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

烏雞國這一節,看起來平平無奇。不管是救人,還是降妖,難度都很是一般,完全沒有到讓悟空到處搬救兵的地步。但是,這一節卻在全書中佔據了四個章回之多,是少有的濃墨重彩之作。就篇幅而言,此節已經到了跟平頂山之役、獅駝嶺之戰相提並論的地步了。那麼這一節之中是否隱含着什麼玄機呢?特別是四回之中的前三回,似乎無關痛癢的廢話太多,整個情節不免有拖沓之嫌,甚至有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感覺。

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整篇講述的是兩件事:一、師徒借宿寶林寺;二、中秋賞月悟道。這一回對於取經來說似乎是多餘的廢話,可以直接跳過不看。其實,這一回的內容對於解開本節之謎至關重要。這一回合之中並無什麼“旁門”,也沒有什麼“月明”。真正要“劈破旁門見月明”的是各位讀者看官,而不是唐僧師徒,這是本回的關鍵所在。那麼這一回到底要說明什麼呢?烏雞國的僧道背景。

【行者聞言,把腰兒躬一躬,長了二丈餘高,用手展去灰塵道:“師父,請看。”上有五個大字,乃是敕建寶林寺。】既然是【敕建】的寶林寺,怎麼會蒙了污垢以致字跡朦朧了呢?看了後面的內容,才知道原來這與烏雞國皇帝被害有關。烏雞國皇帝原來崇信佛教,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三藏見了,點頭長嘆道:“我那東土,若有人也將泥胎塑這等大菩薩,燒香供養啊,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看來這個烏雞國老國王不是一般地敬佛,連唐僧都非常感嘆。所以佛祖感其誠,欲度他爲金身羅漢,可惜中途似乎出了意外。後來,國王被害,寶林寺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漸漸衰敗。【那衆和尚,真個齊齊整整,擺班出門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褊衫,無的穿着個一口鐘直裰,十分窮的,沒有長衣服,就把腰裙接起兩條披在身上。行者看見道:“和尚,你穿的是甚麼衣服?”和尚見他醜惡,道:“爺爺,不要打,等我說。這是我們城中化的布,此間沒有裁縫,是自家做的個一裹窮。”】以此來看,寶林寺的僧衆之窮苦可見一斑。這只是烏雞國僧侶遭遇的一個縮影,它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烏雞國的這個妖怪皇帝並不敬佛。這也難怪,他不是鍾南山的一個全真道士嗎?

既然這個妖精皇帝不敬佛事,那麼他是否禮尚道教呢?他自己不就是化身道士的嗎?原著中沒有這方面的描述。好像烏雞國中就沒有道士一般。這個現狀可能與之前的烏雞國主崇信佛教冷落道教有關。不過,與車遲國的情況相比,還是有一點差異。在車遲國因有道士祈雨成功,因而道教大興,佛教大敗。這裡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道士祈雨成功並沒有帶來道教的興盛,道教依舊是悄無聲息。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答案只有一個,這個妖精國王既不信佛,也不信道。這與他本爲文殊菩薩座騎的事實是矛盾的。這究竟是爲什麼呢?暫且放過不提。

ωωω▲ TTKдN▲ C○

師徒中秋賞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行者聞言,近前答曰:“……至今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悟空說的這話跟唐僧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搭不上:唐僧說的是思鄉之意,悟空說的是月之弦前弦後陰陽規繩之說。悟空說了這麼一大段到底要說明什麼呢?就是【三陽備足】這四個字。這一夜乃是十五中秋月圓之夜,也就是悟空所說的【三陽備足】之夜,如此金陽之夜,試問烏雞國國王的陰魂何敢現身?如果說這一點作爲推翻老皇帝顯身的假象的證據尚顯不足,那麼到了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的開篇又提供了重要線索。

【卻說三藏坐於寶林寺禪堂中,燈下念一會《樑皇水懺》,看一會《孔雀真經》,只坐到三更時候,卻纔把經本包在囊裡,正欲起身去睡,只聽得門外撲剌剌一聲響喨,淅零零刮陣狂風。】這說明老皇帝的陰魂顯身是在夜半三更之時。三更時辰對應當今的計時系統就是23點至凌晨1點,按照干支計時法就是子時。那麼鬼魂應該在什麼時間出來活動呢?籠統地說是在夜裡。但是具體到哪一些時辰恐怕就沒有相關的說法了。常見情況就是在雄雞報曉之前,鬼魂必須隱遁,否則將會魂飛魄散。但是,對於此一問題《西遊記》裡面偏偏給出了相關的說法。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間修藥物君王筵上論妖邪》中,【八戒道:“我豈不知?鬼乃陰靈也,一日至晚,交申酉戌亥時方出。……”】這裡八戒說得明白,鬼是在申酉戌亥之時方纔出來活動。申酉戌亥按照現在的計時方法來計算就是15點至23點。因此,這老皇帝被欺佔君位是真,但鬼魂夜半三更之時向唐僧報冤之事卻純屬子虛。那麼,究竟是誰在搞鬼呢?

第三十八回《嬰兒問母知邪正金木參玄見假真》中,悟空和八戒幹了一件大事:把老皇帝的屍身從井裡面馱了回來。那麼八戒爲什麼要去馱這個屍體呢?乍一看是悟空要馱的,其實不是。【行者道:“兄弟啊,這人死了三年,怎麼還容顏不壞?”】當悟空看到老皇帝的屍身時也是吃了一驚:屍身浸泡井中,三年未曾腐爛。看來,悟空對於屍身之事完全不知。他的目的就是爲了把屍骨打撈上來,再加上白玉圭,就可以與妖精當堂對質了。但是,悟空沒有想到其實他已經墜入了一個陰謀之中。【龍王道:“元帥原來不知,他本是烏雞國王的屍首,自到井中,我與他定顏珠定住,不曾得壞。你若肯馱他出去,見了齊天大聖,假有起死回生之意啊,莫說寶貝,憑你要甚麼東西都有。”】其實,真正要八戒馱出屍身的是井龍王。井龍王爲什麼要八戒馱出這個屍身呢?首先,這個井龍王的身份就是可疑的。【八戒大驚道:“罷了!罷了!錯走了路了!下海來也!海內有個水晶宮,井裡如何有之?”原來八戒不知此是井龍王的水晶宮。

】不止八戒不知道井裡也有龍王之事,其實悟空也不知道,否則這件事悟空不會處理得這麼複雜。其次,井龍王對待八戒的態度也是前恭而後倨。當他得知八戒不肯馱出屍身的時候,直接就把屍身扔了出來,然後他連同整個水晶宮都消失了。烏雞國皇帝溺水身亡而後復活的經歷和唐僧的父親陳光蕊的經歷是何其相似啊!但是,同爲龍王,處理的手法完全不一樣。如果說當初陳光蕊是被打死後拋屍江中的,所以龍王沒能及時救他。但老皇帝落井的時候,龍王爲什麼不救他呢?在他死後,又假裝好人保存了他的屍身。龍王要救老皇帝易如反掌,陳光蕊復活就是先例,只要將老皇帝的陰魂送出迴歸屍身即可。可是,龍王除了保護屍身之外,似乎什麼也沒有做。再次,八戒剛到井底的時候,【那井龍王忽聞此言,心中大驚道:“這是天蓬元帥來也。昨夜夜遊神奉上敕旨,來取烏雞國王魂靈去拜見唐僧,請齊天大聖降妖。這怕是齊天大聖、天蓬元帥來了,卻不可怠慢他,快接他去也。”】這裡,井龍王所說的【奉上敕旨】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個【上】是指玉皇大帝嗎?不好說。

屍身馱回來之後,八戒爲了報悟空捉弄的一箭之仇,唆使師父以《緊箍兒咒》逼悟空以陽世之法去復活烏雞國皇帝。八戒真的這麼無聊又小氣嗎?當然不是。可以說這一節才真正暴露了八戒的真實身份。先說說悟空爲什麼要去捉弄八戒吧。其實,悟空並沒有捉弄八戒。悟空是個自負又高傲的人,凡是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絕不假手他人。但是,悟空有幾個死穴。第一個死穴就是水下的功夫很爛。烏雞國老皇帝是被妖怪推下井溺水而死的,這個井下的情況根本不清楚,悟空是不敢貿然下井的。現在的悟空可不是當年鬧天宮時的稚嫩猴頭了,完完全全是一個臨戰經驗豐富的西征指戰員了。

所以,悟空要找八戒下去又怕丟人,只好先找師父說了一段扭扭捏捏的話,徵得了師父的同意要晃點八戒去找寶貝。八戒有師父做靠山,也不懼悟空,隨時可以唆使師父念《緊箍兒咒》。而唐僧也很懂得利用八戒提供的各種機會,去教訓教訓這個指點江山、不可一世的孫悟空。那麼,八戒爲什麼要悟空以陽世之法去拯救老皇帝呢?【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因爲這個冒充老皇帝的妖精與十代閻羅有關係,如果悟空真的到了閻羅殿三問兩問就能問出問題來了。因此,這是八戒故意使的計謀。

其實這段話是有玄機的。既然海龍王與此妖怪有親,爲什麼井龍王會救他的屍身和陰魂呢?在這個派系林立的三界之中,井龍王應該和海龍王一樣幫助這個妖怪朋友將老皇帝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才對啊!或者說對此妖怪的所作所爲眼不見爲淨,至少也不應該和他作對呀!又或者井龍王是實在看不下去了,見義勇爲救下老皇帝的屍身和靈魂。但是他爲什麼不直接救下活的老皇帝呢?或者說爲什麼不復活老皇帝呢?另外,查遍全書沒有發現什麼妖精與龍王有親,除了九頭怪。但是,九頭怪與這節沒有絲毫的關係。龍族是個極少與外界通婚的種族,基本都是種族內部婚姻。

所以老皇帝的這話意思是指他實際上是被井龍王囚禁在井底的。他也並沒有死,只不過是元神出殼而已。因此,方纔可以子時與唐僧夢中相見。按照老皇帝的敘述,翻查了書中妖精的來歷,只有獅駝嶺的三個妖精具備地府人脈這一條件。【公公道:“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爲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這裡三句話分別介紹了三個獅駝嶺大鵬、白象、青獅三巨頭。因此,這個妖精獅子和獅駝嶺的獅子應該是同一個獅子纔對。況且他們的身份也是一致的,都是文殊菩薩的座騎。但是,獅駝嶺的獅子爲什麼不認識孫悟空呢?此事暫且不提。

那麼,烏雞國這一節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呢?這一節只講了兩件事:救人和降妖。因此本節有兩個目的:一、救人的目的是給太上老君報信;二、降妖的目的是破解《緊箍兒咒》的軍事機密。

至於第一點,八戒不讓悟空去地府,那麼以悟空的個性和能力他只能去天宮找太上老君幫忙了。這一點,老君也不好推辭,之前在平頂山討寶貝還是欠了孫悟空一個人情的。而這正是八戒所要的結果,實際悟空的出現是在給太上老君報信。至於報什麼信呢?容後再議。

我們就來分析第二點,降妖的目的和破解《緊箍兒咒》的軍事機密有什麼關聯。這個妖精根本就沒有和悟空怎麼交手就跑了,後來證明這是個調虎離山之計。當悟空追上他,再轉回來的時候,妖精已經變成唐僧的模樣了。爲了能夠正確區分真假唐僧,八戒獻計以是否知悉《緊箍兒咒》爲準繩。悟空此時正因爲誤中妖精伎倆差點傷及唐僧而焦躁不快,一時大意就聽信了八戒的計謀,結果是着了八戒的道。八戒這個計謀使得實在是高。不管是時機選擇,還是方法選擇,都是非常的巧妙。在悟空焦躁不安的時候,以冷笑刺激悟空,以致悟空亂了章法。

爲什麼說八戒獻計以是否知悉《緊箍兒咒》爲準繩是個陰謀呢?【行者聞言,捻訣念聲咒語,叫那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駕伽藍、當坊土地、本境山神道:“老孫至此降妖,妖魔變作我師父,氣體相同,實難辨認。汝等暗中知會者,請師父上殿,讓我擒魔。”原來那妖怪善騰雲霧,聽得行者言語,急撒手跳上金鑾寶殿。】悟空此時對唐僧警衛排的諸神唸咒下達命令,不料此怪有聆音察理的能力,將命令聽得一清二楚。那麼,既然此怪有如此之能力,唐僧唸咒他就聽不到嗎?很顯然,《緊箍兒咒》的軍事機密此時已經泄露了。這一點,直接影響到了後面真假美猴王的判別。

本節中的兩大任務全部都由八戒操刀完成,不能不讓人懷疑八戒的身份。前面已經說過,八戒不是玉帝的臥底,那麼八戒到底是向誰效命呢?這個時候,《西遊記》中神秘的第三股勢力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從妖怪不敬佛、不信道的特性,我們可以判斷這一派乃是一股妖勢力。能有與玉帝和如來爭高低的如此之妖勢力的,非金翅大鵬鳥莫屬。地府的人脈條件也再一次把毛頭指向了這位金翅大鵬鳥。所以,前面提到的井龍王口中所稱【奉上敕旨】的【上】乃是金翅大鵬王。金翅大鵬鳥在獅駝國稱王聚集勢力,已經五百餘年了。

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114章 玉女心經(2)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33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1)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2章 引言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
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114章 玉女心經(2)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33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1)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2章 引言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