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

烏桓山的春雨,來得比關中要晚些。由於毗鄰燕北,烏桓人不時能從中原漢人手中獲取各式農具,逐漸兼營農業。

相對於農耕技術發達的漢人,烏桓人的農業還是比較粗放的。他們只能根據鳥獸孕育哺乳的季節,將一年分爲四個節氣。每當布穀鳥鳴叫時,就開始耕種。

張騫作爲此番漢廷出使烏桓的副使,一路行來,刻意打探下,對烏桓人遂又多了幾分瞭解。他不只一次惡意的揣摩,若是將烏桓山周邊的布穀鳥全部毒殺,烏桓人是不是都會誤了春耕。

其實烏桓山氣候乾冷,真正能種植的農物不多,只有青穄和東牆。穄即糜子,東牆看似蓬草,其實屬於葵子一類的作物,至十月熟。

烏桓人自身種植的農物並不是當成主食,而是釀製白酒。當然烏桓白酒和後世的白酒不一樣,而是類似於酒釀,酒精含量極低。主要原因是烏桓人的釀酒工藝極爲粗糙,漢人時常譏笑烏桓人“知作麴櫱”,意思就是他們連酒糟都不會發酵。

之所以稱爲白酒,是相對中原地區以糯米和黍米等穀物爲原料,經過蒸煮,糖化和發酵,壓榨而成的低度原汁酒——黃酒而言的。在漢初,中原黃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八之間,多數品種均呈黃色或黃中微紅色,故名黃酒。

相比烏桓白酒,黃酒堪稱“烈酒”,很受烏桓貴族的追捧。可惜自從漢國開了邊禁,烏桓貴族們每日只能和普通族人一樣,飲用淡的出鳥的白酒,這讓嗜酒如命的貴族們覺得寒冷的時節愈發難熬。

爲投其所好,漢廷此番出使烏桓的使團,光是黃酒就拉了百餘車。引領着漢人使團行徑的烏桓使節,看着身後浩浩蕩蕩的車隊,心中微微嘆息。

他在雲中城苦等半月有餘,方纔被雲中太守郅都告知,大漢皇帝派出的使團已然到達雲中,可隨他前往烏桓山交涉歸附事宜。烏桓使節心中多少有些不悅,覺得受到了輕視。他本以爲至少能前往長安城,覲見漢國皇帝,能爲烏桓貴族們多討些好處,回去後纔好交差。

所幸漢國皇帝賞賜了百餘車黃酒,還有不少精美的陶瓷用具,糖製品,在烏桓都是些極受追捧的好東西。烏桓使節只能默默祈禱族內大人們喜悅之下,能忘記追究他沒能圓滿完成使命。

執節的漢使宋遠本是大行令屬下的治禮郎,精通多種北方遊牧民族的語言,卻歷來不得重用。只因他對大行令竇浚的所作所爲頗有非議,不屑於之同流合污。此番皇帝秘密召其入宮,面授機宜,命他出使烏桓,終於能獲得施展才能的機會,着實讓他振奮不已。

對於隨行的副使張騫,他是極爲滿意的。這個少年得志的太子心腹,毫無跋扈,更不會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反倒時常刻意親近,討教些烏桓人的語言和習俗。

漢廷使團經過半個月的跋涉,終於來到了烏桓諸部的聚居地。此時已是春末,大草原上的牧草早已茁壯,放眼望去,遼闊的綠色原野和湛藍的天空在盡頭相連,而連綿的烏桓山脈宛如黝黑的利刃,將試圖延伸到天邊的歸喇裡河攔腰截斷。

遠處的山谷前,早已得到傳訊的烏桓諸部大人和小帥們,盡皆率衆出迎。

望着烏泱泱的人羣,漢使宋遠心中暗喜,臉上卻不動聲色。他高高舉起代表大漢天子的符節,領着使團緩緩向前行進。

烏桓貴族們按照草原的習俗,紛紛單膝跪地迎接強者的到來。

滿頭白髮的老者用生硬的漢話出言道:“薄奚部忽都代烏桓二十六部恭迎漢國使臣。”

宋遠對烏桓貴族謙卑的態度很是滿意,他點點頭,勒住繮繩,俯瞰着馬下的衆人朗聲道:“既然爾等有心歸附大漢,今後咱們也算同殿爲臣,無需多禮。還煩請忽都大人召集各部大人前往大帳,天子有詔令頒下!”

忽都連忙應諾,他扭頭向身後的烏桓貴族們嘰裡咕嚕的說了幾句,隨即安排人好生安置漢國使團,並親自引領宋遠和副使張騫來到他的大帳。其餘的諸部大人也亦步亦趨的跟在他們的身後,隨之進了大帳。

薄奚部是烏桓實力最爲強大的部落,即便不算奴隸,也有七八萬的烏桓族人。對於總人口只有五十餘萬的烏桓部族而言,薄奚部實在是當之無愧的領袖,因此他們對忽都出面代表諸部迎接漢使沒有絲毫異議。

宋遠對烏桓族內的事務也頗有了解,只有烏桓諸部跪迎時,他展現必要的高姿態,以展現大漢的權威。自從下了馬,他便與忽都愉快的攀談起來。待得衆人進了大帳,兩人已有幾分熟稔的感覺。

待得烏桓諸部大人都進入了大帳,忽都用烏桓語吩咐了幾句,大意就是讓衆人跪伏在地,聽漢使宣讀漢國皇帝的旨意。能聽懂烏桓語的宋遠微微一笑,忽都對漢人禮儀都會事先了解,也許確有歸附的誠意。

烏桓諸部大人紛紛跪伏在地,少數幾個面露不甘之色,但在忽都惡狠狠的逼視下,也不得不依言而行。冷眼旁觀的張騫默默將這幾人的面容記下,列爲今後需重點防範的對象。

忽都見衆人都已跪伏,自己也轉身面向宋遠,跪倒在地。宋元隨即從懷中取出聖旨,朗聲宣讀了起來。

考慮到烏桓貴族的理解能力和豪爽的性情,劉啓的旨意寫得很簡單直接。

首先,將烏桓各部大人盡皆封侯,所屬小帥皆爲都尉。當然,他們在本民族中仍稱大人、邑帥,朝廷所賜封號與原有稱號並行。大人和小帥均有烏桓族人自行選定,需要冊封時,只要派人上報朝廷,定然儘速批覆。

其次,允許獲得冊封的烏桓貴族及其家眷加入漢籍,若是有意前往長安居住者,賜予宅邸田地,還有大量賞賜以供花銷。而貴族子弟可以入朝求學,列入士族,將來可以獲得官身。

再次,將烏桓列爲大漢屬國,每歲需得遣使入朝進貢,不得有絲毫遲滯。大漢有義務廕庇烏桓,使其免遭異族的欺壓;而作爲從屬,烏桓各部對大漢天子的詔令不得有絲毫違背,必要時需得出兵協同漢軍作戰。

最後,大漢將在上谷和右北平兩郡所屯守的長城關隘向烏桓各部開放邊禁,允許他們用奴隸和牲畜換取大量的美酒,陶瓷,糖製品,甚至是糧草和兵械。

待宋遠宣讀完畢,帳內的衆人除了忽都和少數幾人滿臉驚喜,其餘的各部首領都是毫無反應。忽都眼見宋遠的臉色有些難看,隨即反應過來,急忙解釋道:“使節勿怪,他們可聽不懂漢話……”

宋遠聞言,不由啞然失笑。顯然除了忽都外,學過漢話的烏桓貴族恐怕少之又少。他有心將詔書交由忽都代爲傳譯,但轉念一想,照着忽都的漢語水準,恐怕是不識字的。宋遠只得捧着詔書,復又用烏桓語自行宣讀了一遍。

這次宣讀完畢,整個大帳內陡然熱鬧起來,烏桓首領們盡皆歡呼出聲。

對於詔令的前兩項,大多數貴族們壓根沒太在意。漢朝的官職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吸引力。至於遷居長安,更是提不起興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雖然常聽人說起長安的繁華,但他們還是更願意呆在烏桓山,故土難離嘛。

真正讓他們興奮的是後兩項。

狩獵在烏桓人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野獸中的虎、豹、貂皮本就是向匈奴繳納貢獻和與漢關市貿易的重要物品。如今用來進貢給漢國皇帝,換來廕庇,實在是划算的很。至於要出兵協同漢軍作戰,他們也毫無疑義。反正如今都被匈奴人逼得走投無路了,自然要歸附大漢。

在弱肉強食的大草原,服從強者是天經地義的,從前匈奴人也沒少徵調烏桓族人爲他們征討四方。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匈奴人過於殘暴苛刻,烏桓部族到如今還不敢興起反抗的念頭。

自匈奴擊破東胡後,烏桓勢孤力單,故役屬於匈奴。匈奴單于每歲向烏桓徵收牲畜、皮革,若逾時不交,便沒收其妻子爲奴婢。近百年來,烏桓人都忍了。可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去年冬天匈奴人大肆的燒殺擄掠,餓死凍死的烏桓人不計其數。面對滅族的前景,烏桓人自然忍無可忍,起而抗爭是必然的。

如今只要大漢肯出兵攻擊匈奴人,烏桓定要舉族響應,根本不需要大漢皇帝強制下詔督促。

最後一項才讓烏桓貴族們喜不自禁,且不說美酒和精美器物歷來被他們追捧。主要是大漢開放關市,甚至許諾能換取糧草和兵械,這是他們最爲重視的。

論起弓馬騎射,烏桓騎射不必匈奴鐵騎差上半分。然而遊牧民族不擅於冶煉,匈奴人能從西域諸國或者附屬的部族大肆掠奪金屬和兵械,烏桓人卻只能偶爾用高價從走私的行商手中獲取少量金屬製品。

兩相比較之下,高低立現,這也是近百年來烏桓部族一直默默忍受匈奴人殘暴統治的主要原因。

烏桓山緊靠燕北長城,從上谷和右北平所轄長城關隘,到烏桓部族聚集地,不過區區數日的路程。只要漢國肯開放關市,用糧草和兵械換取奴隸和牲畜,烏桓各部短時間便能組織起十餘萬精銳騎射。即便不能橫掃匈奴左部,也能與匈奴左賢王麾下鐵騎分庭抗禮,讓他不敢進入烏桓山脈半步。

張騫面無表情的掃視着興奮得滿臉潮紅烏桓首領們,心中戲謔不已。

自從重創中原諸侯後,太子殿下已然擴大了新型冶煉作坊的規模。太原郡和樑國周邊的優質石炭(煤)源源不絕的運往長安,而大漢各地,尤其是巴蜀兩郡出產的生鐵也都被大肆購入,回爐重鑄。

如今包括虎賁和中壘精騎的兵械都已經過汰換,戍守長安的南北兩軍也即將開始更換兵械。換下的大量廢舊兵械,除了少數如強弩之類利器需要銷燬,大多將被運往邊郡,從捕奴隊手中換取奴隸和牲畜。

在張騫的眼中,烏桓諸部就是太子殿下所謂的傻缺。

用大量的奴隸和牲畜,換取漢軍的廢舊兵器,復又替大漢抗擊匈奴,掠奪更多的奴隸和牲畜,換取更多的廢舊軍械,實在有趣得緊。

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
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