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繼位後,宦官伍虔把持朝政,與大將軍褚賢內外聯合,褚賢將朝廷五十萬大軍的掌控權牢牢握在手中。
伍虔有了褚賢的支持,更加肆無忌憚,一時權傾朝野,行事囂張跋扈,手段兇殘,朝中無人敢對他的主張提出異議。
朱先武的陳軍被褚賢逼退到漢水以南後,藉着動亂的局勢,逐漸東山再起,趁機佔了物阜民豐的蜀中地區作爲糧草補給之地,兵力日強,大有北進的勢頭。
吳笳整兵待發,對定州勢在必得,發誓要手刃馮耀,出了那口此前遭他暗算的惡氣。
吳啓知吳笳的性情,生怕他意氣用事被人利用,所以派了冷越做吳笳的副將,協助他攻取定州。
定州錢糧富足,地勢易守難攻,適宜作爲長期盤踞之地。吳薔深知,吳家軍要能在長期立足,必須要得到定州百姓和權貴的支持,所以多方動用關係,希望能說服馮耀交出定州,儘量少給定州百姓造成干擾。
在得知馮耀有些搖擺不定之時,吳笳趁機率兵對定州發起進攻。馮耀派出兩員虎將陣前對戰吳笳。
吳笳提起臥月長/槍,馬上迎戰。
吳笳雙目如炬,直殺向兩人,頓時鼓聲大作,呼聲四起,一通鼓響後,吳笳已接連將兩人殺於馬下。
吳家軍士氣大振,猛然攻向馮耀軍中,正當吳笳連連得勝之時,忽然傳來呼聲:“常通要逃!”
直見領頭一人帶了一隊人馬正急速逃往遠處巷道。
吳笳怒目一橫,罵道:“常通狗賊,休想逃走!”欲調轉馬頭去追常通。
“將軍不可!”冷越在馬上朝吳笳喊道,又轉向剛剛呼聲傳出之處大聲道:“誰說的常通要逃?”
人羣中並無應答。
冷越道:“破城在即,將軍切勿分心,咱們的人裡很少有認識常通的,只怕有詐。”
吳笳聽冷越一席話,大吼一聲再次衝向敵軍,連連斬首數十級。
吳家軍攻入定州後,將馮耀人馬層層包圍。
冷越於城上高呼:“馮耀的人聽着,定州你們肯定守不住了,我吳家軍乃仁義之師,念在你們都是忠勇之士,只要你們棄械投降,絕不傷你們分毫。”
兵器倒地的聲音陸續在人羣中響起,過後便是一陣可怕的寂靜,幾百人齊刷刷地望向冷越。
冷越又接着說道:“常通背信棄義,賣主求榮,此等狗賊我吳家軍容不得,有獻上常通人頭者賞百金。”
吳家軍中少有人見過常通,而定州將士中見過常通的人卻是不少,冷越此話一出,人羣中頓時騷動起來。
“常通在這兒!”
人羣向呼聲傳出的地方涌去。將已身首異處的常通層層包圍起來。
原來常通早就知道要是定州一戰打敗,吳笳肯定不會放過他,所以讓人扮做他的樣子出逃,自己則混在普通將士中想矇混逃走,不料被冷越瞧出了破綻,最終落得如此結局。
吳笳攻入定州城之後,帶人佔了定州府,府中將士無力抵抗,一時間定州府中四處都是吳家軍的人。
馮耀在大堂內聽到外面的動靜,驚得跌坐在地上,拳頭往地上砸去,哭道:“定州在我手上失守,我馮耀再無顏面活在這世上了。”
他聽到外面的呼聲更大了,擡頭看向門口,見吳笳正帶着一隊人朝大堂走來。
馮耀一手拔出短劍伸在面前:“吳笳,我馮耀雖輸了,但也絕不受你侮辱!”
正當他將劍往頸間伸去時,忽然手上一軟,“哐當”一聲,劍已掉落在地。
吳笳眼見馮耀要尋死,隨手扯下腰間的玉玦向馮耀手腕上打去,將他手裡的劍打了下來。
馮耀冷笑了一聲,朝吳笳看去,眼睛裡滿是絕望和自嘲。
“輸了就是輸了,別想勸我投降!”馮耀道。
吳笳走向馮耀,輕蔑地看了馮耀一眼,道:“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我纔沒這個耐心勸你投降,你不投降我就讓你死個痛快吧!”
這時,冷越和吳薔追了過來,大呼道:“將軍且慢!”
吳薔走上前來,將馮耀扶了起來,道:“馮府君受驚了。”
шωш⊙TTkan⊙C〇
馮耀別過頭去,並不理吳薔的情。
吳薔朝馮耀拱了拱手,又看了看冷越和吳笳,道:“馮府君是識時務的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馮府君何等人物,豈能甘心爲伍虔這樣的閹狗賣命?馮府君也是咱宋地人士,咱們何不攜手共圖復國大業?”
馮耀苦嘆一聲,低下頭去,道:“如今世道混亂,你能復國,難道別人不會復國,最終只會國將不國,朝政大權雖落入奸人手中,但朝廷畢竟還是朝廷,我豈能隨意背叛?”
“既然齊國人能建立朝廷,咱們宋國人也能,咱們又何苦死守着別人的朝廷!”吳薔堅定地看向馮耀,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
正當馮耀左右爲難時,一行人擁了吳啓進來。
吳啓快步朝馮耀走去。
馮耀看到吳啓也來了,臉上神色有些難堪,小聲叫了聲“吳將軍”。
吳啓上前攙住馮耀的手,道:“小兒冒犯馮府君了,吳某心中實在是過意不去。吳某與馮府君雖曾只有一面之緣,但早就聽說過馮府君的才名,對馮府君實爲景仰。”
“將軍言重了。”馮耀低下頭去。
“若馮府君不棄,吳某願與馮府君共同幹一番事業”吳啓在馮耀手上拍了拍。
馮耀低下頭,朝吳啓跪了下去:“馮耀乃敗軍之將,只敢在將軍身邊效犬馬之勞。”
吳啓面露喜色,將馮耀扶了起來,吳薔和冷越也相視一笑,只有吳笳仍舊木木地站在原地。
馮耀立馬喚來左右,命人將定州一應田畝人口籍冊全數交與吳薔。
定州一役,吳家軍聲名大噪,來投者終日不斷,兵力迅速強大。吳笳又趁機佔了定州邊上的米陽和小令,北進的勢頭日益顯著。
再加上吳啓多方聯絡宋國舊臣,謀劃復國,得到了越來越多豪強力量的支持,吳家軍與朱先武率領的陳軍成了兩股最大的反齊勢力。
而且這兩股勢力也靠得越來越近,下一步,勢必要成角逐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