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南方(七)

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制空權對於現代戰爭的極端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國家的軍人所認識。交戰雙方在中南半島上演的制空權爭奪戰中,狼之隊很快就扭轉局勢、佔據上風,並迅速將這種優勢保持發展成爲勝勢。在強有力的空中支持下,第66、第68、第88集團軍數十萬大軍,如同一條條爆發的洪流,在中南半島的崇山峻嶺之間奔流不息,將日軍分隔成爲大大小小十餘個首尾不能相顧的孤立軍事集團。誘敵深入、圍點打援、迂迴分隔等戰術,被中人嫺熟的運用在中南半島的各個戰場之上。

或許世界上所有的軍人都一樣,禦敵於國門之外、爲國開疆拓土,都會毫無例外地爲參與其中的軍人帶來巨大愉悅、自豪和暢快,這與同室操戈的感覺大相徑庭。當****精銳投身於“異樣”的抗戰之後,那種所謂“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屈辱、不安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則是軍人的榮譽感的迴歸。眼看着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在自己的打擊下丟盔卸甲、潰不成軍,這是何種的快意啊!在異國的土地上,毫無顧忌的屠戮敵人,這是何等的愜意啊!

鬼子們的情報工作也非常到位,他們知道在自己的對面很大一部分,不僅是自己的手下敗將,而且是一支失去了國家的“軍隊”。按照日本鬼子的理解,對於這樣一支沒有靈魂的部隊,根本不會費什麼力氣,皇軍理所應當地重現當年在支那時的英姿。然而,剛一交手大日本皇軍就明白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非常離譜。這羣在他們眼中無異於孤魂野鬼的軍隊,爆發出的戰鬥力甚至超過了令人膽寒的狼之隊。百思不得其解的鬼子們,來不及深入探討個中的道理、原委,因爲,他們很快就發現要爲自己的錯誤判斷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處於包圍圈中的鬼子們,想盡各種辦法謀求生存,而不是勝利。被分割的鬼子們本能的想盡辦法要與距離自己最近的同夥合流。

現實是殘酷的,鬼子們很快就絕望地發現,哪怕友軍距離自己僅僅一山之隔,彼此的槍炮聲不絕於耳,不論付出多少代價,就是難以突破中人用各種口徑火炮、自動武器、地雷、飛機、坦克構築的銅牆鐵壁一般的阻擊線、包圍圈。雄鷹一般戰機與地面部隊緊密配合,相互爲對方指示打擊目標、提供情報、信息和火力支持。陸航部隊一面配合裝甲部隊圍殲剿滅,包圍圈中的鬼子,一面爲負責阻擊的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的精確打擊。怪鳥一般的直升機充分發揮其多面手的作用。最經典的戰例就是由2架直升機相互配合,吊裝火炮、運載彈藥和炮兵抵達人力難以攀登的懸崖峭壁,以獲得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效果。在原本以爲安全的地帶,突然出現的火力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知名的打擊。這就像臨陣倒戈一樣,對雙方實力的影響絕對是倍增效應。

孫立人、廖耀湘這些喝過洋墨水兒,受過嚴格軍事指揮訓練、見過大陣仗的將軍們,在中南半島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舞臺,原本以爲已經結束的的職業生涯再次煥發出青春。狼之隊上上下下的全力支持和毫無保留的信任更讓他們感動。軍事戰略和部署充分聽取這些“敗軍之將們”意見和建議,以他們的閱歷,任誰都看得出這絕對不是走過場,而是真心實意。在戰略和部署已經確定之後,每一名軍事將領在其職權範圍內都會獲得相應的自主權。你永遠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長官兒戲般的朝令夕改,更不必擔心友鄰部隊是否會精誠協作。在這裡,軍法永遠不會因爲一個人的身份、軍功、資歷而有絲毫變通。相對於裝備精良,一名成熟的軍事將領更看重紀律嚴明。他們投身狼之隊之中並與之共同戰鬥,才真的瞭解了這支部隊絕非浪得虛名。他們領教了狼之隊的狠、忍、韌。對待鬼子狠,圍殲鬼子絕對“寸草不留”。除非“迫不得已”,他們絕對不要俘虜。

“你總不能拒絕一支一槍未發就棄暗投明的皇軍吧!”除非戰端發起之前“投誠”,否則一律格殺勿論。他們對待自己同樣狠,這種狠平時更多的體現在訓練上,在戰時則表現爲能忍和韌。阻擊敵人他們能在預定陣地不聲不響毫無怨言地堅守數日,只爲瞬間的爆發。穿插奔襲時,在叢林中在山地中在各種複雜地形中,只要命令下達就不需要擔心是否會在預定時間內趕到。追擊敵人,絕對是不眠不歇不息,憑藉自己的意志和堅韌,將敵人打垮不給敵人以任何喘息之機。更爲可怕的還在於,這樣的精神並非只存在於幾支精銳部隊,而是遍佈狼之隊的每一個作戰單位之中。或許能力有欠缺,或許天賦有差異,但不變的是對勝利的渴望和奮勇爭先的激情。與這樣的軍隊一起並肩作戰,除了能夠體會到過癮、安心之外,同時也會感到壓力。不過,這種壓力與以往在國內時完全不同。不是擔心友軍太差,而是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夠出色。鬼子面對着這樣的軍隊,焉有不敗的道理。

鬼子在中南半島之所以迅速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於狼之隊於開戰之前,根據日本南方軍的實際,制定的極富針對性的作戰方針。該方針的核心就是攻擊、癱瘓鬼子脆弱的後勤補給。不重視後勤是鬼子一項歷史悠久的毛病。這一方面與日本的戰爭潛力薄弱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日本的歷史文化有關。日本國小民少,戰國時的大名領主就從不養兵,打到哪兒搶到哪兒。也與我國曆史上屢見不鮮的縱兵劫掠以充糧餉一個道理。此外,日本古代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比較貧窮的,幾乎沒有菜吃,多數只能吃乾飯而且量小隻有一小碗。古代日本武士有菜吃,他們的菜是一顆梅乾,湯是玄米茶(不是茶葉),普通百姓則很少有白飯吃,只有雜糧煮成的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且他們自古就吃得很少。其實這並非如現在人所鼓吹的什麼所謂的養生之道,而是物質匱乏被逼所致。因此,即便在和平時期的日本軍隊和軍校中,平時的伙食定量標準也是讓人吃七八分飽。按照日本人的理論,認爲軍人在戰時的忍飢挨餓能力是靠平時訓練出來的,人處於半飢半飽的狀態下才會有進取心、攻擊性和勤奮工作。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散落在廣袤的南太平洋上的日軍,其後勤壓力隨着戰線的拉長越發嚴峻。奪取澳大利亞和南太平洋諸島之後,日本的後勤雖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然而從中國“轉進”所帶來的巨大損失以及把已把危機意識刻入骨髓融進血液裡的日本人,不敢有絲毫放鬆。隨着美軍登陸澳洲以及中隊在中南半島上一系列軍事行動,使得日方感到巨大的壓力,其原本就捉襟見肘的海軍艦船補給更是有限裝載武器彈藥,而對部隊的糧秣給養,則提倡所謂的“現地自活”即野戰條件下的戰場生存,以及日本式的大生產運動。說白了就是所謂的“以戰養戰”減少本土的壓力和負擔。日本南方軍的現地自活和大生產運動搞的格外有聲有色。

不僅專門編撰配發了形形色色的《自活教本》,而且南方軍在各師團經理部組建“自活班”、農耕班、漁勞班、製鹽班。在戰場種糧種菜,採集可食的野生植物、捕撈魚類、鳥蛋等海產品。在英帕爾作戰中日軍18兵團經理部部長山口忠雄大佐,收集並對戰地46中可食植物的食用季節、部位進行研究。如南瓜、薩摩芋的葉、柄、幼芽,人蔘葉的食用,芭蕉幼芽、幹莖的中心部分,以及這些植物幹、幼實醃製後的食用等等。日軍旭川步兵第26聯隊奪取島嶼之後,衛生班立即對該島飲用水和可食植物進行調查。並計劃在島上種植蕉、小松菜。該部以小隊(排)爲單位編成“漁勞班”捕撈海產品鳥蛋及海藻。因南洋戰場氣候溼,食物不易保存,日軍將採集的野菜和魚類,搭制簡易的竈,用木炭或鋸沫等煙燻使之乾透便於長期貯藏。

“然而”林楚男在軍事作戰會議上,對狼之隊的作戰部署進行說明的時候,專門談到對日本軍隊後勤攻擊的極端重要性和迫切性“日本南方軍所謂的現地自活只能是暫時維持。開戰之後,其現地自活的準備遠遠不能滿足其作戰的需要。此時的日本鬼子的後勤情況與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志願軍極爲相似,他們給養的自持能力只能維持5至7天。只要我們把鬼子們趕入叢林,利用有利地形對其實施封鎖,截斷鬼子退路,等待他們命運除了極個別成了現代野人的幸運兒之外,其他就只能悲慘的死去或者被他們的同伴吃掉。我們也就能夠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說到這裡,林楚男聽了一下,看了看會場內的前****將領們:“有一點需要強調,叢林看似枝繁葉茂物種衆多,其實那裡真正能吃的東西並不多。對於絕大多數不生活在叢林中的人來說,投入其中的結局只能有一種。不要認爲我們殘忍,對待日本鬼子不存在殘忍,因爲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我們沒興趣把他們有鬼變成人,就是要讓陷入叢林的鬼子變成真正的鬼子。就是要讓他們爲了充飢吃草根、樹枝、泥塊和同伴,即便他們能活着走出叢林,也要讓他們腸胃無法消化任何事物,要麼吐血而亡,要麼看着豐盛的食物活活餓死。”林楚男的話讓以薛嶽爲代表的****將領們頓時感覺一股涼氣從心底升起,迅速瀰漫到全身。

戰鬥的結局也正如林楚男所料。在中隊暴風驟雨般的攻擊下,除了叢林,鬼子們已經無路可逃。遮天蔽日危機四伏的叢林成爲漸漸絕望的鬼子們首選的避難所。被中人打得暈頭轉向的鬼子們,一頭就扎進了悶熱、潮溼、瘴氣瀰漫的叢林之中。狼之隊對逃入叢林的鬼子並沒有傾力進行圍剿,而是在當地工作隊和土著嚮導的引領下,堵住鬼子回撤的必經之路的各個隘口。熱帶叢林之中並不缺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隘口,在那裡只需要投入非常少的兵力既可以成功阻擊、遲滯、消耗以致完全殲滅數倍數十倍的鬼子。想對於那些在包圍圈中的鬼子來說,這些逃入叢林、不久前還在暗自慶幸的鬼子們領教了什麼叫做生不如死的煎熬。因爲中南半島的雨季來了。

熱帶亞熱帶的雨季,正是痢疾、瘧疾、霍亂、傷寒流行爆發的日子。日軍在戰前對戰爭持續的時間預計不足,因此,除了糧秣準備不充足之外其醫藥方面的準備也並不充分,使得野戰部隊只攜帶了少量的消毒片、奎寧、消化片等藥品。再加上開戰後,狼之隊瘋狂攻擊日軍的後勤補給系統,並迅速切割包圍日軍,使得日軍的後勤保障情況持續惡化。對於污染十分嚴重的水源,開始還能進行消毒,後來隨着戰事的發展,器材、藥品根本供應不上,只得直接飲用河水或者雨水。加之配發的防護服裝破敗不堪,各種傳染病開始大量發生並且迅速蔓延。(美國人有計劃投放的大量病毒自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終日裡在戰壕內上淋下泡的鬼子,根本無法經受疾病和飢餓的雙重襲擊,幾乎百分之百患病。

在包圍圈中的鬼子同樣掙扎在死亡的邊緣。加上步入叢林之中的鬼子,近三十萬日軍,百分之六十在開戰後不到五十天的時間內喪失了戰鬥力。尤其是進入叢林的鬼子,在一週之後,每天死亡人數由上百人迅速發展到上千人。原本以爲很快就可以逃離叢林的鬼子們,永遠地留在了叢林之中。在高溫、雨水、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一具瘦骨嶙峋的屍體很快就會變成累累白骨,醒目刺眼,卻無人理睬。

第198章 攻防(十)第153章 名聲(三)第3章 圍追(三)第355章 鏖戰(八)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386章 迴歸(六)第242章 遠征(六)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63章 孤城(四)第261章 孤城(二)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440章 分治(五)第86章 收官(六)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3章 序幕(二) (1)第13章 序幕(二) (1)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63章 孤城(四)第2章 圍追(二)第448章 刺痛(六)第280章 爆發(一)第154章 綢繆(一)第442章 運籌第421章 南方(二)第365章 博弈第37章 爭鬥(二)第195章 攻防(七)第377章 謀定(三) (1)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65章 呼吸(三)第173章 衝突(五)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231章 西進(四)第374章 妥協(二)第33章 權衡(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章 圍追(三)第18章 彼身(一)第3章 圍追(三)第192章 攻防(四)第246章 遠征(十)第350章 鏖戰(三)第153章 名聲(三)第2章 圍追(二)第125章 迎客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196章 攻防(八)第210章 蓄銳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192章 攻防(四)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438章 分治(三)第97章 大戰(二)第140章 長江(四) (2)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243章 遠征(七)第349章 鏖戰(二)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14章 暗戰(三)第280章 爆發(一)第437章 分治(二)第198章 攻防(十)第186章 反攻(六)第86章 收官(六)第227章 女王第157章 綢繆(四)第461章 結局 (1)第214章 支援第317章 麻煩(三)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30章 南進(六)第440章 分治(五)第54章 斷尾(一)第157章 綢繆(四)第345章 出兵(一)第40章 報復第437章 分治(二)第131章 大師(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44章 波瀾(二)第230章 西進(三)第124章 建設第90章 改變(三)第214章 支援第65章 呼吸(三)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38章 奇兵(一)第280章 爆發(一)第269章 孤城(十)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83章 反攻(三)第334章 南進(十)第445章 刺痛(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424章 南方(五)
第198章 攻防(十)第153章 名聲(三)第3章 圍追(三)第355章 鏖戰(八)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386章 迴歸(六)第242章 遠征(六)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63章 孤城(四)第261章 孤城(二)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440章 分治(五)第86章 收官(六)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3章 序幕(二) (1)第13章 序幕(二) (1)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63章 孤城(四)第2章 圍追(二)第448章 刺痛(六)第280章 爆發(一)第154章 綢繆(一)第442章 運籌第421章 南方(二)第365章 博弈第37章 爭鬥(二)第195章 攻防(七)第377章 謀定(三) (1)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65章 呼吸(三)第173章 衝突(五)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231章 西進(四)第374章 妥協(二)第33章 權衡(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章 圍追(三)第18章 彼身(一)第3章 圍追(三)第192章 攻防(四)第246章 遠征(十)第350章 鏖戰(三)第153章 名聲(三)第2章 圍追(二)第125章 迎客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196章 攻防(八)第210章 蓄銳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192章 攻防(四)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438章 分治(三)第97章 大戰(二)第140章 長江(四) (2)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243章 遠征(七)第349章 鏖戰(二)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14章 暗戰(三)第280章 爆發(一)第437章 分治(二)第198章 攻防(十)第186章 反攻(六)第86章 收官(六)第227章 女王第157章 綢繆(四)第461章 結局 (1)第214章 支援第317章 麻煩(三)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30章 南進(六)第440章 分治(五)第54章 斷尾(一)第157章 綢繆(四)第345章 出兵(一)第40章 報復第437章 分治(二)第131章 大師(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44章 波瀾(二)第230章 西進(三)第124章 建設第90章 改變(三)第214章 支援第65章 呼吸(三)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38章 奇兵(一)第280章 爆發(一)第269章 孤城(十)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83章 反攻(三)第334章 南進(十)第445章 刺痛(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424章 南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