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籌謀和發展

大年初三,果然的,六爺爺家的大閨女李春花都帶着夫婿姚千山回來了,這自又是一樁喜事,李家幾房又聚一起熱鬧了一翻。

隨後自然而然的就問起了姚千山的今後的打算,而李家這邊,自然也隱晦的提到,如果姚千山沒有別的打算,倒不如捐個功名什麼的。

當然,這種話不會說的太明,畢竟還要顧慮到對方面子的問題。

而姚千山做了十多年的師爺,很多時候就是在幫着東翁談這種利益交換的事情,因此,在這一方面算是一個實用主義,倒不會認爲這有損面子什麼的。

只是他這回回來,亦是有着他自己的打算的,說實話,學了幾十年的八股文了,到最後卻是花銀子去捐功名,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因此道:“老夫人,我的意思是,今年正好有鄉試,我打算參加,如果得中,便進京參加會試,若能中得進士,那自是最好的,若是中不得,那就麻煩老夫人幫千山謀劃一下。”

姚千山這話是很合理的,所有的事情,得他自己中了舉再說,中了舉人再參加會試,若是能中進士,那朝廷封官,而之後,這些打點什麼的自也少不了李氏墨坊的支持,但這樣,相對來說,姚千山欠李家的就少了,他本身的自由度就高了。

但若是考不中進士,那舉人要謀官,使不得拿錢砸,姚千山是貧寒子弟,這自是少不得李家的支持,如此,姚千山就完全的綁在李家的船上了。

“那若此次鄉試不中呢?”一邊的九房的李景東問。

“若是此次鄉試不中,那舉人進士什麼的我也就不想了,我就繼續做我的私塾先生,或許能爲李家培養點人才,而若是這種情況,我勸老夫人文職方面就不要想了,不如爲族中子弟捐個武職。雖說朝中文比武貴,但如今這世道是越來越亂了,韃子也鬧的兇的很,武職雖然看似低,但實則誰也不敢小覷。”姚千山一臉平靜的道。

若是鄉試不中,再從秀才捐到舉人再捐官,花費太多不說,便是捐到了官,除非自甘墮落,於朝中貪腐同流合污。否則。是絕對難有說話權的。完全沒有意義,還不如做一個師爺呢。

這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姚千山跟着他東翁也是官場混了十幾年了。尤其山西那地方,近年來,許多地方妥受韃子劫掠,在這方面,姚千山看的分明的很。

李家幾人相視均點點頭,姚千山的打算很合理,而若是捐武職的話,李家倒是有人,別的不說。單制墨這一行,便是力氣活兒,給自家子弟捐個武職倒也是不錯的。

如此,也就有了一翻計較,至於細節。這個以後慢慢琢磨。

而接下來自又談到回南京的事宜了,這年一過,貞娘又得回南京了,沈貴妃的壽辰在即,這壽辰墨得趕緊交了,說起來,這種壽辰墨屬於特製墨 ,量不大,但要求極嚴,從雕板到最後的描金畫線,那都是極耗功夫的,甚到開始一些材料的收羅,再加上陰乾的時間段,李家是完全拿出制御墨的標準的,好在沈貴妃的壽辰是二月,從去年秋未到現在,四個多月的時間,李家精益求精的,總算是將全部的壽辰墨製成了。

貞娘回去就要交墨。這種事情總是趕早些好,所以,貞娘初五就要動身回南京了,讓趙氏好一頓不捨。

倒是李景福,啃了一聲,說年後也要去南京。說是秦家那邊有人到南京。

立刻的,就被心疼女兒的趙氏下了決定,讓李景福初五跟貞娘一起動身算了。

說好了墨的事情,便又聊到各家的一些產業上,六房的田莊,九房跟趙家人在婺源的硯礦,還有李家八房的油坊。

“別說,貞娘當初從田家手上弄來那片鬆場,種了桐油樹,如今產量算是漸漸的出來了,只可惜近來桐油的價格一直在下跌,要不然,憑着賣桐油籽這一塊,墨坊就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一邊景東叔淡笑道,他一慣是冷着臉,這會兒有一絲笑容,顯然心情已經很好了。

鬆場的桐油樹籽是屬於墨坊的,而油坊卻是八房,這親兄弟明算賬,八房都是按市場價收購李氏墨坊的桐籽榨油,而墨坊要用桐油也得按市場價從八房這邊買,所以景東叔纔有這麼一說。

“怎麼?現在桐油價格還在跌?”貞娘看着自家大哥問。

“嗯,自前年頭上鬆瘟暴發後,許多地方都種了桐油樹,這東西九個月就能有產出,頭兩年因着纔剛產出,量比較小,桐油雖然跌價,但跌的不是太狠,但自今年起就是第三個年頭的產出,桐籽的產量就開始進入了高峰期。因此,怕是今天一開春,桐油的價格就得猛跌了。”李大郎有些擔憂的道。

說起來,這油坊自他接手後就比較艱難,因爲上次桐油中毒事情,他這油坊生產出的食用油根本就沒人要,只能生產桐油,可桐油價格一直不好,再加上要還錢莊的貸款,還有當初中毒客戶的一些事後賠償,可以說,若不是李家墨坊的用油支撐着,再加上跑通了秦爺的路子,他這油坊真的有些難以支撐了。

之前,他在硯坑裡賺的錢都砸進了油坊。

“大哥,既是如此,那開春後,你就不防着大量收購桐籽和桐油。”貞娘想了一下,便建議道。

“爲什麼?”李大郎一臉疑惑的問道,本來,按說貞娘這建議有些不靠譜,李大是應該馬上否定的,畢竟桐油價一直在跌,雖然秦爺那裡答應收他的貨,但也不是有多少要多少,是定好一定份額的,畢竟,秦爺跟白家那邊是十多年的老關係戶了,就算是白家有些不妥,但白家那邊硬生生的讓李家啃了一口,自也會收斂一點,如此,秦爺那裡還是要留點份額給白家的,若是如貞娘這麼的收桐籽。那豈不是又有大批的桐油砸在自己手上了。

這顯然不合理。

不過,想是這麼想,李大郎還是要仔細問問貞孃的想法,畢竟,從爐煤開始,凡是貞娘指着的生意就沒虧過,尤其是婺源那一趟,因此,對自家這個妹子,李大郎是瞭解的。精明的很。虧本的事情是不幹的。因此纔有這一問。

“大哥,子貢先生曾說過商之道,五個字,兩句話。五個字是:物以稀爲貴。兩句話則是:人棄我取,人取我予。正因爲大家都不看好桐油,則正是我要收購的原由。”貞娘道。

“貞娘,人棄我取是不錯,但這次桐油的跌價實在是因爲供貨的量急劇增加才造成的,這種情況,一般來說跌到一個低位是要維持好一段時間的。這時候大量收購的話,並不太合適。”李大郎道。

從煤爐開始,李大郎倒也是在商業裡打滾了幾年。這道理也是懂的,只是情況不一樣。

“嗯,正常的情況是這樣,但,若是朝廷朝廷要開海禁呢?”貞娘反問。

“怎麼?朝廷要開海禁了嗎?”這時。一邊的李老夫人有些不淡定了,掃過話頭聲音略揚高了點問,若真是這樣,一旦開關,那就是激活了整個大明的商業,到時漲價的可並不只是單單一個桐油。便是他們墨業也將迎來一個盛世啊,兩洋之地,對於徽墨也是追求的很,還記得祖上記載,三寶太監下西洋之時,整個徽州的存墨銷售一空,各家墨坊都賺了個盆滿盂滿的,當時那個盛景,讓人嚮往啊。

只是開禁之事,傳聞已久啊,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終大家也就不想了。

“也不敢肯定,有消息這麼傳,再加上如今新皇登基,總是要有些新氣象的,倒不如靜觀其變看看。”貞娘衝着自家七祖母道。

隆慶皇位謹小慎微了二十多年,從性格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強勢的皇帝,而據說他之所以一上位,就要開禁,則完全是被逼無奈的,窮啊,據說,他一上位,想給後宮自家的妃子們買點珠寶,結果,非但戶部不理他之外,朝中言官更是一本一本的參他,弄得他憋悶無比。

這纔想着開禁,多收點稅充充後宮用度。

當然,這是傳聞,具體的開禁原因想來也並不僅僅是這樣的,貞娘覺得開海禁應該是各集團利益的一個總訴求,畢竟這裡面的利潤太大了。

當然,這些原因貞娘管不着,她只知道,新皇登基後不久,開禁就就再次被提了出來了,而這次可不是雷聲大雨點小,而是風到雨到。

所以,貞娘才藉着傳聞的說法說了出來,畢竟她如今在南京,再加上又是公主府的供奉,這等傳聞說出來,總會讓人有些信服的,正好,她本來就要建議自家七祖母,今年的徽州墨坊這邊不防再增加幾個工房的,多制些墨出來。

如此,海禁一開,徽墨也是暢銷商品。有着開禁這個由頭,想來自家七祖母也是個敢賭的,說起來不管是桐油還是墨都是能儲存的貨,因此就算不開禁 ,損失也不會太大,當然,造成資金積壓再所難免,但不會致命。

“嗯,開禁的呼聲近年來是越來越高了,海禁且不說,便是蒙古俺答汗那邊,每年鬧事,也是在逼着朝廷開邊貿。”這時,一邊的姚千山沉着臉道。

貞娘聽着春花大姑父這話,倒是想起了,應該是隆慶後幾年,似乎還真跟蒙古韃靼部這邊達成封貢互市,開了邊境地區的貿易互市。

不過,這些貞娘管不着,只是姚千山這般一說,那這傳言就更有信服力了。

“嗯,那就靜觀其變,總歸多做點準備是不錯的。”李老夫人倒是很乾脆的道。馬上下來的春季,李墨要擴大生產了。

本來嘛,貞娘拿到公主府的生辰墨,李老夫人就有這個打算的,但若是開禁,就得更增加幾間工房,也要多招些人了。別說,自鬆瘟以來,徽州好些個小墨坊都關閉了,這熟練工倒是好招。

“那妹子,反正桐油現在價低,除了秦爺那邊的貨,其他的便拿在手上,另外我再想法子籌點資金,到時,備着價低的時候收貨。”這時李大郎也道。經商這幾年了,這商業的道道李大郎也摸着一點,有時候就是要搏的,機會稍縱即逝。

“嗯,大哥也不必強求,盡力而爲就行,李家有那一大片的桐油樹,再加上大哥的油坊,等到桐油價上漲時,就算是不收購,本身也是有一大筆好賺的。”貞娘笑嘻嘻的道。

“嗯。我曉得了,妹子放心。”李大郎點點頭。

如今,新一年的李家的發展就有了一個基調。

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一百四十七章 孫家的打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二百三十六章 歷史的大幕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九十章 海青天要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五十九章 中庸之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八十九章 蟄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四十五 神仙評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羅家族人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六十六章 七房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五十五章 獻墨和誠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技術飯的憑技術說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庫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我錯了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十九章 煤爐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九十七章 佛墨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七十四章 打一棒再給個甜棗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徵用鬆材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四十章 貞娘鑑墨,鬆瘟爆發第一百一十九章 曾一品失蹤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六十三章 閒談再謀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轉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八十二章 百草霜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攪局和賭石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佈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一百零九章 沉下心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家的姨婆第二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五十七章 程家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五十八章 燈草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九十一章 當年內情第六十六章 七房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六十四章 試墨會第九十三章 豪賭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十一章 竟價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一墨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
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一百四十七章 孫家的打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二百三十六章 歷史的大幕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九十章 海青天要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五十九章 中庸之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八十九章 蟄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四十五 神仙評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羅家族人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六十六章 七房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五十五章 獻墨和誠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技術飯的憑技術說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庫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我錯了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十九章 煤爐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九十七章 佛墨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七十四章 打一棒再給個甜棗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徵用鬆材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四十章 貞娘鑑墨,鬆瘟爆發第一百一十九章 曾一品失蹤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六十三章 閒談再謀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轉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八十二章 百草霜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攪局和賭石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佈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一百零九章 沉下心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家的姨婆第二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五十七章 程家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五十八章 燈草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九十一章 當年內情第六十六章 七房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六十四章 試墨會第九十三章 豪賭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十一章 竟價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一墨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