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

就在劉隱以爲,找到了對付迷宮之策時,卻突然,李知柔從中軍傳來急信,要劉隱即刻回中軍,說是有急事相商。

劉隱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種可能:端州可能有事!

登時,他心裡一顫。

他急忙忙地趕到中軍,還沒進帳,就聽到帳內已經吵成了一片,聽着聲音,似乎是一羣端州將領正在那裡嚷嚷着,要回端州。

這種猜測又更加肯定了幾分:定然是端州出事了!

他快走幾步,走到帳前,求見李知柔。

片刻,就被請了進去。

衆將見他進來,齊齊安靜了下來。幾十雙眼睛,睜睜地看了過來!見他們有期待的,也有怨恨的。只需一看,便能知道,這些人各懷心思。

劉隱將這些眼神直接略過,朝帳中面露焦急神色的父親遞了個眼色,快步走到帳中,朝李知柔躬身道:“屬下拜見使君!”

在這急切之時,李知柔也不多客套道:“小將軍快來看看,這消息代表什麼意思?”

說話間,李知柔將一道帛書交給李順忠,讓李順忠轉交給劉隱。

劉隱接過來一看,哪是什麼帛書,分明就是臨時從衣角扯下來的一截綢布,上草草地寫着四個暗紅的字:端州敵襲。

這區區四個字,能透露多少信息?沒有敵襲時間,沒有敵人數量,更加沒有敵襲展開的強度等等的細節。

然而,劉隱卻從中看到了兩個信息:

其一,這是他弟弟劉巖的字!

當劉隱設計奪了端州後,便讓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劉巖,留守端州。

也是留個可信之人,守住廣州諸軍的後路,保障軍糧供給。

既然要劉巖的親手書信,端州定然是出了大事。

但這還是其次的,更關鍵的是,這書寫所用的布條,和這字的顏色。

這說明什麼?說明事發極其突然,以至於劉巖無法去準備筆墨,只能臨時從衣角上撕下一節,然後咬破手指頭,在上面寫下簡單的四個字……

只怕是王延興大兵壓境啊!

越是急迫,便越不能驚慌!

劉隱按捺住心中的擔憂,朝李知柔拱手道:“不知送信之人何在?”

李知柔面露難色,不過還是點了點頭,對李順忠道:“你領小將軍去看看那人吧!”

李順忠連忙上前一步,做了個請的姿勢,請劉隱往後帳走去。

見那人竟然在後帳,一種不好的感覺涌上心頭,劉隱連忙快步走了過去。

進了後帳中,見幾個軍醫正在忙忙碌碌着。而他們圍着的行軍牀上,橫倒着的一人,正是劉隱所認識之人:劉巖的長隨,叫劉大壯。

此人身強力壯,勇武過人,刀法、弓箭都十分了得。尤其是對劉巖十分忠心,是以,劉巖時刻都帶在身邊。

只是此時,這個結實的漢子,身上到處都是包紮的布條,布條還在不斷地滲出紅色,似乎是尚未止住血。

往日裡果敢剛毅的面龐,此刻更是一片慘白,雙目緊閉,不知是死是活。

“就他一人跑了過來?”劉隱驚道。

“是的!而且,他不是自己跑到大營的!”

“他被斥候發現時,離這裡還有七八里。”

“那是便已經氣息不長。跟斥候只說了一句,懷中有密信,便昏倒了……”

李順忠說完後,又嘆了一聲說道,“從帶到軍中到現在,他還沒有醒來過!”

但是看看他身上的那殘破的,便可想象,他一路過來的不易。

不過,劉隱此刻卻顧不得去想劉大壯的事了,他急忙地問道:“那牛鼻鎮和青岐鎮可有消息傳來?”

聽言,李順忠輕輕地搖了搖頭。

劉隱所說的這牛鼻鎮和青岐鎮是從端州到廣州之間兩處大鎮。李知柔在這兩處設了營壘,也是廣州這邊大營的糧倉之所。

這兩處選址,是有講究的。

從端州沿着鬱江東進,一路都是水面寬闊的大江面,這段水面,隨時可能被揚波軍的水師控制,所以,大營若是完全依靠端州直接送過來的糧草,是不保險的。

不過,從端州出發,沿着鬱江,走大概八十里水路,便可到達青岐鎮。在這裡,有一條小一些的水道,可以通向廣州。

這條水道有一二十丈寬,也能走大船,但是,卻沒有挪騰的空間。

如果揚波軍的水師膽敢進來,那隻需將備好的幾十艘火船往兩頭堵上,再一起一起往裡面燒,不愁燒不死他們。

當然,這種好事,想想就行,揚波軍應該不會這般蠢。

所以,李知柔才聽從了劉隱的建議,本在這裡佈下了一支大軍,藉助青岐鎮原有的山牆、寨落,構築了防禦體系,作爲防備揚波軍抄後路的應對之策。

劉隱這般建言,自然是有道理的。

按照劉隱對火器的使用經驗,他不難得出一個推斷:那就是火器強於防守,而弱於進攻。

所以,即便揚波軍人人都是精兵,能以一敵五,可若是自己藉助工事,再充分應用好火器。完全可以將這個優勢大大地抵消。

再者,在這裡佈置上一支重兵,同樣可以起到扼住鬱江水面的作用,讓揚波軍不能大搖大擺地出入鬱江。

同時,也在這裡,建立了糧倉,儲備了一大批糧草,是端州軍糧過來的轉運倉庫。

從端州過來的運糧隊伍,會優先將此地的糧倉儲滿,然後在送往第二個儲糧點,也就是牛鼻鎮。

牛鼻鎮的位置,則在青岐鎮和廣州大營的中間,距離兩地,都只有四十里上下,都是可以一日內就趕到距離。

在這裡,原本也是安排了一支大軍。

只是,在明面上,牛鼻鎮的這兩支大軍,都是作爲攻擊廣州的後備隊而安排的。

但是,事實上,這支部隊,都是爲了防範青岐鎮遭到揚波軍突襲時的援兵。

只可惜的是,此前氣瘋了的劉隱,將這兩支部隊中的大部,都調到了廣州城下。

現在,在牛鼻鎮,只剩下了三千人。

而青岐鎮,也只有五千人馬。

這點兵馬自然無法抵擋揚波軍的全力攻擊,但是,在發現揚波軍的蹤跡後,示警,並固守待援還做不到嗎?

所以,劉隱這才着急地問,這兩地,是不是有消息。

李順忠搖頭的意思,顯然是並未接到這兩處的報警信息的意思。

“那糧船是否按時到達?”劉隱又追問道。

“未見異常!”李順忠繼續答道。

從青岐鎮到牛鼻鎮,是大船隊運糧,每五日一送;而從牛鼻鎮到廣州大營,則是每三日一送。

也就是說,這聲未見異常,並不代表沒有問題,而有可能,問題已出,只是,因爲這個週期較長的原因,大營暫時還不知道!

見劉隱臉色一黯,李順忠連忙說道:“大王已經派快馬人去往牛鼻鎮查看,想來,不用太久,便會有回覆!”

聽到這答覆,劉隱臉上的神色,更加着急了,這會有什麼回覆?

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二百零一章 世紀新光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四十九章 馬明回城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八十九章 聯手破城(第一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
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二百零一章 世紀新光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四十九章 馬明回城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八十九章 聯手破城(第一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