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分燕

世人不會注意到侍人長什麼樣,他們叫什麼名字,口音是什麼,有什麼愛好,討厭什麼等等。

所以暖香化名爲林昌,被姜智引爲“同鄉”,編了一個家道中落的故事後,就很快接替姜智成了魯人明星。

至於姜智,他要回鄉,這個倒是不必隱瞞,理由是家父去世,要回鄉奔喪,這一去至少三五年回不來,也很正常。

林昌笑着說:“幸好你沒說要回去娶媳婦,不然三五年不回來,這裡的人只怕就該起疑了。”

姜智笑着回敬道:“到你該離開時,是說娶媳婦還是奔喪?”

林昌大笑。

姜智交友廣闊,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來送行的人很多。幸虧他說是奔喪,因爲喪父而心情鬱悶,無暇交友,不然還有不少人想跟他一起回魯國。

就算這樣,也有人願意送行,一直把姜智送回魯國。姜智再三推辭纔打消了這些人的念頭,就算這樣也收了許多禮物才得已成行。

姜智從鳳凰臺出來,下一站就是公主城。他沒有再進城拜訪公主,而是直接在外面“僱”了一隊人送他回鄉。

這一路上可不太平。商人們都說現在外面處處是匪,沒有匪,也有流民。

“他們跟着車走,一跟幾十裡,有時半夜甩下他們了,天亮又跟上來了。唉。”

“不敢給吃的,給了吃的就更不會走了。也不敢當着他們的面做飯,一埋鍋造飯,那些人中老的小的磕頭,女人就解衣,男的更是虎視眈眈,像是要來搶。”

“如果是販奴的倒是方便了。可惜咱們這一路是來,等回去時收一些,帶回去也能賣個好價錢。多多少少頂一頂路上的拋費。”

要說奴隸在哪裡賣的最好,還要是魯國。燕國近年來也開始收奴,只是賣給他們一是價低,二來時常不給錢還殺人。

除了魯國外,別的地方都不要這麼多的奴隸。各城看到販奴的商人都不讓進,怕奴隸身上染病,害了全城。

所以販奴商人得知姜姬在此地建了公主城,早就聞風而來。最近半年來因爲兵禍,各地流民、潰兵不少都被販奴商人捉了,送來公主城。

王姻也沒有讓商人們失望,買下大批流民充做城役,公主城能以這麼快的速度建設起來,這些奴隸居功不小。

王姻也非常聰明,在姜姬沒有插手的情況下就頒下條令,說只要入公主城當了一年的城役的,都可入籍,成爲公主城的百姓。入籍之後,每年只需要服半年的勞役,還有糧米可吃,有錢可拿,有衣服可以穿,衙門□□,一年四套衣服六雙鞋,分夏季和冬季,冬天會有一件羊皮襖。

結果那些入籍之後的人都不肯服半年的勞役,他們想一整年都服役!因爲現在幹活有錢拿了,有糧食吃,有衣穿,生了病,還可以去醫院取藥。

王姻爲了讓流民中識文斷字有手藝的人不要去服役還下了苦功去整治這個亂相。

姜智帶着大批的“護衛”出發,中途也熟門熟路的行了商事。他帶着許多人送給他的文書字帖,證明身份後,入城比商人輕鬆得多。但是買大量東西時還是有點麻煩。

他姓姜,又是魯人,就有人問他是不是魯國王族,他笑稱大梁姜氏者,八成在魯。輕而易舉的就解了別人對他姓氏的疑惑。

姜武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只好扮成護衛,跟在姜智身邊。他蓄了大鬍子,臉被鬍子一蓋,什麼人也認不出來。

姜智替他打聽各城世家,如果有世家自傳的文集就多方打聽,購買下來。

世家爲了吹捧自己,寫出的文集多不勝數。公主來的時候就走一路買一路,姜智沒想到大將軍也這樣。

他想着如果將軍看不懂,露出疑惑來,他就不動聲色的替大將軍解讀。

不料在城外紮營休息時,他看到大將軍皺着眉,捧着書簡,雖然讀得艱難,但也讀下來了。

叫姜智震驚之餘,不由得更加敬佩大將軍。

……他估計見到大將軍的人,都不會以爲大將軍識字。

大將軍看着像個粗人,也從來沒想過要扮成士子。

姜智想着想着,有點開心。

大將軍的書看得極快,有的看完就燒了,有的卻收藏了下來。

走到顯陽城的時候,大將軍跟他分開了。

姜智擔心沒有他,大將軍無法再進城,道:“何不讓我再陪伴大將軍一陣呢?等我辭別了大將軍,快馬加鞭,也不會誤了事的。”

姜武說:“不用,已經到顯陽了,從這裡開始我也可以進城了。”

姜智不解,但也沒有細問,就將糧草等都留下,只帶上兩百多護衛走了。

他不懂姜武是什麼意思,只好自己進顯陽去看。結果在顯陽城,他帶着兩百護衛大搖大擺的進城,城門衛都不看一眼的。他在市場上採買大批糧食,商家也不多管,看他身邊帶着護衛,還問:“公子可要好刀箭?我顯陽的兵器最好,外面的人都愛顯陽刀、顯陽箭呢。”

姜智從善如流的在這個商人的介紹下去採買了弓箭,帶着兵器出城時,那城門衛還是不理他。

姜智好奇起來,再讓人進城去打探。

原來顯陽城好武!

顯陽背靠鐵礦,前五十年都沒有什麼作爲,只是每年準時上貢而已。等這個城主的爹死了以後,他接任城主之位,就蒐羅制刀箭的名匠,或請或綁,將人掠來顯陽城,給他造刀造箭。

好刀好弓好劍要好武人來使用才能看出威力,於是他下一步就廣邀天下武人來顯陽試刀、試劍、試弓。

等神兵紛紛出世,顯陽的名聲也已經打出去了,各地好武、會武,不論是對神兵感興趣還是想再造一柄神兵出來的匠人都來到了顯陽,並在此地紮根。

顯陽城主不是有意爲之還是……在顯陽,兵器易得,因爲鐵匠雲集,而顯陽又有自己的鐵礦,鐵石非常便宜,所以除了神兵之外的兵器有很多,價格便宜,吸引來了許多商人。

還有外地的人特意聞風而來,選購兵器。

鳳凰臺也不是沒有“斥責”過顯陽城主,結果這個城主就立刻備下神兵,準備進鳳凰臺“面見”皇帝,獻上神兵,祈求寬恕。

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顯陽城主沒到鳳凰臺,顯陽城也照樣售買兵器。

而且顯陽城主一直在向外界表白自己只醉心神兵。你看,顯陽城沒有屯兵吧?每年徵丁也都按時發還了吧?他並沒有不臣之心啊,只是一點小愛好而已。

你說爲什麼鐵礦有村民公然盜採賣給鐵匠打造兵器?

升斗小民,餬口之資,他身爲一城之主,怎麼能忍心奪去呢?

村民世代生活在此,鐵礦附近又少耕種,他們挖幾筐石頭拿出去賣,這都要罰,未免不近人情,太過苛刻。

顯陽城主如此“慈愛寬和”,誰能說他不好?

姜智打聽到此也就夠了,帶着兵器出了顯陽,一路往魯去。

這條從鳳凰臺到魯國的路已經叫魯商們給踩出來了。沿途村鎮城池見到魯商有的給好臉,有的就要生氣。就是那些流民知道這裡常有商人經過,要麼跪候在道旁乞食,要麼就準備搶。

姜智這一路看起來也算是個豪商,自然也引人垂涎。

幸好他隨身帶着兩百多號人,又在顯陽買了一批刀箭兵器,遇到打劫的都被他反劫了。遇到求靠的,問清是否願意典身爲奴,答願意的都收了,不願意的也送了糧食。

那些人抱着糧食跪在道邊泣謝姜智的大恩大德,求他留下姓名,日後好回報一二。

姜智就道:“我乃魯人,信奉我國神女,神女教我等路遇貧飢之民,可將口中之食於他兩口,我只是照神女吩咐做而已,不必謝我。如果一定要謝,就謝神女吧。”

他出來之前,姜姬就告訴他現在外面她正在傳教。就像她在魯國做的一樣,在魯國,她的名字是跟鼎食聯繫在一起的。在這裡就不費這個事,不搞鼎食了,直接就是吃的,信她,得食。姜智一路走來只要贈糧就說他信魯國神女。

還真有不少大梁人也知道神女的,因爲野地裡有許多神女廟,雖然是野寺,祭臺簡陋,有時連個廟門都沒有,就三塊石頭壘個祭臺,上面放木偶制的侍者,下面放神女舍給饑民的食物。

所以他們這些流民如果遠遠看到神女廟的標誌:一個迎風招展的紅旗,就會知道前面有吃的!

雖然偶爾也會碰到食甕中空空如也,但只要再往前走,就能再找到另一個神女廟了。

流民們哪裡來的都有,不管他們到哪裡去,也不管日後是不是回家鄉,他們已經把神女廟的名字傳揚出去了。

甚至已經有小村落開始供奉神女,知曉神女愛少年,神女廟前用來充當侍者的木偶石像都雕的是俊秀少年,昂藏男子。

姜智回到魯國時,已經攜了數千人,他自己只買了幾百人,再多他帶的糧草就不夠吃了。可身後不知不覺就跟上來了這麼多人,這些人都聽說他是要回魯國的,而魯國,遍地是穀米,到那裡一定能吃飽。

那裡還是神女的故鄉。

姜智出來前被姜旦封了個少侍的小官。如今他把剩下的人都留在漣水大關,只帶着那兩百人回蓮花臺見姜旦。

兩邊相見,都有陌生之感。

姜仁親自去宮門口迎他。他見到姜智,既欣慰又複雜的打量着他:“阿智變了許多。”姜智舉袖轉了個圈圈,笑問:“哪裡變了?”

姜仁:“像個世家公子了。”

這一趟出門,讓姜智脫胎換骨。他在大王身邊當真是屈才了。

姜仁還記得姜智小時候,那時就看出他和他們都不一樣。

姜智笑道:“我還是大王的阿智,你的義弟。”

進了金潞宮,見到姜旦,姜智伏-身下拜,擡起頭來,就是一怔。

姜旦蓄了鬍子,看起來也更顯威儀了。

姜智笑道:“大王日見威重。”

姜旦裂嘴一笑,還像以前那樣,他把姜智叫到身前,上下打量他,感嘆道:“這一趟出去可是變了樣,變得更好了。”他拍拍姜智的肩,“姐姐那裡如何?你怎麼不留下幫姐姐?回來做什麼?”姜智敏感的發覺姜旦更主動了,他開始主動的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他道:“公主那裡倒是沒什麼事,只是擔心大王。”此時殿中只有他們三人,姜智問:“大王,龔相近來可有不馴?”姜旦冷哼,摸着腰帶:“他瞧不起孤又不是一天兩天?”

姜智笑道:“公主聽了我說的,不知怎麼的就說龔相只怕要給大王搗亂,這才特意叫我回來,替大王出謀劃策。”

姜旦眼睛一亮,喜道:“還是姐姐……向着孤。”他握了握拳頭,問姜智:“姐姐給你出了什麼主意?”姜智道:“公主讓您暫時不要到外面去,也不要問政事,一切都讓龔相去做。您倒可以多跟鄭、魏兩地通通信,一是問候鄭王與鄭國太后;二是問候魏王。”姜旦還從沒接過這樣的命令,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問:“那孤跟他們說什麼啊?”姜智說:“信如何寫,大王何不尋值日一同來參詳?”姜旦身邊的值日足有五十多個了,段青絲等人跟後來者自然不太對付,兩邊鬥得厲害。姜旦也不再只看誰會踢球,他開始看誰向着他。誰在朝堂上向着他,他就寵信誰。

雖然有些兒戲,但也多多少少攏絡了一批“忠臣”。

他身邊的人本來就是靠吹捧他聚集起來的,現在不過是吹捧得更厲害,更真心了而已。

姜智說怎麼給鄭王寫信可以問王后啊,王后離家太久,現在又有身孕了,能與家人通信肯定高興。

魏國那邊,自然可以詢問魏太子嘛。此人就住在大王宮,何不多多親近?姜旦聽了他的話,轉頭專心這個去了。

姜智這纔去見龔相。

龔香早就等了很久了。他早就聽說姜智回來了,他見過大王后,大王就突然改了行事,一邊與值日中擅文擅詩的人親近,一邊與王后、魏太子日日相伴,當他聽說大王開始準備給鄭王和魏王寫信就知道:這是公主的意思。

等姜智終於登門拜訪,龔香迫不及待的問他:“公主有何吩咐?”姜智一笑,道:“公主有三件事,但只需要龔相做成一件。龔相量力而行即可。”龔香輕蔑冷笑,問:“豈容爾等來小看我?道來。”

姜智道:“大梁皇帝有疾,不能見人,朝中之事爲徐、陶二人把持。去年,大梁將門在帝陵前慘遭屠戮,花千降梟首。三個月前,花家奉旨出征。”

龔香的眼睛早就已經亮起來了,他忍不住要站起來,要衝到姜智面前!

這些事必是公主所爲!

姜智道:“公主有意,之一,促趙王出兵;其二,魏王與趙聯手,問皇帝安好;其三,燕國內亂。”

龔香聽前兩個都好理解,最後一個……

“莫非燕國還不夠亂?”

姜智低頭道:“某不知。這話全是公主交待下來的,其中深意,或許只有龔相才能體會到吧?”龔香瞪了他一眼,揮手讓他走了。

他坐了片刻,讓人去請相熟的大商人,最近是最近剛去過鳳凰臺的。

ωwш● ttkan● c○

他要打聽打聽,這花家出征的結果如何了。公主特意點出這件事,肯定是想讓他借這個理由,把趙或魏給推出去。

他要好好想想……

至於燕國,好辦。

天成五年秋,燕王蘆奴在寢中飲了侍人手中的一碗湯中毒身亡。

漆家漆離隨即在黑石城舉兵而反,指漆家二子陰謀弒君,他要清理門戶。

白家袖手旁觀,致漆離帶兵逼近王城五十里,後與漆離握手言和,並將漆家餘子縛出城外,交給漆離,漆離這才退兵,他在黑石城外殺二兄祭父,囚祖、母,不顧身後罵名。自此,漆家只餘漆離一支。

白家欲稱王,又懼漆離虎軍,便與漆離盟約,兩家兩分燕國,史稱南燕,北燕。

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694章 病嬌皇帝第94章 授官2.0第531章 □□第57章 姐妹同夫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251章 趙國求親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456章 趣事第684章 神女的愛情第128章 風聲第121章 堅冰第443章 逃生之路第296章 妙人第86章 屠豚第36章 王權威勢第219章 一家人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668章 我想(修蟲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164章 智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657章 市恩第242章 歡宴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101章 老不死的燕王第376章 天堂之景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160章 認母第401章 餘波第797章 聲聲……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754章 平洲事故第325章 稻草第39章 虎符第780章 登基第272章 選將第151章 歸第146章 城第666章 姜陶第136章 陰影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513章 夢中的太子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1章 荒野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666章 姜陶第702章 送行第220章 行商第221章 魏亂得利第690章 新人第206章 天助第152章 恨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399章 百姓第503章 新城第346章 禮物第217章 公主第242章 歡宴第332章 鄭王與趙王第147章 戲戰第203章 陰錯陽差第516章 何不遊戲人間?第2章 新爹第390章 人才第341章 買命第105章 潮起第159章 韻事第197章 戰起第124章 香魂第599章 河谷稻第417章 煤與鐵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768章 新世界第456章 趣事第345章 掙扎第696章 將相和第40章 棟樑第72章 爭風第13章 血脈第647章 雲家五子第294章 放火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25章 龔氏第731章 李家敗矣第499章 束手無策第206章 天助第673章 自投羅網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49章 追求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272章 選將第506章 糧少只能搶第45章 摘星樓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86章 屠豚
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694章 病嬌皇帝第94章 授官2.0第531章 □□第57章 姐妹同夫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251章 趙國求親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456章 趣事第684章 神女的愛情第128章 風聲第121章 堅冰第443章 逃生之路第296章 妙人第86章 屠豚第36章 王權威勢第219章 一家人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668章 我想(修蟲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164章 智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657章 市恩第242章 歡宴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101章 老不死的燕王第376章 天堂之景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160章 認母第401章 餘波第797章 聲聲……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754章 平洲事故第325章 稻草第39章 虎符第780章 登基第272章 選將第151章 歸第146章 城第666章 姜陶第136章 陰影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513章 夢中的太子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1章 荒野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666章 姜陶第702章 送行第220章 行商第221章 魏亂得利第690章 新人第206章 天助第152章 恨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399章 百姓第503章 新城第346章 禮物第217章 公主第242章 歡宴第332章 鄭王與趙王第147章 戲戰第203章 陰錯陽差第516章 何不遊戲人間?第2章 新爹第390章 人才第341章 買命第105章 潮起第159章 韻事第197章 戰起第124章 香魂第599章 河谷稻第417章 煤與鐵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768章 新世界第456章 趣事第345章 掙扎第696章 將相和第40章 棟樑第72章 爭風第13章 血脈第647章 雲家五子第294章 放火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25章 龔氏第731章 李家敗矣第499章 束手無策第206章 天助第673章 自投羅網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49章 追求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272章 選將第506章 糧少只能搶第45章 摘星樓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86章 屠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