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

走出宣政殿,馬周乘上馬車,命令僕從去太子詹事府,想把這次審查只不過是虛驚一場的結果,當面告訴魏徵。

魏徵接報稟報時,立刻猜到馬周這次來府上,帶來的一定不是壞消息。自己又沒貪污,只不過受人誣陷而已,馬周查明真相,自然還他一身清白。

來到府門口,一見馬周只帶幾名隨身僕從,身邊並沒有查案辦差的府兵,魏徵心裡就放鬆了,果然如自己所料。

回到屋裡坐下,衝着魏徵客氣一笑,馬周說:“在下此次登門,魏詹事知道事情的結果了吧?要不然,怎麼會笑得這麼開心?”

魏徵一樂,非常佩服馬周不計小節的爲人。上次他帶兵來搜查,雙方意見相左,魏徵動了怒氣,幾乎是把馬周攆出詹事府的。不到一天時間,馬周又勇敢地來到這裡,心胸之寬廣,讓魏徵有些不好意思。

“從你只帶着幾名家僕的情況看,這次應該帶來了好消息。不過,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魏徵一臉的自信:“本官又無貪污之實,何必擔憂那些無妄之事?倒是上次來時,言語不周,還請馬舍人多多原諒。”

馬周看了一眼魏徵,雙手抱成拳,從左肩膀舉過頭頂,恭敬地說:“這還得託陛下英明決斷之恩,若是放在前朝煬帝身上,魏詹事現在還有心情安穩坐在這裡與下官一起喝茶談話?”

魏徵哈哈一笑,指點着馬周坐的方向:“此話言之有理!不過,馬舍人以爲,若是在前朝。老夫還會爲他主動提諫麼?主明則臣賢,主暗則賢臣遠。小人當道之時,也就是家國傾覆之際,那時人人自保還來不及,哪有心情提諫義啊。”

“魏詹事高見!”馬周由衷讚歎。話鋒一轉,又問:“如今,在下任中書舍人之職,每天入宮伴駕,稍有不慎便會辦錯事,給陛下給朝廷闖下大禍。魏詹事見多識廣,還請您多多指點,使下官少走彎路啊!”

聽了這番話,魏徵很滿意,不過仍然一臉客氣地謙虛:“陛下提拔你做舍人。這是天大的福份,若不是對你十分信任,安能把你帶在身邊?你已經做得非常優秀了,超出我一大截兒,我哪能指點你啊!還是算了吧!”

馬周再三客氣地請教,魏徵才收起笑容,嚴肅地說:“實不相瞞,我也沒做過那個官職。談不上指點。只說說我的看法。你覺得合適,汲取一兩點,也是我的榮幸。若是你覺得不合適。可以開闢新的路徑,來一個大膽的嘗試。”

馬周點頭,示意魏徵講下去。

魏徵端起茶盞,勸馬週一起飲茶,然後才說:“伴君如伴虎,一不留神。身首異處,後悔也來不及。因此。任何時候辦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正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其次。舍人負責起草詔書宣講旨意,比一般朝臣優先知道國家大事和決策走向。優先知道並不代表你就可以優先講出去!這第二條就是要小心處事,管好一張嘴,不胡說,不亂說,做到消息的終止者而非發源者。

第三條,就是要順君意,不違逆。你與我不同,你年輕,來日方長,趁年輕多學一些總歸是好的。我行將暮年,經歷相對多一些,又是一名朝臣,提一些建議理所當然。而你是奉命制詔,詔書在你這裡就過了不關,陛下當然對你不滿。”

魏徵見馬周臉色認真地聽講,緩了口氣兒,又說:“還有,可以多讀一些史書。先了解爲官之道,再瞭解爲君之道,使官道與君道二者合一,便不會做出惹怒陛下之事。明君就多提一些好建議,昏君就要遠離他,先求自保,不惹火上身。若君還沒有達到病入膏肓的地步,提建議的時候要和氣婉轉,宜曲不宜直,宜緩不宜速,宜小不宜大。”

馬周頻頻點頭,魏徵能坐到現在的位置,心裡其實非常懂得如何做一個賢臣的道理。如忠心耿耿的屈原遇到楚懷王那個老渾蛋,不僅不受寵,還一貶再貶,最後只落個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二人正在談論之時,門子忽然闖進來,滿臉喜悅地說:“稟詹事,太子殿下已到府門口。”

“啊!”魏徵和馬周再也坐不住了,迅速站起來,彼此看了一眼。意外,太意外了!這個時候,他來這裡幹什麼?來不及多想,收拾全身上下,趕忙跑出門外隆重迎接。

剛出屋門口,便發現穿着太子服的一名少年郎已經邁過大門,正大步向庭院走過來。此人約有十二三歲,身高四尺,身材均衡勻稱,英俊相貌帶着萌萌的味道,好奇地打量着院內的事物。

“叩見太子殿下!”

魏徵和馬周恭恭敬敬地齊聲稱呼。

那少年郎正是貞觀朝太子,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他生於武德二年,貞觀四年才十一歲,跟隨魏徵、于志寧等學書識字。此時的李承乾聰穎過人,知禮知節,乖巧可愛,讓李世民喜歡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太子李承乾趕忙向魏徵回禮,也一臉恭敬地說:“學生見過魏詹事。事前沒有來得及通知您老人家,給您添亂,還請先生原諒。”目光一轉,發現魏徵身邊還有一個年輕官員,便問道:“這位是……”

魏徵趕忙回道:“這位是陛下身邊的中書舍人馬周馬賓正——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請殿下到屋裡詳談。”

“先生請!”李承乾並沒有直接走進屋子,伸手做出請的姿勢,讓他的老師魏徵先請。

尊卑有別,魏徵哪敢啊,再三請他先走,他才從二人身側走進屋子。

來到屋內,魏徵問道:“太子殿下爲何突然光臨?有何深意指教麼?”

看着魏徵家裡的情況,李承乾看了時晌,小小眉頭皺成一團,才問道:“學生聽說,父皇最近派人調查先生貪佔錢糧之事?何人如此大膽,竟然調查起先生來?看看你府上的擺設,如此窮貧寒酸,還不如一個七品小官富裕!”

一邊的馬週一聽,太子是救他的老師魏徵來了!而且,這次調查之事正是自己。看來,這次無意間的一次調查,竟然惹着了太子殿下?

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44節 考較第165節 奪鏑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66節 交椅之變第94節 風滿樓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82節 地包天第7節 貓膩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87節 人間妖孽第94節 風滿樓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84節 誅心殺第165節 奪鏑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34節 走馬燈第79節 吵架第15節 約法三章第73節 化敵爲友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0節 狗啃屎第95節 別開生面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77節 減法第65節 榮歸故里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189節 歸位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88節 石化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57節 重口味第63節 誰告秘第189節 歸位第46節 送子觀音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77節 馬跳鍋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76節 狗男女第10節 狗啃屎第166節 刺殺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44節 考較第6節 借刀殺人第58節 啼笑皆非第47節 雙料忽悠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78節 焦點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81節 陰謀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81節 疑無路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81節 陰謀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85節 殺與藏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36節 公主求婚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46節 新龍椅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31節 橫刀奪愛
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44節 考較第165節 奪鏑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66節 交椅之變第94節 風滿樓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82節 地包天第7節 貓膩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87節 人間妖孽第94節 風滿樓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84節 誅心殺第165節 奪鏑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34節 走馬燈第79節 吵架第15節 約法三章第73節 化敵爲友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0節 狗啃屎第95節 別開生面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77節 減法第65節 榮歸故里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189節 歸位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88節 石化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57節 重口味第63節 誰告秘第189節 歸位第46節 送子觀音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77節 馬跳鍋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76節 狗男女第10節 狗啃屎第166節 刺殺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44節 考較第6節 借刀殺人第58節 啼笑皆非第47節 雙料忽悠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78節 焦點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81節 陰謀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81節 疑無路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81節 陰謀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85節 殺與藏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36節 公主求婚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46節 新龍椅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31節 橫刀奪愛