,太過窮潦,幾乎沒有什麼財物,甲械也破爛不堪,糧食也只找到不到百石......”

對於軍官們而言,戰功與斬獲是他們想要兼得的,但是顯然,涔河村的收穫,寒酸得令人不忍直視。

“照此情況!這批俘虜,恐怕還得耗費我們的糧食去養!”軍官嘀咕着。

李筠聞之,卻是上了心,不由道:“這麼說來,用不了多久,這裡的賊軍,就會斷糧了!”

“那是當然!”軍官肯定地點了點頭,說:“不到百石的米糧,縱然省着吃,三千多人也堅持不了幾日!我軍到來之前,他們已派出了幾支百人隊,到周遭村裡、山林覓食了,不過,估計也不敢回來了,要麼潰散逃亡,要麼流落爲盜!”

聽其言,李筠卻是露出了笑容,道:“這可是個好消息,此地的賊軍缺糧,澧陽的敵軍只怕也好不到哪裡去。慕容都帥還是厲害了,一眼便看到賊軍要害所在,也難怪他會提出那等用兵方略。缺少糧秣,這些賊軍拿什麼打仗?還敢主動北上出擊,真是窮途亡命,不知死活!”

“將軍,還是趕緊南下吧!這一仗太容易了,弟兄們都還沒活動開手腳。”見狀,軍官當即面浮踊躍。

“傳令,讓俘虜在村外挖個坑!”李筠吩咐着。

“將軍想將這些礙事的俘虜坑殺?”軍官機靈地問道。

“老夫還想要這顆腦袋了!”見其自作聰明,李筠瞪了一眼,說:“把村中的屍體都掩埋了,給此間土地加加肥,夏季已至,這些屍體若是不料理,生出疫病,就不妙了!”

“還有,投降的賊軍,百將以上,全部殺了!然後驅使降軍南下!”想了想,李筠又補充道:“算了,留兩百卒及一批俘虜,在此料理,其餘人馬,稍作休整,即刻南進!”

“我看,史彥超兵至,澧陽的賊軍形勢必然不妙,那一鍋羹,老夫可得去分一杯!”李筠意態振奮。

“是!末將這就去安排!”

二人的交談,始終都沒提到涔河被屠的村民,也沒去在意那幾只分散找糧的楚軍小部隊,戰爭期間,對於這些丘八們而言,百姓的命,根本不算人命,尤其還是“楚民”。

一番忙碌的準備之後,漢軍在李筠的率領下整兵,驅使着兩千多降卒,大張旗鼓地向澧陽城南進。不過三十來裡的腳程,也未急趕,花費了三個時辰,在晡時左右,趕到澧陽。

隨着李筠軍至,三路漢軍加起來,在軍力上,與楊師璠軍已沒有那麼大懸殊,至於軍心、士氣、戰力,兩者之間則更難以斗量。有鑑於此,楊師璠不得已之下,只能將全軍緊縮在營內,加固寨壘,做出一副死守的模樣。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至於李筠、史彥超、潘美三人,則在澧陽城外會面,交通信息,知曉楊師璠軍已是窮途末路,其全軍崩潰,就在三兩日內。

三者合謀,潘美建議,當威懾在外,困而不攻,坐視其自潰而降,可以最小的代價,解決這股敵軍。取得共識之後,李史二軍合兵紮營於外,休整待機,史彥超繼續派遣騎卒沿澧水監視,以防其鳧水南逃。潘美則還城,在城中做好出擊準備。

不過,在潘美離開之後,李筠卻起了小心思,找到史彥超直接道:“我二人爲沙場宿將,豈能聽潘美那小輩的!”

注意着李筠老臉上的異色,史彥超眉頭微凝,說;“將軍什麼意思,莫非想要自行其是?方纔,我們三者可已約好!”

李筠搖搖頭,頗爲自信地道:“我非此意!潘美的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只是這一萬四千多敵軍,若直接降了,不經廝殺,這戰功可不實在啊!”

“老夫在涔河村,已有破軍之功勞,史將軍此番南來,似乎還未有廝殺建樹吧......”李筠一副爲史彥超考慮的樣子。

事實上,到了李筠、史彥超的軍階,朝廷議功,從來都是綜合考量其作用功能,豈獨以廝殺論。只是,李史二人,有些按捺不住殺心罷了。

而史彥超稍作考慮,即問道:“你準備如何做?”

“一但賊軍支撐不住,在其崩潰投降之前,我們立刻發起進攻,廝殺一通,再收俘虜。若得快速擊敗之,同樣一份功勞,我們兩人取之,總比三個人分要好吧!”李筠含笑道。

兩個人迅速地達成共識。

潘美的預料,是楚軍還能支撐三到五日,但其情勢的惡化,遠遠超出其想象,並且還有內亂之憂。在漢軍南來之後,瑤人首領秦再雄就有些不聽令了。

當夜,楚營之中,便有士卒,翻寨而出,想要投降,楊師璠下令殺之,但是,殺之不絕,一夜便有三百餘卒逃到漢營,使得漢軍更知其虛實。

翌日,逃卒翻倍。

次日,李筠與史彥超合力向楚營發起突襲,一戰而破之,取得澧陽之戰的勝利。

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50章 聽政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3章 田畔問對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26章 問罪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52章 面聖第41章 高麗國王第87章 兄弟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20章 折家第1章 何謂開寶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85章 少壯派第399章 還債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5章 小人行徑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8章 殿議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25章 邢州事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95章 玩陰謀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35章 東歸第149章 降表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76章 對策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27章 派系第1689章 高規格第404章 冬夜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78章 火油彈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6章 糧與錢第118章 棉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3章 田畔問對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497章 重拾
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50章 聽政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3章 田畔問對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26章 問罪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52章 面聖第41章 高麗國王第87章 兄弟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20章 折家第1章 何謂開寶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85章 少壯派第399章 還債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5章 小人行徑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8章 殿議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25章 邢州事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95章 玩陰謀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35章 東歸第149章 降表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76章 對策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27章 派系第1689章 高規格第404章 冬夜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78章 火油彈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6章 糧與錢第118章 棉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3章 田畔問對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497章 重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