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

大夫,在秦漢有兩種不同意涵,一者是爲二十等軍功爵的中等爵位,一者是皇帝幕僚性質的官位。

一般而言,所謂的士大夫或公卿大夫,其中的“大夫”多指代官位而非爵位,也就是帝皇僚屬,是實打實的天子近臣,本爲郎中令屬官。

劉徹登基後,置尚書檯,將諸大夫從郎署遷入尚書檯,歸尚書令轄制,主帝皇策問謀議。

尤爲特殊的是,不少告老致仕的元老重臣都掛了大夫的虛銜,時常入宮陪太上皇劉啓種花養鳥,既可追憶往昔崢嶸歲月,亦搭接起某種溝通管道,更便於太上皇有意無意的表達對某些事的看法。

倒不是太上皇劉啓放不下權力,還想着對朝政指手劃腳,恰恰相反,諸如推恩令之類的不少政令,經由他表態支持乃至代爲頒佈,遠比皇帝劉徹直接出面要來得好,來自劉氏宗親乃至朝廷派系的反彈也會少得多。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是這道理。

莫要小瞧這羣種花養鳥的老傢伙,長樂宮御苑裡的說笑閒談,每每傳出宮去,皇親國戚和世家勳貴們往往就能嗅出某種風向,懂得要如何與天家保持一致走向,甚至是識時務的主動“爲君分憂”。

光祿大夫,是爲諸大夫之首,數量倒也沒有限制,現今的十餘位光祿大夫中,大半爲告老致仕的公卿將相,諸如袁盎,衛綰,劉舍,石奮,竇浚,李廣……

真正到未央宮宣室殿與皇帝策議國政的,更多是官秩稍低的其餘大夫,所以現今的光祿大夫沒甚麼實權,卻又在不同的軍政派系擁有着影響力,即便是刻意遠離政治核心的衛綰,也在文士中享有極高的威望。

光祿大夫們地位超然,又識時務懂分寸,有助於穩定朝局,皇帝劉徹自是要尊重和善待他們,倒也符合漢人尊長敬老的好傳統。

風和日麗的四月天,是外出遊玩的好時節。

劉徹去歲曾應諾過太上皇老爹,說會盡快做出數列可載人的火車車廂,讓他乘坐試試,過把癮。

漢人向來重信守諾,皇帝自然更是要言出必踐的。

四月初二,立夏。

光祿大夫們一大早便入得長樂宮,好些年沒上早朝了,起得這般早還真有些不大習慣,然老傢伙們卻是興致勃勃。

太上皇劉啓亦是起早,已然梳洗更衣,精神頭好得不得了,倒也不像頑疾纏身之人,顯見經過多年調養,病情確是有所緩解。

尚食監早已備好宮宴,太上皇讓老臣們一道用過早膳,太子劉沐便也前來問安。

立夏不算甚麼節慶,亦未逢沐日,若依往例,劉沐要到宮邸學舍上過晨課,纔會前來長樂宮向皇祖父和皇祖母問安,然今日乃特例,蓋因要陪着皇祖父和光祿大夫們乘坐火車。

昔年出巡圁陰城時,劉沐是坐過火車的,且學習了多年的理工之學,對火車的主體構造和運行原理也頗爲了解,做陪遊講解自是合宜,太上皇和皇帝更是有意讓他藉機與光祿大夫們多多親近,爭取到各派系更大的支持力道,日後承繼帝業也會更穩妥。

皇帝若不懂得與派系領袖如何交流,一味乾坤獨斷,剛愎自用,那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溝通,權衡,妥協,制約……

政治,其實是門美妙而深奧的藝術,劉沐尚嫌稚嫩,且有得學的。

長安城南有三座城門,分別爲西安門,安門,復盎門,其中安門居於正南,若非正式場合,無須擺大儀仗,太上皇或皇帝出城多是不走安門的,直接從復盎門或西安門就出宮了,能免卻不少麻煩。

復盎門正對着長樂宮,出得此門便可下龍首塬。

雍縣至灞西電站的鐵路途徑龍首塬南麓,早已全線通車,因是單軌,暫且每日以泬西邑西郊的“泬西驛”爲中轉站,分段單列發車,沿途設置了大量供火車加煤補水的驛站。

饒是現下火車只用來運送石炭,然在路基建設和站點設置還是放眼未來發展的,預留了很大的空間,尤是臨近塬南邑北闕的龍首塬南麓,亦興建了一處大驛站,名爲塬南驛,甚至嘗試鋪設了可人工扳道的分軌。

太上皇要乘坐的載人火車,此時早已準備妥當,正候在塬南驛。

劉啓領着衆人出了城,雖是輕車簡從,然禁衛們可不敢有半點疏忽,羽林衛早已在鐵道沿線佈防,郎衛更是一路隨行。

汽笛鳴響,少府精心打造的載人火車,載着一羣老傢伙和一個小屁孩,使出了塬南驛,一路往東駛去。

若是掛上十列滿載石炭的車列,火車每個時辰僅能行駛二十餘里,然換上載人車列,速度能超過每個時辰四十里,雖遠不如縱馬奔馳來得快,但勝在持久,且比乘坐馬車要穩當得多,沒太大的顛簸。

繞過龍首塬,上得長安東面的灞西高原,太上皇及一衆老臣從車窗眺望遠處山川,感受晨風拂面,心情舒暢得緊。

這場景,正如皇帝劉徹預料般,跟後世的老幹部們組團旅遊也差不多的。

駐守灞西高原的虎賁騎營派出了最精銳的部曲,待得火車駛入灞西高原,便是護衛着車列行進。

大漢鐵血尚武,太上皇劉啓見得剽悍的將士,矯健的戰馬,更是老懷大慰,滿臉堆笑。

太子劉沐出言問道:“皇祖父可要往灞上大營校閱虎賁?”

劉啓笑着擺擺手:“無須多此一舉,免得耽誤將士操練,更不宜壞了軍中規矩,若昔年先帝般被軍士攔在營外,我這太上皇豈不有失顏面?”

他口中的先帝,即漢文帝劉恆,昔年文帝臨時起意,欲入灞上大營校閱細柳營,就是被周亞夫攔在營外,不見符令便不放行,御駕入了大營也只能按轡徐行,不得揚鞭驅馬。

尊重將士,嚴守軍律,從皇帝做起,正是大漢強軍的基石,後世歷朝歷代皆無可比擬。

劉沐撓了撓頭,復又道:“皇祖父若不欲興師動衆,待得火車停駐在下個驛站,倒不妨召見今日率部前來護衛的虎賁將官,勉勵幾句。”

“哦?”

劉啓微是揚眉,卻不言語,只是笑着看自家這傻乎乎的孫兒。

“……”

劉沐訕訕而笑,神情頗是尷尬。

隨行的老臣們都是人精,頗是識趣的找了由頭暫且避到其他車廂,只留下這對祖孫倆和隨侍的宦官。

劉啓待得衆臣盡皆退避,捋須道:“你是要替徵臣說情?”

劉沐猛地瞪大眼睛,訝異道:“皇祖父怎的知曉?”

“呵呵,你真當我耳目昏聵不成?”

劉啓嗤笑出聲,滿臉戲謔道:“你那父皇可不似你這般憨傻,不欲親自出面壞了規矩,偏是要讓我這老傢伙發話,依你看來,他可是不孝?”

“……”

劉沐哪敢答話,只覺皇祖父和父皇都是人精,自個夾在中間着實左右爲難啊。

說實話,劉徵臣擅闖灞上禁區,且被虎賁將士擒下,這事讓不少人都很爲難。

不罰,說不過去的,可怎麼罰,罰多重,都是問題。

宗正府將她圈禁大半個月了,仍是沒個定論,畢竟是自幼深得天家寵溺的翁主,鞭笞和廷杖加身,對女兒家終歸不好,宗正卿劉歂很是遲疑。

賢王劉非沒有入宮求情,不是不心疼女兒,而是此事涉及軍務,身爲親王的他多說多錯,反倒陷女兒於更爲不利的處境。

皇帝劉徹也不好徇私,否則傳揚出去,以後還如何從嚴治軍?

唯有太上皇發話,皇帝就能順水推舟的應下,大家都有臺階下。

然如此一來,太上皇無疑就要背上徇私護短的“小黑鍋”,劉啓是甚麼人,這點小把戲還能看不出來?

尷尬,太尷尬了!

劉沐是個孝順孩子,脾性又頗爲耿直,此時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自處,父皇交代他的那些話,他也再說不出來。

劉啓無奈的看着自家這傻孫兒,突是頗爲同情兒子劉徹。

太子太老實了,不夠無恥,皇帝會很辛苦的。

好在劉沐生性霸道強悍,否則豈非又一個漢惠帝?

“罷了,罷了!”

劉啓擺擺手,冷哼道:“我會召諭宗正府,準徵臣以千金之貲贖罪!”

“當真?”

劉沐大爲驚喜,族姊不缺錢,賢王府更不缺錢,拿出千金之貲對尋常世家權貴或許要傷筋動骨,但對賢王府來說還真算不得甚麼。

劉啓老神在在道:“非但如此,我還會下旨賜婚,讓徵臣下嫁那裴氏子,今歲入秋即正婚,且看你那好父皇,我那好皇兒如此行事!”

“……”

劉沐真真驚呆了,自家皇祖父不按套路來啊。

依漢人習俗,多選在春秋兩季正婚,且門第愈高,婚儀形制就愈繁瑣,族姊劉徵臣貴爲翁主,六禮必不可少,現今已入四月,若入秋即正婚,婚儀籌備都來不及,那裴氏子現下官居虎賁軍候,父皇如何來得及將他遷調別處?

待得正婚後,若裴氏子隨即被遷調爲軍中文職,甚或直接卸甲退伍,那豈不是明擺着告訴大漢臣民,皇帝很忌憚賢王府,不樂見其與軍中將領結親?

倒不至有太大影響,然皇帝也要顧及面子,有些事終歸不能做得太硬,做得太難看。

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
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