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1.溪口蔣家

1887年10月31日,蔣介石誕生於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溪口鎮地處四明山南麓,在寧波城西南39公里處,奉化城西北15公里處。溪口東面入口武嶺門

溪口鎮,歷史十分悠久。據考證,溪口至少在唐代即有人居住。1006年,溪口建村。1226年前後,居民已近800餘人。1902年,重修《奉化縣誌》,稱溪口爲鎮,這是現有資料中溪口稱鎮的最早記載。此後,溪口稱鄉稱鎮多次變化。1919年,正式定級爲行政鎮,是奉化28個鄉鎮之一。1928年,改稱溪口鄉,1935年,又改稱爲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溪口一度改鄉,1951年,改爲鎮至今。

1949年,蔣氏家族敗亡臺灣之前,溪口鎮共有居民900餘戶,其中大半是蔣姓。此外,溪口的大姓還有周、王、任三族。

溪口鎮原來只有一條長街,沿着剡溪北岸伸展,東起武嶺門,西止武嶺公園,約2.5公里長。從街東頭的武嶺門進鎮西行不遠,就是蔣宅。

蔣介石出生於玉泰鹽鋪,鹽鋪開設在溪口中街簟場弄口,由其祖父蔣斯千創辦。1889年,蔣介石兩歲時,玉泰鹽鋪失火,化爲一堆瓦礫,蔣氏一家只得搬到下街祖遺的“素居”。不久,蔣肇聰又在火焚舊基上重新起屋開店,重建了玉泰鹽鋪。1895年,蔣肇聰去世,第二年蔣介卿、蔣介石兩兄弟析產,蔣介卿分得玉泰鹽鋪,蔣母王氏攜子留居祖宅報本堂。1921年,玉泰鹽鋪第二次失火,蔣介卿在妹夫宋周運的幫助下,又造起了新屋,但玉泰鹽鋪實際上只掛一塊招牌,開的卻是公餘錢莊。1946年,重新拆建,改成石庫牆門院落,蔣介石題寫了“玉泰鹽鋪原址”界石,今尚存。

“素居”是蔣家祖宅,與玉泰鹽鋪相距約500米,爲一幢二層小樓,有房10餘間。蔣介石的祖輩有三兄弟,屬“斯”字輩,依次取名爲斯生、斯水、斯千,起房名依次爲夏房、商房、周房。斯生子名肇餘,斯水無後,斯千生二子,長子肇海,嗣於斯水,次子肇聰,承接自己的香火,三家房名依舊。蔣介石的父輩,肇海無子,肇聰生有介卿、介石二子,乃以介卿過繼給肇海,爲夏房,介石繼承周房。蔣介石之弟瑞青出世後,周房又一分爲二,名豐房、鎬房,乃取周文王建都豐邑,周武王建都鎬京之意。瑞青天亡後,合稱豐鎬房,由蔣介石獨撐門面。

蔣介石發跡之後,於1930年對豐鎬房進行了翻修。因正對着蔣家大門的山峰叫筆架山,舊時迷信風水,有言“對着筆架山,代代兒孫會做官”,豐鎬房的黑漆木結構中式大牆門沒有拆改,維持原狀。風水先生曾說,這大門的位置和高低、大小恰到好處,若是稍加改變,恐會引起宅第龍脈的動盪。爲擴建豐鎬房宅邸,蔣介石特地在溪口上街新造了28問樓房,動員原住在豐鎬房周圍的蔣家同族人家遷居,因上街好做生意,大家都樂意,27家都應命搬走了,只有一家不願遷移,蔣介石也沒有堅持。這樣,豐鎬房圍牆外就留着那麼一個不大協調的折角。

擴建後的豐鎬房營造精緻,用料講究,但規模並不大,共有大小樓房49間,系舊式世家府第建築。整個建築爲“前廳後堂,兩廂四廊”格式。前廳題額“素居”,正中設佛堂和一套臥室,猶如蔣母王氏生前居住時一般陳設。臥室平素關着,只有葛竹至親如王賢裕、王賢鉅兩舅公一家來時方可進去住宿。後堂爲“報本堂”,三字爲吳稚暉所題。堂上供有蔣家四代的神主牌位,即曾祖蔣祈增夫妻、祖蔣斯千夫妻、父蔣肇聰及妣徐氏、孫氏、王氏,還有亡弟瑞青。

報本堂東廂樓上,陳設均爲西式,是爲宋美齡準備的臥房。宋美齡來溪口時,只是由蔣介石陪同參觀過,並沒有住,而是常宿文昌閣。西廂房的佈置,則全是中式傢俱,爲毛福梅的臥室。

蔣介石發跡後,除特殊情況外,每年清明或自己的生日,總要回鄉。清明回鄉是掃墓祭祖,生日回鄉是爲了避壽。特殊情況,如1927年,第一次下野後即隱居溪口,以退爲進,不久東山再起。1936年,西安事變後,於1937年初回故鄉調養,並在家中辦了兩件事,一件是爲他的哥哥蔣介卿辦喪事,一件是爲從蘇聯返回的兒子蔣經國補辦婚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溪口“光復”,蔣介石父子重返故鄉,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

1949年,局勢急轉直下,蔣家王朝在大陸的統治即將覆亡,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再次退居溪口,住了三個月。表面上是在野之身,了無牽掛,縱情於湖光山色,其實已知辭去故鄉的時辰迫近,何日得歸遙不可期。因此,在此期間,他做了一切拜別故鄉的事。

直到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開始以後,他還滯留溪口,戀戀不去,期盼着奇蹟出現。然天意難違,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面前如雪崩而解,蔣介石不得不於4月25日最後辭別故鄉,敗走臺灣,作古孤島,再也未得重返溪口。1949年,解放浙江過程中,曾於5月6日指示部隊:“在佔領奉化時,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

2.先祖、父親和兄弟姐妹

據譜牒稽考,蔣介石可確認的遠祖是五代後梁時人摩訶居士,曾居江蘇宜興。蔣姓是溪口大族,《武嶺蔣氏宗譜》循舊例每隔30年纂修一次。自清代以來,1691年、1716年、1737年、1768年、1799年、1827年、1858年、1888年、1918年都修過譜。最後一次大修是1948年,由蔣介石主持,聘請吳稚暉爲總裁,陳布雷爲總編纂,實際負責修譜者是沙孟海。事畢,由蔣經國在溪口主持了“進譜”大典。

大凡修譜,列舉世系,總要找一個有來頭的祖先,以示榮耀。蔣家祖宗,以蔣浚明的“金紫光祿大夫”最爲顯赫,故蔣家祠堂的祖宗牌位即從蔣浚明供起。

蔣家排行,自25世起爲五言四句,即:“祁斯肇周國、孝友得成章、秀明啓賢達、奕世慶吉昌。”蔣介石的曾祖祁增,字懷盛;祖父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聰,字肅庵。蔣介石爲溪口蔣氏世系28世周字輩,故其譜名爲周泰(初爲周健)。在蔣介石的曾祖蔣祁增時,蔣家5房中的第三房分爲新三房和老三房。蔣祁增是新三房的祖宗,其下依次爲蔣斯千、蔣肇聰。

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生於1814年,卒於1894年。自蔣介石的16代太公蔣仕傑從三嶺遷至武嶺,世代以務農爲業,至蔣斯千開始棄農經商。他在溪口鎮上開設一家以經營鹽、酒、石灰爲主的商店,店名爲玉泰鹽鋪。

蔣斯千的鹽鋪是溪口鎮上惟一經營官鹽專賣的店鋪,內掛着官鹽的招牌。鹽是從寧波批發來的,石灰是由富陽運來的。後來,還經銷大米,從安徽蕪湖販來,同時釀酒兼營糟坊,經營範圍並不小。主要銷售對象是溪口以西的雪竇山民,也做本街生意。大約在1862年前後,太平軍一度克復寧波府屬各縣。由於戰爭的影響,溪口商業一蹶不振,玉泰鹽鋪也停了業。以後,隨着局勢的安定,蔣斯千又多方籌資恢復了玉泰鹽鋪。其時,蔣斯千已屆知天命之年,疏於店務,於是就把玉泰鹽鋪交給精明能幹的兒子肇聰經營,自己坐享清福,安度晚年。

蔣斯千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而且也略懂醫道,常人山採藥,爲鄉人治病,口碑甚佳。蔣介石的幼年時代,都是在祖父身邊度過的。蔣斯千對這個孫子頗爲疼愛,爲之起乳名瑞元,關懷備至。蔣斯千的樂善好施,給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這位祖父十分尊敬。

蔣介8歲那年,祖父蔣斯千過世,葬於溪口鎮北石鱔嶴幡竿丘,享年81歲。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生有二子,長子肇海嗣於無後的斯水,次子肇聰,承頂三房。蔣肇聰即蔣介石的父親,字肅庵,小名明火。

蔣肇聰精明能幹,20剛出頭就從蔣斯千手中接辦玉泰鹽鋪店務,治理得井井有條,生意興隆,家業由此而爲小康,在溪口鎮上成爲十甲戶之一。除鹽鋪外,尚有薄田30餘畝。蔣肇聰在溪口有個不雅的諢號,叫埠頭黃鱔,意極油滑,別人佔不到他的便宜。

蔣肇聰從小能說會道,且識文斷字,義是溪口望族之後,故常爲鄰里調解訟事糾紛,並仿其父,時有施惠於桑梓的善舉。

蔣肇聰的髮妻足白巖村人徐氏,生子介卿、女瑞春,於1882年病故。之後續娶蕭十廟鎮人孫氏,不到兩年,孫氏死於時疫,未留子女。1886年,蔣肇聰聘迎了寡居的葛竹村人王氏爲繼室,生子瑞元、瑞青,生女瑞蓮、瑞菊。

蔣肇聰卒於1895年,享年54歲。蔣肇聰過世那年,蔣介石年僅8歲。蔣肇聰對子女要求一向嚴厲,蔣介石對此印象非常深刻。1918年,蔣介石在追述乃父事略時仍感觸頗深。

蔣肇聰去世時,其繼室王氏以一寡婦之身,撫養一羣稚齡的兒女,無力大辦丈夫的喪事,一直拖延到1913年,才由蔣介卿、蔣介石兄弟兩人將其亡父與原配徐氏、繼配孫氏合葬於錦溪村北桃坑山右蟹鉗。

蔣瑞春,是蔣家的長女,蔣介石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生於1874年,年長蔣介石12歲。1889年,蔣介石3歲時嫁與離溪口鎮1.5公里的任宋村農民宋周運爲妻。宋粗識文字,愛錢如命,生活儉樸,有一段時間是豐鎬房的管家之一。

蔣介石對大姐蔣瑞春一向比較敬重。據瑞春大兒媳張小翠說:“舅父(指蔣介石)和婆婆感情很好,每次回鄉,總要來我家看望婆婆。一次兩人在溪口到任宋村的路上相遇,舅公趕忙下轎,請婆婆上轎,自己步行隨轎到我家,路上的人看到都很驚奇。”1946年,蔣瑞春在任宋村逝世,蔣介石特派蔣經國趕來奔喪。

蔣介卿,是蔣家的長子,蔣介石同父異母的哥哥,年長蔣介石10歲。因蔣肇聰的哥哥肇海無嗣,蔣介卿很小即被過繼在肇海名下,以承門戶。1895年,蔣父肇聰身染時疫病故,蔣介卿19歲。蔣肇聰死前曾反覆叮囑蔣介卿要善待母、弟,蔣介卿也痛哭流涕地答應了這一要求。但蔣肇聰歿後第二年,蔣介卿即與繼母分家另過。

蔣介卿曾考中秀才,後畢業於四明專科學校法政科,做過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廣州地方審判廳推事。20世紀20年代初,因蔣介石在粵軍中任職,蔣介卿被廣東省公署政務廳長古應芬推薦出任瓊州(今海南)文昌縣知事。但是,蔣介卿未及赴瓊上任,於4月25日又調任廣東英德縣知事。但沒幹上半年,就被解職,只好返回奉化。

蔣介卿回家鄉後,無所事事,終日招一些親朋好友,搓麻將取樂。他脾氣暴躁,有時輸了錢就與人爭吵,甚至動手打人,別人懾於蔣介石的權勢,只好讓他三分,因而他仗勢欺人之名盛傳閭里。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事前,蔣介卿多次勸說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與蔣介石離婚。並代蔣答應了毛氏離婚不離家,仍作豐鎬房女主人的要求。蔣、宋在上海舉行婚禮時,因蔣母已去世,便請蔣介卿擔任了男方主婚人,頗得宋美齡好感。1928年5月,宋美齡極力推薦他擔任了浙江海關監督。這是頭等肥缺,每月官俸360元,管轄鎮海、象山、慈溪、海門等13個常關(後減縮爲11個),每個常關照例要向監督“孝敬”,每月100元至300元不等,視關卡大小而定。蔣介石還委任他兼任了浙江省政府委員。1933年後,浙江海關將11個常關劃歸通稅局管理,機構也大爲縮減,成了一清閒衙門。

蔣介卿一生好、罵人、賭博。1930年前後,他用營私中飽的收入在寧波城裡九曲巷購買精美住宅一處,先納妓女程愛卿爲妾,同居一年多後離去,後又納一柯姓妓女。他買屋納妓,聲名很壞,使蔣介石的“政譽”也受到了影響,因而引起蔣介石的不滿。1935年7月,有一個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的劉灝,系浙江鎮海駟橋人,因患神經衰弱症,不堪軍旅重任,要求改任文職,蔣介石就叫他接替了蔣介卿。

劉灝來接任時,蔣介卿只叫秘書忻段昌將公事賬冊略加整理,草草移交了事。他下任後回到奉化,仍擔任着省府委員的職位。後來宋美齡想叫他出任上海江海關監督,而蔣介石怕乃兄在官場出醜,對蔣介卿說“此事暫緩進行”,以後就沒有了下文。蔣介石在經濟上儘量供他揮霍享用,卻不願放他去做大官。蔣介卿在溪口開設了一家公餘錢莊,一直在家鄉作威作福,成爲當地的土皇帝。

第34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4)第57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3)第42章 蕩平地方軍閥 (6)第29章 北伐和清黨 (7)第69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4)第41章 蕩平地方軍閥 (5)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5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1)第75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4)第69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4)第90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2)第55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1)第86章 成爲大國領袖 (4)第20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4)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32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2)第80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4)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53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4)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11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1)第78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2)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7章 北伐和清黨 (5)第9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5)第61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2)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50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1)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49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7)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76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5)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84章 成爲大國領袖 (2)第16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6)第88章 成爲大國領袖 (6)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52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3)第54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5)第59章 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2) (1)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77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1)第36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6)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43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1)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26章 北伐和清黨 (4)第17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1)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73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2)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24章 北伐和清黨 (2)第43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1)第52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3)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31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1)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52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3)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82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6)第67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2)第78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2)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89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1)第20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4)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32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2)第32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2)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42章 蕩平地方軍閥 (6)第79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3)第54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5)第3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3)第86章 成爲大國領袖 (4)第79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3)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86章 成爲大國領袖 (4)第39章 蕩平地方軍閥 (3)第11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1)
第34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4)第57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3)第42章 蕩平地方軍閥 (6)第29章 北伐和清黨 (7)第69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4)第41章 蕩平地方軍閥 (5)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5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1)第75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4)第69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4)第90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2)第55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1)第86章 成爲大國領袖 (4)第20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4)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32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2)第80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4)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53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4)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11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1)第78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2)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7章 北伐和清黨 (5)第9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5)第61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2)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50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1)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49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7)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76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5)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84章 成爲大國領袖 (2)第16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6)第88章 成爲大國領袖 (6)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52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3)第54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5)第59章 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2) (1)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77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1)第36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6)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43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1)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26章 北伐和清黨 (4)第17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1)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73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2)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24章 北伐和清黨 (2)第43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1)第52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3)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31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1)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52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3)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82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6)第67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2)第78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2)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89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1)第20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4)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32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2)第32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2)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42章 蕩平地方軍閥 (6)第79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3)第54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5)第3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3)第86章 成爲大國領袖 (4)第79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3)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86章 成爲大國領袖 (4)第39章 蕩平地方軍閥 (3)第11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