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李代桃僵

這天,長安城地動山搖,城內百姓一片恐懼驚慌。

消息傳開,才得知晉陽附近地震。長安距離晉陽近,也有強烈震感。

唐高祖李淵起兵奪取皇位的大本營就是晉陽,按地位,晉陽的重要性不次於長安,龍脈所在,國之根本啊。晉陽地震意味着龍脈受損,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朝廷立刻派人賑災恤民,宣佈減賦三年,使受災百姓安穩渡過災期。

可是,長安街坊內到處流傳着李世民殺兄逼父遭上天的報應,纔有這次地震的謠言!

這時,李世民從李淵手裡剛接過皇位不久,新朝還不穩定,更有北方的突厥虎視眈眈。這次地震使危機加劇,李世民立刻陷入愁雲慘淡中。

李世民徵求大臣的意見,下令使長安城內的百官上書,陳述治國方略,以集思廣益,儘快擺脫不利的窘境。下詔令的本心是爲國爲民,出發點是好的,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這次上書,專門揭發別人的過錯,甚至無中生有,挾擊報復,公報私仇。

派人查明情況後,李世民十分震怒,關了一批,流了一批,殺了一批,朝中局勢慢慢安穩。可災情依然,窘境依然,並不因殺掉一批跳樑小醜而有所減輕。

家貧思良妻,國難思良臣。

這時候李世民才深刻感覺到,治理好一個國家,比建立一個國家更加困難。建立一個國家,面對的勢力是敵軍,策馬疆場,長驅直入,把對手殺光殺敗便太平無事。

治理一個國家面對的敵人是身邊的人,是同一陣營的人,甚至是以前立大功的將軍和文臣。這些人打着自已的小算盤,臉上還裝着爲皇帝好,爲國家前途着想。他們真誠而燦爛的笑臉背後,深深掩埋着不可告人的企圖,使人真假難辨,賢佞不分!

雙眼看得清風雲,卻看不清心如海深!

李世民迫切需要一個能言善辯,察顏觀色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的人幫助治理眼前的混亂。他不由得想起,在新豐客棧遇到那位山東來的年輕人便有這份本領。可當時忙着玄武門之事,連他姓字姓誰,在哪裡居住都不知道,長安城這麼大,人數超百萬,找一個人出來比大海撈針還困難。

沒辦法,瘸子裡挑將軍,只好讓百官繼續上書。這次的要求比上次更嚴格,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鑑,百官不敢胡來,力陳利弊。

可諫義拿到李世民面前,都是眼光短淺之作,他仍不滿意。

常何本是金吾衛小官,輪不到他上書,他也樂得一身輕鬆。李世民在皇城出來進去,經常見到他,無意間想起,讓他也寫一封對朝廷有利的諫書,遞到中書省。

這難壞常何了,帶兵打仗欺負人他在行,大字卻不識幾個,上什麼書?回到家茶飯不香,唉聲嘆氣,天都塌了一半!

馬周見了,問常何爲什麼不斷感嘆。

常何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講一遍。

馬周微微一笑:“這有何難?找人代筆不就結了?”

常何眼睛一亮!馬周就是讀書人啊,就讓他代筆,寫幾條諫義,傳到中書省把這次難關渡過去就算了。納不納諫是皇帝的事。

馬周和常何的心思可完全不一樣,十分嚴肅地對待,仔仔細細寫了二十一條,條條都有針對性。不肖片刻,刷刷點點書寫完畢。拿到太陽底下,使墨跡曬乾,封入諫書。

諫書寫完,常何非常高興,迫不及待交到中書省,以爲萬事大吉,皇帝以後再也不會找他麻煩。

這天早朝,常何在玄武門無所事事閒溜,突然開來一幫千牛衛。千牛衛是金吾衛中的金吾衛,專門保護皇帝及後宮安全,比常何的身份高一個檔次。在皇帝跟前經常晃悠的人,誰見了都怕三分。人家輕輕動動嘴皮子,在皇帝面前告你一狀就夠你喝一壺了!

常何不敢得罪人家,笑臉相迎,想問出了什麼事。

那千牛衛牛氣哄哄,橫鼻子豎眼道:“陛下詔你,我等哪知何事?隨我們去就是了!”

碰了一鼻子的灰,常何又不敢發火,只好跟人家到太極宮兩儀殿。

兩儀殿是文武上朝面見皇帝的地方,護衛重重如林,森嚴而肅穆。殿堂高大巍峨,雕樑畫棟,氣勢非凡。殿內文武大臣分列左右,文臣在東,武將在西。近百人跪在殿內,鴉雀無聲,掉針可聞。

一見這陣勢,常何心裡有些發怵。這些大官們個個位高權重,在聖上面前說一不二,隨便拉出來一位,都有本事罷免他的官職要他的命,更何況還有高高在上威風八面的皇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金吾衛中郎將常何拜見吾皇陛下!”一進兩儀殿門,常何趕忙跪倒在鋪在地面的紅氈上,磕頭向皇帝請安。

“上前十步!”裡面重重傳來命令。

常何起身,向前走十步,又跪倒地上。能讓向前十步,離皇位更近,看來不是壞事。這時他心裡不那麼害怕了。

“這諫書的二十一條,是你親自所書?”李世民威嚴問道。

一聽這句話,常何的汗刷的一聲又出來了。怕啥來啥,大字都不識幾個,寫什麼諫書?那是馬周代寫的,實話實說吧,千萬不能把功勞竊爲已有。

“回陛下的話,諫書確由末將呈至中書省,但內容非末將所寫。自幼參軍行伍,除自已的名字外識字並不多,哪能上諫書?但末將對陛下一片赤誠,只好請好朋友馬周代寫。他只是一介窮書生,不懂朝政,若有不當,還請陛下海涵!”

在玄武門出來進去,李世民經常見到常何,知他五大三粗,確實一個粗人。但由他呈上來的諫書的二十一條,條條切中要害,可謂是字字珠璣,力透紙背,振聾發饋。還以爲還以爲他常何上馬能安天下,下馬能治天下。原來是一個窮書生所寫!

這個窮書生才氣匪然,氣概非凡,力奪滿朝大臣的風采!滿朝文武拿不出好建議,卻被一個外人搶了風頭!如今正是國難當頭之際,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李世民下詔,讓常何帶着千牛衛立刻回府,把馬周招到兩儀殿來。

常何擦一把汗,千恩萬謝起身,帶着一幫千牛衛,飛奔回府,去叫馬周。

...??

第78節 倒貼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21節 念念不忘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52節 大明宮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41節 純屬意外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89節 過山車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22節 刺探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64節 爬升第81節 疑無路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42節 靈魂飛昇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51節 避暑第161節 佈局第157節 告御狀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22節 刺探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91節 暗室密謀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44節 考較第142節 護犢子第165節 奪鏑第17節 出氣筒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53節 祛疾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57節 告御狀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87節 人間妖孽第7節 貓膩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146節 新龍椅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78節 焦點第189節 歸位第144節 考較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23節 必有迴響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85節 殺與藏第2節 虎跳崖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86節 佛祖叫你回家吃飯第43節 讀天書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99節 惡戰第44節 拼酒第42節 靈魂飛昇第71節 敲竹槓第1節 血火山村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34節 走馬燈第146節 新龍椅第178節 焦點第87節 人間妖孽
第78節 倒貼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21節 念念不忘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52節 大明宮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41節 純屬意外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89節 過山車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22節 刺探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64節 爬升第81節 疑無路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42節 靈魂飛昇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51節 避暑第161節 佈局第157節 告御狀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22節 刺探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91節 暗室密謀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44節 考較第142節 護犢子第165節 奪鏑第17節 出氣筒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53節 祛疾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57節 告御狀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87節 人間妖孽第7節 貓膩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146節 新龍椅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78節 焦點第189節 歸位第144節 考較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23節 必有迴響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85節 殺與藏第2節 虎跳崖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86節 佛祖叫你回家吃飯第43節 讀天書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99節 惡戰第44節 拼酒第42節 靈魂飛昇第71節 敲竹槓第1節 血火山村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34節 走馬燈第146節 新龍椅第178節 焦點第87節 人間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